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宁之顾景元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阅读命在娇闺》,由网络作家“安瑾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命在娇闺》,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宁之顾景元,作者“安瑾萱”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他没有忘记前阵子离府时答应了秦宁之姐弟的话,果真牵了两匹马回来。一匹通体雪白的成年马,一匹枣红色的小马驹,看着都是上好的品相。秦宁之从小就会骑马,只不过秦府没有马厩,也没有专门饲养马的马夫,她怕这马到了秦府反而被养坏了,就一直没动过这念头。......
《精品阅读命在娇闺》精彩片段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命在娇闺》,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古代言情、宫斗宅斗、重生、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安瑾萱。《命在娇闺》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四百五十九章番外:顾景元——沉默的爱(一),作者目前已经写了1012240字。
书友评价
人物性格刻画的不好,自相矛盾,女主人物都蹦了,还有些情节没交代清楚
烂尾啊烂尾,怎么可以烂成这样呢
这书越看越没劲,直接越到最后一章结束!
热门章节
第四章姐弟
第五章伪善
第六章出事
第七章秦府
第八章血海深仇
作品试读
秦老太太听完颇为不可思议,“这丫头,真会治病?她什么时候学会的?”
玉嬷嬷提醒,“老太太,您忘了,四姑娘是看了别人的行医手札,四姑娘过目不忘呢!”
秦老太太当然没有忘,天知道当初她知道秦宁之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心里有多欢喜。
秦宁之五岁之前秦老太太都一直把她当个宝贝疙瘩宠着,对她丝毫不比养在身边的秦佩之差。
可哪知道秦宁之是个不着调的,整日里只知道舞刀弄枪,白瞎了这份天资,可把她气得不轻。
俗话说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每当想起秦宁之过目不忘的天资,秦老太太就越发地厌恶秦宁之。
她都准备放弃秦宁之了,现在突然又来提醒她,这秦宁之本事大着呢,过目不忘,看了本行医手札就能治病救人!
秦老太太心里的滋味有些复杂,却不知道是为了秦佩之还是秦宁之。
“四姑娘其实是个好的,只是个性与老太太您期望的样子格格不入,但越是这样就越不能跟她拧着干,四姑娘什么脾气,得顺毛捋,您好好教导教导她,她定能明白您的苦心。”玉嬷嬷见秦老太太表情有些松动,趁热打铁地替秦宁之说了几句好话。
秦老太太听着,想起昨日秦宁之跪在她面前认错的诚恳模样,心底不禁柔软了几分。
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孙女能好,只怕对方不识好歹,不承她的情。
“四姑娘大了,会越来越懂事的。”玉嬷嬷宽慰道。
“但愿吧!”秦老太太摆摆手不愿再多谈,可唇角终究是溢出了一丝笑意。
秦宁之要替秦佩之治病的事隔日就传遍了整个秦府。
众人在不可思议的同时都在期待着秦宁之到底要怎么样帮秦佩之治病。
可是各方人马打探了好几日,除了知道四姑娘每日会去三姑娘的小楼里一个时辰,其余一无所知。
不过也没有三姑娘突然发病的消息传出来,那证明四姑娘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的。
毕竟谁都知道三姑娘秦佩之惧怕见到生人。
元氏那边也有了消息。
原来是秦寅查到那外室后,直接把人带到了秦卯面前,问这是不是他惹下的风流债。
秦卯连声否认,说根本不认识对方,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跟她生了孩子,一口咬定是对方讹诈。
谁知道那外室却抱着孩子要死要活,哭着喊着骂三老爷是个冷血薄情的负心汉,甚至还要闹去官府,说三老爷不认他们母子,那就同归于尽,谁也别想好过。
怕事情闹大折损了秦府的颜面,秦老太太没有办法,派人安抚住了那外室,将他们暂时接到了府中,嘴上说是照顾他们,其实是怕这外室真不管不顾闹到官府去。
这种事,无论是不是真的,闹大了秦府都脸面无光,还是先把人安抚住了,再滴血验亲。
到时候事实如何,自然明了。
今日就是滴血验亲的日子。
秦府上下的人都齐聚一堂,连秦寅都提前回来了。
他没有忘记前阵子离府时答应了秦宁之姐弟的话,果真牵了两匹马回来。
一匹通体雪白的成年马,一匹枣红色的小马驹,看着都是上好的品相。
秦宁之从小就会骑马,只不过秦府没有马厩,也没有专门饲养马的马夫,她怕这马到了秦府反而被养坏了,就一直没动过这念头。
小说《命在娇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五妹妹,你说我讹了二姐姐的翡翠,是谁告诉你的?你那天并不在场。”
在众人一致认为四姑娘会恼羞成怒、发飙打人的时候,四姑娘秦宁之却这样轻轻开口,语调和缓,嗓音温柔,哪里有一丝一毫的怒气。
四姑娘居然没生气?
