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边诗诗林小雨的其他类型小说《我的后妈是汤专家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二京木林王令林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指甲深深陷进掌心。床头柜上生母的照片框擦得一尘不染,边诗诗每周都偷偷擦拭这件事,是我高中毕业才知道的。书架第三层露出牛皮纸一角。抽出来是本硬皮笔记本,扉页写着“想想的饮食记录”。翻到2014年10月15日:“扁桃体发炎第三天,拒绝进食。试了新配方:雪梨+枇杷叶+罗汉果,打成泥兑入蜂蜜。趁睡着喂了三勺,没吐。”纸张边缘有可疑的皱褶,像是被水浸过又晾干。我疯狂往后翻,在2017年6月那页停住——正是我中考前夜:“想想复习到凌晨三点,偷偷在银耳羹里加了0.5g人参粉。被说难喝倒掉了,但监控显示她半夜起来喝完了剩的。(注:下次减少苦味)”监控?我冲到书桌前打开电脑,调出家庭云盘。输入生日密码后,十几个以日期命名的视频文件赫然在列。最新一个...
《我的后妈是汤专家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床头柜上生母的照片框擦得一尘不染,边诗诗每周都偷偷擦拭这件事,是我高中毕业才知道的。
书架第三层露出牛皮纸一角。
抽出来是本硬皮笔记本,扉页写着“想想的饮食记录”。
翻到2014年10月15日:“扁桃体发炎第三天,拒绝进食。
试了新配方:雪梨+枇杷叶+罗汉果,打成泥兑入蜂蜜。
趁睡着喂了三勺,没吐。”
纸张边缘有可疑的皱褶,像是被水浸过又晾干。
我疯狂往后翻,在2017年6月那页停住——正是我中考前夜:“想想复习到凌晨三点,偷偷在银耳羹里加了0.5g人参粉。
被说难喝倒掉了,但监控显示她半夜起来喝完了剩的。
(注:下次减少苦味)”监控?
我冲到书桌前打开电脑,调出家庭云盘。
输入生日密码后,十几个以日期命名的视频文件赫然在列。
最新一个是昨晚的,画面里我熟睡后,边诗诗轻手轻脚进来,把凉透的牛奶换成温热的。
视频突然卡顿,泪水模糊了视线。
前世我至死都不知道,那些被我嫌弃的汤里,藏着多少她不敢说出口的爱。
窗外传来砂锅盖轻碰的声响。
我抹了把脸,拉开条门缝。
边诗诗正对着那碗被我嫌弃的汤发呆,她左手腕内侧有个新鲜的水泡,在灯光下泛着狰狞的光。
“诗诗阿姨。”
我嗓子发紧。
这个称呼让厨房里的身影明显僵住,“能……帮我拿个创可贴吗?”
她转身时碰倒了盐罐,白色颗粒在台面上铺成细碎的星河。
在我们错愕的对视中,一粒盐落进汤里,悄无声息地沉了下去。
第二章 汤谱里的秘密闹钟响起时,我正梦见自己沉在海底。
睁开眼,晨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切出一道金线。
重生第二天,我还在适应这个年轻十岁的身体。
床头柜上的相框被人动过。
我盯着生母微笑的脸,突然想起前世大学时,室友曾问我:“你为什么这么恨后妈?”
我当时怎么回答的?
好像是:“她装模作样熬汤的样子恶心透了。”
厨房传来瓷器轻碰的声响。
我蹑手蹑脚走到走廊转角,看见边诗诗正踮脚从吊柜取东西。
她今天换了件米色针织衫,袖口挽到手肘,露出小臂上一道浅色疤痕——那是我十四岁摔碎汤碗时
备好被小学生折磨吧。”
课间操时,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
两位评委老师面色严肃地坐在那里,桌上摊着我的作文。
“温同学,有人匿名举报你涉嫌利用亲属关系影响比赛公平性。”
班主任推来一封信,“举报信称边诗诗女士是本次比赛的特邀顾问。”
我脑子嗡的一声。
边诗诗确实在评委名单上看到过陈教授的名字,但他们根本不是同一个领域...“这是污蔑!”
我声音发抖,“我投稿时根本不知道评委有谁!”
