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集小说阅读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集小说阅读

汾清三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汾清三杯”大大创作,赢子婴扶苏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主角:赢子婴扶苏   更新:2024-07-06 18: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赢子婴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集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汾清三杯”大大创作,赢子婴扶苏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集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胡亥放浪的笑声,自然被子婴听到。

奶娘听到这侮辱般的话语,没有应声只是加快了脚步。

这宫内可以保护小公子的,只有大王,但,小孩们之间的打闹,大王是不会管的。

“放我下来。”看着奶娘闷头赶路,子婴吩咐道。

这胡亥都欺负到跟前了,自己不能不接话茬。

怎么算,自己都是大父的长孙,饶是这胡亥高自己一辈,那又如何?

一想到十几年后,大秦就要灭亡在这个人手里,既然自己要改变历史,这胡亥是绕不过去。

奶娘听到小公子的话,心里一惊,连忙哄着道:“时辰不早了,小公子想必也饿了,奶娘带你回屋……”

子婴确实有点饿了,可眼下这祸根就在眼前,而且都欺负到脸上来了,子婴不想这般放过。

“放我下来。”子婴又重复了一句。

“小公子,这胡亥昨日被国夫人收为子嗣,现在可得意的很,你非要触他的眉头……”奶娘继续劝慰道,诚然忘了怀里抱着的,不过是个三岁的孩子。

子婴一脸认真,奶娘无奈,只得放下了子婴,可还是把子婴护在了身后。

就算拼上了性命,她也不会让别人伤害小公子。

一旁的胡亥见状,开怀大笑,脚不住地蹬着身下大一点的孩子。

那孩子疼的吃紧,连忙侧身想要躲避胡亥的攻击,可这一挪,使得背上的胡亥直接摔在了地上。

“你干什么!”这一下,摔得胡亥七荤八素,一旁被胡亥欺负的子嗣都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嬴政子嗣众多,可像胡亥这般惹人厌的,反倒不多。

一旁的侍女们,连忙过来搀扶胡亥。

子婴看到这一幕,跟着笑了起来,道:“胡亥,你这给谁行礼呢?”

正恼怒的胡亥,听到这边嘲讽,顿时骂道:“没大没小!都不知道长幼尊卑了吗?”

胡亥说的没错,这边的孩童可不光比子婴大了几岁而已,反而都要长子婴一辈。

本来,子婴并不想多惹是非,可这位是胡亥,亡秦的始作俑者,给谁笑脸也不能给他,于是喝骂道:

“不懂长幼尊卑的是你吧?我乃大王的长孙,你算什么?”

这同样是大王子嗣,可挂着一个长子就是硬气,何况不光母凭子贵,子也凭母贵!

这胡亥的生母是谁,子婴并不知晓,想必也是比不上芈家加上王家的权势,就算芈家倒了,可当朝实权的王家,岂是那般容易欺负的?

出来混,要讲究背景,这胡亥怎么和自己比?

子婴幼小的身躯插着腰,显得有点滑稽,可没有一人敢嘲笑。

王宫内没有新鲜事,昨日听说大王长孙开了口,这些个侍女早就知晓。

可胡亥却并不知晓,听到子婴开口,也顾不得疼,从地上窜起来,诧异道:“哟?小哑巴开口了?倒是稀奇。”

子婴不屑一笑,这时候的胡亥不过五岁孩童,自己还治不了他?

呵斥道:“你骂我哑巴?好好好,秦王的长孙是个哑巴,胡亥说的,你们都听到了,记得给我作证,我找我大父去!”

说罢,子婴迈着小脚就朝着院门外走去。

胡亥没理解子婴话的意思,倒是一旁胡亥的侍女小声说了几句,吓得胡亥连忙道:“站住!我……我可没说……你别冤枉我。”

子婴没有搭理,径直朝着院外走去。

此时的他,也只有三岁,能吓一下胡亥也是不错。

见子婴不搭理自己,兴许是真的害怕了,胡亥连忙小跑过来拦住了去路,“站住,那个……你别乱说,不行……不行我把我的坐骑给你骑!”

说罢对着刚才骑在身上的孩童,招了招手,那人看到胡亥这般缩了缩脖子,站在原地不想过来。

秦王的这些子嗣,各个都有生母,也就这胡亥母亲难产死了,没有人教养下,这胡亥下手也没个轻重。

多数的兄弟姐妹,都不想和胡亥玩耍。

这一次,若不是胡亥被国夫人收养了,这群人哪个会和他玩?