众人愕然。
秦老太太也不由多看了秦宁之几眼,又想到她方才跪下来说的那番认错的话,言辞恳切,语声坚定,不像是装的。
不过哪怕是装的也好,能给她省不少心。
刚刚四丫头若是闹了起来,她可不会管五丫头说的对不对,一定狠狠地罚。
秦玉之则神色阴暗,垂在袖子里的双手都攥得发了白。
秦宁之为什么不动手,为什么还不动手?!
秦秀之则被问住了,支吾了半响都没有言语。
“五妹妹,这个问题有这么难回答吗?当天在场的人就只有我、二姐姐、文哥儿和我院子里的那些丫鬟婆子,肯定不是我告诉你的,那么难道是我院子里那些服侍的丫鬟婆子?他们可都是我母亲的人,你快告诉我是谁,我也好让我母亲早日把他们发卖出去免得再背地里嚼主子舌根败坏了秦府的名声,我坑门拐骗的事情传出去,你以为你们能讨得了好?”
“姑娘,肯定不是清宁院的人传出去的,奴婢以项上人头担保!”青瑶及时站出来,说了句秦宁之常常看的话本里的一句台词,那气势可把众人吓坏了,却也信了她的话。
秦宁之眯了眯眼,盯着已经被吓得失去了颜色的秦秀之继续问道:“排除了我和我院子的人,那就只有文哥儿和二姐姐了……”
“不是我!不是我!”文哥儿抢白道,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哦……”秦宁之拖着长长的语调,眼神从秦秀之移到一旁的秦玉之身上,看了半响,才展颜一笑,“那就只有二姐姐你一人了。”
她的眸中光华流转,好似明珠生辉,秦玉之一下子看呆了。
只见她继续轻笑着开口:“二姐姐还记不记得当天下午发生的事儿?妹妹我要送文哥儿玉佩,文哥儿还没出声,二姐姐就说不要文哥儿收我的玉佩,说你会给他一块更好的,怎么二姐姐说了这样的话,如今却要反悔?”
“你休要血口喷人!”秦玉之现在毕竟才十三岁的年纪,是嫩了些,果然被秦宁之给激怒了,咬牙道:“文哥儿怕收了你的玉佩被你反咬一口,我出声解围有什么不对!再者我说送玉,根本没说是多贵重的玉,是你说的!”
“玉儿!”陈氏一张脸顿时沉了下去。
她的女儿怎么能像秦宁之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一样咋咋呼呼,大吼大叫!
大家闺秀的风度呢,读书人的风度呢?
被算计了!玉儿居然被秦宁之这死丫头给算计了!
陈氏恨得咬牙,果然便见秦宁之弯唇轻笑,指着屋子里站立的众人,对秦玉之道:“二姐姐什么时候说话这么大声了?大家都被你给吓着了呢!二姐姐是很生气吗?你气什么?气自己损失了一块上好的翡翠所以到处抹黑自己堂妹的品行?可是我还没生气呢,二姐姐方才说文哥儿怕收了我的玉被反咬一口,是文哥儿亲口告诉二姐姐的还是这一切只是二姐姐的揣测?难道在二姐姐心目中自己的妹妹如此不堪?再者二姐姐要文哥儿不收我的玉收你的玉,按照礼数不该比我那块和田玉更贵重吗?大伯母没有教过二姐姐这些礼数吗?”
