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完整文集

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完整文集

两广总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两广总督”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杨轩徐达,小说中具体讲述了:提前准备准备金?”“何为准备金?”“就是百姓拿宝钞和兑换金银的那部分钱。”“朝廷都不收宝钞,怎么可能允许和朝廷兑换金银。”“这就是了,宝钞就是一个坑啊!”“杨轩,你好好说。”朱标皱着眉说。“殿下,这宝钞,说白了,就是一张纸,没有任何的价值,只是因为朝廷说它值钱。”“随着朝廷的发行,民间流......

主角:杨轩徐达   更新:2024-05-12 10: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轩徐达的现代都市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完整文集》,由网络作家“两广总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两广总督”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杨轩徐达,小说中具体讲述了:提前准备准备金?”“何为准备金?”“就是百姓拿宝钞和兑换金银的那部分钱。”“朝廷都不收宝钞,怎么可能允许和朝廷兑换金银。”“这就是了,宝钞就是一个坑啊!”“杨轩,你好好说。”朱标皱着眉说。“殿下,这宝钞,说白了,就是一张纸,没有任何的价值,只是因为朝廷说它值钱。”“随着朝廷的发行,民间流......

《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完整文集》精彩片段


“敢情朝廷发行宝钞,就只管发不管收啊!”

“咳咳!”朱标轻咳两声,黑着脸沉声道:

“杨轩,注意你的言辞!”

“殿下,臣哪里说错了,这本来就是个坑啊!”

“想出这个主意的,绝对生儿子没皮炎。”杨轩就像是没有听到朱标的提醒,还在义愤填膺的说着。

“杨轩你住嘴。”朱标忽然大吼一声,吓了杨轩一大跳。

再看朱标黑的像锅底一样的脸色,杨轩心中一突,不敢说话了。

“这是父皇定下来的。”朱标看了一眼周围,小声说道。

⊙▃⊙

卧槽!

杨轩的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

敢情自己刚才骂了半天,骂的是朱元璋啊!

完了完了!

脑袋要保不住了!

此刻的杨轩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嘴里念叨着完了完了,脑袋保不住了。

并且时不时的看向门外。

朱标看的好笑:“现在知道急了?”

听到朱标的声音,杨轩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殿,殿下,臣承认,臣刚刚说话声音有点大!”

……

“殿下,现在可就只有您能救臣了啊!”

“臣还年轻,还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呢!”

杨轩抱着朱标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

“现在才知道后悔,晚了!”

朱标轻哼一声,想甩开杨轩。

“殿下啊!!!”杨轩鬼哭狼嚎,死死抱着,就是不撒手。

虽说有些丢人,但和脑袋比起来,哪个更重要?

此刻的杨轩真的是后悔无比,自己怎么就忘了祸从口出了呢?

以前他还在心里警醒过着自己呢!

看来这两年日子太安逸了,加之朱标信任,他的警惕心下降的太过厉害。

“行了行了,你先起来!”朱标看着杨轩,满脸无奈。

“我不。”杨轩头摇的像拨浪鼓。

“你怎么像个孩子似的?”朱标真是哭笑不得。

“殿下,臣就是个孩子啊!”杨轩道。

朱标愣了一下,这话好像没错。

因为杨轩身体长得快,所以看起来像是十八九岁的少年,加之他平日里表现得都很成熟,所以朱标一直都没把他当成孩子来看。

现在这么一说,他才反应过来,杨轩现在才十四岁,和自己相差有八九岁。

“好了,你先起来,给我好好说说,这个宝钞怎么就坑人了。”

“说清楚了,我才好帮你。”朱标开口道。

“好的殿下!”杨轩立马松开朱标大腿,噌的一下从地上起来。

见此,朱标一阵无语。

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无赖嘛!

也不知道自己收回刚刚的话,还来得及吗?

二人相对而坐,杨轩也收起了刚刚的不正经。

严肃的看着朱标。

“殿下,在解释之前,臣想问殿下几个问题。”

“你说。”朱标点点头。

“朝廷在发行宝钞之前,可有提前准备准备金?”

“何为准备金?”

“就是百姓拿宝钞和兑换金银的那部分钱。”

“朝廷都不收宝钞,怎么可能允许和朝廷兑换金银。”

“这就是了,宝钞就是一个坑啊!”

“杨轩,你好好说。”朱标皱着眉说。

“殿下,这宝钞,说白了,就是一张纸,没有任何的价值,只是因为朝廷说它值钱。”

“随着朝廷的发行,民间流通的宝钞会越来越多。”

“而民间的一切,增长速度远远比不过宝钞。”

“不管是粮食,布匹,还是其他什么,增长速度都无法和宝钞相比。”

“当民间流通的宝钞价值远远超过民间的物资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现象。 ”

“宝钞的价值,大幅度降低。”

“臣将其称之为,通货膨胀。”

杨轩缓缓说道。

和古人讲经济学,是一种什么体验,问问现在的杨轩就知道了。


回到宫里的朱棣,很快就被马皇后叫到身边。

“今天去你徐叔家,见到他们家大丫头,感觉怎么样?”马皇后笑着问道。

朱棣不好意的低着头,没有直接回答。

但马皇后哪儿能看不出来,自家老四这是害羞了。

要说以前,朱棣可能会对和徐妙云不怎么情愿,但通过今天的接触之后,他很满意。

不管是相貌,还是学识(特指军事),都很对自己的胃口。

总的来说,两人有了共同语言。

“明天你父皇就会下旨,召徐家大丫头在十五之后入宫,到时候,你们就能经常见面了。”马皇后再次提起这事,让朱棣不要着急。

“让父皇母后为儿臣费心了。”朱棣道。

说真的,要不是今天时间不够,他还真想和徐妙云继续畅谈。

“看来,我们的棣儿是真的长大了。”闻言,马皇后看着朱棣笑道。

后者不好意思的脸红了一下,想当初,刚刚听闻婚约的时候,他还闹过一阵的脾气。

现在想起来,就尴尬的抠脚趾。

“母后~”

