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轩徐达的现代都市小说《阅读全集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由网络作家“两广总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轩徐达是《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两广总督”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武百官便连忙跪地叩首。老朱带着朱标从车驾上下来,一眼就看见了位于百官之首的胡惟庸。后者看到老朱,立马起身迎了上去。“臣胡惟庸拜见陛下!”尽管老朱心里恨不得立马将胡惟庸除之后快,但此刻,显然不是时候。他隐藏住眼底深处的杀意,装出一副恩宠有加的架势,准备以此来迷惑胡惟庸,使其放下警惕。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
《阅读全集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精彩片段
只听他开始对着众人开始叮嘱,这才是他召集小弟们的真正目的。
“听令吧!”
“第一,既然陛下不想让我们知道,那我们就得装作一无所知,谁也不准自作聪明,四处张扬,特别是对兵马调动等事,更不准妄加议论。”
“第二,尔等回归岗位之后,赶紧将这半年来所经手的奏章稿件全部清理一遍,不得留下任何违背朝廷律令的东西,就算有处理不掉的,自个儿也要想办法给它圆回去。”
“这第三嘛,你们自个儿查查自个儿,谁屁股有(屎),赶紧揩干净,别臭着别人。”
“遵命!”
看着小弟们皆是一脸凝重的回去查漏补缺去了,对此,胡惟庸很是满意。
正当他拿起老朱赏赐的木如意准备放松一下的时候,一个绿袍小官便闯了进来。
“禀相国,太子有令。”
“明日正午时分,皇驾进入京城奉天门。”
“着列位臣工在城门接驾,无需出城迎候。”
听到此话,胡惟庸愣了一下,旋即便察觉到一丝不对。
陛下回京为什么不告知自己,反而告诉了这么一个小官。
难道陛下此番秘密调兵回京,针对的并非是那些骄兵悍将,而是自己?
想到这里,胡惟庸瞳孔一缩,也顾不得自己的相国威仪,赶忙问起了眼前的小官。
“李进,陛下回京,为何不通知本相,却通知了你?”
“禀相国,在下不知道。”李进回答。
这番明显带有敷衍的话,被胡惟庸一眼看穿。
他意识到,老朱肯定给李进下达了封口令。
于是便开始旁敲侧击:“半年来,你是不是经常向黄山行宫递奏密折?”
“禀相国,在下不是经常,而是奉旨每日一折。”李进实诚的回答。
听到此话,胡惟庸的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但他并没有在李进面前表现出什么,找了个借口将其打发了出去。
待屋子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胡惟庸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惶恐之意。
他瘫坐在太师椅上,久久失神。
也就是说,半年来,他的所作所为,老朱全都知道了。
意识到老朱此番回京,很可能是对付自己,胡惟庸不由有些庆幸自己刚刚已经给小弟们交代了下去。
只要没有证据,老朱就动不了自己。
……
次日,胡惟庸就像没事儿人一样带着文武百官在城门口接驾。
由此可见胡惟庸的心理素质有多强大。
一看到朱元璋的车驾,文武百官便连忙跪地叩首。
老朱带着朱标从车驾上下来,一眼就看见了位于百官之首的胡惟庸。
后者看到老朱,立马起身迎了上去。
“臣胡惟庸拜见陛下!”
尽管老朱心里恨不得立马将胡惟庸除之后快,但此刻,显然不是时候。
他隐藏住眼底深处的杀意,装出一副恩宠有加的架势,准备以此来迷惑胡惟庸,使其放下警惕。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只见老朱亲切的将手搭在胡惟庸的肩膀上,夸奖道:
“惟庸啊,这半年来,真是辛苦你了。”
“臣奉旨秉政,唯有鞠躬尽瘁,万死不辞!”胡惟庸连忙表忠心。
“好啊,只不过你在朝廷上一直支撑着,而咱呢,却在黄山上纳凉。”
“这心里头,有点过意不去呀!”
