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的拒绝并没有让各方势力放弃对他的关注。
相反,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这位“卧龙”身上,都在猜测他最终将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而诸葛亮则在这风云际会的时刻,继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治国方略和战略构想,等待着那个能够与他携手共创太平盛世的人出现。
第七章隆中对天下
在拒绝了各方势力的邀请后,诸葛亮选择回到隆中隐居。
这里山清水秀,宁静祥和,正是他思考天下大势、筹谋未来的理想之地。
隆中草庐之中,诸葛亮每日与书为伴,不断分析着当前的政治格局和军事形势。
他常常与当地的贤达之士交流见解,对天下的认知愈发深刻。
一日,几位好友前来拜访,众人围坐于庭院,谈论起当今局势。
有人感慨汉室衰微,诸侯纷争,不知何时才能终结这乱世。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如今各路诸侯虽势大,但皆有其弊端。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强大,实则人心未附;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然地窄人稀,难成大业。”
好友们听得入神,纷纷请教诸葛亮的见解。
他站起身来,踱步至庭院中央,手指远方,慷慨激昂地说道:“若有雄主能据荆州之险,西取益州之富,东和孙权,北抗曹操。
内修政理,外结贤才。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主公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众人听后,无不惊叹于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宏伟蓝图。
此后,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民间悄悄流传开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此时的诸葛亮,依然在隆中默默等待着那个能够与他一同实现这一伟大构想的明主。
他坚信,时机一到,他必能出山,一展抱负,拯救苍生。
第八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