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佳作推荐引凤台

畅读佳作推荐引凤台

之知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引凤台》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沈妤江敛之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之知”,喜欢古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少进咱青云卫的兵刚开始不是这样的?这种时候咱们就该大度一点。”谢停舟懒得同他们解释,目光淡淡扫过他的面颊,“叫时雨来见我。”......

主角:沈妤江敛之   更新:2024-07-20 21: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妤江敛之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佳作推荐引凤台》,由网络作家“之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引凤台》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沈妤江敛之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之知”,喜欢古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少进咱青云卫的兵刚开始不是这样的?这种时候咱们就该大度一点。”谢停舟懒得同他们解释,目光淡淡扫过他的面颊,“叫时雨来见我。”......

《畅读佳作推荐引凤台》精彩片段


这是青云卫的荣誉,岂能容旁人随意践踏!

大汉上台后径直拔出自己腰间的刀,右腿在身前划了一道弧线站定,“出招吧!”

沈妤负手而立,“那就,得罪了!”

她右腿向后一踢,武器架剧烈震颤,一把长刀飞出架子被她劈手接住,刀锋一横便朝着大汉袭去。

这次她不再如之前那般耐着性子和对方拖。

她面目沉静,眸子里闪着光彩,一招一式都相当狠戾,招招致命。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长刀已架在了大汉脖子上。

“承让。”沈妤利落手刀,望向台下,“还有人吗?”

众人虎视眈眈,又一将士提着长枪上台。

不远处高台上的常衡“嘿”了一声,说:“那是你帐下的,我看他能在这小子手里撑多久。”

又是一番刀剑相击的声音,不出所料,又一人败下阵来。

时雨将武器放回兵器架,转身看到台上又多了个人,双目如鹰隼般盯着她,“这次你选什么武器?”

“我不选了,”沈妤拍了拍手上的灰,平淡道:“今日真是令我大失所望,不如你们推选出几个厉害一点的再来?我随时奉陪。”

她挑衅的语气直接把众人给激怒了,人群中甚至听见了抽刀的声音。

沈妤望着台下一笑,“不至于这么输不起吧?”

都是血性的汉子,哪能容她这般挑衅还无动于衷。

眼看一场械斗就要一触即发,高台上忽然响起了厉喝声,“都杵在那干什么?还不快去训练!”

下头的士兵看到了高台上说话的常衡,立刻喊道:“殿下,将军,这小子太狂妄了,辱我青云卫将士。”

常衡没开口。

谢停舟目光如炬,越过重重人群看着台上的少年,“荣誉和折辱都是自己挣的,技不如人便老实挨打。”

他这么一说,将士们只得把怒火憋回去,但离开时纷纷向台上的时雨投去警告的眼神。

人群四散开来,只剩下来替沈妤加油打气的尤大嘴和杨邦。

她走下来,杨邦立刻拄着拐山前,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据说青云卫的常将军想收你进营,你如今把人都得罪了个遍,以后进去还怎么混?”

尤大嘴脑子一根筋,只觉得这一场擂台看得他气血上涌心潮澎湃,哪里听得出这里头的门道。

“那就打服他们!”尤大嘴说。

沈妤抬眸往高台看去,那里还站着三人未曾离开。

“我不进青云卫。”她望着高台轻声说。

“什么意思?”杨邦问。

与此同时。

“他说什么?”刚准备走下高台的常衡问,距离太远,只看见少年望着这边嘴唇微动,却完全听不见说了什么。

谢停舟道:“你能收服他?”

常衡想起方才少年望过来的那一眼,那一瞬间,他似乎从少年的眼中看到了一团燃烧的烈焰。

有着那样眼神的人,似乎天生就不能被任何人驯服。

常衡的胜负欲被激起来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非得收服这小子,不把他压住我不姓常。”

“你不行。”谢停舟淡淡道,抬步迈下台阶。

韩季武笑道:“算了吧你,连殿下都说你不行。”

常衡不服,“你等着瞧看我行不行。”

“你没这个机会了,”谢停舟道:“他不入青云卫。”

“为什么?”常衡顿了一下,连忙跟上去,“难道是因为他杀了咱们将士们的锐气?殿下,时雨虽然狂妄,但是多少进咱青云卫的兵刚开始不是这样的?这种时候咱们就该大度一点。”

