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我,大明皇长孙,开局差点被活埋热门小说

我,大明皇长孙,开局差点被活埋热门小说

奔跑的蜗牛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我,大明皇长孙,开局差点被活埋》是作者“奔跑的蜗牛”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元璋朱雄英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位面容方正的文官对着吕本拱拱手:“吕大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弹劾太孙事关重大,还需慎之又慎,下官觉得,眼前正有一人可用。”“谁?”“凉国公。”闻言,吕本看向这人的目光认真了些,管家附耳提醒:“老爷,这位黄子澄大人是今年的探花郎,如今任翰林院编修。”终明一朝,进入翰林院的人都是直接为皇上服务的。黄子澄可是新科进士,又能进......

主角:朱元璋朱雄英   更新:2024-06-03 08: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大明皇长孙,开局差点被活埋热门小说》,由网络作家“奔跑的蜗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我,大明皇长孙,开局差点被活埋》是作者“奔跑的蜗牛”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元璋朱雄英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位面容方正的文官对着吕本拱拱手:“吕大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弹劾太孙事关重大,还需慎之又慎,下官觉得,眼前正有一人可用。”“谁?”“凉国公。”闻言,吕本看向这人的目光认真了些,管家附耳提醒:“老爷,这位黄子澄大人是今年的探花郎,如今任翰林院编修。”终明一朝,进入翰林院的人都是直接为皇上服务的。黄子澄可是新科进士,又能进......

《我,大明皇长孙,开局差点被活埋热门小说》精彩片段


听着大虎的禀报,朱元璋脸上沉色尽散。

“哈哈哈,咱就知道!刘伯温那老东西还活着!”

语毕,朱元璋心里琢磨了一下,“他没死的话,今年该七十一了吧?”

大虎板着脸没说什么,之后问道:“皇上,可要张贴告示抓人?”

“不必,这么大张旗鼓的,把鱼惊到了怎么办?把刘伯温的画像交给锦衣卫,暗中去查。”

“是。”

吕府。

福生珠宝一夜之间名声大噪,金陵城内无人不知。

金陵的波斯商人也大感惊奇,因为,他们虽占据着琉璃的买卖市场,但其手中并无烧制琉璃的配方。

每年,他们都是横越千里,从突尼斯人手里购得琉璃,再拉回大明来卖。

然而,这些不远千里运回来的琉璃跟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福生珠宝铺子里的琉璃比起来,可谓是天壤之别。

他们运回来的琉璃色彩不均,有的还带着杂色。

而福生珠宝铺子里就连展柜用的都是晶莹剔透一丝气泡不含的无暇琉璃。

江南士族的人看着这架势不由登了吕家的门。

尽管日后吕家的名声不可能好,可现今的吕家分量依然举足轻重。

毕竟吕家很有可能会出一位国母啊!

此事一出,几位言官还是以吕本马首是瞻。

“吕大人,下官确定,福生珠宝烧制琉璃的手艺是宫中所有,背后操纵人正是太孙和凉国公。”

“皇室子弟,太孙之尊,竟做出此等与民争利一事,岂不给皇室蒙羞!”

“……”

吕本哪里不知道,如今救吕家声名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朱雄英拉下马,扶持朱允炆登上皇位。

到那时,他吕本便是真正的皇亲国戚。

这天下文人,又有几人敢再提那句“为众人谋生者,不可使其葬于人心”?

吕家,还是那个吕家。

在场之人对朱雄英极尽贬斥,正当大家热血上头,说好了要上书弹劾朱雄英时。

一位面容方正的文官对着吕本拱拱手:“吕大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弹劾太孙事关重大,还需慎之又慎,下官觉得,眼前正有一人可用。”

“谁?”

“凉国公。”

闻言,吕本看向这人的目光认真了些,管家附耳提醒:“老爷,这位黄子澄大人是今年的探花郎,如今任翰林院编修。”

终明一朝,进入翰林院的人都是直接为皇上服务的。

黄子澄可是新科进士,又能进翰林院,足可见深受器重,仕途基本上是一片光明。

“黄大人,可是有什么好主意?”

