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错乱时空!秦始皇捡了我的手机精选小说推荐

错乱时空!秦始皇捡了我的手机精选小说推荐

老柑橘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错乱时空!秦始皇捡了我的手机》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老柑橘”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秦始皇王守阳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天后土,佑我大秦,万世昌安!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几近嘶吼的声音在山风间回荡,秦始皇念诵完毕,郑重的将玉简放入大鼎之中。玉石制成的简牍很快被火焰吞噬,发出噼啪之声。秦始皇将爵杯注满酒水,轻轻淋入鼎中。噼啪声音更胜。“皇天后土,佑我大秦,万世昌安!”“皇天后土,佑我大......

主角:秦始皇王守阳   更新:2024-01-24 16: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始皇王守阳的现代都市小说《错乱时空!秦始皇捡了我的手机精选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老柑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错乱时空!秦始皇捡了我的手机》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老柑橘”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秦始皇王守阳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天后土,佑我大秦,万世昌安!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几近嘶吼的声音在山风间回荡,秦始皇念诵完毕,郑重的将玉简放入大鼎之中。玉石制成的简牍很快被火焰吞噬,发出噼啪之声。秦始皇将爵杯注满酒水,轻轻淋入鼎中。噼啪声音更胜。“皇天后土,佑我大秦,万世昌安!”“皇天后土,佑我大......

《错乱时空!秦始皇捡了我的手机精选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共和国74年,夏。

泰山。

岱庙。

“这就是政哥当年封禅的石碑!”

“怎么就这么点了!”

刚从十八盘下来的王守阳强忍着打颤的双腿,来到了岱庙。

为的就是一睹始皇帝嬴政封禅泰山的石碑。

周围围了不少人,拍照打卡,还有开直播录视频的。

王守阳看着上面的字迹,心中感慨。

“斯…臣去疾…臣请…矣,臣…”

只有十个篆字,却是实实在在证明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秦始皇封禅泰山的史实。

虽然这内容只是秦二世参观老爹到此一游遗迹后补刻上去的。

“走了走了,没意思!”

“都没有原文!”

“拓本倒是有,不过都在小日子那里……”

一群人打卡拍照后离开了,王守阳摇了摇头。

“哎嘿嘿~来个自拍吧!”

看人都走完了,王守阳搓了搓手,打算来个合影。

“唉!卧槽!我手机呢!”

——

秦政二十八年,夏。

泰山。

山脚下来了一道黑色洪流。

旌旗飘动处,簇拥着几架马车,制式相同,皆都由六只骏马拉着缓缓而行。

其中一辆马车里,一个头戴天子冕旒,一身玄服的中年人跪坐其中。

他面容肃然,剑眉朗目,头发胡须打理的一丝不苟。

此时拿着一卷竹简正在蹙眉细看,手边还有一摞摞竹简,堆成了小山一般。

这时一个面色白净的男人从前方快步走来,来到小窗前低声言语。

“陛下,封禅石碑已经篆刻完成了!”

男人抬了抬头,透过布幔看向宦官,难得露出笑容。

“按先前议事流程办理吧。”

“唯!”

宦官躬身应诺,却没有离开的意思,只是跟着车驾前行。

“中车府令还有何事?”

“臣闻齐地诸儒对陛下封禅之事多有非议……”

中年男人皱了皱眉头。

“如今没有什么齐国了,这天下皆是秦土!这土地上皆是秦人!赵高,记住了!”

“臣惶恐!”赵高心中惊骇,身子更弯了。

“儒生做事,瞻前顾后,总是如此,无需在意,依先前之议而行便可!”

“唯!”

赵高躬身往前快步而去。

中年男人放下手中刻满篆字的竹简,透过窗帘,看向远处苍翠的大山,山顶似有乌云凝聚。

天下平定已有三载,事情却如同这乌云一般,越来越多,让他有些力不从心。

“车驾速行!”

他朝着前方的御手说了一声。

“唯!”

御手应声,高声呼喊:“始皇帝令!车驾速行!”

