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村民们的支持不断增加,青山小学渐渐变得热闹起来。虽然只有几间简陋的教室,但每一位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学习的热情。
李槐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相信,只要有希望,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前行的步伐。
这座学校,虽然小得像一颗种子,但它的根深深扎进了青山村的土地,而这片土地,将承载着无数希望的未来。
第五章
青山小学的成功,虽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却也像一颗种子,在村里悄悄生根发芽。而随着教育的兴起,村里似乎也迎来了久违的活力,田地里的收成逐渐好转,村民们开始有了更多的期待。然而,风平浪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新的变革即将来到,带来了无法预料的风波。
1964年夏末,青山村的宁静被突如其来的通知打破了。上级政府出台了新的农业政策,要求村庄进行土地的集中化改革,以实现大规模的集体生产。通知里要求青山村按照新政策进行土地合并,采取集体经营的方式,而那些分散的、个体经营的田地将由集体统一管理。
消息传到村里,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许多村民开始聚集在村头的小广场上,纷纷讨论这项新的政策。
“集体生产?我们村的土地本来就不多,大家各自种的还行,怎么能一合并就变成集体的?”一个村民激动地说道。
“就是!每年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早些年也没见村里给我们分配更多的收成。现在让我们把田地交出去,哪有保障?”另一个声音也跟着响起。
村里的氛围渐渐变得紧张。李槐听到这些讨论时,心中充满了忧虑。尽管他从未参与过政治事务,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深知教育和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改变土地制度可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他找到了村长赵春山,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