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佑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天崩开局又怎样,我还是大唐的王 全集》,由网络作家“海鸥来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不过现在可以了,由此也可见,李世民扶持李治的举动,伤透了李泰的心。就像是玄武门那天,长孙皇后把李承乾护在身后,如今,李世民也把李治护在了身后。从始至终,李泰都不是他父母的第一顺位。“殿下,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吧。”杜楚客和韦挺朝李泰一拱手,便转身离去,眼中透着刻骨的决绝。李泰也一样,虽然他们有选择的余地,只要放弃,转为支持李治,魏王党就可保无忧。跟太子党不同,李承乾是太子,威胁他地位的人,从一开始就是不死不休。也因此,跟李承乾争了这么多年的李泰,矛盾早已不可调和。可他跟李治还未有过争斗,只要及时投降,将来李治上位,念着兄弟之情,是不会对李泰下狠手的。但人之所以是人,就源于贪心啊!这种贪心促成了李泰的不甘,进化为了魏王党的愤怒,他们无法容...
《天崩开局又怎样,我还是大唐的王 全集》精彩片段
不过现在可以了,由此也可见,李世民扶持李治的举动,伤透了李泰的心。
就像是玄武门那天,长孙皇后把李承乾护在身后,如今,李世民也把李治护在了身后。
从始至终,李泰都不是他父母的第一顺位。
“殿下,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吧。”
杜楚客和韦挺朝李泰一拱手,便转身离去,眼中透着刻骨的决绝。
李泰也一样,虽然他们有选择的余地,只要放弃,转为支持李治,魏王党就可保无忧。
跟太子党不同,李承乾是太子,威胁他地位的人,从一开始就是不死不休。
也因此,跟李承乾争了这么多年的李泰,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可他跟李治还未有过争斗,只要及时投降,将来李治上位,念着兄弟之情,是不会对李泰下狠手的。
但人之所以是人,就源于贪心啊!
这种贪心促成了李泰的不甘,进化为了魏王党的愤怒,他们无法容忍多年的努力化为流水,哪怕万劫不复,也要再度抗争!
全然不知此刻,齐王府内,李佑正在拍手称快。
因为他也得到了李世民允许李治早朝旁听的消息,还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他要感谢长孙无忌,感谢李世民,平白无故,就送给他一个助攻。
本来还要费点功夫,现在则是不用了。
“呵呵,这样才有意思嘛。”
李佑伸出左手,看着自己的五根指头,嘴角缓缓掀起一抹冷笑。
在他的计划下,天下即将大乱,但正因为此,齐王热血沸腾。
李世民、李承乾、李泰、李治、再加上他,李佑。
五龙同朝,就看谁能夺得魁首吧。
贞观十七年,六月
天气由凉转暖再入热,使得长安也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阴弘智赶到东宫时,身上的官袍已被雨水打湿,可他不敢停留,甩了甩手中的伞,就被东宫的宫人迎到了宜秋宫。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森然的脸庞,其中还有几道充满杀意的目光。
但阴弘智毫不理会,掩门放伞,便躬下身子,朝坐在主位上的李承乾行礼道:
“臣阴弘智参见太子,因雨姗姗来迟,还望殿下勿怪!”
话音刚落,坐在李承乾右侧的一人就双眼微眯道:
“太子心胸广阔,自不会怪罪阴长史,可本王就不一定了。”
此人名为李元昌,乃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七子,李世民的七弟,大唐的汉王,跟侯君集和杜荷一样,都是太子党的核心成员。
除此之外,当下的宜秋宫还有开化公赵节、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以及,齐一。
是的,李承乾要反了!
之所以让阴弘智来东宫也是这个原因,不过从李元昌的态度来看,阴弘智并不被信任。
同样不信任阴弘智的人还有赵节和李安俨,
也是,自从加入太子党,阴弘智还是第一次出现在三人的面前。
既如此,谋反这等大事,怎能让不信任的人一起参与?
可杜荷和侯君集很放心,让阴弘智来此的李承乾就更是了。
毕竟信任这种虚无缥缈的玩意,从来都不是看出来的,而是逼出来的!
这不?随着李承乾一挥手,侯君集立马从身后拿出一个匣子,大手一推,匣子就滑到了阴弘智的身下。
一股浓浓的血腥味霎时扑面,再一看众人玩味的神情,阴弘智无需思考就猜到这匣子装的是何了。
出于感情,阴弘智心中一叹,可出于更重要的感情,阴弘智自然跪坐。
“有高人!”
