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全章节》,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是作者“一只绿耳”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刘晓陆杨,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看着里面络绎不绝的客人,陆杨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的招牌。“霓裳布庄?”陆杨看了看里面的布置。见里面卖的多是衣服之后,便走了进去。布庄掌柜正在柜前打着算盘,一副忙得不得了的样子。陆杨先是在店里逛了一圈,也没有理会周边人的眼光。把自己想知道的情况都了解之后,陆杨径直走到掌柜的面前。......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全章节》精彩片段
马车到县城门口时,大概是六点半的样子。
太阳已经出来了,城门也是敞开的。
李伯的牛车进城之后就找了个空地停了。
跟陆杨几人说好回去的时间之后,李伯便赶着牛车出了城门。
李伯说申时一到就走。
如此的话,他们要在县城里待八个多小时。
时间充裕,陆杨也没有着急。
打算先把三个嫂嫂的事处理好再去药铺里询问。
陆杨没有直接去赵梨花三人说的锦绣布庄,而是打算多问几家。
在去锦绣布庄的路上,陆杨看到布庄就进去问一问。
不仅是问价钱,还问其他一些问题。
此时,陆杨站在一个门面很大的布庄门前。
看着里面络绎不绝的客人,陆杨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的招牌。
“霓裳布庄?”
陆杨看了看里面的布置。
见里面卖的多是衣服之后,便走了进去。
布庄掌柜正在柜前打着算盘,一副忙得不得了的样子。
陆杨先是在店里逛了一圈,也没有理会周边人的眼光。
把自己想知道的情况都了解之后,陆杨径直走到掌柜的面前。
李掌柜打算盘的手一顿,抬眸看向眼前的少年。
一时间,李掌柜有些迷糊。
他们店里大多数都是卖的女装,怎地有这般年纪轻轻的少年郎过来了?
不过李掌柜也是从店里的伙计升上来的,心里虽然疑惑,但还是扬起笑脸问道:“小兄弟这是想要买什么衣服?”
陆杨摇头,“掌柜的,我想问一下你们店里收不收绣好的手帕?”
李掌柜一愣,看着陆杨身上穿着的干净长袍,想了想,问道:“不知小兄弟可有拿手帕来?”
陆杨当即解下后面的背篓,把三个嫂嫂绣好的手帕拿了出来。
赵梨花几人拿来绣手帕的布料不是好布料。
李掌柜一看,眼神就变了。
不过他也没有生气,而是直接拒绝了陆杨的要求。
“小兄弟,你也看到了我们店里做的都是什么人的生意,这手帕......”
陆杨明白掌柜的意思,见掌柜的没有犹豫就拒绝收这些手帕后,陆杨也没有失落。
毕竟他早就知道这布庄不会收下赵梨花三人的手帕。
陆杨的目的不是在这里卖出手帕,而是另有所求。
陆杨笑了笑,从容不迫地随手拿了条手帕,指着上面的花纹让掌柜的看。
“掌柜的,你看这绣工怎么样?”
李掌柜一听,便明白了陆杨的意思。
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毕竟眼前这少年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将来说不定就会换了个身份。
他没必要得罪眼前这个少年,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这样想着,李掌柜顺着陆杨指的地方看过去。
这花纹乍一看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可是仔细看过之后,李掌柜却是发现了问题。
“这绣线......”
李掌柜伸手摸了摸,绣线粗细能看清一个绣娘的刺绣年龄。
看着粗布上所用的绣线,这绣娘应该是有十年以上的绣龄了。
“绣工不错。”
虽然花纹简单了些,但能看出来这绣娘在上面下了功夫。
只是......
“可惜了这布料。”
李掌柜摇头,把手收了回来。
陆杨把手帕放到篓子里放好。
背起背篓,看向掌柜的笑道:“掌柜的,这布料差没事,就怕这绣娘绣工差,毕竟,这布料能换成细布不是?”
李掌柜一听,故作疑惑道:“小兄弟的意思是?”