一声声呼唤以他为中心扩展开来,迅速传遍整个队伍。

车中的男人原本微蹙的眉头渐渐舒展。

他享受着这一声声的呼唤,从这声声呼喊中他能够感受到,那一道道由咸阳发出的政令,正是这样如同浪涛一般,扩散至整个大秦。

不过这样太慢了,太慢了!

就算他亲自出关,巡视诸郡,秦法推行依旧有滞碍之处。

所以今天,他来到了这里,这座传言中上古帝王祭祀上天的大岳。

借着封禅之事,破解六国旧地的阻碍。

这个名叫嬴政,自称始皇帝的男人站在泰山的山脚朝上看去。

“此山很高啊!”

说完,他看向周围人,朗声道:“登山吧!”

山路崎岖,走走停停。

身着玄服的皇帝,身形挺拔,始终走在最前端。

他身后跟着群臣,再后面则坠着十几个七老八十儒生打扮的人。

他们并没有同其博士一样留在山下,想是要看秦礼如何?

“唉~陛…陛下,齐…齐郡那群儒生请求歇一歇。”

赵高气喘吁吁来到皇帝面前,才发现自己的陛下已经汗流浃背,连忙送上干净的帕巾。

秦始皇接过,擦了擦脸。

登山之人除了必要甲士,文武群臣之外,还有十几个儒生,一行近百人的队伍,此刻已经力竭。

秦始皇看了看前方,没剩多少的路程,此地又正好是个平坦之地,便摆了摆手。

“就此歇息一番吧,前方路途更险峻,需蓄力再行。”

“唯!”

赵高躬身,连忙招呼众人歇息。

秦始皇看着众人,神情舒缓,招呼为首的儒生上前。

“先前诸儒生所言上古祭祀,不伤草木,只扫地铺席,不免小气。”

那儒生擦了把脸上汗水,朗声道:“古之帝王,皆是圣贤,敬重天地生灵。自然比不得陛下席卷天下,气吞八荒的雷厉手段。”

“你们这群儒生啊,嘴皮子着实厉害。朕遍学百家,也唯儒家一门,最是纠结,想要开辟一条新的路途,却又拉着旧的东西不放。”

儒生不言,但是脸上神色铁青一片。

“朕知道你们看不起虎狼之国的制度,更瞧不起我们的礼法。毕竟礼之一字,还是你们儒家一门传扬起来的。”

“陛下既然有彻底收服六国之意,却不肯用六国之策,不也纠结。”

秦始皇不答,只是面上有了一丝怅然。

良久,他才起身说道:“走吧,继续登山就是!”

一行人接着启程,前方路途陡峭非常,有些儒生便留在了原地,看着为首的那位新任人皇,面色复杂。

天下没有纷争了,可是他们的日子似乎更加难熬了。

第一个攀上山巅的始皇帝,一身玄衣上沾了不少尘土。

赵高随后上来,立即收拾起来。

天下的君王要时刻保持仪态庄重。

秦始皇很是畅快,登临山巅的过程让他想到了一扫六国的艰辛。

近一人高的碑石被几个健壮甲士拉了上来,清扫一番,抬到了山巅最高处。

放在了早已凿好的石座之内。

碑文前有齐膝的青铜鼎一尊,里面火焰跳动。

鼎前有个木质小桌,放着三牲,有酒水一尊,另外放着一个爵杯,一叠玉简。

秦始皇整理一下衣冠,神情庄重,跪坐在桌前。

文武分列,站立其后,场景肃穆。

一瞬间,山顶只有风吹旗帜的扑扑声音。

秦始皇拿起玉简缓缓展开,然后对着天空朗声呼喊。

“朕生后世,乃颛顼之裔,立国称秦。

昔周室衰微,诸侯混战,黔首罹难。

秦起于西陲,积六世之奋,一扫寰宇,天下皆安。

今朕登临东极,效圣贤之事,封与泰岳,刻石记事!

皇天后土,佑我大秦,万世昌安!

圣灵不昧,其鉴纳焉。

尚飨!”

几近嘶吼的声音在山风间回荡,秦始皇念诵完毕,郑重的将玉简放入大鼎之中。

玉石制成的简牍很快被火焰吞噬,发出噼啪之声。

秦始皇将爵杯注满酒水,轻轻淋入鼎中。

噼啪声音更胜。

“皇天后土,佑我大秦,万世昌安!”

