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阅读全集无敌废皇子

阅读全集无敌废皇子

朕闻上古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无敌废皇子》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朱高煦朱棣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朕闻上古”,喜欢军事历史文的网友闭眼入:半个时辰后,一个三十来岁的华贵妇人,带着几名宫女快步走来,正是太子妃张氏。因为永乐帝与徐皇后感情笃深,加上某些特殊原因,故而在徐皇后病逝之后,朱棣也效仿老爹朱元璋,下旨永不立后。宫中无皇后,太子妃就是这皇宫内最尊贵的女人,所以张氏每日都要处理后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处理完了后宫琐事,从宫人口中得知了“汉王即将监国”这个惊人消息,顿时就急匆匆......

主角:朱高煦朱棣   更新:2024-06-27 04: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高煦朱棣的现代都市小说《阅读全集无敌废皇子》,由网络作家“朕闻上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无敌废皇子》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朱高煦朱棣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朕闻上古”,喜欢军事历史文的网友闭眼入:半个时辰后,一个三十来岁的华贵妇人,带着几名宫女快步走来,正是太子妃张氏。因为永乐帝与徐皇后感情笃深,加上某些特殊原因,故而在徐皇后病逝之后,朱棣也效仿老爹朱元璋,下旨永不立后。宫中无皇后,太子妃就是这皇宫内最尊贵的女人,所以张氏每日都要处理后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处理完了后宫琐事,从宫人口中得知了“汉王即将监国”这个惊人消息,顿时就急匆匆......

《阅读全集无敌废皇子》精彩片段


汉王,监国?

东宫太子府,顿时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朱高炽眼中闪过一抹凝重,随即眨巴了几下小眼睛,又呜咽了起来。

“好啊,这可是真是太好了……儿呐,咱们这就收拾收拾,明儿一早就请道恩旨回顺天去……给人家腾地方……”

“应天容不下咱们了……腾地方……腾地方啊……”

朱瞻基见状无语地以手抚额,随即挥了挥手,示意宫人赶紧把他架走,别在外面丢人现眼。

铁憨憨就这般一边呜咽着,一边被好几个宫人架了进去。

等到他们走后,朱瞻基这才走上前来,故作镇定地笑问道:“二叔,老爷子真让您监国?”

朱高煦打量了一下这英武俊朗的好大侄儿,似笑非笑地回答道:“你不是老头儿的心肝儿吗?自己去问他啊!”

碰了个软钉子,朱瞻基只能讪讪陪笑。

毕竟他如今不过十五六岁,还只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郎,全无日后宣德大帝的气度与城府。

朱高煦慨叹了一句,突然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大侄儿,你喜欢吃烤肉吗?”

朱瞻基一愣,“二叔说的是‘炙肉’吧?外酥里嫩,肉质鲜美,别具风味。”

朱高煦:“!!!”

你娘咧!

这小兔崽子!

懒得与他废话,朱高煦拔腿就进了里屋。

与朱瞻基单独站在一起,他总感到一股凉气袭来。

太子朱高炽正坐在床榻上,一般的椅子还真承受不住他这吨位。

瞧见朱高煦跟了进来,铁憨憨又开始呜咽了起来,还不忘抹了几把眼泪。

见到他这副模样,朱高煦叹了口气,随即将宫人们都赶了出去。

“行了老大,你装模作样地哭给谁看呢?我这正心烦着呢!”

朱高炽有些尴尬地止住了呜咽,伸出小胖手撸着白毛阁大学士。

“老二啊,你都监上国了,还烦什么?”

铁憨憨不太明白,自己这个二弟,今日登门是来故意炫耀的吗?

但是看他这满面愁容的模样,倒还真是不像。

朱高煦没好气地冷哼一声,大大咧咧地坐在了太子爷对面。

“监国?我一个王爷,监哪门子的国?”

“老头子的心思,你还不知道吗?他又想打仗,又不愿受你掣肘,这才借着由头把你的监国之权给收了!”

“不过你们两个置气,把我卷进来算怎么回事?反正这烂摊子我不接,爱咋办咋办!”

朱高炽脸色一变,重新打量了几眼朱高煦。

这个老二,今日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若是换作以往,老头子让他监国,只怕他会高兴得连蹦带跳。

但是现在这表现,倒真不似作伪!

想到这儿,朱高炽忍不住宽慰道:“皇上都下令了,那你就先干着呗,难不成你还敢抗旨不遵?”

“正好我这身子骨弱,总算是得空休息几天了。”

瞧见他这副惫懒模样,朱高煦更是气得不行。

“反正我不管,这烂摊子我不接,明儿一早我就去云南就藩!”

“你们爷俩爱咋闹咋闹,不能这么欺负人啊!”

铁憨憨彻底惊了,难以置信地看着朱高煦。

这还是自家老二吗?

去云南就藩这种话你都说得出口?

你搁这儿骗鬼呢?