她这一连串咄咄逼人的话让秦玉之找不到时间思考也找不到完美的反驳,一时间僵在那里无法反应,脸上则是一阵青一阵白,完全失去了往日里的端庄大方。
众人也被秦宁之唬得一愣一愣的。
完了,竟然觉得四姑娘说的有道理啊!
这件事,好像真的是二姑娘不厚道诶。
说好的送礼,怎么到处乱说四姑娘讹人东西呢,真是输不起。
也难怪,大房老爷没功名,大太太母家又落魄了,当初嫁进门的时候嫁妆就没几抬,不过是图个读书人家的门当户对,整个秦府还靠着二老爷过日子呢!更别提大房了。
如此说来,方才二太太说的也没错,他们二房什么没有啊,哪缺一块玉,需要讹你大房一个小姑娘的?
再说四姑娘平时虽任性了些,但为人却是最会打抱不平的。
这件事果然还是二姑娘不厚道。
众人想着,不由摇头叹气、扼腕叹息。
唉,懂事善良、漂亮大方,完美得跟仙女似的二姑娘,原来也会犯错啊!
原来也不过是个小心眼的小姑娘!
现在轮到陈氏觉得自己女儿被脱光了任人羞辱了。
这滋味,谁受谁知道!
“对了,还有大伯母。”秦宁之无视快要哭了的秦玉之,转头对陈氏道:“别忘了血燕窝,您方才又说,是您自己要送的,下次可不能再说是我讹了你们的,我年纪小,消受不起。”
陈氏气得手都发抖了,胸口更是一阵阵疼。
见鬼了,她一定是见鬼了!
“二姐姐可别哭,祖母不会罚你的,像我方才那样,跪下来认个错也就完了。”秦宁之又转回去“安抚”秦玉之。
她觉得自己罪过可大了,怎么能仗着多活了九年就欺负人家小姑娘呢!
所以罚是不用罚的,像她一样,跪下来认个错,这算计她的事儿也就过去了,她秦宁之不是斤斤计较的人。
“你,你……”秦玉之气得语无伦次,想要努力保持风度,想要努力冷静下来好好反驳秦宁之漏洞百出的话,可是她冷静不下来,她反驳不了。
她,她,气死她了!
“玉儿,四丫头说的是真的吗?”秦老太太终于开了尊口,对着红了一圈眼眶的秦玉之沉声问道。
“祖母!”秦玉之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祖母!不是的!是她血口喷人!”
她不能认错,她没有错,这一切明明是秦宁之的错!今日她是来看秦宁之受罚的,她是来展现她的风度大气的,她不能认错,她没错!
秦老太太人精似的人儿,方才那一番你来我往早就弄清楚了事实,闻言不由失望地看着秦玉之,“玉儿,错了,没关系,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你从小知书达理,祖母不想对你失望。”
“祖母!”秦玉之惶惶不安,慌张地看向秦老太太,“不是我,是五……”
“玉儿!”陈氏知道秦玉之要说什么,忙开口阻拦了她接下来的话。
现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把错推到别人身上的时候,五丫头虽是个蠢的,老太太可不傻,事情都已经这样了,推卸责任只会让老太太更失望,再说五丫头还得留着日后再用呢!
秦玉之望向陈氏,嘴唇颤抖,指甲嵌进了掌心里,钻心的疼。
她没错,她不认错!
她今日若是认了错,她的尊严,她的面子就全毁了!
她十三年来的经营,怎么能被秦宁之这么轻易毁了!
她不,她不!
“二姐姐是不是很生气?”秦宁之见她眼睛都发了红,只觉得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了,说不出的舒坦。
她说过的,建立在别人苦痛上得到的快乐,都要有报应的。
这才是刚开始呢!
她俏皮地眨眨眼,又道:“可是再生气也没有用啊,错了就是错了,认个错对二姐姐来说就这么难吗?”
“我没你这么厚颜无耻!”秦玉之近乎歇斯底里地喊道。
众人都被她吓住了。
二姑娘,二姑娘发起脾气来可比四姑娘可怕多了!
