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青云沈大的现代都市小说《农门状元路精选篇章》,由网络作家“鱼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沈青云沈大是军事历史《农门状元路》中出场的关键人物,“鱼素”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看来钱掌柜是为了招待贵客。他很有眼色上前,“钱掌柜,我拿了二十斤来,要全留下吗?”钱掌柜没空管这些琐事,对胖哥道:“你看着办吧。”天字号今天的客人是孙县令,也不知道孙大人遇到了什么事,端上去的那些菜不合胃口,还说悦来楼厨艺不行,以后都不来了之类的话。要是孙大人不来悦来楼,那些员外富商们,恐怕也不会来光顾,那悦来楼在墉县算是做到头了。......
《农门状元路精选篇章》精彩片段
李勇到了县城,直奔悦来楼后门,敲了敲门,对着开门的伙计笑脸相迎,塞了几个铜板。
伙计拿到好处,进去了,不一会儿又出来了一个人。
这是一个很胖的男人,头上扎着布襟。
李勇亲热凑了上去,“胖哥,我搞到一种新的好东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
胖哥是悦来楼的大厨,之前李勇在城里当过一段时间的伙计,一来二去之下认识的,两人合得来,称兄道弟。
这也是李勇为什么突然对豆豉动心的原因,有门道,自然要利用起来,可惜爹娘不信他,磨破嘴皮子只要到两百文。
要是手里宽裕,他把沈家的豆豉全部买下来,再卖出去,不愁没钱。
胖哥:“哦?是啥东西?我看看。”
李勇拿出豆豉,打开,一股臭香味弥漫出来。
“胖哥,叫豆豉,怎么炒都好吃,你是大厨,做菜你是行家,要不炒一盘试试?”
胖哥随手捡了一颗,丢进嘴里,那股臭香味更浓了,吃完之后,口齿都是这股味道。
胖哥喜欢这股味,当即认定这是好东西,把李勇带进了后厨。
胖哥把豆豉洗了,厨房里什么食材都有,一道小炒肉放入豆豉,那股香味就出来了。
“什么味道,好香啊。”
厨房里的其他人全都凑了过来,看着刚出盘的炒肉,里面有黑黑的东西,像豆子。
李勇闻着香味,心里更有底了,主动盛了一碗白米饭,送到胖哥面前。
“胖哥,你吃一口,绝对包你满意。”
胖哥也不客气,夹了一大筷子,混着白米饭大口大口吃起来。
其他人包括李勇在内,全都盯着他。
胖哥不一会儿就干完了一碗饭,还想再吃一碗,被李勇按住了手。
“胖哥,咱们聊正事。”
“勇子,你这是想卖给我?”胖哥哪里看不出他的意思。
李勇嘿嘿笑了两声,在他耳边小声道:“胖哥,有钱大家一起赚,你全买了,锅铲几碰,悦来楼一道菜卖出去,那价钱就是你们说了算,回头兄弟我请你喝酒,咋样?”
胖哥想了下,低声道:“价钱咋样?”
“都是兄弟,我不跟你见外,实话告诉你,我买的十二文钱一斤,卖给你们十五文,兄弟我来来回回跑腿,也要拿点辛苦钱。”
胖哥皱了皱眉,十五文一斤,和炒肉一起炒,只能炒三盘,要是光炒豆豉,一盘起码要半斤。
李勇一看胖哥这神情,就知道他在琢磨,忍不住在一旁怂恿道:“胖哥,我拿你当亲哥才把买价都告诉你了,要换成别人,我不卖个十八文我都不姓李。”
胖哥点了点头,对李勇的话信了,不过钱掌柜今天在,必须跟他说一下情况。
很快,胖哥就把钱掌柜带到了后厨,还让钱掌柜尝了豆豉炒肉。
钱掌柜吃了几口,当下二话不说,对胖哥道:“炒一道,辣味重点,送去天字号包厢。”
天字号包厢,一般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李勇对悦来楼还算熟悉,看来钱掌柜是为了招待贵客。
他很有眼色上前,“钱掌柜,我拿了二十斤来,要全留下吗?”