“老二啊,你到底想问什么?别打马虎眼了,我这身子骨经不起折腾啊!”

朱高煦听了这话,眼中顿时划过了一道亮光。

太子朱高炽仁政爱民,对自己这个二弟也是维护有加,只可惜他天生肥胖,体弱多病,导致在位时间极短,只有可怜的八个月。

若是把他这身肥膘给减了下来,让洪熙皇帝多活几年,宣德大帝晚点出现,那自己日后的逍遥生活指日可待啊!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顿时兴奋地看着大胖胖,眼中露出了炽热目光。

朱高炽被他那眼神给吓到了,急忙用白毛阁大学士挡在了胸前,略显慌乱地喝道:“老二,你想干嘛?你不要乱来啊!”

这家伙抽什么疯,那眼神怎么就跟地痞流氓见到了俏丽姑娘一样?

“大哥,我最近学了一套‘畊宏体操’,对燃脂很有帮助,来跟我一起跳起来!”

“啥畊宏?啥体操?啥燃脂?老二你疯了吧?你别上手……你不要过来啊!”

半个时辰后,一个三十来岁的华贵妇人,带着几名宫女快步走来,正是太子妃张氏。

因为永乐帝与徐皇后感情笃深,加上某些特殊原因,故而在徐皇后病逝之后,朱棣也效仿老爹朱元璋,下旨永不立后。

宫中无皇后,太子妃就是这皇宫内最尊贵的女人,所以张氏每日都要处理后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

她处理完了后宫琐事,从宫人口中得知了“汉王即将监国”这个惊人消息,顿时就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远远地望见宝贝儿子在门外发呆,张氏急忙快步走了上去。

“你这孩子,在这儿发什么呆啊?你爹呢?”

朱瞻基面容僵硬地回过头来,抬手指向了屋内。

张氏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下一秒同样僵在了原地。

这是在……弄啥咧?

“大哥,这第一套名《本草纲目》……”

“老二啊……你放过你大哥吧……”

“五、六、七……走……诶对……腿抬起来……来把脚踢高……”

“老二……我出汗了……好像……还真有效果……”

朱瞻基母子静静地看着兄弟二人手舞足蹈,跟着汉王口中的拍子跳个不停,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汉王朱高煦,这是咋滴了?

……

乾清宫。

朱棣正惊诧于朱高煦的变化,一时间有些拿捏不准。

老二主动请求去云南就藩,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若是真心,那他为何直到今日才幡然醒悟?

如果是假意,那为何朕让他监国,任由他闹腾,他又那样百般推脱?

一时间朱棣心乱如麻,捋着胡须沉吟不语。

恰在此时,一道身影匆匆入内,跪地禀报道:“启禀皇上,太子府属官已经缉拿,请皇上下旨发落。”

此人面容阴鸷,鹰嘴鹞目,神情阴冷,正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朱棣扫了他一眼,淡淡道:“太子什么反应?”

纪纲心中一凛,却还是硬着头皮描述了当时场景,甚至将太子爷的原话原封不动地讲了出来。

朱棣听后并未动怒,只是觉得有趣极了。

老大每次都是这样,他早就见怪不怪了。

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嘛。

只是老二去了东宫太子府,去做什么?

去炫耀吗?

还是去请教?

“去看看,汉王去太子府所为何事。”


乾清宫,御书房。

朱棣手中拿着奏章,却是丝毫看不进去。

他时不时地起身踱步,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小鼻涕,郑和回来了没?”

“回皇上的话,太子爷已经亲率文武百官前去迎接了,估摸着快进宫了。”

小鼻涕躬身回答道,忍不住偷偷笑了笑。

这位皇上文治武功,堪比太祖高皇帝,什么时候露出过这般着急的模样。

朱棣听了这话,随即连连点头,脑海中却是思绪翻飞。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便仓促回国。

这第一次出海,只是朱棣的一次尝试,以破除高皇帝“片板不得下海”的祖训。

当年朱棣即位为帝,迫不及待地想要推行新政。

得位不正的他,迫切地想要使大明复兴,重振雄风。

他也发誓决不做温饱即安的井底之蛙,永乐新政就是要从国策的根本入手,奠定一代盛世之基石。

奈何朝堂之上矛盾重重,即位初期时局动荡,朝臣各怀诡异心思。

在这种情况之下,朱棣明白要想天下归心,道路还很漫长。

他想要大治天下,必须另谋新路。

万事开头难,永乐新政,关键是如何迈出第一步。

正在这个时候,郑和提出了扬威海外,朱棣认为这是当时最合适的突破口,完全冲开片板不得下海这块坚冰,如此才能振聋发聩,势如破竹!

他朱棣就是要借下西洋,拉永乐中兴的这驾新车,作强国富民的大文章!

