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本小说推荐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本小说推荐

脑洞山峰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现已上架,主角是李厥李世民,作者“脑洞山峰”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势必开创一个...

主角:李厥李世民   更新:2024-04-06 07: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本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现已上架,主角是李厥李世民,作者“脑洞山峰”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势必开创一个...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本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李二见他的碗像狗舔的一样,颇为新奇,问是何人让他这样吃的?

李厥愣了愣,这是他以前养成的习惯,没有汤就会倒点白开水,至于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他就不记得了。

此刻见李二问及,他心思电转道:“母妃教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此话出自哪里,李厥也记不得了,但他相信,李二不会找苏氏求证。

李二听到此话,沉吟片刻道:“你母教育甚好。”

李厥面上带着邀功的神情道:“昨日我还作了一首诗,可是母妃心情不好,我没敢惊扰她。”

李二面带微笑,五岁孺子说作诗?

想来诗是何也不知道,但他还是开口问道:“哦,念来听听,若是作的好,朕赏你。”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听到一半,李二的双眼就瞪大,许久他再度眯起,语气也变得清冷道:“此诗何名?”

“悯农。”

“悯农…悯农…。”李二喃喃的念了好几句。

然后目光移向李厥,面上再度浮现笑意,也不再提诗的事,反而问道:“你父亲被皇爷爷抓了,你恨皇爷爷吗?”

“子不教,父之过,您是我父亲的父亲,您自然有教导他的责任。父亲若是抓了我,那肯定是因为我做的不好。

爱之深,责之切,皇爷爷,我父亲是不是犯了很大的错?

前次,我因为爬树摔下,被母妃责罚,在房间里关了一天,可饿呢。

皇爷爷,您会不给我父亲饭吃吗?”

李二脑中嗡了一声,爱之深责之切,这句话直接将他今天一天的心境完全道出,没人懂朕啊!

原来真正懂朕的,是这么一个五岁的孺子。

哈哈哈,一个五岁孩子都知晓的道理,为何那帮大臣不知!若是知晓,为何还要逼着自己杀了太子?

“你父亲这次犯的错很大,你说朕该怎么处罚他呢?”

他本以为孩子会求情,却见李厥摇头道:“孙儿不知。皇爷爷有那么多大臣,可以问问他们啊。”

李二初一开始并不在意,不过片刻他突然面上一怔,居然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来。

他没有再聊,起身将手搭在李厥的小脑袋上道:“早些睡觉,有事可来找朕。”

说罢,不等李厥行礼,就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畅清紧随其后。

再次到了通训门时,李二脚步一顿道:“畅清,给我查一下皇嫡孙的老师,还有他最近接触了哪些人,

那首悯农是何人所作,今晚所奏是何人所教?”

“遵命。”

回到甘露殿,李二没有休息,而是让人研墨。

执笔添墨,他就站在一块屏风面前,酝酿片刻,一手飞白跃于屏风之上,

除了那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以外,还有那首悯农。

等到写完之后,他再度坐下沉思,

他在想,今晚自己孙儿的奏对,真是无心童言,还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陛下,该歇息了。”畅清劝道。

……

翌日,李厥起了个大早,刚起来就赶往了弘福寺。

弘福寺建于贞观七年,是李二为了追荐太穆皇后(李二老妈窦太后),用原本右领军大将军彭国公王君的故宅所改。

李厥来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看自己的母亲和大哥,而是见玄奘大师。

但到了寺里一打听,他就郁闷了,历史不好害死人啊!

玄奘还在取经呢,压根就没回来,现在的上座叫智首,就说这名字起的真是有水平。

他也顾不得那么多,当即见了对方,智首见是皇嫡孙也不敢怠慢,耐着性子与一个五岁的娃娃聊了半天,

关键是,李厥问的问题还特别的幼稚。

一问智首,为何出家?

二问智首,何谓出家?

三问智首,放下屠刀为何意?

四问智首,生与死之间的区别?

智首只得用通俗易懂的办法,给李厥上了一堂生动的佛法课。

李厥在这里陪着母亲和大哥吃了一顿饭,并没有告诉他们,昨晚他见了李二的事,然后又在两人担忧的目光中回了东宫。

……

唐初,大朝会是半月一次,每月初一、十五各一次,在京九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这样的朝会,其实仪式大于实际意义。

除此之外,每日还有一个小朝会,要求是五品以上官员参加,

实则这一条也非常的灵活,一是不少武官没事是不参加的,大多是文官参与,

二则,很多时候皇上也不想召见太多人,往往会指定几个重要官员出场,开个晨会就结束了。

但自四月初一,太子被抓,今日已是第三日,李二除了见过魏王外,并没有见过一个朝臣。

今天,同样不例外,李二依旧不见,

就连已是司徒之职、赵国公的长孙无忌和梁公房玄龄也被拒之门外。

他清楚,这帮人要说什么!