侯君集的脑海中不可避免的涌出了这个猜测,等再扫一眼十万大军,猜测就变成了笃定。
也是,没有高人相助,就算齐王有资本豢养私军,也没办法将他们训练的这般有素。
可这个高人是谁呢?齐王的麾下,能被称得上人才的只有他的舅舅阴弘智,可阴弘智根本不懂兵啊!
就在侯君集冥思苦想之时,阴弘智的笑声也从不远处传来:
“哈哈……陈国公,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呐。”
伴着笑声,阴弘智穿过重重大军快步走到侯君集的马下,且连连拱手。
按理来说,侯君集虽是开国功臣,又是太子岳父,但阴弘智身为李世民的小舅子,齐王舅公,论身份,悬殊其实不大。
但侯君集这个人生来自傲,放眼天下,能让他瞧得起的人少之又少,表示尊敬的就更凤毛麟角了。
故而两人相交,皆是侯君集高高在上,对此,阴弘智一开始自是心生不满,可之后随着李佑的不争气,也就受着了。
可这次见到阴弘智,侯君集不一样了,并没像旧日那般居高临下,而是飞快翻身下马,朝阴弘智拱手还礼:
“有劳阴兄相迎,许久不见,阴兄还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阴弘智一愣,对侯君集的态度转变一时不适,但当他看了一眼四周,所有的不适便都抚平了。
那是,我外甥有十万大军啊!
“呵呵,侯兄过奖了,说起来,还是我们礼数不周。”
“不过兹事体大,还望侯兄体谅。”
阴弘智也不托大,语气依旧如常。
侯君集见状,心中越发觉得自己以前是瞎了眼,竟然没发现阴弘智有这样大的本事!
想着这个,面上自是越发客气了:
“哎,阴兄言重了,虽说突然冲出这么多人是让我的马受惊了,但也因此省了不少时间。”
“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天衣无缝的,只是……”
说到这,侯君集上前一步,双眼死死的盯着阴弘智:
“阴兄真的确定,要将您培养多年的十万大军献给太子?”
“如果想反悔的话,现在还不晚的。”
阴弘智自是毫不犹豫一点头:
“当然……嗯?”
侯君集眸光一凝:
“怎么了?”
“这不……哦,没什么,只是诧异侯兄为何要多此一问。”
阴弘智飞快苦笑道:
“十万大军再好,留在我们的手中也无用,只有献给太子,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不是吗?”
侯君集眉毛一挑:
“阴兄果然是明事理的人,既如此,我也要礼尚往来,接下来,就让我亲自护送你和齐王去长安吧。”
“至于这十万大军,我知道藏在何处不被人知。”
言罢,不等阴弘智开口,侯君集就朝着跟随他来的数十轻骑一挥手。
轻骑们心领神会,立马将阴弘智反包围起来,且友好的看着周边大军。
阴弘智满心无语,知道侯君集是怕事变这才将他当做人质,毕竟李佑并没有跟他一起来迎侯君集,谁知道齐王是什么态度?
不过现在,比起人质,阴弘智更关心另一件事。
侯君集,竟然误会了呢!
原因自是侯君集的那句话——你多年培养的十万大军,这个你,指的可是阴弘智而不是李佑。
这个误会可有点深,可这个误会好不好呢?
阴弘智之所以糊弄过去就是反应过来这个道理,如果十万大军是由李佑培养的,那么李佑无疑会引起李承乾和侯君集的重视,但要是阴弘智培养的,那就无关紧要了。
毕竟李佑才是主体,就像是古往今来多次上演的那般,谋士再聪颖,也抵不过主公是个蠢货!
阴弘智今日沦落至此,不就是被原先的李佑拖累的吗?
但目下,只有阴弘智知道李佑跟原先不一样了,而这,无疑是李佑的又一张底牌。
思及至此,阴弘智的心里反倒焦急起来。
毕竟这件事他跟李佑没有商量过,侯君集的误会李佑也不得知,万一待会儿侯君集见了李佑,瞧出齐王的不同,那岂不是自毁一张底牌?
可就在阴弘智想着该怎么提醒李佑时,李佑的声音突然响起,充满焦急:
“舅舅,你在哪儿?”
