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徐宁王璐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佳作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由网络作家“平淡生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徐宁王璐,讲述了的角落,把东西拿出来。牛车刚到村口,她就从车上下来了。老陈头对她说道,“徐知青,你不要下了,我要把车赶到牛棚去,刚好搭你到知青点。”徐宁笑道,“陈爷爷,那感情好,我又少走几步路了。”回到家,看家里没人,徐安应该还在山上,就赶快往外拿东西。从空间里先拿了一桶的花生油出来,打开包装就往油罐子里倒,倒了几斤在里面,把剩下的又......
《畅读佳作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精彩片段
秋收完地里也没多少活了,村里也在准备交公粮的事,姐弟俩这两天都没上工,天天吃了早饭就往山上跑。
家里已经存了很多榛子,松塔,柴房里也已经堆满了柴火,两人准备再去山上砍点柴。
就放在他们开的后门旁边,到时候原主的爸妈来了用也方便。
两人刚从山上下来准备煮饭,就看到从知青院那边过来几个女知青往她这里走。
徐宁立刻把脸上的笑容一收,眼睛也变成斜的了,一副不好打交道也不好惹的表情。
走在前面的是女主林妙和一个短头发的姑娘,徐宁看到林妙的长相和书里描写的差不多。
瓜子脸上一双大眼睛,又大又亮,虽然过了一个秋收,皮肤晒黑了点,看起来也比另外几个白。
她二人后面跟着李凤娇,林秋华和那个扎辫子的女知青,徐宁站在厨房门口,拿着烧火棍。
女主林妙先开口,笑呵呵的说道,“徐知青你好,我是差不多一个月前来榆树村下乡的,我是来自苏省的林妙。”
又介绍旁边的学生头姑娘,“她是来自京市的夏青。”
又指着她身后的两个辫子姑娘道,“她是海市的刘芳,我们三个是一起下乡的,听凤娇和秋华说你和弟弟住在这里,我们就过来认识一下。”
徐宁斜着眼睛说道,“你好,我叫徐宁,来自京市,欢迎你们来榆树村下乡。”
又指着旁边站着的徐安说道,“这是我弟弟,徐安。”
说完就两手抱着烧火棍,叉着腿站在那里不说话了。
林妙掂着脚往屋里看了一眼,笑嘻嘻的说道,“徐知青,你在煮饭呀?我们能到你家里看看吗?”
徐宁面无表情的说道,“屋里太乱了,不太方便招待你们。”
林妙脸上呆了呆,一副委屈的样子,后面的李凤娇嘀咕了一句,“我就说她不好相处吧,你非要来。”
徐宁听到了,斜着眼看着她说道,“怎么,身上又痒痒啦?要不我给你挠挠?”
说着就往她那边走去,李凤娇转身就往知青院跑。
林秋华也跟着她后面快步走了,另外三人目瞪口呆。
还是林妙先反应过来,尴尬的笑笑说道,“徐知青,既然你不方便,那我们就先走了,改天再来找你玩。”
说着就拉着两个还呆在那里的人往知青院走。
等几人走远,姐弟俩噗嗤笑了。
姐弟俩吃过饭,又准备上山了,趁现在还不算太冷,多存点过冬的东西。
徐宁打算明天进趟城,从空间里拿点东西出来了,家里的东西都吃的差不多了。
她每天都从空间里拿一点出来掺着吃,也该吃完了。
要不然徐安该怀疑了,原主的父母应该也就是这几天就到了,他们来之前家里要多备点吃的。
两人刚刚锁上房门,就听到孙浩喊道,“徐知青,有你的包裹,快过来领。”
徐安听到了,丢下背篓就往前面知青院跑。
徐宁也随后跟过去,姐弟俩拿到包裹后就匆忙回家了,跟着包裹一起来的,还有一封信和一张汇款单。
是津市军区的地址,是他们的大哥徐洋寄来的。
