直接就让一个力巴给送回家里。
到家的时候,屋里说说笑笑的,一进门,白婶子正在把炼好的油往油坛子里盛。屋里,白英杰和俩妹妹英竹和英兰都在,还有两个不认识的,看着像母女,应该就是孙素琴母女了。
“这是后巷你淑萍婶子和素琴妹妹。”
孙素琴有些腼腆,只笑着打招呼,“林姐好。”
孙婶子可热情多了,“昭昭回来啦。早就听嫂子说姑姑家来了大侄女,一直说过来看看,才串休出两天假,你看你就给你妹子找了这么个好活儿,让婶子咋谢你好呢!”
谢啥呀,林昭把丑话说到前头,“婶子,我这也是临时让素琴帮个忙,就过年这一阵子买卖好。过了年还不知道啥情形,要是卖不上那么些钱货,挣不来钱,也不能耽误素琴妹子。”
这话也是说给白婶子听的,谁知道能卖啥样,她可不敢打包票说会一直卖得好。
“行啊,我们都听你安排。”
正说着,前院儿面馆关门了,金丽华两口子完工,他们晚上住在院子角落的半间小仓房里,只有三四个平方大小。
金丽华进屋里帮着包饺子,张向阳一看院子里两口锅,林昭买回来一口还有白家一口,二话不说就出去张罗砖头水泥要帮着修灶台。
这边附近几条巷子,住着大几千人,都是熟悉的邻居,总有人家里有砖瓦水泥,先借来用,回头还过去就行。
“让他去吧,他附近人头熟,能找到材料。他那一身的力气,放着也攒不下,不用白不用。”
林昭哪能白领这个情,“我正要跟嫂子说,两个灶,一个搭在前院铺子后墙,另一个搭到仓房炕上,你们两口子不用再另外烧炉子了。”
金丽华笑得什么似的,“那感情好的,这一年下来,得给我省下多少煤钱。”
屋里其他人都笑而不语,前后巷住着,谁不知道谁呀,她那抠搜样儿,一天都舍不得烧俩煤球,能省下多少?
白英兰轻声细气儿的,插了句话,“那是不是要在前院屋里搭火炕啊?”
啊?搭火炕?本来屋子就十来个平方,再搭上火炕,还有多少地方放柜台?
“靠着东炕搭个窄炕条也行,有个坐的地方。”
老太太认可这个主意。
林昭当然不会有意见,这是老太太的房子嘛。
她只看金丽华,金丽华秒懂,“放心,你哥会搭炕,上对面喊一嗓子,叫上几个当兵的来帮帮忙,只要材料够,几小时就能搭出来。”
材料肯定不那么方便。
但是部队后勤有啊,先借呗。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啥信得过信不过,不怕不还。都没用林昭搭人情,张向阳领了她给仓房搭灶的情,帮着就给张罗得明明白白的。他是当过司务长的人,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天黑得早,来送货是王会计跟的车,“以后锁子哥每天给你送货,你把钱给他就行。”
蹬三轮车的力巴叫锁子,人高马大的。
“行。”
林昭把每一天的货款17块钱交给王会计。九百斤的货,17块钱,这物价真的是太感人了。
还有一千斤土豆和一千斤圆葱的钱七十块,也一并给了。
这边儿才走,白英杰蹬着三轮车也回来了,拉了些干豆腐和大葱,还有去刘春梅那儿取的一百斤鸡架。
鸡架好卖,所以林昭没断了刘春梅那边儿的货。
跟白英杰商量好,让他找人走街串巷卖,白英杰应得痛快,“这个好办,现在闲得放屁的胡同串子有的是,趁着过年能挣几个,有的是人干。明天一早,保证人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