“皇天后土,佑我大秦,万世昌安!”

……

周围的军士和群臣齐声呐喊,看着跪坐在最高处的君王,心神激荡。

吧嗒~

一声突兀的响声打断了这激昂的场面。

似有什么东西掉落在了供桌上。

接着山巅响起了一阵悦耳的吟唱。

“一壶唔~浊酒喜相昂~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嗷~~谈唵~中~”


这时,就听叮的一声,袖中神物震动。

“嗯?那小子又要跟朕通话?”

他熟练的解锁,发现下方信息图案上出现了一个红点。

一路之上,秦始皇自己将手机上的简体文字全部熟记。

并都点开那些图标一一验证。

发现了诸多功能。

对于这件神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似乎是一个囊括万物的查询工具。

不仅是知识,图画,还有计算和计时的功能。

点开之后,图标上写着四字。

[政哥!在吗?]

是那小子,朕给你个惊喜?

秦始皇在上面翻找了一番,书写起简体字来。

[朕见到喜了。]

叮咚~

[卧槽,666,政哥代我问好,不过喜哥明年就去世了。给您当官真的太累了, 假期都没有,活活累死。]

秦始皇眉头微皱,这小子时刻不忘挖苦自己。

倒是喜明年就去世,超出了秦始皇的预料。

他思忖了一下,便问个问题。

[后世官制如何]

信息良久未未回。

秦始皇郑重收起手机,拿起了桌子上的毛笔,在书简之上写下了一句话。

……

院门前,秦始皇看向眼前面容枯槁的喜。

心中滋味难明。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真心拥护秦法的人,明年就死了。

“有位后辈让我代他向你问好。”

喜不明所以,这个后辈到底是谁,竟能知道他的存在,并且竟能让始皇帝代劳。

“臣很好。有劳陛下费心了。”

“从明日起你便告归在家吧,何日身体好转,何日再去任上!”

“唯。”

还能咋办,您说啥就是啥呗。

“喜啊,朕想让你看看十年后的大秦,知道吗?”

喜有些畅想,嘴角露出了一些弧度。

“十年后,大秦必定如陛下所想。天下安宁,黔首富足。”

“那就好好养病,给朕亲眼看看那一天。”

“唯!”

一群人浩浩荡荡离开了喜的家。

喜有些失魂落魄一般回到了书房,不再敢坐那个秦始皇坐过得位置。

只是跪在对面,捧起自己那个记事的书简上,

上面有一段墨迹未干的字体,

不是秦篆也非隶书:

廿八年,朕见喜于云梦。

传舍之中。

秦始皇见到了衷。

也看到那两封家书。

这是两张并不规整的小木片,兴许是某个枯枝裁成的。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

秦始皇大致扫了两眼。

便递给了一旁的史官,让其抄录下来。

衷只是跪伏在地,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人的身份,也不知道他们为何知道自己保存的两个弟弟的遗物。

他很恭敬,因为就连郡守大人对眼前的人也很恭敬。

估计是都城来的人。

他心中这样想着,却还惦记着那两片木牍这人看过能不能归还自己。

“家中如今粮米可足?”

出乎意料的问题。

“仍有富足,三弟挣到了军功,分了些田产,加上我的俸禄,年年是有结余的。”

秦始皇点了点头,见史官已经将木牍抄录完毕递了过来。

他拿过之后,递还给了衷。

这是个老实的小吏,职位比喜要高些,却比喜胆小,畏畏缩缩。

衷双手接过简牍,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敢问上吏,我的两个弟弟可是触犯了秦律?”

“并未触犯秦律。”

“那您为何要看这书信?”

“因为有人说给陛下当士卒,很苦。”

衷顿时觉得有些不妙。

“大秦士卒,甘愿身死,谁言劳苦!”

秦始皇点了点头,“你去吧,好生保管这两封家书。”

“唯!”

见没有受到什么责罚,衷心中长出了口气,轻轻收起木片,躬身告退。

不久,房间内再次进来一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