她打开信,上面说,姐弟俩上次寄得信他已经收到了,夸姐弟能干,现在都有自己的房子了。
说等他有探亲假的时候,就过来看他们,还说钱他以后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寄,
需要买东西的时候就用,让徐安听姐姐的话。
最后隐晦的说了一句,在村里不要说家里的情况,不要给家里联系,等着爸妈联系他们。
徐宁又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件军大衣和两双棉手套,知道这肯定是徐洋自己发的舍不得用,给他们寄过来的。
他去当兵还没有一年怎么会存下这些东西,军队里的物资也很紧张。
津市那边冬天也很冷,他把军大衣给他们寄过来了自己肯定没有穿的了。
想到这里,徐宁打算寄点东西给他,到时候原主父母也到了,一起把这个消息写信告诉他。
刚想说让徐安把东西收起来,上山了,就看到徐安拿着信边看边掉眼泪。
徐宁看到他这样,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抱着他安慰道,“小安别难过了啊,我们听大哥的,爸妈小弟他们会没事的,走,我们去多捡点松子,榛子这些,到时候给大哥寄点过去。”
徐安重重的点头,说道,“姐,我们多捡点,给大哥多寄点,等有了爸妈和小弟的消息,给他们也寄。”
徐安下午干劲更足了,姐弟俩一下午比平时多捡了一大筐。
第二天,徐宁去城里问他去不去时?他摇头说道,“姐,你去吧,我去上山捡松子,你放心,我不往山里面走,我和建民两个跟着村里的婶子一起捡。”
徐宁叮嘱他一次不要背那么多,背不动就等她回来背,徐安点头应了。
她背起背篓往村口走去,刚到村口就看到老陈头在牛车上坐着,牛车上还有一男一女抱个孩子,这几天村里的人都往山上跑,少有人进城。
等徐宁坐到车上,老陈头就不等了,也等不到了。
和老陈头约好回去的时间后,她就先往赵建设家里走。
她这次来给赵建设背了一背篓榛子,还有前两天捡了一些板栗,松子还没有脱松塔,就没带。
徐宁到赵建设家里的时候,赵建设的媳妇苏红梅和一个老太太在家,两人长的比较相似,应该是苏红梅的母亲。
苏红梅看到徐宁忙抱着孩子迎出来说道,“小宁啊,你好久没到嫂子这里来了,快进屋里坐。”
徐宁跟着她进屋,把背篓放在桌上,把上面的布掀开说道,“嫂子,这是我和我弟弟在山上捡的山货,今天给你们送点过来。”
苏红梅一看那么大一背篓,说道,“怎么拿那么多?嫂子留一点就行了,等下带回去和你弟弟吃,这板栗冬天煮饭的时候放进去,能当粮食吃。”
徐宁说道,“嫂子,这东西山上多,在乡下不稀罕,这个是刚摘下来的,还没干,你拿到外面晒晒。
今天太阳好,我给你倒到外面院子里吧!”
苏红梅拿了几个麻袋垫在下面,徐宁就把篓子里的全部倒出来了,
她放下东西就要走,买了东西准备早点回去,下午还要上山呢,
苏红梅看留不住她,就小声问她要不要毛线?
徐宁听了眼睛一亮,她空间里没有毛线,如果不要票能买到,就可以织个毛衣毛裤给徐洋寄过去了。
徐宁说道,“嫂子,我没有票,”
苏红梅说,“不要票,是供销社昨天来了一批瑕疵毛线,就内部的几个人知道,你如果要的话,我带你去找我妹妹,我妹妹就在供销社上班。”
徐宁连忙说道,“嫂子,我要,那麻烦你带我去一趟。”
苏红梅让她妈在家里帮忙看孩子,两人就直奔供销社。到了供销社,苏红梅把苏红英拉到一边,悄声说了几句。
苏红英就带两人去仓库了,走到仓库里面,苏红英才说,“都在这里了,你准备要多少?”
徐宁看了看毛线,就染色不均匀,其他没毛病,反正是穿在里面暖和就好。
徐宁不好意思的问苏红英,“红英姐,我想多买点行吗?最多能买多少?”
