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全集小说推荐
现代都市连载
火爆新书《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林澈”,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穿越到大明洪武,成为一名参加殿试的贡生。深知洪武朝当官不易的他,一心重返前世。奈何系统要求,只有被朱元璋处死,才能回到现代。于是乎。殿试策论上,林澈洋洋洒洒写下《科举取仕,误国误民疏》,一心求死!老朱震怒,将林澈打入诏狱,秋后问斩。本以为要吃些苦头的林澈,诏狱结识一位勋贵二代。没事给他讲讲课,不但没受罪,反而十分享受。“林先生,何为‘资本论’?”“林先生,‘官绅......
主角:林澈朱元璋 更新:2024-02-16 13:12: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澈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全集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林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林澈”,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穿越到大明洪武,成为一名参加殿试的贡生。深知洪武朝当官不易的他,一心重返前世。奈何系统要求,只有被朱元璋处死,才能回到现代。于是乎。殿试策论上,林澈洋洋洒洒写下《科举取仕,误国误民疏》,一心求死!老朱震怒,将林澈打入诏狱,秋后问斩。本以为要吃些苦头的林澈,诏狱结识一位勋贵二代。没事给他讲讲课,不但没受罪,反而十分享受。“林先生,何为‘资本论’?”“林先生,‘官绅......
见朱樉一脸懵逼。
林澈倒了碗酒,自顾自喝了口,这才接着说道:
“不仅不怨恨,我甚至还很欣赏当今皇上。”
“纵观中华历史四百多位皇帝,洪武帝的功绩绝对名列前茅,可媲美秦皇汉武,堪称千古一帝!”
嘶——
林澈说到这里,不论是朱樉,还是一墙之隔的朱元璋三人无不感到热血沸腾。
千古一帝!
如此高的历史评价,就连朱元璋本人都觉得有些过了。
想他布衣之身打下大明江山,虽功高盖世,可比较秦皇汉武,尚且觉得略逊一筹。
没想到林澈把自己与历史上最高地位的两位帝王相媲美。
朱元璋又惊又喜,坐在椅上的身子不自觉前倾,想听他下一步对自己的评价。
“咳咳,林先生,我咋觉得你前后有些矛盾呢!”
朱樉被林澈这句话给呛着,清了清嗓子:
“您刚才不还说,朱家的官儿,连狗…咳咳,那啥?”
“欣赏归欣赏,嫌弃归嫌弃,两者没矛盾啊!”
林澈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解释道:
“当今皇上得位之正,千古帝王中独一份。”
“开局一个碗,九死一生,创建大明王朝,历史上可曾有第二位?”
“不曾!”
朱樉充满自豪回道。
“那不就完了!”
林澈随即肃然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将汉人从鞑子的铁蹄下,拯救出来。”
“别的不说,单单这份功绩,足以流芳千古!”
“想那蒙元鞑子将咱汉人当成第四等人,汉人活的连牲口都不如,没有洪武帝逆天改命,想我华夏大地,或许最后连汉人都没有了。”
朱樉听了精神为之一震,随即追问:
“先生说当今皇上为千古一帝,却不愿做他的臣子,难道皇上除了推翻鞑子政权,解放了汉人,其他方面做的都不好?”
林澈端起酒盏,看着一脸疑惑的朱樉,淡淡道:
“也不是像你说的这样。”
“洪武帝自登基以来,勤俭节约、勤政爱民、惩治贪腐,不失为一名明君。”
“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维护老百姓的利益;设立大诰,让老百姓能直达天听;颁布养老政策,建立养济院;为无房百姓提供住房;为家贫无葬地者建立漏泽园…”
“这一系列惠民政策,都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受益。”
“如此种种,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呃…”
面对林澈列出的一桩桩政绩,朱樉露出尴尬神色。
作为一名皇子,父皇做出如此多的历史功绩,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居然很多都不知道。
看来自己对父皇还是缺少了解啊!
想想自己因为出藩而与父皇闹别扭,突然感觉暗自惭愧!
自己有什么资格跟一代大帝的父皇讲条件,提要求?!
……
隔壁密室。
朱元璋听到这话,不自觉站了起来,身子挺得笔直。
意气风发,自豪满满。
作为皇上,他听过太多阿谀奉承的话,那都是当着他这位皇帝的面奉承。
像刚才林澈的一番赞美,是他偷听来的,这些话都出自对方的肺腑,感觉完全不同。
同时,朱元璋想不明白。
明明林澈对自己的评价如此之高,却为何对入朝为官丝毫不感兴趣?
为咱效力,为百姓谋福祉,难道不好吗?
就在朱元璋疑惑之际,对面的朱樉提出了同样疑问。
“林先生,那您为什么不愿为皇上效力?”
面对朱樉的疑问,林澈摇了摇头:
“我刚才所说的都是皇上的优点,下面我给你再说说这位皇上的缺点!”
