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全集小说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全集小说

发飙的芭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发飙的芭蕉”创作的《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追上来。”徐二龙弯下腰,挑着东西就要走。......

主角:徐大民徐二龙   更新:2024-01-24 18: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大民徐二龙的现代都市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全集小说》,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发飙的芭蕉”创作的《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追上来。”徐二龙弯下腰,挑着东西就要走。......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全集小说》精彩片段


缺牙齿大大的打着哈欠,跟着徐二龙去找水刷牙。

“我煮点面条你们吃。”张金芳说。

“不用,一会儿,我们去了县城再随便吃点东西。”徐二龙回答。

按着昨天的安排,徐二龙、喻平、缺牙齿三人,挑着装好的编织口袋,挑到外面的公路上。

黄小刚守在公路边,顶着头顶的星星,哈欠一个接一个。

“不是说拉板车来吗?怎么没有板车?”黄小刚嘟囔。

徐二龙看了看天空,估摸时间:“可能时间还早,没事,再等等,我们把货挑完,大概蒋军就来了。”

他返身再去挑东西,心中却想,等这一批黄鳝送完,得买一块手表,否则,连个具体的时间点都没有。

三人来回往返穿梭,折腾几趟,这一批货,全堆在马路上。

“怎么板车还没来?”缺牙齿探 头探脑。

“别不是被人放鸽子吧?”喻平问。

徐二龙思索一下:“我去看看。”

这约定好了的事,可别出意外。

他顺着公路走,一直走到蒋光文家门口。

蒋家房门关得紧紧的,院坝上,也没看着板车。

徐二龙隐隐感觉不妙,他拧着眉,敲响蒋家的门。

“谁啊。”随着吱嘎一声响,蒋光文打开房门。

“蒋大叔,是我。”徐二龙脸上带着笑,对蒋光文道:“天快亮了,我来拉板车。”

“拉板车?蒋军不是给你拉去了吗?”蒋光文问。

心中的疑惑得到证实,但徐二龙没有明言,估计蒋光文不知情,否则,也不会说这样的假话。

他对蒋光文道:“蒋大叔,那我回去看看,可能我们错过了。”

“等等,我也去看看。”蒋光文跟了出来。

两人在公路上,前后走了好一程。

这就一条公路,不可能走错路了啊?

这蒋军,是拉着板车上哪儿了?

公路边上,几人看着面前的货,心下着急。

这天色,看着渐渐亮了,而他们,还没找着蒋军,没找到拉货的板车。

倒是杨利民几兄弟的身影,从村里摇摇晃晃出来,几人挑着尿素口袋,冲着徐二龙露出一个挑衅的笑容,扬长而去。

“这些家伙,都不知道在得意什么。”喻平嫌弃道。

“二哥,你说,会不会是蒋军跟杨利民他们合伙在搞鬼啊?”黄小刚说出他的疑惑。

“肯定是,这蒋军,跟杨利民他们关系好,经常一起打牌。”缺牙齿说。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好理解。

昨天傍晚,才把杨利民打了,蒋军跟杨利民一个鼻孔出气,故意拖后腿,不想借板车也正常。

没想到,千算万算,居然在这儿出了差错。

天边越来越亮,再耽误,就要错过送货时间。

徐二龙看着眼前的货,这第一次给水产公司供货,出了差错,怕是后面的合作无法再进行。

虽然心里着急,可面上却是不显声色。

他又不是真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见过不少风浪,这点事,还是能设法应对。

他舌尖抵着牙槽,从容吩咐喻平:“你回村里去,找几个大劳力,一人五块钱,让他们帮着,大家把这些货,挑到县城去。速度快一点。”

他可不信,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量少的时候,他就能自己挑着黄鳝去县城,现在量多,大不了,多请两人挑。

“好。”喻平回答,事到如今,只有这么一个办法了。

喻平走上田埂,往回走。

徐二龙又冲他道:“记得提醒他们,带上扁担绳子。”

“知道了。”喻平回答。

“我们先挑着走,小刚,你等在这儿,一会儿让他们挑着东西追上来。”徐二龙弯下腰,挑着东西就要走。


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啊。

在农村,普遍都穷的情况下,几块钱,就能试探出了人心。

“难怪你不让我们动手教训蒋军,这让杨利民他们一伙打他一顿,可比我们揍他一顿强多了。”缺牙齿笑。

“走,看热闹去。”喻平哈哈大笑,早前被蒋军放鸽子的郁闷一扫而光。

这真的比自己动手打人强多了。

看着他们狗咬狗一嘴毛多爽的啊。

“别去了。”徐二龙笑道:“还有正事要干。”

他将今天买回来的东西,大米,肥肉,分成三份,给了喻平一人一份:“这些东西,你们先拿回家吃。”

“这怎么行,这几天,我已经在你们家又吃又喝的。”缺牙齿拒绝。

“这是拿回家,让你家老人吃的。”徐二龙道:“你在我这儿呆着,你就不记得家里还有老人没吃的?”