“舅舅!舅舅!”
“啊!舅舅,您在这呀!”
伴随着一连串急切的呼喊,李佑像是个缺奶的孩子,在大军中四处寻觅着阴弘智的身影。
而当他终于看到阴弘智时,立马飞奔过来,拉着阴弘智的胳膊死死不松手,语气甚至带了哭腔:
“吓死我了舅舅,我还以为您不要了我呢,不行呀舅舅,没有您,我可怎么活呐?”
侯君集在一旁看得满头黑线,轻骑们更是齐齐抿住嘴角,这才没笑出声。
也就是十万大军犹如机械,没有感情,否则见此情景,也一定会默契的背过身去。
可阴弘智却不觉得他的外甥丢人,虽然在脸上极快的摆出尴尬,眼神也盈满了恨铁不成钢,可他的心中,一片光明。
嘲笑吧,鄙夷吧,把这个齐王当成真正的齐王吧,反正我们只需要最后的胜利!
“唉~殿下,您还没见过陈国公呢。”
阴弘智十分失望的一声叹息。
李佑则是飞快上前,抓着侯君集的双臂不停摇晃着:
“大哥怎么说?他一定会为我求情的对吧?我可是他的弟弟呀,陈国公,您不能见死不救呐!”
侯君集冰冷的望着李佑,实在不明白那样英明神武的陛下为何会生出这样的一个儿子?
真是李唐之耻啊齐王!
当然,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这样的齐王最好不过了。
“呵呵,殿下放心,太子已经答应帮你了,只不过这十万大军……”
“给给给!”
没等侯君集把话说完,李佑就连连点头,哪里是李承乾怕李佑不给?分明是李佑怕李承乾不要啊!
“我要这十万大军有何用?只要大哥能保住我的命和王位,我什么都舍得。”
说到这,李佑不知想到了什么,小心翼翼的语气中夹杂着一抹贪婪:
“不过……大哥将来事成,我这也算从龙之功吧?”
侯君集顿生厌恶,毕竟李佑这会儿只是找到了救命稻草,屁股还没开始擦呢。
可这王倒好,已经想着将来分功了。
一时间,粗鄙、愚蠢、浅薄、短见……似乎天下间所有不好的词汇都适用李佑。
但也因此,侯君集心中对李佑的最后一丝提防释去了:
“殿下放心,少不了您的。”
李佑立马双眼放光,兴奋的搓着手掌:
“那就好,那就好。”
阴弘智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趁着所有人都不注意,和李佑相视一望。
眼瞳,深邃如墨!
当然,齐王不是被人恶意对待,而是真的无人问津。
所以上行下效,谁会管一个陌生人死活呢?
可李佑很高兴自己被这样对待,他也是人啊,会将心比心的!
如果李承乾真的把他当兄弟,李世民真的把他当儿子,李佑虽然还是会去追求他的梦想,但通往梦想的道路上,会不会一时心慈,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现在,齐王终于可以毫无顾忌的去追求他想要的一切!
而构成这一切的蓝图里,苏定方必须是其中之一。
左膀右臂嘛,齐一和十万大军因为系统的缘故,会对李佑的命令无条件服从。
但正因为此,李佑需要他们成为自己的盾,放在自己身边,时刻保护自己的安全。
可他的矛在哪里呢?
“殿下。”
苏定方迈步走进小院,大手一挥,在小院四周负责监禁李佑的明卫暗卫便迅速离去。
直到这些人彻底离开,苏定方才走到李佑身边,看着那张稚嫩的脸庞,只觉得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深不可测。
“殿下,早就料到了对吗?”
李佑负手而立,仰望夜空:
“料到什么?”
“末将会来,陛下会赦免殿下。”
苏定方直截了当道。
李佑眼睑微垂,间接承认道:
“还是比我预料中的快了一些,本以为还要在这里过几天苦日子。”
“不过这样也好,能享福,谁愿意吃苦呢?”
苏定方眉头紧皱,理智告诉他现在应该掉头就走,但不知为何,他没有走:
“殿下究竟想干什么?”
李佑没有回答,反而反问道:
“你信命吗苏将军?”
苏定方双眼一黯,但很快就明亮起来,朝李佑执拗的摇了摇头:
“不信!”
李佑嘴角一勾:
“我也不信,但最近我开始信了。”
说到这,李佑再度抬起头,仰望着夜空,以及夜空下的长安:
“因为我发现,我的命实在太好了!”