这一时的命令,那人自然不愿意遵守。

见那人不理会自己,胡亥正要发怒,一旁的子婴开口道:“那么高的人,我可爬不上去,就你来当我的坐骑吧,顺着这院子里爬上三圈,我就不告诉大父!”

胡亥没想到子婴会提这种要求,除了自己的父王外,他可不惧怕任何人。

可眼下,胡亥毕竟五岁,已懂得什么是面子,直接拒绝道:“你说去吧,你以为你空口白话父王就能相信?”

“不相信?听说你刚被国夫人收为儿子,若是这般欺压兄弟间的事被大父知晓……”子婴话说到一半,胡亥已经汗流浃背了。

胡亥以往的日子虽然潇洒,可大多数的兄弟姐妹都不愿意与自己玩,直到成了国夫人的儿子后,胡亥才尝到了甜头。

不需要自己主动,就有不少个兄弟前来找自己玩,攀附关系。

若,真的由今日之事,让国夫人不认自己,那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胡亥只好忍气吞声道:“三圈不行,只能一圈!”

胡亥这认怂,子婴并不意外,这年头五岁的小孩,自然最怕大人。

于是子婴拍拍胸脯道:“行,就一圈。”

说完,示意胡亥趴下。

胡亥身子一矮,顿时趴了下去。

三岁的子婴,踉踉跄跄般爬上了胡亥的背。

刚才被胡亥欺负惨了的小孩,看到这里顿时心中畅快,毕竟是小孩,掩盖不住内心的想法,有人直接喊道:“快爬!爬快点!”

胡亥咬着牙,背上的子婴也催促了起来,无奈之下,胡亥只得低着头开始爬了起来。

周围的侍女愣在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胡亥也有两位侍女服侍,刚才胡亥欺负人的时候,她们就站在一旁看着,眼下别人欺负胡亥,她们不知道是否要阻止。

骑在背上的,可是大王的长孙,芈华夫人人虽然不在了,可余威还在。

两个侍女望了一眼,都低下了头。

而子婴的奶娘,哭笑不得地看着这幅闹剧,好在得意的是子婴,她自然不会阻止。

胡亥爬的很快,他想尽快地结束这段带着屈辱意味的游戏,刚爬了半圈,站在院门口的一个侍女突然小声道:“别玩了,国夫人来了!”

这句话,吓得胡亥立刻就想站起身,可子婴双脚夹着他的脖子,挣扎了几下没站起来。

“耍赖?说好的一圈就一圈!”子婴可不管什么国夫人,胯下的可是自己的宿敌,如果不是不允许,他就想直接宰了这小子。

背上的子婴不撒腿,胡亥无法挣脱,可国夫人马上就来,胡亥可不想让自己的娘亲看到这般情景,他嘶吼着又挣扎了几下,可子婴的小腿死死夹着自己的脖子,手臂就这自己的衣领,竟然无法挣脱。

胡亥大怒,直接趴在地上,右手伸到后背去,揪住了子婴的衣领,顿时用尽了吃奶的力气,要把子婴给摔下来!

毕竟,胡亥比子婴大了两岁,吃奶的力气用上后,子婴只觉得身体一斜,整个人朝着地上摔去。

情急之下,子婴一口咬住了胡亥的手,下落之势顿时慢了许多。

就在这时,国夫人和赵高走到了院门口,而胡亥凄惨的叫声也同时响起:

“啊!!!!”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事实上,李斯确实猜到了大王的想法。

能在这个节骨点问这个问题,一定不是大王心血来潮。

大王盯着小公子的去向,问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很明显。

能破楚国者,王翦是也。

可王翦年岁已高,这一次更是称病回家养老,不知道大王是真的要召回他么?

听到李斯说完,嬴政却是笑了,“怎么?话就说一半,继续,到底是才合适。”

“大王,适合统帅六十万大军的人选,非王翦莫属。”猜出了大王的心思后,李斯放心地说出了答案。

嬴政闻言,没有回话,半晌后才点点头。

可紧跟着又叹了口气。

“大王不必叹气,王翦虽然固执,可小公子已经前往雍城,搞不好能说服王翦将军。”

嬴政转过头来,望着李斯,眼眸中有着赞许,没想到自己的心思都被他看穿了。

能在自己惆怅的时候,出言安慰,这李斯挺上道的。

“王翦是个倔脾气。”嬴政开口道,“这去雍城养病,摆明了就是生闷气,估摸着现在正等着我登门呢。”

年初商议,王翦要六十万大军才能伐楚,可李信才要二十万即可,嬴政选用了李信的计谋,王翦则称病回了雍城。

可眼下,李斯大败而归,倒是真的需要六十万大军时,却只有王翦合适,他不正等着大王上门谢罪么?