“陛下,臣问了皇嫡孙三位老师,皆不曾听闻悯农一诗,而皇嫡孙自年初病患一场,太子妃为防反复,也极少允他见其他外人。”

“属实?”

“臣眼还不瞎,说及悯农时,他们确不知晓,我亲自审问了东宫服侍皇嫡孙的五个奴婢,他们骗不了臣。”

李二极为相信畅清,同样也认可他的能力,

听到此话,心中又忧又喜,忧的是孩子早慧,恐难长寿,喜的同样是孙子早慧。

他快走几步,来到屏风边看着上边的字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如此年小,便可知农作不易,大善。”

随即又看向畅清道:“昨晚朕与皇嫡孙言,你想来能听到,你觉得皇嫡孙如何?”

畅清没有回答,而是又将刚获知的消息进行了汇报:“陛下,皇嫡孙今日一早便去了弘福寺。”

李二面上变暖,微笑着道:“毕竟还是太小,许是想母亲了吧。”

“皇嫡孙并未第一时间去见太子妃,而是见了座律智首。”

“哦,见他做什么?”

“皇嫡孙言请教。”

“请教什么?”李二对佛教的好感不浓,语气又变得不善。

“皇嫡孙问了四问,一问智首为何出家?

二问智首何谓出家,三问智首放下屠刀何解,四问智首生死区别?”

李二愣住了,许久又问道:“你如何看皇嫡孙?”

“陛下,皇嫡孙昨晚到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救太子,

臣甚至觉得,皇长孙所言去弘福寺的理由,亦是皇嫡孙所教,昨日审问太子府中人,

有人言,顾夫人离开之后,皇嫡孙令贴身宦官把门,言及谁也不准进去,随后一刻钟,太子妃和皇长孙便离开了东宫。”

“乱说,厥儿才五岁,如何能想到这些,给朕记牢了,此话不可再提。”

“臣遵命。”李二有些怒气,但畅清也不怕,依旧冷冰冰回复。

李二想了想,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道:“你亲去东宫,告诉皇嫡孙,就说朕对他的悯农非常满意,这是朕给他的赏赐。”

恰在此时,又有人来禀道:“陛下,魏王在殿外求见。”

……

PS:唐初佛教还不行哈,李渊登基之后自认李家出自老子,所以道教当时还是颇为强势的,

也涌起了几个牛人,从大医孙思邈,到神棍袁天罡、李淳风等。

佛教要到玄奘取经归来,再就是武后重佛,才开始大行其道!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真到时候李二要立李厥时,长孙家不会故意使绊子或强烈反对。

而说与自己无关,长孙冲是在表明,长孙延能来也是他的个人行为,与长孙家的立场无关,想现在长孙家支持李厥,还是做不到的。

“姑父,我们是至亲,何必说那些见外的话?”

长孙冲微微一笑,见无意上茶,他摆手道:“茶就不喝了,我还要去宫中,给父皇报喜。”

李厥不便相留,起身将其送至宫门口。

回到殿中,却见武媚微笑着道:“想来不出一日,宫中的赏赐就会下来了。”

李厥看了她一眼,语气严肃道:“我做这些不是为了赏赐,只是怜我姑姑病苦。”

武媚当即矮身道:“是奴婢多嘴了。”

“不是训斥你,只是告诉你,亲情无价,趋利乃是人之本性,但不可事事言利。”

说罢,他就到了书房练字,对于读书他没啥兴趣,他没想着这辈子能做出一篇锦绣文章,

要做诗,自己脑中还有点储备,到时选个应景的抄一首就行。

但是练字不同,一是他发现了其中乐趣,其二这也是当下人的脸面之一。

练了一个时辰,等他出来时,发现武媚两只眼红得像桃子一样,他有些无语,话说你可是千古第一女皇帝,

该不会玻璃心至此吧,自己说一句就要哭个一时辰?

“我都说了,不是训你,为何还哭?”