苏红英想了想,说道,“最多只能给你五斤,你也看到了,只有这些,我们供销社那么多人分呢。”
徐宁忙说道,“谢谢红英姐,五斤已经很多了。”
说完就把钱给了苏红英。
两人出了供销社,苏红梅想了想,还是小声对徐宁说道,“这段时间不要去黑市,刚刚秋收完,上面怕人倒卖粮食,抓的很紧,你建设哥都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
徐宁吓出一身冷汗,她正打算去给徐莫买两双棉鞋呢,听苏红梅一说,瞬间打消了去黑市的念头。
点点头,对苏红梅说道,“嫂子,我知道了,我不去。”
和苏红梅分开后,徐宁不打算再逛了,找到一个偏僻的角落,把东西拿出来。
牛车刚到村口,她就从车上下来了。
老陈头对她说道,“徐知青,你不要下了,我要把车赶到牛棚去,刚好搭你到知青点。”
徐宁笑道,“陈爷爷,那感情好,我又少走几步路了。”
回到家,看家里没人,徐安应该还在山上,就赶快往外拿东西。
从空间里先拿了一桶的花生油出来,打开包装就往油罐子里倒,倒了几斤在里面,把剩下的又放在空间。
又拿了二十个鸡蛋,五十个鸭蛋,两只鸡,一只鹅,几斤猪肉,
十斤大米,十斤白面,十斤玉米面,又拿了点糖和苹果出来。
拿了一盒饼干,把包装袋撕了,放在盒子里,又拿了点棉花,两床棉被,几双棉袜子,先拿这些。
徐安也不会去留意买了什么,到时候需要什么再从空间里往外拿。
从空间里拿出来的东西不打眼的就放在厨房的架子上。
这个架子是他让村里的木匠给他打的,一层一层的,可以放很多东西。
大米白面这些就放到她住的屋里,他和徐安的房里都做了一个很大的架子,放粮食菜这些,因为地方太小了,每个角落都要利用起来。
徐安房里的架子上已经放了四大袋野菜干,两袋各种蘑菇干。
把这些东西归置好,把猪肉用盐腌上,放在一个罐子里,两只鸡和一只鹅也抹上盐放起来。
现在天气还不是太冷,抹点盐放在这里不会坏。
又把五十个鸭蛋腌起来,徐宁看坛子还没满,又拿了几个出来腌上才把坛子装满。
把这些全部弄好,看了下时间,快十二点了,想着徐安也快回来了,就准备开始煮饭,她从空间里拿了一只鸭子出来,砍了一半。
打算做个老鸭汤,把鸭子砍好,洗干净,放在锅里炖着,又去抓了一把从山上采的各种蘑菇放在锅里,边上贴了一圈饼子。
徐宁把柴火放进去让它燃着,她坐在门边剥板栗,这板栗还是前几天在一个山呦里找到。
徐安背着背篓进来了,棉衣的扣子也解开了,头上冒着汗。
徐宁赶快把他的背篓接过来,让他把扣子扣上,徐安兴奋的对她说道,
“姐,我今天在山上听婶子们说明天要去交公粮了,交了公粮,就能分粮食啦,姐,你说咱能分多少粮食?”
徐宁看他高兴的样子,笑着说道,“肯定够我们吃,你看我们还在山上摘了那么多野菜,蘑菇,板栗,到时候混在一起,怎么也够吃了?”
徐安高兴的点头说道,“姐,那我们赶快吃饭,吃了饭又去捡,”
说完嗅了嗅鼻子,“姐,你煮的啥饭?咋那么香,”
徐宁把剥的板栗倒在锅里盖上盖子,说道,“先去洗手洗脸,马上吃饭了!”
徐安站在锅台前看他姐往碗里盛汤,黄澄澄的汤里,鸭肉,板栗,蘑菇。
看的徐安咽口水,徐宁看到他馋的那样,把汤放在桌子上,说道,“吃吧,慢点吃,别烫着了。”
徐安喝了两碗汤,两个饼子,还想再吃,徐宁马上拦着他不准他吃了,怕他吃多了,肚子疼。
徐安已经把水烧开了,看到徐宁过去,连忙把碗端过去放在桌子上。
说道,“姐,水我已经吹凉了,你快喝。”
徐安看他瘦骨嶙峋的身子,快十一岁的孩子看起来像八九岁。
本来从小身体就不好,下乡这半年更是吃了不少苦。
看的徐宁也很心酸,把他拉到身边一起坐下。
徐安把碗端起来,放在徐宁嘴边说道,“姐,快喝水,韩大夫说让你多喝点热水,这样伤好的快。”
等徐宁喝了水,徐安趴在她耳边小声说道,“姐,我们去山上拿点钱,去村里婶子家买点鸡蛋给你补身体。”
听了徐安的话,徐宁心里很是感动,伸手抱了抱他。
笑道,“好,我们去拿钱买好吃的,咱俩都好好的补补,以后也不节约了,想吃啥就买。”
徐宁刚才已经试过了,她的空间跟着来了,所以要借着这个由头往外拿点东西出来了。
两姐弟还在说悄悄话,李凤娇和林秋华端着一筐豆角进来了。
两人看到姐弟二人在这里坐着,恶狠狠的瞪着她们,眼神凶的像要吃人。
徐宁才不怕她们,刚好借着这个机会立威,也让她们知道马王爷几只眼。