长安城外,圈禁之地
听到李佑的话,苏定方的眉头越发紧皱,他并不认为这是齐王的自吹自擂。
当然,也不会单纯的相信这就是齐王的好命。
只是奇怪齐王为什么那么自信,以及为什么在他面前展露出这种自信。
“殿下能否告诉末将,您之前明明在齐州,是如何预料到公主的病情的?”
“还有那所谓的延寿丹,真的是殿下熬炼的吗?”
“另外,殿下是通过什么来断定,这颗丹药一定能救治公主?”
苏定方一连抛出三个问题。
可笑的是这三个问题李佑一个也回答不了,但那并不重要,因为苏定方最想问的问题并非这三个。
“事已至此,长乐已经得救,丹药已经用完,苏将军知道这些答案,真的有意义吗?”
“当然!”
苏定方毫不犹豫:
“因为殿下将这丹药交给我了。”
李佑眉毛一挑:
“有什么问题吗?”
苏定方眼角微抖: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末将跟殿下从无渊源。”
“既如此,一颗关系到公主性命,殿下自由的丹药,殿下为何要交给我?”
“您就算被圈禁,身边也有阴长史吧。”
“他是殿下的舅舅,延寿丹这般珍贵之物,殿下理应让阴长史转呈陛下,才能保万无一失不是吗?”
李佑兀自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不过,本王信任苏将军,也没错吧?”
“难道只有防备和怀疑,你才会安下心?”
“而且真要论起不解,本王不解将军的地方反而更多。”
苏定方面色一怔,不明所以:
“殿下此言何意?”
李佑微笑的看着苏定方:
“丹药我既交给了将军,接下来的事就跟我没有关系了。”
“那些离去的卫士可以为我证明,自从来到这里,本王就再也没出去过。”
“既如此,我想请问,将军为什么要把丹药呈给父皇?”
“明明就不相信我,但即便如此,眼瞅着长乐危在旦夕,你还是冒着风险把丹药呈上去了。”
“将军是聪明人,呈上去前,应该想过这丹药长乐吃了以后,万一有事,你可脱不了关系!”
说到这,李佑上前一步,拉近跟苏定方的距离,再度道:
“那么,本王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将军之所以把丹药呈上去,仅是为了你自己。”
此话一出,苏定方脸上的表情顿时凝固,但仅是片刻,便浮现出一层怒气:
“殿下这般说话,太轻慢人了吧!”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末将身为大唐的左卫中郎将,自在任以来,不敢说鞠躬尽瘁,也敢说恪守分内。”
“期间所为的每件事,都是为国为君,从未以权谋私。相比之下,帮殿下转呈丹药,只是举手之劳,末将安能有私心?”
“再说了,这丹药可是殿下您开口让我转呈,并不是我非要帮殿下转呈的吧。”
“现在事情已毕,殿下反过来说末将别有用心,请恕末将实难忍受!”
李佑摆手一笑:
“呵呵,苏将军误会了,本王并非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所说的为自己,也无半点轻慢将军之意。”
“因为本王和将军是一样的人,都不甘平凡,不甘于后!”
苏定方闻言,再抬起头看李佑时,终于恍然李佑为什么要问他信不信命了。
苏定方当然不信命,只是贞观一朝,自始至终,苏定方都没有发光发热。
虽然他曾经拥有过机会,贞观四年,李靖奉旨率军讨伐东突厥,苏定方亦在阵中。
身为先锋,他仅率二百骑兵就将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打的落荒而逃,但由于纵兵掠夺,被李世民不喜,所以大战之后,他只能在宫中当一个左卫府中郎将。
可这绝不是苏定方想要的,他的梦想是成为李靖那样的人物,为大唐开疆扩土,威服四方。
毕竟,他自己知道他有那个本事!
而在李治上位以后,苏定方也的确证明了自己,但贞观十七年,苏定方怎么知道他的舞台终会来到?
所以,当在赵国公府,苏定方看到躺在病榻上危在旦夕的长乐公主,听到李世民只要有办法,尽可一试的话,他情不自禁的伸出手,摸着怀中的丹药。
诚然,苏定方可以有很多解释,也的确是因为很多因素,他才选择将丹药呈上。
但在那之中,苏定方不可否认,他也在赌!