谢停舟懒得同他们解释,目光淡淡扫过他的面颊,“叫时雨来见我。”


她知道最大的可能便是人已经没了,或许被埋在尸体下面,或许已经被砍得没了人形,但她根本不敢往这方面想,只要一日没找到尸首,她就只当沈昭还活着。

这一找也不是全无收获。

她在伤兵营里见到了受伤的尤大嘴和杨邦,尤大嘴轻伤,杨邦伤重一些,身上挨了好几刀,算是捡回来一条命。

“狗日的博达,”尤大嘴唾骂道:“北临世子就该杀过去,烧他们的土地,杀他们的亲人。”

“管好你这张大嘴,”杨邦躺在床上虚弱地说:“你这条命都是世子捡回来的,就别指挥别人该怎么做事了。”

沈妤垂着头,整个人都提不起劲,“大军不继续进攻是对的,再往北作战更难。”

大家都没有说话,不一会儿,军帐里响起了低低的啜泣声。

尤大嘴抹了把脸说:“阿虎他们都没了,我眼睁睁看着西厥人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呜呜——”

他这一声像是个引子,不一会儿帐子里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哭声。

都是七尺热血男儿,在战场上面对生死没哭,却在这样的惨烈下忍不住泪。

沈妤撑着腿缓缓站起来,这几日她觉得压抑得厉害,无数次的怀疑自己,无数次从噩梦中醒来。

父亲和哥哥的仇还没有报,始作俑者还躲在背后逍遥快活,他们怎能瞑目?

她不能再继续听这些丧气的话,否则她怕自己会疯,她很希望有一个人能像梦里的父亲一样拉她一把,替她指明前进的路。

从伤兵营里出来,天色已经暗了。

她漫无目的地走着,等停下来才发觉自己走到了父亲停尸的营帐外。

燕凉关的冬日太冷了,尸体停灵多日也不会坏。

上辈子她千里迢迢从盛京赶来扶灵,这辈子,她想按父亲的心愿将他葬在关外,沿着石马河顺流而下,爹和娘便能团聚了。

营帐前守着士兵,她进不去,于是一撩衣摆,在帐前跪了下来。

“爹,我替您守灵。”她在心里轻声说。

虎帐的灯光一直亮到第二声暮鼓声响起。

几名副将在谢停舟帐中谈完事,陆陆续续走出来。

常衡在最后没走,说:“盛京那群孬货,打仗的时候人不知道去了哪里,现如今打完了八百里加急倒是来了。”

谢停舟两指压了压眉心,“河州陆氏的动向如何?”

兮风回道:“陆氏之前送粮来被梁建方压在城外不让进,如今粮草都已进城,陆氏当家人没来,但是他们主事的说想要见一见殿下。”

常衡道:“殿下哪能是区区商户说见就见的?”

谢停舟横眉看去,“若不是梁建方封城,你口中的区区商户能救下数万将士。”

常衡自知失言,埋着头不敢说话了。

帐门口帘子忽然掀开,季武探了个头进来,“老常,外面有人找你。”

常衡对谢停舟行礼退出去,帐外的声音隐隐传来。

“将军,您让我们照看的那个人,可他实在不是个消停的,这才刚能下地呢,白日里就在伤兵营里转悠了一圈,这么冷的天又跪在那里,肯定得跪出病来了。”

常衡说话间嘴里哈着气,“那小子有病是不是?他没事跪什么跪?”

大夫解释道:“他是沈将军的兵,跪的是沈将军的灵帐。”

“这么忠心,至少得是个亲兵吧?”

“那您看……”

帐帘再次掀开,兮风托着帘子,谢停舟从里面走出来,径直朝沈仲安停灵的帐子走去。

小说《引凤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引凤台》,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古代言情、宫斗宅斗、重生、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之知。《引凤台》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 309 章 (番外)史书,作者目前已经写了636611字。