她顺手拿起旁边的烧火棍,往地上敲了几下。
指着她们两个,说道,“怎么,屁股不痛了?如果不痛了,我不介意再给你俩回忆回忆,”说着就拿着棍往两人身上招呼。
看着两人叫着往外跑,徐宁哼了一声,追出去喊道,“告诉你们,以后再敢惹我们姐弟两个,见一次打一次,还有村长叔让你陪的二十个鸡蛋,晚上我要拿到,要不然,哼。”
徐宁拿着烧火棍在地上噔噔噔的敲了几下,跑进屋里的两个人没有一点动静。
徐宁转过身,看着徐安崇拜的看着她说道,“姐,你真厉害。”
徐宁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小安,以后姐姐再也不让别人欺负你了,”
徐安流着眼泪大声的说道,“姐,我也长大了,以后也不会让别人欺负你,”
三个男知青打开门出来,问出什么事了,徐宁说,“没事,”
不知道她刚刚的话三个男知青听到没有,不过看这个时候才开门,应该是全听到了。
既然姐弟俩受欺负的时候没人出来说过话,她站上风的时候,他们最好也就当没看到,更不要来多管闲事。
这样不就挺好的,以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若没有意外,她们姐弟俩在这里应该会待到恢复高考,还有八年多呢,就算不能成为朋友,那也没必要多几个敌人。
徐宁对着三人说,“你们去休息吧,下午还要上工呢,”三人点点头就进屋了。
徐宁拉着弟弟去了厨房,早晨做好的菜团子,放在锅里蒸了三个。
每个人都是定量的,一人两个,徐安年龄小,只有一个,不过每次徐宁都会多分一点给弟弟。
蒸好了菜团子,两姐弟分着吃了,趁现在中午休息,山上没什么人,赶快去把藏在那里的钱取回来。
当时原主把钱藏在山上是因为没有地方放,放在知青点肯定不安全,一千块钱还是有那么厚一沓。
夏天穿的衣服又薄,也不好往身上藏,姐弟俩就商量,埋在山上,用的时候就偷偷的去拿一点。
现在徐宁穿过来了,她可以把钱放在空间里,以后往外拿吃的用的东西,也有借口说是买的了。
其实徐宁还有个想法,她今天看到知青点后面,靠近大青山脚下有一块空着的地。
面积不大,大概有六十多个平方,能盖两间房子,但是位置相当好,背后是陡峭的大青山,前面是自留地。
离知青点还有一段距离,还是在知青点里面,如果往右边开个后门,出入就不用经过前面的知青点,就能自己单独过日子了。
以后自己开小灶就方便很多,现在才69年,以后下乡的知青会越来越多,人多矛盾就多。
徐宁只想带着弟弟在未来八年里,安安分分的过自己的小日子,等待高考,所以现在就要好好的谋划一下了。
姐弟俩走了半个小时左右,走到了一棵大树下,四处看一下没人。
两人就开始挖,用油布包着的钱和各种票,还是下乡时带来的数额。
这几个月用的钱都是原主的大哥徐洋寄过来的,原主的大哥是去年十二月份去参军的,每月也只有十几块钱。
但是每个月都要给姐弟俩寄六块钱,就是这每月六块钱,姐弟俩也是没怎么舍的用。
徐宁拿着钱和票就直接放在背着的背篓里,其实是放在空间里了。
徐安就问道,“姐,我们全部拿走吗?”
徐宁就和他说,“全部拿回去,藏在这里也不安全,每次用的时候过来取也麻烦,万一被人看到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徐安也认同姐姐说的,点点头道,“好,听姐的。”
姐弟俩下了山就直接去村里大栓叔家买鸡蛋,大栓叔有二个儿子,一个闺女,徐安和大栓叔的小儿子建民天天在一起割猪草,两人关系很好。
大栓叔和大栓婶也厚道,原主姐弟俩买鸡蛋,基本上都是在他们家买。
刚到门口就看大栓叔家的老二建华出来,徐安喊道,“建华哥,”
陈建华哎呦一声说道,“是徐知青和小安呀,你们俩有啥事?”
徐安说道,“我找大栓婶子,”
一说找他老娘,陈建华就知道啥事了,说道,“我娘在家呢,你们进去吧!”
说着朝里面吼了一嗓子,“娘,有人找你,”
大栓婶出来看到是他们两姐弟,忙出来问道,“徐知青,你的头没事吧?我还说下午去看一下你呢,你咋不休息啊?怎么出来啦?”
徐宁笑眯眯的说,“婶子我没事,你家里还有鸡蛋吗?我想买几个,”
“有有有,你等着,我去给你拿过来,”
大栓婶子把装鸡蛋的篓子拿出来,说道,“徐知青,你看要几个?”