“吕大人谬赞,下官是想着我们不如利用此事来离间太孙与凉国公,断其宫外根基一臂。”

“违背祖训一事,我等并未证据证明是太孙所为,惹来皇上震怒就不好了。”

“岂不如换个说法,上书凉国公蛊惑太孙……”

依着皇上极其护短的性子,哪怕是朱雄英经商一事确凿,他最多也就是罚关掉铺子而已。

可凉国公又不是皇室的人,再加上自身武将的身份,若能把蛊惑太孙这件事盯死,皇上必不会轻饶!

黄子澄不愧是今科会试第一名,思维清晰手段毒辣,剑指凉国公蓝玉。

无视众人震惊的眼睛,黄子澄接着开口。

“诸位大人,要将太孙彻底扳倒,宫中也需使力,让皇上更看重小皇孙,帝心摇摆之时,便是我等弹劾之时,必能一举功成!”

黄子澄想出来的法子听得吕本两眼放光,连连惊叹。

“黄大人果真是大才啊!”


或者说,他们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炮灰。

辅兵们演练的情况变得比骑兵残酷许多。

他们身上背负着各式各样的装备,四周不停有箭矢射向他们,当然,是去了箭头的。

这些辅兵手上拿着盾牌,没有盾牌就用身体,用血肉之躯护着要运送的装备到骑兵那里。

见到这一幕,朱雄英眉头渐渐皱起,眼里甚至还带着一丝不忍。

朱元璋敏锐地察觉到身边人的变化。

“大孙,你可有什么想法?”

“皇爷爷,我觉得他们好奇怪。”

“是吗?仔细说说。”

“他们、他们是在送死吗?”

在真实的血肉战场上,死的最多的就是辅兵。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上露出笑意,伸手揉了一把朱雄英的头。

“你可知这些人的身份?”

朱雄英摇摇头。

“这些人全部都是那些骑兵的家人,是他们的亲爹和亲兄弟。”

朱雄英闻言愣住了。

难怪……

那些骑兵是他们的至亲骨肉,所以他们才会将生死置之度外,拼死搏杀。

朱元璋神色怅然,声音也低了下来。

“唉,咱也没办法啊……”

“昔年起兵时,从军的那些人一个个都是拖家带口的,最后发现,这种模式下的军队战力才是最强的,不得已之下,军队中便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规矩。”

大明立国之战,就是经历了一场又一场优胜劣汰的战争。

每一种兵或形制都是经过千万次血与火的洗礼,方才百炼成钢。

因为,他们的对手是马背上夺取天下、所占疆域最大的庞然巨物——蒙元。

被异族蹂躏欺压过的民族,定然会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期盼安稳与和平。

“咱现在是马上的那个人,日后,你爹会接替咱骑上马,咱就是你爹的辅兵,若是你长大了咱还能跑,咱也给你当辅兵。”

闻言,朱雄英身子一僵。

这一刻,朱雄英无比深刻地意识到,原来史书背后的每一个字都沾满了血泪这句话是真的。

“这场仗,总要有人来打,否则那些鞑子又卷土重来了。”

“但是,为何一定要打仗呢?用别的办法也可以让那些鞑子安分下来。”

“草原民族择牧场而居,那里的百姓还未开化,没有粮食只能过来抢,可以说我大明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我们换个思路就好了。”

“比如说,让草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朱元璋有些意外却不多。

他知道朱雄英说的确实有道理。

“茶马互市自古便有,倒也算得上是办法,但若要见效,短时间内是不可行的。”

朱雄英伸出食指摇了摇,“非也。”

“我们难道只有这一个方法吗?”

“我们完全可以拉拢一批,镇压一批,剩下的随便,反正我们在长城内,可以稳坐钓鱼台。”

朱元璋早就知道,朱雄英比一般的孩子要更加聪慧。

可即便再天资聪颖,朱雄英在他眼里还是个小娃娃,想法难免有些天真。

“那些鞑子也不是没长脑子,怎么会容忍你在那骗人,但凡有一家实力强大起来,他们就会拧成一股绳,反攻中原!”

“我们还有别的政策啊。”

“是什么?”

朱雄英学着朱元璋背起手。

“我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挑选一些罪行不重的囚犯,还有那种走投无路的流民,送他们到草原生活。”

“把我大明的百姓送去草原?”

“对,只是要给他们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名头,还要保证他们的家人能在大明境地过得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