书友评价

继我之前的评论,我现在已经将这本书连同番外都看完了,不枉我第一个评论发出后有书友在底下劝说,这本书确实可圈可点。首先,不强求,这本书里有一个让我比较满意的点是不强行配对(强行配对:但凡是出现的角色都要有个伴),以及不强行要求重要角色活着,有时候人以惨烈的死为结局并不可惜,难道他一生中出现过的光亮与美好不值得歌颂吗?角色的结局应该做到死生不强求(其实按我的想法来,萧川、沈昭还有最后那个皇太子都应该死在那场博弈中,我觉得这样这本书的那种战争气息会更浓厚一点,当然这样太榨眼泪啦乀(ˉεˉ乀));其次,女主的确有明显蜕变,从前期的考虑不周、感情用事到后期的果断决绝、运筹帷幄,最终成为了一个仁慈的强者;最后,作者的文笔确实不错,情景转化很到位,不会令人觉得突兀,已经对话大部分都很符合小说人物身份(不参考真实历史,只以我曾经看过的小说做参考),但是可能缺少一点渲染力,这个可能是我自己的理解问题,因为我在全文唯一悲伤的地方是小侯爷的死,浪荡者为忠贞而死,可能就是少了一点牵引读者的高光情节。这些只是我个人读完全本后的一点点感想,另外提醒新来读者,全书分两卷,以第 155 章为分界章,大概是以主角和朝堂对立这个节点为分界,前期可能真的很憋屈,男女主的感情线也很多,但是这可能因为男主在女主成长上起了关键作用的原因,毕竟看文就知道男主前期为她善后,教她谋略,后期就不会很憋屈了,我的评论就到此为止了,希望大家观书愉快🌹🌹🌹

这本书写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值得一看

好看 准备去看作者的下一本了

热门章节

第 1 章 纳妾

第 2 章 落水

第 3 章 重生

作品试读


常衡沉吟道:“会不会和沈家有关?”

“应该不会,”韩季武摇头说:“沈仲安从头到尾都没向北临发过求救。”

“但是他岳丈家大张旗鼓地筹粮,我们想要不知道都难,这不是等同于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燕凉关有难?况且最终的结果放在这里,咱们就是来了。”

两人争执不下,谢停舟说了句:“最终结果是沈仲安战死,他也是局中人。”

帐外有人求见,是找常衡的。

常衡出去了片刻进来,就要和谢停舟告假,“殿下,校场那边出了点事,我得去看看。”

“怎么了?”谢停舟问。

常衡道:“我营里那个屠四和时雨两个人叫上板了,在校场比武,我得过去看看,免得屠四下手太重伤了人,时雨那小子我还挺喜欢的。”

谢停舟淡笑,“你该去提醒时雨下手不要太重。”

常衡不以为然。

屠四是他手底下的得力干将,放战场上也能以一当百那种,时雨强归强,倒还不至于能在屠四手底下讨到便宜。

谢停舟哼道:“不信?”

他放下茶盏起身,“看看去。”

擂台上,屠四已选好了兵器。

他原本擅使刀,是军中使刀的一等一的好手,但拿自己最擅长的赢了也不见得有多光彩,就要用其他兵器赢了才愈显厉害。

屠四压根没把瘦弱的时雨放在眼里,手中长枪一转,空中划出一道银光,枪把“咚”一声杵在地上。

台下顿时叫好声一片,单看这个起手势就不简单。

屠四心中略显得意,长枪是他第二拿手的兵器,还怕拿不下区区一个时雨?

“选好了吗?”屠四问:“你的兵器呢?”

沈妤扫视了一圈,缓步走到兵器架前,指尖划过兵器架停在一根白蜡杆子上。

“就这个吧。”她随手抽出白蜡杆子。

屠四脸色难看,台下议论纷纷。

白蜡杆子是白蜡木制成,通体洁白如玉,坚而不硬柔而不折,是做长枪的好料。

他选了长枪,这小子却选了根光秃秃没带枪头的白蜡杆子,这不是在羞辱他是什么?

“你确定你选好了?”屠四沉声,“刀剑无眼,到时可不要怪我下手太重。”

“这话我原封不动还给你。”