“我们核实过了,边博士确实与评委组无关。”
一位评委叹气,“但举报者提供了你们母女共同研究汤谱的照片,质疑内容有代笔可能。”
照片上是我和边诗诗在厨房讨论配方的场景,拍摄角度明显是偷拍。
谁会在我们家...忽然想起林美琪来访那天,她曾借口上厕所离开过客厅。
“我需要证据证明这是你独立完成的。”
另一位评委说,“比如草稿或创作记录...”我掏出手机,手抖得几乎拿不稳。
文档编辑记录显示我连续修改了十七个版本,最早的草稿可以追溯到两个月前。
正解释着,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
边诗诗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头发凌乱,西装外套里还套着家居围裙。
她手里捧着厚厚的文件夹,眼镜歪在一边。
“抱歉打扰。”
她平复呼吸,声音出奇地镇定,“我是边诗诗,食品工程博士。
作为专业人士,我想从文学创作角度为温想想同学的作品做个说明。”
没等邀请,她走到桌前打开文件夹,里面是我所有修改稿的打印件,每页都标满批注。
“第一稿情感真挚但结构松散;第七稿增加了矛盾冲突;第十二稿调整了叙事视角...”她如数家珍地分析每个版本的改进,专业得像个文学教授。
评委们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成惊讶。
“最重要的是,”边诗诗翻到最后那页获奖稿,“这篇文章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不完美——对继女恶语的如实记录,对自己懦弱的坦诚剖析。
如果是专业人士代笔,绝不会保留这些瑕疵。”
她声音越来越稳,眼镜片后的目光坚定如炬。
我站在一旁,看着她为我据理力争的样子,胸口涌起一股陌生的暖流。
“有道理。”
评委们交换眼神,
溺,而是在知道所有不堪后,依然愿意为你守候在凌晨三点的厨房。”
保存文档时,厨房传来“砰”的一声,接着是边诗诗的小声惊呼。
我跑出去,看到她正手忙脚乱地擦拭洒落的汤汁,眼镜上溅了几滴油星。
“在煮什么?”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尝试复原芮芮的苹果雪梨汤,但...”我接过她手里的勺子,尝了尝锅里剩下的液体:“蜂蜜放晚了,而且缺了薄荷。”
边诗诗惊讶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要加薄荷?”
“不知道。”
我耸耸肩,“只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我们相视一笑。
窗外,暮色四合,第一颗星星亮了起来。
第六章 风暴中心边诗诗生日前一周,我偷偷清点着储蓄罐里的钞票。
给周明明当了半个月家教,加上省下的零花钱,勉强够买那条她在橱窗前驻足过的丝巾。
“想想?”
爸爸的声音从书房传来,“来帮我看看打印机怎么了。”
推开书房门,浓重的烟味呛得我咳嗽。
爸爸面前的烟灰缸堆成了小山,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财务报表。
他胡子拉碴的样子让我想起前世公司破产时的场景。
“又卡纸了?”
我蹲下去检查打印机。
爸爸揉着太阳穴:“你最近...和诗诗阿姨处得不错?”
打印机发出咔哒声,吐出一张皱巴巴的纸。
我装作没看见上面“逾期通知”的红字:“嗯,在帮她整理汤谱。”
“那就好。”
爸爸的笑容勉强得像糊上去的,“她最近...有没有提起工作的事?”
“论文吗?
她常熬夜写。”
我故意装傻。
自从发现边诗诗变卖首饰后,我开始留意家里的经济状况。
打印机旁的文件显示,爸爸公司最大的客户刚刚终止了合作。
爸爸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生日那天我可能要加班,你陪她去吃个饭吧。”
回到房间,我打开电脑查询银行卡余额。
家教费要到月底才结算,而丝巾明天就会下架。
正发愁时,周明明的消息弹出来:“作文比赛终审结果出了!
你猜怎么着?”
紧接着是一张公示截图,《一碗汤的温度》赫然列在高中组一等奖首位。
我盯着屏幕愣了三秒,然后光脚冲进边诗诗的房间想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却撞见她正往抽屉深处藏什么东西。
“想想?
划伤的。
“想想?”