“公子的话,让我想起了母亲,我母亲现在还不知受何煎熬呢…”

接着,李厥就听着她说起了家事,原来她母亲杨氏是武士彟的小妾,

嫁给武士彟后生下三个女儿,武媚是老二,武士彟与前妻还有两个儿子,所以武士彟死后,杨氏和三个女儿的命运可想而知,

李厥想着,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让她入宫之后才会对权势如此的渴望,最终把自己变成了龙。

“这算什么事,这样,你不是言要做白糖生意嘛,那就由你负责,等赚着钱了,

你就在长安买个宅子,把你母亲接过来,再聘两个丫头照看着就是。”

“果真?”

“去去去,没时间和你磨牙。”

听他这样说,武媚居然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随后提着裙摆一溜烟的就跑了。

李厥根本不担心武媚做不好或者贱卖了,这点本事没有,那她就不是武则天了。

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李厥叹了口气,半夜起来洗内裤的资格都没有啊!

李二没有第一时间奖励李厥,而是拟定了对孙思邈的封赏。

赐妙应真人、太医院四品祭酒,赏金银、锦帛若干,责令在长安西北处,划地五十亩,修建药王道观一座,以供孙思邈修行之所,

也便后世之人祭拜。

“乖乖,为了留下老神仙,皇爷爷这是下了血本啊。”在听到李二的封赏之后,李厥感慨道。

现在的太医院正使,就是院长也才从五品,孙思邈这个挂职的祭酒直接是正四品,到底谁管谁啊!

这就相当于一个学校,校长是正处,副校长是副部,你说两人谁管谁。

“公子,孙神仙拿着圣旨进宫了。”无意又禀。

李厥点点头,看来是不受。

果然,一个时辰后,孙思邈来了东宫,摸着李厥的头道:“你之功劳,为何让老道来领赏?”

李厥笑了笑道:“除了您,可能这世间再无一人信我这个五岁稚子,千里马常有,可伯乐却不常有。”

老道也咧嘴笑了:“诡辩之道,你的功力倒是不差。我已经全部推了,一个方外之人要那些赏赐有何用?”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二看着百姓,双眼通红,随即就开始了政治演说:

“尔等之心,朕已知晓,朕甚为欣慰,若大唐皆是尔等铁骨男儿,那大唐将续绵万年。

今日在此,朕与尔等起誓,大唐自今,不和亲、不纳贡,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

若违此誓,天下共逐之。”

旁边的百官有些无语,心说陛下你要发誓就发誓,干嘛带上我们?

君王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出自西汉戴圣所著的礼记。

意思也很好理解,君王应该为了保护社稷而死,大夫应当率领民众保家卫国,直至他战死,

而士则要维护法制,为法制所规定的卫国责任而死。

就是表达一句话,全国所有人不能投降。

李二的话,被多人传递,外城之人皆可听到,随着扩散,原先的万岁口号也变了,

全部跪地高呼:“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这还不算完,李二又请了乡老入宫,在宫中设宴,由百官陪同饮宴,宴席结束,再赐一些小礼物,这场政治秀才算结束。

别小看这个作秀,这些乡老回去之后,会主动宣扬李二的好,

如果有人说李二不好,这帮人会第一个冲上去干他,而乡老在乡民之中的地位又很高。

事情结束,李二对开局还是不甚满意的,不管是谁,不管是以何借口煽动百姓都不好,

但结果他还是颇感欣慰的。

“民心可用。”这是他小憩之前所说的话。

中午小憩结束,他起来之后,想了想再度抽出纸写道:‘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交给畅清道:“再去东宫,将此书交给皇嫡孙。”

很多人以为,这句话就是李二所说的,实则不然,此话乃是出自荀子哀公篇,

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其中有一句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没一会,畅清再度回来递上一纸道:“陛下,这是皇嫡孙的回言。”

李二轻哦一声接过,只见纸上写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微微一笑,将纸放在之前李厥之前所写的那张纸之上,又用镇纸给压着。

也就从这一天开始,爷孙俩养成了递纸条的习惯,李二不时会出一些小题目,用纸条传给李厥让他回答,

有的是临时想到的事,有的干脆就从奏折中抄下一段。

每次李厥答后,他还要再传一纸条进行点评,当然这是后话。

“皇嫡孙开府之事如何了?”