陆杨转头,指着店里挂在墙上展示的一件女装,笑道:“掌柜的,你看那衣服上的牡丹花。”
闻言,李掌柜抬眸望去,顿时就知道了眼前这个小兄弟让他看这件衣服的目的。
牡丹花图样是他们店内提供的。
但是配色却是由绣娘来设计构思的。
单看那几朵牡丹花,自然是美艳动人。
只是整体一看,那几朵牡丹花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就有些普通了。
陆杨见掌柜的眉头皱紧后,便温声道:“这绣工还不及我那三个嫂嫂的一半,却也能被掌柜的挂在上面向众人展示。”
“可见,若是我那三个嫂嫂接了掌柜店里的绣活,恐怕掌柜的日入斗金都不成问题。”
李掌柜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墙上的衣裳。
然后摸着胡子若带深思地看向陆杨。
他虽看出陆杨是个书生,却是不知这书生的口齿如此厉害。
想来日后前途定然不会小。
想到这,李掌柜笑道:“小兄弟想在这里接活倒是不难。”
“只是我这店里有个规矩,若是不能定期绣好指定的花纹,这钱可是会扣掉的。”
陆杨眼神一闪,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下李掌柜。
见李掌柜并没有任何说假话的意思后,陆杨也松了口气。
“行,无规矩不成方圆,掌柜的放心好了,我那三个嫂嫂定然会在期限内交上来的。”
“呵呵,小兄弟是个明理的。”
说着,李掌柜挥手喊来一名伙计。
“你去里面拿些画好图样的软缎过来。”
伙计的一听,看了一眼陆杨之后,脸色有些迟疑。
“掌柜的,最近这一批布料都被孙娘子定下了,这......”
孙娘子是霓裳布庄里固定合作的三名绣娘之一,也是靠走关系进来的一个。
布庄里的绣活都是由着这三个绣娘完成的。
而刚刚陆杨指着的那件衣服的花纹,便是孙娘子绣的。
李掌柜脸色一沉,“叫你去拿就去拿,那么多话作甚?
伙计一听,连忙跑进去拿东西。
李掌柜摸摸胡子,对着陆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让小兄弟见笑了。”
陆杨摇头,“掌柜的说笑了。”
伙计出来得很快,陆杨刚和李掌柜聊了聊店内的花样,伙计便捧着布料和丝线过来了。
李掌柜脸色有些难看地瞪了一眼那名伙计。
心里滑过一丝遗憾。
他刚和陆杨聊到花样改动方面的内容,这伙计就出来了,真是存心不让他心情好过。
伙计的一头雾水,捧着一堆布料站在李掌柜和陆杨面前,呆愣道:“掌柜的,这放哪里?”
李掌柜看向陆杨,询问陆杨要怎么拿。
陆杨放下背篓,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后,示意伙计放进背篓里面。
伙计跟李掌柜小声报备完所拿的图样和布料后,李掌柜便挥手让伙计去招呼客人。
陆杨面色平静地站在一旁,等伙计走后,才转头看向李掌柜。
陆杨过去领了份馒头咸菜,又去一旁拿了碗粥水,便找了个空位坐下。
刘开毅这会也拿着碗过来了。
陆杨从箱笼里拿出装着肉酱的罐子,刚想让刘开毅弄点到碗里用馒头蘸着吃。
便见刘开毅也从箱笼里拿出一个眼熟的小罐子。
陆杨也就收回了手,给自己挖了些肉酱出来。
陆杨刚把罐子盖上,香味便已经在鼻尖周围环绕。
陆杨咽了咽被香味勾引出来的口水,拿起一个馒头蘸着酱吃了起来。
刘开毅这会也是吃得头也不抬。
两人吃得津津有味的,一看就是满足得不得了。
陆杨这会正端着碗慢慢喝着粥水,余光便瞥见角落里的王丰三人。
他轻笑了一下,把粥水一口闷下便放下了碗。
刘开毅疑惑地看了一眼陆杨,转头顺着之前陆杨视线的方向看过去,才发现是王丰他们。
他不解道:“他们仨还走一起呢?”
昨天看那样子,刘开毅还以为这三人要解散了。
没想到这一大早的,还坐在一起吃早饭呢!