话音刚落,沈妤握住白蜡杆一抖,一阵风声传来,白蜡杆在空中划出一道残影。

这一招起势刚猛,屠四不敢硬接,连忙往斜刺里撤了一步。

白蜡杆眼看就要拍在地上,少年却一个近身,手掌虚握从枪尾滑到枪头,反手一个枪花。

屠四瞳孔微缩,脑中闪过几个字:轻敌了。

长枪和白蜡杆在空中一撞,顿时震得屠四手臂发麻。

屠四人高马大,手下力道不会比时雨小,按理说这一击时雨指定也没好到哪里去,但他错了。

因为他看见兵器相撞的同时,少年手中的白蜡杆脱手了,没有力道的控制,那一撞让白蜡杆冲天而起,在空中翻滚几圈后已经卸掉了力道。

少年劈手接住白蜡杆,足尖轻点一个旋身又是一击。

下响起了冲天的叫好声。

屠四还没从方才的震麻中缓过神来,第二下接踵而至。

屠四这次不敢硬接,侧身避开时长枪直刺而去。

两人出招都很快,一个刚猛一个灵活。

尤大嘴那张嘴从比武开始就没合拢过,他目瞪口呆地看着场上的时雨。

虽然看不懂招式,但是他能看出时雨明显占了上风,步伐灵活,身躯灵动,长枪和白蜡杆相击的声音噼啪作响。

小说《引凤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在沈昭面前,沈妤没必要藏着掖着,这是她在世上最信任的人之一。

“我记得我跟你说过我做了一个梦。”

沈昭颔首。

沈妤继续道:“不论你信不信,我都将它当成一个警醒。”

“你梦到了什么?”沈昭问。

沈妤说:“你用一万轻骑突袭西厥南营中计被困,父亲举兵营救未果,燕凉关一战大周大败,甘州城破后被百姓被屠。”

沈昭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他确实在今日点了一万轻骑,只等入夜便出发,若说是无稽之谈,未免也太过巧合。

炉上的水壶片刻就沸腾了,汩汩水声一直响个不停。

沈昭喘了口气,仍是有些难以置信。

“在你梦里,我和爹……”

“战至最后一刻。”沈妤艰难地说,喉间有些哽咽。

沈昭没说话,盯着响动的水壶思索着,又听沈妤道:“快下雪了。”

沈昭这才拎起水壶,将倒扣在桌上的杯子翻过来,倒了杯热水递给沈妤。

“燕凉关以西气候更冷,往年西厥人不会在冬日进犯,他们雪前就会退兵,再抗些日子应该快了。”

沈妤摇头,“他们不会退兵。”

“为何这么说?”沈昭疑惑道。

沈妤捧着水,感觉手上热了些,她说:“因为今年西厥遭受的旱灾,他们是指望着进关内抢夺这个冬日的口粮,否则这个冬日就得宰杀牛羊和战马过活,太伤根本了。”

沈昭苦笑了下,“他们哪里知道就连前线都快吃不上粮了,哪还有粮给他们抢。”

“不过……”沈昭话锋一转,“前日已经探到一批西厥士兵在后撤,约莫两三万人的样子,由博达带兵。”

沈妤在脑中搜寻着关于那一战仅有的记忆。

博达根本没有退兵,因为据记载屠城时还有他的身影,那他一定是躲在什么地方蓄势待发。

“你这里有舆图吗?”她忽然问。

沈昭放下杯子,拿出一张舆图摊开,指着说:“西厥如今在这里扎营,博达从这里后撤。”

沈妤指间敲着舆图,“恐怕博达根本没走。”

营内暮鼓敲响了第一轮,沈昭侧耳听着,忽然说:“原定戌时出发。”

沈妤道:“我有一计,但也是兵行险招,没有十足的把握。”

沈昭:“你说。”

第二轮暮鼓敲响,沈昭从主帐中出来,带上一万轻骑趁着夜色出发。

不是去往原计划的西厥南营,而是径直北上,绕过石马河,石马河从黑雀山劈山而过。

“他们果然在这里扎营了。”沈昭沉着脸说。

西厥人将战线拉得很长,此处绕过黑雀山,便能直达燕凉关北面,看样子博达是想带着两万士兵去突袭燕凉关的侧后方。

看样子是准备前后夹击,让前线酣战时突袭后方。

天还没亮,正是士兵最困的时候,营内安静得很。

哨兵裹着棉衣在望楼上打瞌睡,偶尔才睁眼扫上一圈,没任何动静又眯起了眼。

夜风呼啸如狼唳,将干枯的草地上摩擦的动静全都掩去。

沈妤趴伏在地上,整个人贴近地面,旁边趴着同样与夜色融为一体的孔青。

孔青是沈昭的副将,进营前沈昭再三交待,沈妤活着他便能活着。

沈昭的一万大军停在五里外,他在后方压阵,沈妤仅以两百精兵潜入万人大营,就算能以一当百,一旦被发现就是有去无回的事,但沈昭拦不住她,让她跟个狗皮膏药似的一路跟到了这里。

两人对视一眼,孔青冲身后打了个手势。

巡夜的士兵在帐子的背风处躲风,什么都没察觉就被人捂着嘴一刀抹了脖子,甚至都没察觉出痛,只觉得脖子上凉了一下人已经归西。

各处如法炮制,撒尿的士兵裤子都没提起来就栽进了自己的尿里。

沈妤嘴里哈着白气,手上被鲜血染得通红,她随手在裤腿上抹了抹,低声问:“粮草在哪个方向?”