“皇嫡孙言,他需举荐几人,则傅、友还需陛下费心。”

大唐亲王府的配置是很多的,傅一人,从三品,谘议参军一人,正五品上。友一人,从五品下。

文学二人,从六品上。东阁、西阁祭酒各一人,从七品上。

另外还有,长史、司马、掾、属、主簿、录事参军事、行参军、典签等职。

当然,这些是汉延而来,而汉初王皆是诸侯,算是国中之国,需要处理的政务也多,

但大唐已取消藩王制度,所以不少亲王府配置,只有编制而不会真的安排人,

又因亲王大多不之官,所以他们的属官由朝廷任命之后,直接就去了亲王的封地替王管理。

李厥也知道,几个重要职位,李二是不可能由他自己胡闹的,所以他要的只是几个小官,七八品的那种。

“皇嫡孙还请求,想要几个伴读。”

“允了,你从勋贵百官之中挑选适龄之人,暂定十人吧。”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程知节想了想也没有再劝。

早有兵士持械在旁边打着草,这是为了驱赶蛇鼠之类,突然一只兔子窜出,慌不择路就跑。

李厥清晰的看到,一只羽箭飞出正中那只全速奔跑的兔子,下一刻兔子被羽箭钉在了地上垂死挣扎着。

他面上一喜,走到一个身高足有一米九的壮汉面前道:“将军神射。”

那人赶忙背弓这才行礼道:“秦国公谬赞,卑下不是将军。”

“不要紧,今日不是未妨他日不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可不是一个好士兵。”

此刻身后传来程知节的话道:“薛礼,还不谢秦国公的祝言。”

不等薛礼行礼,李厥惊道:“你就是薛仕贵,现在居何职?”

程知节代为回答道:“在右武卫,充当仁勇校尉一职,皇嫡孙听说过他?”

李厥这段时间对大唐的官职勋阶也下了功夫,知晓仁勇校尉是正九品上的官阶,相当于秦时的百夫长。

至于老程所问的话,他自动忽略了,扭头看向程知节笑道:“卢公,晚辈求您一件事好不好?”

程知节哈哈大笑,看了眼薛礼这才道:“陛下允你开府了是吧,行,蒙皇嫡孙看得起我属下的大头兵,薛礼就跟着你了。”

“多谢卢公。”李厥说着,又一指那个兔子道:“那个谁,去把兔子拿回来扒皮,晚上我要亲手烤给卢公吃。”

李厥是真高兴啊,这不就收来第一个牛人了嘛。

他又看向薛礼道:“你可愿意?”

“皇嫡孙愿以五岁之躯去善州为一卒,薛礼自愿同往。”

“好好好,怕跟我身边没仗打是吧,告诉你有的是机会,就怕你不够勇猛。”

恰在此时,远处有马蹄声响,程知节大惊怒吼道:“列阵。”

又扭头对薛礼道:“贴身保护皇嫡孙,若少了根汗毛,我要你脑袋。”

很快,以李厥为中心,阵列完毕,三百兵卒形成三列挡在李厥的面前,左右各一百骑也已上马,游走在阵列旁边,充当羽翼,

不仅能起到保护作用,也可随时前插,对敌人形成包围。

“报,对方已下马。”很快有斥候来禀报。

“报,对方自称赵公长子。”

“允他一人上前。”程知节下令道。

片刻,长孙冲走了过来对着程知节抱拳施礼说明来意。

“明日可以同行,但夜间不能驻扎一处,离此百步方可扎营。”

长孙冲算是程知节的晚辈,他自然不会过于热情。

长孙冲谢过,请求与李厥见一面,走到中z央,在李厥的头上轻抚一下道:“无论结果如何,姑父都会感激你的。”

“我为姑姑做事,难道是为了你的感谢吗?”

一句话说得长孙冲面上羞愧,罕见的对他双手抱拳,这才离开营地。

警报解除,除了日常哨岗,其他人再度放松起来,伙夫已经架起大锅开始做饭,所谓的饭,就是面糊糊,

水烧开后,将面粉倒进大锅里熬煮,这个季节不缺野菜,所以将熟之后会撒上一点野菜,再撒把粗盐进去,饭就算做好了。

李厥虽然很饿,但只看了一眼便没了食欲。

此刻太阳将将下山,程知节见他面色也知他吃不惯,若是单独给他一人开小灶,想来李厥也不会同意,

所以对着兵士喊道:“去几个人,打点野味回来。”

扎营是个大工程,所以一般都会在天黑前一个时辰选定营地。

片刻一队十人出发,赶在天黑前回来,没一人空手,要么是野兔,要么是野鸡,看到最后一人提着的东西,李厥眼都直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