“好好好,我不说你了。”

……

翌日,魏国公府就收到了老朱的旨意。

特招徐达之女徐妙云于正月十六,入宫侍候在皇后身边。

收到旨意的徐家众人反应各不相同,徐达很是舍不得女儿,但面对老朱的旨意,他根本没办法拒绝。

而谢氏和徐达的另外两个妾室,拉着徐妙云交代,入了宫可不能像在府里一样,要多长个心眼。

凡事三思而后行。

“小师弟,今后我可能没有时间再教你读书了。”

“我不在的时候,你可不能偷懒哦!”

傍晚,徐妙云找到杨轩,笑着跟他交代。

杨轩沉默。

这是来到徐家之后,第一次体验分别。

说实话,这种滋味并不好受。

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他就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开。

徐妙云这个师姐,对他很好,他也很感激。

他本以为几年之后徐妙云和朱棣成亲的时候,他们才会分别。

他提前了解过,大明的成婚年纪是:男十六,女十四。

只有到了年纪才可以结婚。

这是老朱在洪武三年制定的律法:“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

只是没想到,老朱一道旨意,他们就得提前分别。

这就是皇权至上的时代。

杨轩第一次感受到了。

“你放心好了,我入宫之后,又不是回不来。”

“有机会的话,我会和皇后娘娘请假,回来看看的。”

徐妙云笑着安慰道。

换位思考,她要是有过杨轩的经历的话,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分别,也会抵触。

毕竟,好不容易才有了安稳的生活,和关心自己的家人。

“我能理解,这毕竟是陛下的旨意。”

杨轩道。

他改变不了这个时代,只能学会适应。

……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正月十六。

徐家众人将徐妙云送出大门,由徐达亲自带着徐妙云入宫。

老朱得知,早早就来到了坤宁宫。

和马皇后一起等待自己的儿媳。

时间不长,马皇后的贴身女官玉儿禀报,魏国公徐达携女儿徐妙云求见。

马皇后让玉儿带他们进来。

“臣徐达拜见陛下,娘娘。”

“臣女徐妙云拜见陛下,娘娘。”

“三弟,你这是做什么,赶紧起来。”老朱一脸不高兴的看着徐达说道。

“就是啊,天德,这又不是在朝堂上。”马皇后也开口。

“陛下,娘娘,礼不可废。”徐达道。

这就是徐达的处世之道,时刻谨记自己臣子的本分。

所以,他在一众开国功臣当中,是为数不多的善终者。

至于被老朱赐烧鹅病发而死,那只是野史。

正史上确确实实是善终。

对于徐达的坚持,老朱虽然面色不悦,但是心中还是很开心的。

“那好,平身吧!”

“谢陛下!”

徐达和徐妙云起身。

这时,老朱和马皇后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徐妙云身上。

“这就是咱大侄女吧,真是越来越好看了,咱家老四有福了。”老朱笑道。

听见这话,徐达嘴角微不可察的抽了抽。

咱好不容易养大的闺女,就这么便宜了你老朱家。

现在的徐达还不知道,未来他还有两个闺女会嫁给老朱的儿子。

要是提前知道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疯。

“妙云啊,过来我这边,让我好好瞧瞧。”马皇后慈祥的笑着,对徐妙云招了招手。

“是,娘娘。”徐妙云还是很紧张的。

这毕竟是面对当朝皇帝还有皇后,没有压力是假的。

马皇后拉着徐妙云的小手,开始和她聊起了家常。

她在用这种方式,缓解徐妙云心中的紧张。

一旁的老朱也见到了自己儿媳,便不打算继续留在这里了。

“三弟,就让咱妹子和大侄女聊会儿吧,咱俩出去走走。”

“是。”徐达哪有拒绝的权利。

没有了老朱,徐妙云的压力小了不少。

再加上马皇后很会聊天,很快徐妙云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与此同时,在大本堂读书的朱棣,不时抬头看向窗外。

完全听不进去课。

“燕王殿下。”

一道威严的声音在朱棣耳边响起。

朱棣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

“宋,宋先生。”

然后看向讲台上的须发皆白的老者。

这位可是太子朱标的老师,现在的他可得罪不起,不然手上就要挨板子了。

这是老朱特意定下的规矩,大本堂之中,先生最大。

管你是皇子还是什么。

不好好听课,揍你没商量。

由此可见老朱对子嗣教育的重视,不然不可能赋予先生打皇子的权利。

因为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要知道,老朱到现在都还在学习。

“燕王殿下,我刚刚讲了些什么,你复述一遍。”宋濂板着脸道。

朱棣哪知道,只能看向周围,向自己的兄弟们求助。

可看他们一个个像鹌鹑似的低着头,就气不打一处来。

好啊,你们这群家伙,平日里一个个都说四哥最好了,现在四哥需要帮忙,却都当起了缩头乌龟。

枉我对你们掏心掏肺。

“对不起宋先生,我刚刚没有认真听。”朱棣躺平了,他本来就不喜欢读书。

“燕王殿下,你这节课,就站着听吧!”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