“缺点?”
朱樉一愣。
林澈接口说道:
“不错,这位皇上优点很多,但缺点同样不少。”
“其中最大,最致命的缺点就是缺少容人之量!”
此言一出,朱元璋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刚才还‘千古一帝’现在就变成了‘缺少容人之量’”
这落差有点大啊!
悄悄看了眼身旁的刘伯温,见他双目微闭,凝神倾听,看不出脸上表情。
朱元璋强忍心中不快继续听下去。
“当今皇上打下大明江山,封赏那么多公侯伯爵,王公大臣,怎么就缺少了容人之量?”
“如果皇上缺少容人之量,岂不成了陈友谅、张士诚之流,又岂能成就如今的霸业。”
朱樉不服气的提出质疑。
“我说的这个量,乃是他登上大宝后,对朝臣的容忍度!”
“你爹是当朝的勋贵,你回去问问你爹,在当今皇上手下做事,是不是胆战心惊?是不是时刻担心自己做错什么,性命不保?”
“你再看看诏狱里关了多少空印案、扬州舞弊案的官员、家眷?这里面又有多少是被冤枉的?”
“皇上借着惩治贪腐的名号,将涉及两案上万官员缉拿连坐。”
“又有多少官员的家庭因此而破裂?!”
“伴君如伴虎你总听说过吧?跟着这位皇上就是这种感觉!”
“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我是不愿意过,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给上一刀,来的痛快!”
林澈眼睛明亮的看着朱樉,回答道。
朱樉听到这里,疑惑了。
朝堂上的事情他不是很清楚,不过对他爹的性格还算了解。
他爹那个人,确实不大度。
动不动就翻旧账,十几年前的小事,他都能翻出来,给你说个一二三来。
但碍于在皇宫里吃了苦头,朱樉这次学乖了,没敢情绪激动嗨起来。
朱樉喝了口酒,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林先生,你可能误会皇上了,他也就对那些贪官污吏下手狠些,没先生说的那么残暴。”
“我随父亲见过两次皇上,挺慈眉善目的。”
林澈见朱樉犹在狡辩,也不废话,直接开口:
“既然你提到惩治贪官污吏,那咱们就接着昨天所说,来谈谈洪武朝第三大弊政:惩治贪腐。”
另一边朱元璋闻言精神一振,他示意朱标做好记录。
朱标坐在条桌前,早就将笔墨纸砚准备妥当,随时准备记录。
刘伯温听到这话,也是忍不住睁开眼睛。
他也想听听,此子如何评论他们几位重臣与皇上一起拟定的这项国策。
这边,林澈喝了口酒,润了润嗓子,开口道:
“当今皇上惩治贪腐的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惩贪亲廉,维护百姓的利益,出发点并没有错。”
“雷厉风行的惩治贪腐,也确实震慑了一批贪官,让他们的行为有些收敛。”
“可是皇上的手段过于极端残暴,反腐的范围无节制扩大,反而将一项好的政策,硬生生弄成一项天怒人怨的弊政!”
天怒人怨?
朱元璋听到这里,顿时不平静了。
他惩治贪腐的对象都是大奸大恶之徒,难道对这样的人还要有仁慈之心吗?
“此子之言岂有此理!”
小说《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眼见徐达一脸紧张,朱元璋龙颜微微舒展:
“天德,你坐,咱们聊完公事,现在聊聊家常。”
不知为何,朱元璋越是表现的亲切,徐达越觉得浑身紧张。
他乖乖坐回到椅子上,忐忑不安问道:
“呃,上位,那咱们都聊些什么?”
“咱们就瞎聊呗!随便聊聊!”
朱元璋说着亲自端了一杯茶,递给徐达:
“天德,这是明前贡茶,味道不错,你尝尝!”
徐达受宠若惊,忙不迭的接过茶杯,差点跪地请罪,被朱元璋给拦了下来。
君臣再次落座。
朱元璋看着徐达感叹道:
“天德,自从咱们濠州起兵,到现在快二十年了吧?!”
“眼看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咱们却都老了。”
“时间过得好快,濠州起事仿佛就在昨天。”
“对了,天德,你家闺女妙云今年多大了?”
徐达闻言莫名一阵紧张,赶紧站起来回道:
“上位,小女今年十八了。”
“坐,你坐,这里没外人就咱们老兄弟俩,没那么多规矩。”
朱元璋挥手示意徐达坐下。
等到徐达坐定,朱元璋感慨道:
“早就听说你家妙云,素有‘女诸生’之名。”
“这么多年,夫人过世,你又一直征战在外!妙云这个女娃娃一个人操持国公府这么大家子,真的不容易啊!”
“臣这些年大半时间征战在外,妙云既要管理府上,还要照顾弟弟妹妹,确实不易。”
听着这话,徐达同样深有感触!