陆杨瞥了一眼刘开毅的碗,见刘开毅也吃得差不多了,便道:“吃完我们就走吧。”
既然王丰三人这么识趣地不往他面前凑,陆杨自然也不会去找他们的麻烦。
学堂里一共有三个班。
甲班是已经学完四书五经,正准备考童子试的学生。
乙班是正在学四书五经的学子,至于丙班,则是启蒙班。
陆杨现在正在甲班。
甲班人不多,只有八人。
启蒙班里的人是最多的。
越往上,人数越少。
这些人大多都是过来学两个字,到时候好去找份工作。
能坚持一直读下来的人,很少。
家里若不是有点小钱的,怕读个几年也就读不下去了。
就像陆杨家。
若不是陆杨穿了过来,原主还能读几年,那可就不确定了。
甲班与乙班和丙班不在一个方向,是单独出来的一个院落。
陆杨和刘开毅还未走进去,里面便有读书声传来。
里面的座位分为两列。
陆杨在第三排的右边。
刘开毅在陆杨后面一个位置。
两人轻声走进去坐下,拿出书本跟着读书。
甲班现在主要就是以温习为主。
秦夫子时不时地过来看一看,给他们布置一些课业。
或者是临时抽查,问几个问题让他们回答。
他们如果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夫子下课时去问夫子。
陆杨目前还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便打算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走。
半个时辰后,读书声停了下来。
陆杨拿出以前的课业,开始练习。
学室里很安静,只有时不时的翻书声传来。
陆杨看了看纸上的问题,想了想便填上答案。
这些课题做多了,陆杨也能从中得出一些经验。
县试的难度不高,就是考学生对四书五经的熟背和理解。
至于这个五言六韵试帖诗,有着原主的记忆,做这个诗陆杨自然不费力。
精彩绝伦的诗他做不出,中规中矩的他倒是不成问题。
陆杨沉下心,看着纸上写的四书文题目开始思考。
这个四书文是秦夫子从以前的县试题里抽出来考他们的。
题目是【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熟读四书五经的学子看到这就知道这是出自《论语·子罕篇》里的题。
光看这句话的意思,便是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是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
现在正是十一点左右的样子。
码头这边也到了该休息的时候。
陆杨站的是显眼位置。
陆大石几人已经看到了陆杨。
把货物扛到指定地方放下之后,几人便往陆杨那里走去。
这会太阳火辣辣的。
陆杨光是站在码头上,都能感受到一股热风。
陆大石喘着粗气走过来。
用汗巾擦了把汗后,陆大石看到陆杨手上拿着的东西,眼神微顿。
几秒后才抬头看向陆杨,问道:“杨子,你怎么还没回去呢?”
陆杨摇头,只说有些事耽搁了会。
这时,陆柏三人也走过来了。
这里不是个说话的地方。
陆杨提议让几人先到阴凉的地方坐下再说。
码头附近有很多小摊子。
陆杨找了个茶摊,花了三个铜板给陆大石几人叫了一壶凉茶。
陆柏几人有些心疼这几个钱。
若是平时,他们随便找个有阴影的地方坐下歇息片刻就是。
哪还舍得花这几个钱,就为了喝口凉茶。
不过陆大石还没说话,陆柏三人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陆杨也是在为他们着想。
陆杨把东西都放在了桌上。
见陆大石几人的脸色通红,便给陆大石几人都倒了碗凉茶。
“爹,你们快喝点凉茶舒服一下。”
见陆大石几人都端起碗后,陆杨也给自己倒了碗凉茶。
凉茶里应该是放了薄荷叶,喝起来有股清清凉凉的感觉。
陆杨一口气便把碗里的凉茶都喝完了。
放下碗后,陆杨没有再倒。
他伸手拿过其中一个饭盒,把里面的饭菜一一拿出来。
之前陆大石还在忍着。
毕竟陆杨也是为他们好。
可这会看到又是红烧肘子,又是烧鸡,大白米饭的,陆大石便有些没忍住。
他脸色一沉,语气有些不好。
“杨子,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桃仁卖了多少钱,陆柏已经跟陆大石说了。
陆大石之前还在感慨陆杨懂事,这会却是有些失望了。
陆杨瞥了一眼陆大石难看的脸色,又看了一眼陆柏三人复杂的眼神。
发现他们的神情都有些失望后,陆杨便知道他们这是误会他乱花钱了。
陆杨连忙解释。
“爹,大哥,二哥,三哥,这饭菜我没花钱。”
陆大石一愣。
“你没花钱那这是哪来的?”
陆柏也有些意外,“不花钱总不会是捡来的吧?”
陆杨一本正经地点头,“可不是嘛,就是捡来的。”
说着,陆杨从怀里把荷包拿出来。
“爹你看看,里面一个子都没少呢。”
想到桌上的那坛酒,陆杨连忙补充了一句。
“倒也不是一个子没少,我去酒肆那边打探酒价,也不好什么都不买,便给爹你们买了坛浊酒。”
陆杨顿了顿,看了眼几人,道:“没花几个钱。”
浊酒的价格陆大石是知道的。
瞥一眼那坛子的大小,陆大石就知道这坛酒陆杨花了多少钱。
接过陆杨递过来的荷包,陆大石还真检查了一下。
见里面那四个碎银还在后,陆大石便松了一口气。
至于那些铜板,陆大石便也没有数的打算。
他把荷包还给陆杨,轻声嘱咐,让陆杨放好。
等陆杨收好后,陆大石又道:“酒买了就买了,左右也是你的孝心,只是以后别买这些东西了。”
陆杨点头,“爹放心吧,以后不买了。”
见陆大石几人的脸色变好,陆杨连忙把那四碗大米饭放到几人面前。
还从桌上拿了筷子递给陆大石几人。
“爹,大哥,二哥,三哥,这饭菜放不久,你们快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