钱掌柜没空管这些琐事,对胖哥道:“你看着办吧。”
天字号今天的客人是孙县令,也不知道孙大人遇到了什么事,端上去的那些菜不合胃口,还说悦来楼厨艺不行,以后都不来了之类的话。
要是孙大人不来悦来楼,那些员外富商们,恐怕也不会来光顾,那悦来楼在墉县算是做到头了。
他好说歹说,才把孙大人留下,用最快度的速度把豆豉炒肉亲自端了上去。
孙大人已经站起身,不耐烦挥手,刚要把钱掌柜赶走,一股香味钻入鼻孔。
他的视线一下子就落到了钱掌柜手里,“这是什么菜?”
钱掌柜一喜,急忙迎上去,殷切的招待孙大人。
天字号包厢的事后厨一无所知,胖哥还在忙碌,酒楼里出了新样式的菜,会主动端给客人尝鲜,一般三天之后,通过客人的评价,再决定新菜式入不入菜单。
很快,悦来楼客人们的桌子上都有了豆豉,等钱掌柜出来,就看见了客人们吃的津津有味。
他过去和客人们交谈了几句,这才回后厨。
钱掌柜来到胖哥身边,看到了还没走的李勇。
“这豆豉你还有多少?”
李勇大喜,急忙上前,恭敬道:“要多少有多少。”
钱掌柜看着他,眼睛一眯,想要从他脸上看出来点什么。
李勇是个很圆滑的人,能身无分文的时候混到酒喝,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面对钱掌柜的注视,做出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
***
李勇从悦来楼出来,四周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自己,高兴地蹦起来。
“发了发了。”
他和钱掌柜达成了合作,以十四文的价格,每天给悦来楼送五十斤豆豉,当然,这只是初步合作,要是悦来楼不需要这么多量,他就不需要送这么多。
要是悦来楼的量大,也全都从他这里买。
李勇不甘心就卖悦来楼一家,墉县还有几家大酒楼,豆豉今天已经在悦来楼露面,等到明天,他就可以去其他几家酒楼谈生意。
李勇不敢在城里耽搁太久,第一时间回了村,拿到卖来的钱,说服父母,还有三哥哥哥,凑到了一些钱。
李勇再次登沈家门,拿出钱,要了五百斤豆豉。
沈老头记住沈青云说的话,保证了低价,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副自己亏了的模样,卖给李勇七文钱一斤。
生意谈成之后,沈老头拿来字据,双方按手印,一手交货一手交钱。
沈青云在旁边看着,没有插一句话。
陈氏热情送走李勇,关上院门,走路都要飘起来了。
“三两五百文,三两五百文啊。”陈氏激动道,“一天就买了这么多钱,咱们狗蛋读书有钱了。”
沈青云等到老两口乐完之后,提醒道:“爹,娘,五百斤卖出去,咱们家豆豉只剩下一点点了,需要做豆豉了,不然等勇哥下次来买,咱们家就拿不出东西了。”
可能憋着一口气,沈青云回来后,就在书房里认真抄写《论语》。
书房其实就是在他房间窗户那里摆了一张桌子,沈老头还说等将来有条件了,再给他单独腾出一间房做书房。
他对《论语》并不陌生,其中有些段落不仅会背,还能释义,加上记性非常好,一页内容只需要读一遍,然后就能默写出来,因此抄书的速度不知不觉中变得很快。
没多久,外面传来了陈氏他们回来的声音。
陈氏一进院子,看到云氏,就跟她抱怨:“气死我了,看咱们生意好嫉妒眼红,也弄出来个蛋黄香糕,啊呸,他们的味道哪里比得上我们这个,想从我这里抢生意,简直做梦呢!”
“娘,谁抢我们生意?”沈青云停下手里的笔,趴在窗户往外看。
陈氏还没回答,倒是跟在她后面的沈老头开了口;“还能有谁,就找你打听卖糖葫芦的那个人,摊子还就摆在我们对面。”
沈青云来了兴趣,“他把蛋黄香糕做出来了?”