“玉儿!”陈氏气得胸口发疼,恨不得把秦宁之抽筋扒皮,可现在不是时候,不是这个时候,“跪下来认错!给你祖母认错!”
“母亲!”秦玉之哭得梨花带雨,雪白的脸上满是泪痕,看上去颇惹人怜爱。
到底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女,平日里又最乖巧懂事让她省心,此刻哭得这样伤心,秦老太太不免有几分心疼,便缓了声音道:“好了别哭了,我知你素来懂事,此次也是一时想不开所以魔障了。”
“祖母!”秦玉之终于颤颤巍巍地跪了下来,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字来:“祖母,对不起,是玉儿错了。”
她错了,错在低估了秦宁之的厚颜无耻!
秦宁之,你记住了!我秦玉之与你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秦宁之就算是看着秦玉之的背影也知道她肯定恨得想把她杀了。
很好,这是她要的结果。
免得她日后还要跟秦玉之虚与委蛇,这样的事儿,想想都恶心。
早撕破脸她也能多吃下几碗饭。
秦二太太方氏出身官宦之家,可幼年丧母,父亲另娶续弦后,继母冷落,父亲也无暇顾及她,可以说从小都没感受过什么亲情。嫁到秦府后,她一举生下嫡子,众人羡艳,可惜好景不长,嫡子长到三岁就生了一场大病夭折了。方氏痛不欲生,很是消沉了几年,等再生下秦宁之的时候,已经年过二十。
大概是缺什么补什么,幼年缺失的亲情和失去嫡子的苦痛都在秦宁之这儿得到了安慰,方氏将这来之不易的女儿疼到了骨子里,小心翼翼地养到三五岁,秦宁之生得越发粉雕玉琢活泼可爱,方氏就更是宠上了天,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算后来又生下了嫡子,可最喜爱的,还是秦宁之。
慈母多败儿,秦二老爷秦寅又是个粗人,只觉得女儿俏丽活泼很是讨喜,这样的情况下秦宁之被养得刁蛮任性、嚣张跋扈,等到方氏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秦府上下都对秦宁之颇有微词,秦老太太也对秦宁之甚是不喜,可这样一来,方氏反倒心疼起女儿,一时间对秦宁之是又爱又恨,虽立志严厉教导她,但秦宁之磕了碰了,第一个心疼的也是她。
秦宁之这次生了病,她几乎日夜守在床边,还是大夫再三保证秦宁之没有性命之忧了,才被众人劝着回屋休息。
秦宁之听到方氏的话,鼻端又忍不住泛酸。
是她不懂事,让母亲为她操碎了心。
前一世她出了那样的事后,秦老太太到庄子上看过她,冰冷又嫌恶地对她说:“你落到今天这般田地都要怨你的母亲,是她的无知和放纵害了你。”
秦宁之不知道为什么她都到了那种境地,祖母还是不放过她。
可也正因为祖母这句话,她才彻底明白过来,她要怨的人到底是谁。
母亲自幼丧母,继母又苛刻于她,从未有人告诉过母亲该怎么做一个好母亲,母亲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教导她爱护她,而错误引导她放纵她的,从来都不是母亲。
秦宁之想到这儿,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一世,她绝不会再让恶人得逞,绝不会再让母亲伤心难过。
“是我。”秦宁之抬眸看向方氏,“母亲,文哥儿说的没错,是我不对。”
方氏一愣,似是没想到秦宁之这么爽快地认错。
秦宁之又道:“母亲,您不要责罚我,我下次再也不跟文哥儿闹着玩了。”
望着秦宁之可怜巴巴的样子,方氏不禁莞尔。
原来是怕被责罚,还替自己辩解是和弟弟闹着玩儿,不过也算进步了,没梗着脖子强辩自己没错。
那她真要头疼死了。
“知道自己错了就好,文哥儿是弟弟,你要让着他,知道么?”方氏也不好逼得太紧,这件事就打算就此揭过。
秦宁之乖巧地点了点头,“女儿明白了。”
方氏摸了摸她快瘦没了的脸颊,心疼地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大夫到了,替秦宁之把过脉说是烧退了,已经没什么大碍,再将养四五日就能痊愈。
“那是否要换药了?”秦宁之目光灼灼地看向吕大夫,“先前的药太冲了,换成半夏辛温的小柴胡汤就可以了。”
方才她喝的那碗药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煎成的,是辛温发汗的方子,乃纯阳之剂。她先前落了水,寒邪外束,所以要服用这种药,可她现在已经退烧了,若是再服用反倒会伤了正气,对病症不利。
吕大夫刚刚绝口不提换药的事,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为之?