徐宁看了一下篓子,里面有八九个鸡蛋,就对大栓婶子说,“婶子,我全要了,你数数几个?我好把钱给你。”
大栓婶数了一下,九个,三分钱一个,徐宁数了两毛七分钱给大栓婶。
大栓婶子只收了两毛钱,两个人推来让去,最后还是大栓婶子说道,“徐知青,我本来下午都要去看你的。
这两个鸡蛋是婶子给你补身体的,下次你再来买,我还是一分不少的收。”
徐宁一听也不推辞了,想着在一个村里,以后总能还上人情的,就笑着说道,“那就谢谢婶子了。”
大栓婶把姐弟二人送到门口,和徐宁说道,“徐知青,你以后可不能这么好说话了,你干了一上午的活,挣的工分和我一个成年人一样多。
下了工还要去帮她们打水,你小小年纪哪里受得了?不为你自己着想,你也要想想小安啊,他那么小,你再累病了,他可咋办?”
徐宁低下头说道,“我知道了,婶子,以后再也不会了,这一次我已经寒心了。
唉,我以前觉得大家在一起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多干点也没啥。
可是我干的越多她们就更加变本加厉,把我和我弟当佣人使唤,我也想通了。
以后和她们就井水不犯河水,带着我弟好好挣工分过日子,”
大栓婶子就笑着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个理,快回去躺着,这两天也别上工了,把头养好了再去,”
徐宁笑着应了,带着徐安就回知青院了。
知青院已经没人了,应该是去上工了。
徐安拿着鸡蛋就往厨房走,锅里添上水,就打算给徐宁煮鸡蛋。
徐宁让他去烧火,她来煮。
但徐安不让,说道,“姐,你去躺着,我煮好了给你送过去。”
徐宁让他煮四个,他又洗了三个放进去。
他烧火煮鸡蛋时,徐宁又走到自留地后面去看了一下。
越看越觉得这个地方好,看起来有六十多个平方,把边上的杂草和石头清理一下,应该可以盖两间房子。
靠近左边不远处还能搭一个小厕所,明天要去城里一趟了,找个借口从空间拿点东西出来。
徐宁这边打算好了明天去城里,徐安就在厨房喊她过去吃鸡蛋了。
她朝厨房走去,这具身体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一说鸡蛋熟了,她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走到厨房徐安已经把四个鸡蛋放到碗里了,看到她进来,忙让姐姐坐下吃。
徐宁让他也坐下,把碗里的鸡蛋拿两个给他,笑着说,“吃吧!我们一人两个,”
徐安又把两个鸡蛋放到她碗里,说道,“姐吃,我不饿,给姐补身体。”
边说还边咽口水,看的徐宁好笑又心酸。
徐宁把鸡蛋剥了,放到徐安嘴里,说道,“小安不吃,姐姐也不吃了。”
最后徐安吃了一个,还有一个说什么也不吃,说留着晚上给姐吃。
徐宁拿他没办法,想着明天进城一趟,从空间多拿点东西出来。
徐安吃了鸡蛋后就去割猪草去了,他每天割四筐猪草,有两个工分。
徐宁躺在炕上,闭着眼睛在想今后的路怎么走,刚才照了下镜子,原主和她的五官有七八分相似,但是一双眼睛笑的时候波光潋滟的,很漂亮。
可比她以前的300多度近视眼好看多了,在这样一个年代,原主又是这个家庭成分,长的好看可不是什么好事呀,看来要改变一下现在的形象和性格了。
东想西想的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等外面响起来说话声,徐宁才醒来,打开门一看都已经下工了,徐安也从刚从男知青房间出来,
看到徐宁就跑过来喊道,“姐,头还疼不疼?”
不问还没觉得,这一问还真的觉得伤口疼得很。
伤口一疼,心情就不好了,心情一不好就想找事,找谁的事,当然是找那个罪魁祸首。
也不管徐安问疼不疼了,拿着上午的那个棍子走到正在洗脸的李凤娇跟前。
阴着脸眯着眼,问那20个鸡蛋准备好了没有?吓得李凤娇结结巴巴的说道,“洗了脸就去买,”
徐宁听到她说洗了脸就去买,拿着棍子斜着眼看了她一眼就回屋了,徐安跟着他姐的屁股后面也进去了。
三个男知青互相看了一眼,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李凤娇和林秋华脸色都很难看,不过都没说话,洗了脸李凤娇就出去了。
林秋华去厨房煮饭,晚饭还是一人两个菜窝头,炒了一盆豆角,大家都默默的吃饭,谁也没有开口。
徐宁吃了晚饭和弟弟在外面说了会话,就各自回房休息了。
她回到房间,就看到她睡的炕头,放了一小篮子鸡蛋,数了数,刚好20个,
徐宁哼了声,看看这多好使,动啥嘴呀。
打个哈欠,就躺在床上睡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