孔青打了个手势,指了指来路,“你去营地外等我,半刻钟的时间,信号一亮,你就等将军的人来。”

沈妤不接话,一个闪身又往粮草库摸过去,孔青无可奈何,沈昭都拿捏不住她,他就更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跟上去。

摸到一处,沈妤抬手示意停下,身子一拧躲到帐后。

孔青不明所以,伏在原地等她。

沈妤侧耳细听了一会儿,忽然低声道:“这里不对劲,太安静了。”

经她这么一提醒,孔青也察觉出来了,营帐里本当鼾声如雷,此刻却只剩下风声。

西厥北大营是空的!

那两万士兵又去了哪儿?

沈妤迅速分析局势,博达的两万士兵只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趁夜突袭燕凉关北门。

其二,回防西厥南营,集中兵力主攻正门。

沈妤越想越是心惊,因为不论这两种可能的其中之一,都需得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西厥人知道今晚的突袭。

如果沈昭带兵突袭南营,那定然是落入圈套有去无回,并且西厥人还可以趁机突袭燕凉关北门,来个前后夹击。

就看沈仲安是选择去救自己的儿子,还是回防燕凉关,不论作何选择都十分被动,而且会元气大伤。

孔青也霎时想明白了,沉重地吐出几个字,“我们营中有细作。”

沈妤点头,“职位还不低。”

说话间,沈妤已经往反方向走。

孔青一把抓住她,“你干什么去?”

“搞清楚他们到底去哪,才好进行下一步计划,你在这等着。”

这大小姐不按套路出牌,孔青已经被她搅得脑仁儿疼。

沈妤一路摸出营帐外,半刻钟后,又按原路摸了回来。

十月底的天冷得很,可沈妤头上已经冒出了薄汗。

她语速飞快,“往北的马道上马粪都是新鲜的,他们多半是绕后想来个前后夹击,我留在此处,留二十人给我,你带剩下的人去断了他们回程的马道,让他们没办法回防。”

正说着,风里忽然传来一声尖利的哨音,紧接着又是两声短促的鸟叫。

小说《引凤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沈妤眼眶一阵发酸,紧盯着沈昭不放。

沈昭看着她,从她的眼里读懂了不舍,他安慰道:“不会有事的,你哥我战无不胜,来,笑一个。”

沈妤抿嘴,用力扯了扯嘴角,却只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算了别笑了,丑死了,”沈昭伸手去拉她,“你跪一会儿就起来,反正爹也不知道。”

沈妤摇头,挣开他的手臂继续跪着,“什么时候出发?”

“过两日吧,”沈昭笑着说:“谁让你下药了,我现在都还腿软,还怎么骑马?”

沈妤吸了吸鼻子,“你这么虚,怪不得到现在都没讨到媳妇。”

“啧。”沈昭作势要打她,却只掐了掐她的脸,“是我找不到吗?我那是忙得没功夫找。”

“胡说,”沈妤拉开他的手,“俞太傅家的三姑娘喜欢你,我知道。”

沈昭斥道:“你别败坏人家姑娘名声。”

沈妤挪了挪膝盖,这地板硬,又没有蒲团,跪得还真有些疼。

“本来就是,别以为我不知道,她让人送点心来你直接给人退回去了,回头又跑去偷看人家,你别扭不别扭。”

“你不懂。”

沈昭说着干脆席地而坐,顺手把她拉坐到地上,“你看像爹这样一年回不来一次,你以为母亲没有怨言吗?我也不想耽误别人家的姑娘。”

“说不定她乐意被你耽误呢。”