“大王,我观小公子人中龙凤,虽三岁,可已通人事,想必他知晓大王难处,此次前去乃是劝导王翦将军。”赵高见缝插针上前劝慰。

“是啊,大王,小公子这等聪慧之人,臣可是闻所未闻,一定能够带着王翦将军归朝。”李斯也附和道。

听到两人夸赞自己的孙子,嬴政听完很是受用。

带着笑意道:“子婴……确实不错,可别依仗人家一个三岁的孩童,等到人马调度齐全,你二人随我去一趟雍城。”

“诺!”

……

咸阳距离雍城并不远,三日的路程便已快到。

还未到城门口,坐在马车里的子婴,就听外面来报:“将军,雍城外,有一队人马正在等候。”

蒙毅点点头,转身对着马车整箱禀报,子婴掀起帘子自己出来了。

“想必是我娘亲,在等着我了。”

……

刚出咸阳时,子婴就派遣了信使去了雍城。

估摸着扶苏夫妇早就在城外等着了,几个月不见,王燕也是想儿子紧了。

等看到车队,不等车队走近,她倒是直接骑马赶了过来。

这时候的子婴,正站在马车上,只看到一袭红衣的人冲了过来,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王燕单手提了起来。

“子婴……想死为娘了。”王燕搂着子婴就扶着上了马。

蒙毅早就看到了王燕,自然没有阻止。

可没想到,这王燕竟然抱着子婴就朝着雍城赶了过去。

无奈之下,蒙毅只好带着其余人,朝着雍城而去。

感受到脸上的泪水,子婴也是抽噎了一下,低声道:“娘亲可好?”

听到自己儿子的声音,王燕却是哭的更厉害了,当初在章台宫外,听到子婴开口说话。

王燕感动不已,可转眼间就与儿子分别了。

每天在雍城,就是担心子婴吃不好穿不暖的。

这算下时间,都过去了两个多月,在这期间听到自己儿子竟然被封侯了。

也是大感意外,没想到子婴一个人在王宫内,过的比自己想象中的好。

这反而让她有了一种失落感。

到了城门外,子婴却见一帮子身穿铠甲的将士,早已等着 了,而另一边,却是一大群的百姓,在翘首以盼。


听到子婴的话,扶苏的笑容僵住了。

自己这才把扶苏送去历练,这就让王燕回来?

扶苏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有王燕看着,才能在雍城待的安生。

真要让王燕回宫,扶苏可怎办?

“大父,你就让我去见见我娘吧……”可没成想,子婴接下来说了这一句。

扶苏暗自松了一口气,想到子婴毕竟才三岁,几日不见娘亲,相见也是正常。

于是哄着道:“好,等王贲破了大梁城的危机,就让你去!”

子婴噘着嘴,内心也有点担忧,不知道自己的大舅能否完成任务。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担忧过头,王贲可是秦国的猛将,截一个运粮队伍有什么难的?

……

大梁城。

王贲站在城墙上,目光望着远处,前方光秃秃的一览无余,他好似在等待着什么,可等了许久,什么也没有。

良久,他问道:“信,送出去多久了?”

身旁的副将闻言,立刻上前道:“回将军,已有半月有余,快马加鞭,算着日子,信早已送到,想必粮草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不会有粮草的。”王贲叹了口气,周围的将士闻言,皆是低头不语。

一个月前,项燕亲率四十万大军抵达大梁城,直接对着城池猛攻。

城内粮草短缺,王贲亲自站在城墙头上率军抵抗,在楚国攻城器械的配合下,硬生生顶住了半个月的猛攻。

原本以为,项燕打不下大梁城会顺势退去,毕竟楚国的失地都已经收复了。

可没想到,这项燕,竟然直奔函谷关而去。

王贲怎么想也不理解,连大梁城都没打下来,项燕竟想着要打下函谷关?