放软了语气,他又道:“先把东西拿回去,回头,我还有事要让你们干。”

“好。”缺牙齿和喻平拿了东西,回去交给各自的家人。

缺牙齿提着东西回去,他奶奶就开始念叨:“你看你,整天不回家,天天跟在徐二龙身边逛,有什么好。”

缺牙齿不服气,把米袋和肉往桌上一丢:“喏,这是人家给你们的。简直是把人家的好心,当驴肝肺。”

缺牙齿的奶奶把布袋打开,哇,白花花的大米啊,还有一块肉。

“我天天捉黄鳝,人家同样是一毛钱一斤按钱给。我帮着把货送到县城,人家也付了十块钱的工钱给我。还惦记着你们没吃的,让我送东西回来,有哪儿出问题?”缺牙齿问。

一番话,质问得老人说不出话。

“唉,我们也只是担心,你和他一起,在外面打架惹事生非,只要不打架,我们当然也就不说了。”老人拿了肥肉,欢欢喜喜的去煮肉吃。

缺牙齿没在家吃饭。

在徐二龙家吃了几天,胃口被养刁了。

他可是在国营饭店下过馆子的人,还能吃得下家里的猪食?

他把东西搁下,数了数身上的钱。

这几天,他也抓黄鳝,连同今天帮着送货,也有二三十块钱了。

“给,这些钱,就是我这几天挣的。我现在是在认真的挣钱,说不定,过一段时间,我还有机会跟车跑长途,你们就偷着乐吧。”缺牙齿傲娇的昂着头,一副衣锦还乡的感觉。

两位老人真的老怀安慰。

缺牙齿又跑回徐二龙这边。

“缺牙齿,你现在开始,就去镇上,去萝卜儿那儿,帮着他一起收黄鳝。”徐二龙安排着事:“我现在没本钱,今天领的钱,已经付了前期的欠帐。”

“你去镇上帮着收黄鳝,同样一毛钱一斤,一律记帐,就象这边一样。每一笔帐,都要记得清楚明白,知道不?”

缺牙齿摸摸脑袋:“我努力。”

徐二龙正色道:“这不是你努力不努力的问题,如果有了差错,我们这么辛苦就打了水漂,明白吗?”

想到这儿,他心下叹气,这还是人手不足啊。

若是,徐大民一家,不那么吸血扒皮,他其实很想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努力发家致富奔小康的。

至少,徐大民的文化水平,记账算账,应该不会错。

“那我现在就去,住在他那儿?”缺牙齿问。

“嗯,就住在他那儿,早上也帮着他把板车拉过来。”徐二龙事无巨细的交待。

早上蒋军的行为,给他敲了警钟。

这让缺牙齿住在萝卜儿那儿,其实也是防止再有类似的问题出现。

****

杨利民几兄弟,痛快打了蒋军。


常寿县城是个比较富裕的地方。

当年三线建设,在这儿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厂矿,化工厂、磷肥厂、水泥厂、包括全国产量第二的染料厂……

每个厂区,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从托儿所、小学、中学、技校、医院等,一应俱全。

其中,以常化厂的规模效益最大,当年工业化生产的氯丁橡胶第一块就在这儿诞生,工人们一个个都是牛气哄哄的存在。

徐二龙提着甲鱼,凭着记忆,找到常化厂的厂办医院。

“干什么?”厂区值班处一个戴着红袖笼的人拦住他。

徐二龙提起手中的甲鱼,示意了一下:“我家亲戚生孩子,让我帮着从乡下弄点甲鱼来。”

虽然现在说抓得不紧,但徐二龙还是选择稳当起见。

“你亲戚叫什么名字?”

“李援朝。”徐二龙淡定回答。

李是全国大姓,援朝又是时代符号,徐二龙敢打赌,就这个厂几千工人中,乱蒙也能蒙对几个。

对方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

徐二龙早前已经从徐大民那儿“借用”了一件白衬衣。

现在,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确良白衫衣,下身穿着蓝布裤子,规规矩矩站在那儿,看上去,就是一个淳朴青涩的毛头小伙子,不像坏人。

“进去吧。”对方挥手,示意他进去。

徐二龙提着甲鱼,转到医院住院部。

住院部新建的三层小楼,徐二龙提着甲鱼,慢慢从这些病房走过。

这甲鱼,普通老百姓舍不得买,宁愿买猪肉吃。

真正需要营养补助的,就是医院里面这些动了手术或者生了孩子的产妇。

而且,厂区效益好,才有能力消费,否则,普通老百姓,吃点鸡蛋就算顶好的营养品了。

在走廊来来回回走了几趟,徐二龙圈住四个目标。

“要甲鱼吗?”徐二龙提着甲鱼,在厕所门口堵住第一个目标人物。

这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看上去,象厂里的技术工人,媳妇才生了孩子,正愁得没奶。

对方抬起头,警惕的看着徐二龙一眼,退了回去。

快退回病房门口,他才镇定下来,低声问徐二龙:“你这甲鱼,是卖的?”