沈妤侧头看着他,也说不清这会儿是什么感受,只觉得心眼子都被什么东西给堵得严严实实的,没处透气。

她记得俞太傅家的三姑娘叫俞晚秋,她出嫁时俞晚秋曾来给她添过妆,还在她的婚宴上流过泪。

她们心照不宣,彼此不多一言,却都明白那泪为谁而流。

至少在她死之前,俞晚秋都没有出嫁,算起来她还要比沈妤大上一岁。

“俞小姐人特别好,我想让她做我嫂嫂。”

“我知道。”沈昭说。

沈妤抓住沈昭的手,“这次我们一起出征,一起回来,然后你就去找她。”

沈昭眸色微动,转头注视着她,唇角勾起一个温柔的笑容,“好。”

沈昭起身离开。

沈妤:“哥。”

沈昭回首,“怎么了?”

沈妤鼓起勇气,“你相信人能重生吗?”

沈昭皱了皱眉,“重生?”

“嗯,”沈妤点头,“就是感觉自己重新活了一遭,前世的种种遗憾都还来得及弥补。”

沈昭走过来在她跟前蹲下,摸了摸她的额头,“你前几日烧傻了吧?说什么胡话呢?”

“你不信吗?”沈妤满怀期待。

“信,”沈昭笑着说:“怎么不信呢,行了行了别胡思乱想。”

沈妤的心沉了下去,果然,没有人会相信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沈昭嘴上说信,但是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沈妤一直跪到日头西沉,霞光渐渐被掩去丫鬟才进来点灯,点完又把饭食送进来,拿了小几在她面前摆开。

“将军说夜里乌漆麻黑的小姐跪了祖宗估计也看不见,可以不用跪了,不过明天白日里还是要跪的。”

这确实是沈仲安能说出来的话,明明是担心夜里凉跪出毛病来,偏要找点牛头不对马嘴的借口。

沈妤坐在地上,慢慢伸直了腿,一股麻痒和刺痛从膝盖扩散开来,让她半天都不敢动一下。

“我爹和我哥好些了吗?”

丫鬟应声:“好是好些了,只不过还得休养两日才行。”

沈妤点了点头,接过筷子吃饭。

当晚就在祠堂将就了一宿,第二日跪到天黑才把她放出来。

绿药和红翘来接她,沈妤根本站不起来,腿都打不直了,两人一左一右把她架回去,煮了药汤替她热敷。

掀开裤腿,膝盖红肿一片,有些地方还有些青紫。

绿药看得一阵心疼,忍不住红着眼抱怨,“将军也真是狠得下心,这都跪成什么样了,再跪腿都要废了。”

沈妤疼得龇牙咧嘴,“你别咒我行吗?废不了。”

红翘数落道:“怨谁呢?小姐你一药药倒三个,连着自己也放倒不说,还挨了一顿跪。”

“你胆子大发了,啊——”

红翘一把将热帕子按上去,沈妤除了惨叫,下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

沾了药水的热帕子敷在腿上,那感觉简直要命,又麻又痒外加刺痛。

沈妤攥着被子忍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你好歹提前知会我一声啊。”

“该疼照样疼。”

两个丫鬟都是她自己挑的,跟在身边好些年,从没把她们当下人看过,养出个没大没小的性子。

“我爹他们定的是明早出发吧?”

“是后天。”红翘说。

沈妤纳闷,“这么晚?”

红翘接过绿药递来的帕子,“皇上又拨了两万精骑,将军已让大军拔营先行,他们后面再追上去也来得及。”

沈妤点了点头,“这倒也是。”

敷完腿,沈妤指使着两人替她收衣服,自己坐在榻上指点乾坤。

“那个就不用带了吧,十月燕凉关外都快落雪了。”

“这个也不要,这料子金贵,随便带个大氅就行,耐磨耐脏的那种。”

两个小丫头替她张罗着,收完东西伺候她睡下才出去了。

走出房门,绿药压着嗓子说:“方才我一句话都没敢说,生怕说漏嘴,小姐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打死我?”

绿药性子直来直去,一撒谎就结巴。

红翘道:“先拖着,你要是敢告诉她,回来将军先打死你。”

绿药缩脖子,“那我还是保命要紧。”

沈妤在床上躺了一天,次日下午才勉强能下床走动。

明日便要离京,她现在腿脚不便不能拖他们后腿,得起来活动恢复恢复。

正在屋子里走着,忽听得院外一阵喧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