莫不是城夫之战,给了项燕莫大的勇气。

虽然秦军败了,可大秦的底蕴还在。

秦军锐士,上马可敌赵边骑,下马可当魏武卒,各个都是一顶一的好手。

而项燕此去函谷关,必然无功而返。

但,楚军此去直接阻断了大梁城和大秦的联系,城内粮草不多,该如何是好?

王贲无奈,只得写信求助大王,希望大王能解大梁城的困境。

可大秦唯一的东出门户被阻断。

运粮队,又怎么能抵达得了大梁城呢?

走水路倒是可以,粮草运到潼关,再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即可抵达大梁城。

可秦国水运匮乏,比不得楚国,哪里有这么多船只运粮?

所以陆运,是唯一的路,可函谷关被围,粮草又哪里运的出来?

年初攻伐楚国,李信和蒙恬兵分两路,势如破竹,会师于城父,王贲却是收了李信的信件。

“还请王贲兄速救,只待粮草运达,必是我等攻下楚都之时……”

这时候,王贲才知道,本该陈郢运往前线的十万旦粮草,不知为何未能送达。

王贲也没多想陈郢的变故,毕竟,王贲和昌平君,多少算半个亲家。

亲家没按时完成大王的调令,自己又收到好友的求救,大梁城屯储的十万旦军粮,王贲便做了主张运去了城父。

可万万没想到……

昌平君这一反叛,不但坑死了李信和蒙恬,也坑死了王贲。

谁能想到,项燕竟这般厉害,摧枯拉朽般就击败了秦军主力。

王贲甚至连筹集粮草的机会都没,就已被项燕给围住了。

好在……王贲第一时间封锁了大梁城,城内的讯息外人不知,城内五万锐士的军粮,撑不了多久。

想到这些,王贲忽又问道:“城内的几大士族,还能再接济点粮草吗?”

副将闻言,叹息一声道:“将军,那几个大户已经接济了两次,真的……没有了……”

是啊,已经借过两次了,地主家也没了余粮。

至于城内的百姓,王贲围困大梁城好几个月,城破后,有能力的早就逃难了。

剩下的,能保着自己就不错了。

等不到救援,王贲内心焦虑,“城内的粮草还够几天?”

副将盘算了下,赶忙道:“这半个月已经缩减了一半口食,每日按照这个定量,大概还能坚持半个月。”

王贲转过头来,望着城内的锐士,虽然各个面露憔悴之色,可依旧挺直胸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见王贲愁眉不展,一旁的副将开口道:“将军!我等愿与大梁城共存亡!”

“我等愿与大梁城共存亡!”身后的将士们,也都齐声高呼,盯着王贲,眼神中透出了决绝。

他们早已知晓,将军派人安排了船只,若是真的守不住,还可以渡河返回大秦。

可他们不愿意!

这大梁城可以打下来,实属不易,不知道多少个锐士弟兄倒在了城墙下,其中不乏城内将士的手足兄弟和叔伯长辈。

流了这么多的血,才拿下的大梁城,怎么能让给楚国?

望着手底下,这群将士,王贲很是感动,整理了下情绪,大声道:“今日之局面皆因我而起,你们叫嚷什么,该共存亡的是我!传下去,家里是独子的都往后靠,若真守不住了,让这帮人先走。”

虽然安排了船只渡河,可五万大军,短时间内,并不能全部渡过。

至于游过黄河,眼下冬季,且不说这黄河汹涌,端是一个激流过来,人也见不了影了。

听到王贲这话,眼前的几十名将士,均都跪了下去,城门上站岗的见状也都跟着跪了下去。

这些人,都是跟着王贲南征北战的精锐,借出去了粮草,可没有一个人怪罪王贲。

领头的副将,带着哭腔道:“将军,莫要说什么浑话,粮食没了,可以让人去打鱼,可以吃草根,大不了吃些树皮,只待我等坚持下去,大王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的。”

王贲心里一阵感动,可这冬天时节,黄河哪里能打到这么多鱼,哪里有这么多树皮和草根给你充饥?

叹了一口气,王贲喝道:“都起来吧。”

眼下,毕竟没有到最困难的时候,保不准大王真的有办法呢?

将士们刚起身,就听见远处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城墙众人顿时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衣衫褴褛的斥候,骑马疾驰而来。

衣着上可以看出,这是秦国的斥候。

那人到了城下,一拉马绳,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简大声道:“快开门,传大王的手令!”

王贲不敢含糊,立刻让人开了城门,自己下了城墙迎了上去。

他知道,这封竹简是大梁城最后的希望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