她突然转身,手里的量勺掉在地上,“我、我煮了小米南瓜粥……”声音越来越小。
前世我会直接摔门而去,但现在我注意到流理台上摊开的笔记本,页面密密麻麻写满字。
“今天要早读。”
我径直走向冰箱,假装没看见她松了口气的样子,“给我饭盒装点粥吧。”
边诗诗手忙脚乱地去拿饭盒,碰倒了盐罐。
白色颗粒撒在汤谱笔记上,她慌忙用手去拂,像在掩盖什么罪证。
出门前我回头看了一眼。
她站在原地捧着饭盒,晨光给她镀了层毛边,像个虚幻的剪影。
公交车上,我打开饭盒。
南瓜粥旁多了个小格子,里面整齐码着三块枣泥糕——我小时候最爱吃的。
前世我总嫌她做的太甜,后来才知道生母生前也常做这个。
“温想想!”
周明明不知什么时候上的车,一屁股坐到我旁边。
他今天换了副黑框眼镜,镜腿上还挂着价签。
“考虑得怎么样?
文学社招新今天截止。”
他递来张皱巴巴的报名表,“听说这届评委是省作协的。”
我盯着表格出神。
前世我大二才开始写作,那时边诗诗每周末都给我寄保温桶,我却从没告诉她,那些汤是我抑郁时唯一的慰藉。
“你为什么找我?”
我突然问。
周明明耳尖红了:“你上学期那篇《影子》,把班主任都看哭了……”车猛地刹车,饭盒差点翻倒。
我慌忙扶住,却瞥见盒盖内侧贴着小纸条:“枣泥减糖30%,希望喜欢。
——S”S是边诗诗英文名Shirley的缩写。
我捏着纸条的手微微发抖,想起ICU里那本《想想的汤谱记录》。
放学时下起小雨。
我没带伞,站在走廊看雨帘把操场割成碎片。
前世这种天气,边诗诗总会送伞来,而我总当着同学面把伞扔进水坑。
“要蹭伞吗?”
周明明晃了晃他的格子伞,“顺路去文学社交表。”
雨声中,我鬼使神差点了头。
文学社教室贴着历年获奖作品。
2016年一等奖《母亲的味道》让我驻足——作者描写继母熬的汤如何治愈丧母之痛。
“虚伪。”
我脱口而出。
“为什么?”
周明明凑过来看,“写得挺真挚啊。”
“怎么可能有人真心爱丈夫前妻的孩子?”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周明明的母
机突然震动,周明明发来短信:“下周一要交征文初稿,别忘了。”
我翻身起来开电脑。
文档空白了十分钟,我鬼使神差打下一行字:《一碗汤的温度》。
保存时,厨房传来轻微响动。
从门缝望去,边诗诗正在熬什么,左手腕上贴着卡通创可贴——那管烫伤膏的包装纸被她小心地折好,塞进了围裙口袋。
第三章 深夜厨房凌晨两点十七分,我被一股奇怪的香气唤醒。
黑暗中,一缕似有若无的甜香从门缝渗进来,混着某种熟悉的药材味。
我摸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周明明三分钟前发的消息:“征文选题想好了吗?”
“《一碗汤的温度》。”
这个标题在我脑海里盘旋三天了,文档却依然空白。
我翻身下床,光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循着香气摸向厨房。
暖黄灯光从厨房门玻璃透出来,在走廊地砖上投下一方朦胧的光斑。
我屏住呼吸,从门缝望进去。
边诗诗背对着门站在料理台前,短发随意扎成一个小揪,身上套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格子睡衣。
她左手捧着本外文书,右手持长柄勺在砂锅里慢慢搅动,时不时推一下滑落的眼镜。
灶台边摊着四五本笔记,其中一本摊开的页面上画着复杂的化学分子式。
这是我从未见过的边诗诗——专注得近乎虔诚,眼镜片上蒙着蒸汽,嘴唇无声地翕动,像是在背诵什么公式。
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像有实质般在空气中流淌。
“要站到天亮吗?”
她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笑意。
我浑身一僵,门轴已经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边诗诗转过身,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睁大:“想想?
我吵醒你了?”
“太香了。”
我索性推开门,“在煮什么?”
她下意识用身体挡住料理台:“只是……做个实验。”
我凑近看。
砂锅里翻滚着琥珀色的液体,表面浮着几片我没见过的药材。
台面上那本外文标题写着《Food Chemistry》,旁边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温度和时间数据。
“你还会德文?”
我指着书页问。
边诗诗手指蜷缩了一下:“以前工作需要。”
我拿起另一本笔记,里面全是手绘的图表和化学方程式。
某页角落贴着张便签:“D3配方改良:增加β - 葡聚糖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