老朱这话说得就像真的似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老朱真的过意不去。
而胡惟庸也不知是真蠢还是假蠢,听到老朱的话后,竟然松了口气,原本僵硬着的脸也放松了下来。
“你再给我好好说说。”
“好。”
于是,接下来杨轩便用自己有限的经济学知识,给朱标讲述通货膨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朱标大概听明白了,但原理不怎么明白。
杨轩无奈,因为两人的思维不同。
一个是古人思维,一个是现代人思维。
没办法,杨轩只能做一个小实验演示。
这下,朱标总算是看明白了。
他神色凝重,站起身对杨轩道:“你就在这里等着,我现在就去找父皇说这件事。”
“是。”
朱标没有再同杨轩说什么,急匆匆的离开了东宫。
……
武英殿。
老朱满脸恨铁不成钢,看着跪在面前的二儿子。
“你让咱说你什么好?”
“堂堂秦王,竟然去青楼,你很缺女人吗?”
“啊?”
“丢人,丢人呐!”
“咱的老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朱元璋指着朱樉,口吐芬芳。
朱樉低着头,也不反驳,他和老朱没什么好说的。
自从老朱强迫他娶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的时候,他就已经对老朱没什么期待了。
为数不多的父子之情也所剩无几。
现在,也就是过一天是一天。
骂完之后,老朱觉得还不出气,又给了朱樉一脚。
恰在此时,朱标走了进来。
连忙上前护住朱樉。
“父皇,别打了。”
“二弟怎么了,让您发这么大的火?”
“还能是啥,这逆子,昨天跑去青楼闹了一通,咱的老脸都让他丢尽了。”
老朱指着朱樉道。
“父皇,二弟也只是去放松一下,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再说了,二弟现在也肯定知错了。”
朱标连忙说道。
“二弟,快跟父皇认个错,这事儿就过去了。”
见此,朱樉喉咙滚动了一下。
还是大哥对他好。
“父皇,儿臣知错!”朱樉服了个软,他不想让大哥难做。
“哼,滚吧,回去之后,禁足三个月。”
“是,儿臣告退。”
待朱樉离开后,老朱这才看着朱标,道:“你就惯着这个逆子吧!”
“父皇,他是儿臣的弟弟。”
朱标道。
“行了行了,你来找咱是有啥事吗?”
老朱挥了挥衣袖,走回御案后坐下。
“有,事关国运的大事。”朱标一字一顿道。
“嗯?”听见这话,老朱瞬间坐直,双目中好似迸发出了一道光芒,摄人心魄。
“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朱标将杨轩用宝钞解决空印案后续问题,从而引出通货膨胀这个问题的事给老朱讲了一遍。
“你这都是听谁说的,咱不就是发了点宝钞嘛,有这么严重?”老朱眉头蹙起,疑惑道。
“父皇,这都是杨轩告诉儿臣的,儿臣也相信他。”朱标道。
“标儿啊,你不觉得这有些危言耸听了吗?”
“回父皇,儿臣并不觉得。”
“况且,杨轩有理有据,儿臣以为,这些情况,在不远的将来,便会出现,咱们不能不防。”
听完朱标的话,老朱皱着眉,沉默不语。
若说军事和政治,他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存在,可经济,他就抓瞎了。
不管是宝钞,还是他定下的俸禄体系,就可见一斑。
“父皇,要不要召见杨轩?”这时,朱标又问。
“见吧,迟早都是要见的。”老朱叹了口气。
这次以皇帝的身份见了杨轩之后,那么以前的那个老兵身份,就没用了。
“是。”
不多时,杨轩就从东宫被带到了武英殿。
“微臣杨轩,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一道威严的声音在杨轩耳边响起。
这声音怎么有点熟悉……杨轩心中好奇,却没敢抬头。
“抬起头来,咱有问题问你。”老朱看着杨轩开口道。
杨轩心中对着熟悉的声音越发好奇,但还是缓缓抬起了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