徐二龙左右看看,没人注意,他才低声道:“我这是给我亲戚送来的,结果,他出院了,用不上,这么热的天,我也不想再提回去……”

“那你要多少钱?”对方问。

(81年,我在医院病房门口,亲眼看见别人提着甲鱼卖,30元一只)

“二十。”

对方听着价格,连连摇头:“算了算了,当我没问。”

二十块钱,多买几只鸡吃不好吗?

徐二龙没再劝,这东西,就得挑客户,他也不想贱卖。

他提着甲鱼往这边楼道口走,碰到一对互相搀扶的老夫妇。

看样子,这老奶奶动了手术,还在恢复期,正在老伴的搀扶下,在走廊慢慢散步。

“我看你在这走廊,转了好几趟,是找人?”老头子问他。

徐二龙假装尴尬的摸摸后脑:“是啊,我来找我亲戚,看样子,他不在这儿,唉,可惜这只甲鱼,我费了几天功夫,才捉到的……”

老头子看看左右,低声道:“要不,你转让给我,我拿钱你?”

徐二龙勉为其难答应:“行,看在老婆婆生病的情况下,我转让你吧。”

“多少钱啊?小伙子?”

“二十。”

“啊?这么贵,算了算了,我们不要。”老太婆一听这个价,连连摇头。

她们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四十块钱,一只甲鱼就要二十,这怎么能吃得上。

“这东西好,营养价值高,吃了对身体有好处。”老头子有些心动。

“再好也不行,又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老太婆还是心疼钱:“这开刀住院这么久,哪哪都要花钱。”

“单位要报销医药费。”

“报销医药费也不行……”

老两口絮絮叨叨的,老太婆态度强硬的不许老头子买这只甲鱼。

老年人,艰苦年代过来的,舍不得乱花钱,哪怕有退休工资,能医药报销,依旧舍不得花钱。

徐二龙不在意,再度各个病房门口晃了一圈,找着他的第二个目标客户,看着挺有派头的一个人,上位者的架式遮挡不住。

他没看错,这人,就是厂区的二把手,叫李永年,他母亲现在得了肿瘤,正在医院开刀住院。

“师傅,你见多识广,帮我看看,这甲鱼如何?”徐二龙提着甲鱼,在他眼晃了晃。

“不错啊,这是好东西,你从哪儿搞来的?”李永年问。

“我亲戚送我的。”徐二龙稳健回答。

现在局势不明朗,万一对方作点文章,随便扣个什么投机倒把的罪名,自己也不好说。

“你亲戚还有吗?”

“没有了,如果你想要,我也可以转让给你,不过,这不可能白转让……”徐二龙说。

“嗯,你说个数。”李永年心知肚明。

母亲得了肿瘤,他也焦头烂额,这钱不钱的不是最关键,他只想母亲能吃好点。

“二十。”徐二龙张开五指晃了晃。

“有点贵啊。”李永年说。

“不贵,这东西,营养,补人,比吃鸡肉之类的强多了。这一吃,免疫力上升,啥病都抗得住。”徐二龙介绍。

李永年爽快道:“行,二十就二十吧。”

这点钱,他还是给得起,当二把手就得有点魄力。

他从口袋中,数了两张大团结,递给徐二龙。

徐二龙伸手接过钱,爽快的把甲鱼递给对方。

钱货两清,徐二龙细心将钱收好,转身往回走,在走廊扶手处,刚才遇见的那个老头子,从后面追过来。

当看着徐二龙两手空空时,他脸上浮现失落:“你的甲鱼……没有了?”

“嗯,没有了。”徐二龙回答警惕的看着他,不清楚他追上来的目的。

“唉。”老头子叹气:“我还说悄悄来买下呢,居然这么快就没有了。”

徐二龙笑了起来:“老大爷,刚才问你们,你们说不要。”

老头子苦笑:“我老伴一辈子节约惯了,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我就想背着她,悄悄买下来,再煮给她吃。结果耽误这么一会儿,居然没有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