如果这枚丹药真的能救治李丽质,齐王会将功折罪,他也跟着沾光啊!
即便那依然保证不了李世民会给他机会,让他重新踏上战场,可苏定方哪里能轻易放过?
只要有一丝机会,纵然渺茫,他也会紧紧抓住!
但要是失败了呢,也没关系,因为他苏定方是注定要活在战场上的人,如果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那死又何妨?
可这样的心思被齐王一语言中,却是不寒而栗的。
“殿下,我们以前,真的没有渊源吗?”
李佑摇了摇头:
“当然没有,今天在城门处,我是听舅舅介绍,说你是左卫中郎将,我才知道你是苏定方的。”
苏定方不愿相信:
“可殿下很了解我不是吗?”
李佑不以为意:
可现如今,李泰的敌人不止有李承乾,还有李佑。
毕竟在李泰的视角里,李佑和李承乾肯定是一伙的,既如此,他当了皇帝,自是要清干净。
到了那时,齐王妃要是有了李佑的孩子,那就麻烦了。
李泰是杀还是不杀?就算看在韦家的面子上留这孩子一命,她齐王妃带着个齐王遗孤,也不好找下家呀!
是啊,都知道齐王跟现任的陛下有梁子,谁敢给这孩子当继父?
既如此,李佑当然顺势而下,他也无法接受跟眼前的女人有一个孩子啊!
但让李佑没想到的是,齐王妃竟比他多想了一层。
“盈盈,进来!”
“是,小姐。”
齐王府内,随着齐王妃的一声呼喊,一个少女飞快走进正堂。
李佑打眼看去,只见这少女大约十六岁的年纪,皮肤白皙,身材姣好,一双明亮的美眸之下,还有一颗泪痣,让其本就艳丽的俏脸更显得动人。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比起少女的资质,李佑更在乎的是齐王妃想要干什么。
齐王妃见李佑投来询问的目光,当即解释道:
“殿下,此女乃是我们韦家的侍女,因为自幼父母双亡,从小便来到了我们韦家,名字也是父亲给取的,叫韦盈盈。”
“殿下在齐州时,妾身因为思念殿下,寝食难安,阿娘担心我,就让她到齐王府贴身伺候我。”
“对了,说起来,这事还没跟殿下禀告过。”
“不过殿下不要以为盈盈这般年纪,身材瘦弱,就觉得她做不了多少事。”
“其实,此女可懂事了。所以若殿下不弃,妾身愿将此女让给殿下,妾身相信,在盈盈的照顾下,您一定很是开心。”
说到这,不等李佑开口,齐王妃韦氏就直接冲韦盈盈命令道:
“盈盈,还愣着干嘛?快参见齐王殿下!”
“从今以后,你就是殿下的人了,不管殿下让你干什么,你都要遵从。”
“来,先把头抬起来,让殿下好好瞧瞧你的样子。”
此话一出,李佑哪里还能不明白韦氏的意思?
也是,在韦氏看来,她躲过了一时,也躲不了一世。
女人虽然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不舒服,但也只是每个月几天,总不能一直不履行妻子的义务。
而齐王呢,十七八岁的年纪,血气方刚,哪里能长时间忍下去?
到了那时,保不准就一发入魂,既如此,牺牲一个侍女换来自己的太平,再合适不过了。
只要她不怀上李佑的孩子,谁怀上都跟她没关系,况且以韦盈盈的资质,齐王很难不动心!
果不其然,当韦盈盈颤抖着抬起头,李佑的眼中只剩炙热。
当然,是装出来的,因为韦氏的这个提议,也合乎他的计划。
什么样的家伙最能令人放心,自是好色之徒了!
韦氏看着这样的李佑,心中登时冷笑,但面上还是要明知故问道:
“如何?殿下还满意盈盈吗?”
李佑一样,心中再冷笑,面上也还是要昧着良心的来一句:
“虽然此女不如王妃万分之一,但既然是王妃的好意,那本王就却之不恭了。”
夫妻二人一问一答,丝毫没有顾及到韦盈盈的心情。
可此女配吗?并不配!
长的漂亮又如何?大唐从不缺美女,而像韦盈盈这样长得漂亮,却命如草芥,身如浮萍的美女,生来就是供人交易的!
但正因为此,看着眼前的齐王,韦盈盈的美眸中出现一丝异色。
少女知道,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靠他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