看着徐达若有所思,朱元璋眼里闪过一抹狡猾。
“天德,你这次出征辽东、漠北,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想找一个人帮你家妙云照顾国公府,你看怎么样?”
徐达一时没弄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连忙回道:
“上位,小女操持家务已有几年,轻车熟路,不需要找人帮忙。”
“臣感谢上位对小女的体贴!”
朱元璋呵呵一笑:
“天德,我让咱家几个小子,给妙云帮忙照顾府上,你看怎么样?”
“咱家老三老四老五,跟妙云年岁差不多,都尚未婚娶,你就随便挑一个做女婿,去帮帮妙云吧。”
“啊!”
徐达这才明白老朱的意思,诚惶诚恐道:
“上位,三位都是皇子,咱家妙云高攀不起,还是请上位,收回成命!”
朱元璋怪眼一翻,责怪道:
“天德,什么高攀不起?咱们一起上刀山下火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生死兄弟。”
“咱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你的女儿就是咱的媳妇,事情就这么定了!”
“等回头在你出征之前,咱们两家把这事给定下来,你安心在前方打仗,家里事咱家儿子给你顶着!”
徐达:???
女儿的终身大事,这就定下了!
……
翌日。
晨光熹微。
还未到卯时,文武百官便沿着掖们而入,陆续进入皇宫。
直到三刻之后,金水桥外站满了官员。
“啪!”
“啪!”
“啪!”
三声清澈的鞭响,一阵钟鸣鼓乐声中,各级官员陆续跨过金水桥,缓缓走进奉天殿。
“参见吾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百官朝山呼海啸,朝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三叩九拜。
“诸卿平身!”
诸大臣刚刚站定,就听一道声音响起。
“启奏陛下,下个月就是太子寿诞。”
“礼部奏请陛下,今年太子寿诞,该按何等规制操办?”
朱元璋抬眼望去,只见列官中走出一名官员,正是礼部尚书刘三吾。
“太子寿辰又到了?时间过的真快啊!”
朱元璋看了眼身旁站着的太子朱标,暗自感叹。
“就按…”
朱元璋刚准备说就按往年的规矩办理,说到一半,突然想到马上就要出征辽东。
改口说道:“太子是储君,寿辰本该好好操办。”
“户部,国库可否吃紧?”
户部尚书傅友文出列,上前奏道:
“启禀陛下,目前户部钱粮还算充足,操办太子寿辰,基本无虞。”
“哦!”
“户部打算拿出多少钱以供礼部操办太子寿辰?”
朱元璋饶有兴致的望着傅友文问道。
“这…”
“启禀陛下,去岁秋收,江浙以及湖广四川各地皆是丰收,除去朝廷日常开支,目前国库尚且充盈。”
“太子寿辰按礼制办理即可,户部可足额拨款!”
傅友文如实回答。
朱元璋满意点点头,看了眼朱标:
“是吗?”
“既是如此,我建议太子今年寿辰规制缩减,那户部准备一下,朕要用兵征讨辽东,收复汉土,扩我大明版图!”
什么?
皇帝要出兵征讨辽东?
群臣一阵骚动。
众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觉得莫名其妙。
前不久,皇上还让众臣商议讨伐北元余孽朵儿不花部。
这才几天啊!
怎么说变就变,又要去征讨辽东。
辽东荒蛮之地,收复那里做什么,准备建皇家猎场吗?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户部尚书傅友文,第一个反应过来,跪地启奏:
“如今大明百废待兴,北元余孽蠢蠢欲动,内忧外患之下,实在不宜再大动干戈。”
“眼下就快入秋,北地天气转凉,粮食供应和军队补给,都是一个大难题,实在不宜再添负担。”
“辽东乃荒蛮之地,且丢失已超五百年,与汉家规矩早已不同,臣以为实在没有收回的必要。”
“微臣恳请陛下三思!”
随着傅友文话声落下,其他大臣也相继出班,跪请朱元璋三思。
朱元璋虎目扫视了一眼众臣,冷笑道:
“辽东丢失超五百年,与汉家规矩不同,但还是咱汉家的土地!”
“老祖宗留下的土地,岂能拱手让与别人?!”
“鞑子占了咱家土地五百年,在咱大明手上岂能再让他们就这么占着,咱大明的骨气在哪里?!”
朱元璋此话一说,在场的武将们顿时热血沸腾!
“陛下所言极是!”
宋国公冯胜第一个站出来,朗声道: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不能让老祖宗的土地被鞑子占着。”
“前中原王朝活的憋屈,把老祖宗的土地拱手让给鞑子,咱大明只有血战!”
“臣请旨,愿率我大明男儿北伐辽东,将被占领土全部收回!”
此言一出。
朝堂武将集团顿时纷纷挥拳叫好。
请命出战的声音,不绝于耳。
小说《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