整个秦府中谁不想让她好?
吕大夫被秦宁之幽暗深邃的眼眸吓了一跳。
一个小姑娘,怎么会有这种寒凉可怕的眼神,一定是他眼花了。
方氏惊讶的不得了,“宁之,你怎么知道?”又看向青瑶,“姑娘最近读了医书?”
青瑶摇摇头表示不知,她比太太还惊讶好么?她整日里在姑娘身边待着,好吧姑娘是经常甩掉她自己跑出去玩啦,可是姑娘一向喜欢舞刀弄枪,什么时候对医书感过兴趣啊!别说医书了,他们清宁院里连本《三字经》都找不着啊!
四姑娘不喜欢读书在秦府又不是秘密!
吕大夫冷静下来后,则神色晦暗,四姑娘方才能准确说出自己要换什么药,绝不仅仅是读过几本医术那么简单。
四姑娘精通医理。
可他一直在帮秦府的人治病,只听说过这位四姑娘嚣张任性、凶悍无礼,还从来不知道她竟然会医术?
这可如何是好?
“我之前在外面救过一个医馆大夫的女儿,正巧当时译表哥得了伤寒不能找我来玩,于是我便问了那大夫该怎么治伤寒,他跟我说过一些,恰巧记住了。”秦宁之抿了抿唇,面不改色地撒谎。
她之所以会医术还要得益于在晋国公府的那六年。
她嫁到晋国公府后,背负了一身的骂名和责难,唯一的收获就是她这身医术和她的恩师挚友。
那是她在晋国公府六年里唯一的慰藉。
只是后来,他们都不得善终……
想到这儿,秦宁之的神色黯了黯,不过转瞬即逝。
既然老天爷让她的人生重来了一次,那么所有人的命运都有被改变的可能。
所以她要努力,她必须努力。
“原来如此。”方氏和青瑶都接受了秦宁之的解释。
第一是因为秦宁之虽顽劣但正义,打抱不平、救人性命这种事对她来说稀疏平常。
第二是因为秦宁之与方家表哥们的关系很好,从小混在一起的魔王,会帮表哥打听怎么治病也合情合理。
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秦宁之虽然不爱读书,但是她这小脑瓜子还是很聪明的。
秦宁之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小时候秦宁之第一次展现这项技能的时候,秦二老爷和秦老太太都高兴坏了,直言若是个儿子秦府就光宗耀祖、后继有人了!秦老太太更是赏了很多体己给秦宁之,一时间宠爱到了极点。
可是秦宁之渐渐长大了,越长越歪了,秦老太太的那些期待也就化成了几倍的怨念。
唉,往事不可追,往事不可追啊!
吕大夫也偷偷松了一口气,笑着解释:“四姑娘真是冰雪聪明,在下正是要换小柴胡汤给四姑娘服用,不过病者在场,多有不便。”
当大夫的不当着病患的面开药方子倒是人之常情。
可这位吕大夫眼神闪烁,显然是撒谎。
秦宁之笑了笑,并不戳穿他的谎言。
秦府中不想让她好的人她自然知道是谁,不过并不想在这种小事上大做文章,别到时候反被人倒打一耙。
等着吧,日子还长呢,总会露出狐狸尾巴。
这时候,青芽端了吃食进来,吕大夫赶紧找了个借口匆匆告退了。
秦宁之也没心思为难他,由方氏喂着吃了半碗小米粥和一块水晶糕就又睡下了。
她刚刚退烧,刚刚又一番折腾,身子还虚得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