沈老头摇头,“有客人在他那里买了,说是没我们做的味道好,要他退钱,他不肯,结果被人打了,我们卖完的时候他们都还在扯皮,好像有人说要报官,后面咋样就不知道了。”
陈氏痛快地道:“活该。”
云氏想得要多一些,“咱们家生意好,后面肯定还有人卖一样的,就像小叔说的,咱们还是得把糕点做好吃点,以后卖的人多了,客人也只会惦记我们家的。”
陈氏叹口气,“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最多还能卖一个月,到时候栗子都烂了。”
这么赚钱的生意,丢了多可惜,今年还能趁着别人还没做出来能捡点便宜,明年能不能赚钱就难说了。
几天之后
大妹那里有了好消息。
“小叔,之前保存的那点栗子我全部打开了,烂的只有三颗,其他的都很完好,焉了的栗子还挺好吃的,我一连吃了八颗呢。”
很快,沈家其他人也知道了栗子能保存的消息。
整个墉县,毛栗子都很多,每个村几乎都有一山坡的野板栗,要能趁着这段时间把山里的毛栗子捡回家,保存起来,就可以卖上一整年栗子糕了。
这笔账算下来,沈老头忍不住兴奋。
陈氏和云氏是知道栗子糕能卖多少钱,和沈老头想一块儿去了。
几个大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激动。
沈青云却不乐观,忍不住提醒道:“家里就这点人,就算天天去山里捡板栗也捡不了多少,爹,你跟娘还要隔天去城里,要是一场雨下来,山里的毛栗子起码又得烂一半,时间不等人。”
沈老头眉头皱起,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想得总要比别人多。
要是家里的毛栗子能够支撑到明年栗子成熟,卖上一年的栗子糕,就算生意没有目前这么好,那也远远比种庄稼给人干短工挣钱。
幺儿子读书,要的是钱,就栗子糕卖的这点钱,比起读书需要花费的,还远远不够。
“孩子他爹,要不我们把几个女婿叫过来?”陈氏思索了很久,说出了这么句话。
老两口有四个闺女,四个女婿都嫁到附近几个村子,之前沈大办丧事的时候那几个女婿就没出现,当时村里就有人指指点点。
一沈老头一想到那几个女婿,脸都黑了,“我当初就说了,以后就是讨饭,也不会要他们一粒米。”
沈青云知道一点,好像是春耕忙的时候,沈老头让几个女婿过来帮忙,二女婿赵老三女婿不愿意,还明里暗里讥讽沈二妹,沈老头知道后就把赵老三骂了一顿。
哪里知道赵老三当着面认错了,转身就把沈二妹打了一顿,沈老头知道后,气不过,就把女婿们全部赶回去了,还放下了‘讨饭不要他们一粒米’这种话。
沈家男丁薄,就算沈大想为妹子讨个公道都不行,只能默默忍下这口气。
“这么多年了,算了,毕竟闺女还要跟他过日子。”陈氏劝道。
沈老头发火:“什么算了,我说话算数,多少年都一样。”
让女婿帮忙靠不住,只能想其他的法子。
沈青云摸黑找到了沈老头。
“爹,毛栗子的事不能耽搁,不如在村里找几个人帮忙,咱们家跟人换不了工,可以给工钱,现在大家都闲来无事,肯定很多人争着干。”
沈老头一脸肉疼,“咋就给工钱,可以换工,我可以给他们干活,干啥花冤枉钱。”
“你要往城里跑,家里的重活也是落到你一个人头上,你还得接我回家,哪里有空跟别人换工,爹,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栗子糕瞒不了多久,咱们已经抢先卖了,村里人跟着卖,也是迟早的事。”
左邻右舍,想要瞒住他们何其困难,迟早能猜到蛋黄香糕是用栗子做的。
沈老头拍了拍他的脑袋:“你把心思放在读书上,这些事有我跟你娘,早点睡,别操心。”
沈青云知道他想明白了,便不再多说,回去心满意足地睡着。
可屋里的沈老头和陈氏却睡不着。
“孩子他爹,咱们家狗蛋好像个大人,啥事都考虑到我们前面去了,就咱们家这个生意,要不是他,哪能做起来,你说,是不是老大的死对他打击太大了,他以前没这么老成 ”
沈老头没吭声。
“咱们是不是做错了,给他太大的担子,他还这么小,以后的路,可要怎么走啊!”陈氏难过地抹了抹眼泪。
沈老头捏紧了拳头:“咱们沈家就狗蛋这个独苗苗了,你放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护着他,老大不能死的不明不白,狗蛋聪明,就该读书。”
沈老头又继续说:“我做了个梦,梦里我给爹上坟,坟上冒出了青烟,我去碰,手里就多了个娃娃,那个娃娃就是咱们狗蛋,有祖宗保佑,咱们狗蛋一定能光宗耀祖。”
翌日
小河村咋开锅了。
“听说了吗,老沈家找人干活,一天开一百文工钱呢!”
“秋收都过了,他家还要干啥活……捡栗子啊,这是轻松活。”
“在家门口能挣钱,我去我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