所以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去得仓促,回来得也仓促,效果也十分喜人。

郑和等人途经了麻喏八歇国、三佛齐旧港等海外小国,还顺手宰了海上最大的盗匪头子陈祖义,成功宣扬了大明天威。

只是出海靡费甚众,却没有带回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引得朝臣极其不满。

不过第一次尝试,不出错已经算是很好了。

郑和回国后,立即就进行了第二次远航准备,同年再次出海远洋。

然而这次远航的主要目的,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规模较小,带去施恩的物资却不在少数,带来的海外物资更少,朝臣们更是暴跳如雷。

当时国库空虚,朱棣不得不暂缓郑和出海之行,一直到永乐七年九月,郑和才得以第三次出海远洋。

只是这一次,可就奔着海上财富去得啊!

朱棣顶着群臣反对的莫大压力,硬生生地力挺郑和出海,就是为了此刻,等待着郑和从海上带回大量财富,填补那几近空虚的国库!

如果这次郑和又是出海靡费甚众,在海上漂泊两年空手而归,别说夏元吉等朝臣会暴跳如雷,朱棣都会亲手砍了他的脑袋!

没银子,拿什么修顺天帝都,拿什么北伐蒙元,拿什么编《永乐大典》,拿什么疏浚大运河……

郑和如果空手而归,那永乐新政大部分都不得不暂停了啊!

一想到这儿,朱棣就有些心急如焚。

“小鼻涕,你说郑和这次能满载而归吗?”

大太监一愣,“皇上,郑大人已经递了消息,此次合计共有三十多个藩国使臣向大明称臣纳贡,算上那些小部落土酋,那可当真称得上是万国来朝的盛世之场面啊,不是满载而归吗?”

朱棣瞪大了眼睛,恨不得一脚踹过去。

老子说的“满载而归”,是这个意思吗?

那些海外藩国上贡的域外方物,要是不值钱该怎么办?

小鼻涕瞧见朱棣脸色不愉,顿时就反应了过来,轻飘飘地给了自己一巴掌。

“哎哎……是奴才愚笨,但是奴才记得,汉王爷曾说过,海上财富数不胜数。”

“郑大人此次出海,可比前两次规模更大,远行时间更久,定然收获颇丰啊!”

不提朱高煦还好,一提到这个兔崽子,朱棣心里就来气。

“去,把他畜生唤来,朕都不知道,他知道个屁!”

小鼻涕笑着应声离去,他明白皇上这是心急如焚,想从汉王那里得到些安慰罢了。

半个时辰后,朱高煦满脸狐疑地走进御书房。

瞧见朱棣老神在在地坐在床榻上面,主动开口道:“爹啊,啥事儿这么急啊,不能等明天万国宴结束了再谈?”

他受命安排今晚上的万国宴,要与礼部、太常寺等部门接洽,忙得可谓是不可开交。

朱棣瞧见他满头大汗,心中不由一软,罕见地没有骂他。

“老二,明晚的万国宴安排好了吗?”

朱高煦清楚他这问的不是宴会,而是假刺杀计划。

“放心吧爹,我办事你放心,刺杀这方面儿子有经验啊!”

朱棣无语。

听听这畜生说得都是些什么话?

“爹没事儿我先走了,礼部那边还等着我敲定宴会名单呢……”

朱高煦眼尖地注意到朱棣皱眉,立马撒丫子就准备开溜。

然而朱棣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朱某人就吓得脚下一顿,不敢挪动分毫。

“上次你说,海上财富数不胜数,真有此事?”

“爹啊,你等会儿见了郑和,不就知道了吗?”

朱棣瞪眼,“老子就要听你解释,你怎么证明海上财富无穷无尽?不然发配凤阳高墙!”

朱高煦:“???”

我尼玛啊!

神经病吧你!

发配高墙的威胁下,朱高煦只能无奈地上前抓起笔墨纸砚,笔走龙蛇地画了起来。

朱棣见状很是好奇,就连小鼻涕都向前探出了脑袋,他们想要看看汉王究竟在画什么东西。

短短片刻时间,朱高煦就把笔一扔,朱棣这才惊觉,这赫然是一幅堪舆图。

“老二,你这是不是画错了,怎地我大明才这么点?”

朱棣看着那一个小圈圈,忍不住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愤怒。

朱高煦无奈,开始普及起了地理常识。

“爹,你看这是我大明,黄河长江顺天应天,北边是鞑靼与瓦剌,西边是西域诸藩小国,东边就是朝鲜与倭国,南边是暹罗等山区小国。”

朱高煦指着堪舆图,直截了当地点出了大明周边夷国。

朱棣听后虽然点了点头,因为这堪舆图画得很准确,只是大明有点小罢了。

“其他暂且不提,爹你知道东边的倭国吧?在大明印象中这就是块化外蛮夷之地,极其贫瘠贫苦,但是倭国的资源,却是极其丰富!”

朱高煦提笔在倭国圈内点了一个黑点,“这里是石见银山,含银超上亿两,这里是佐渡金山,含金超千万两,含银越百万吨……”

话音未落,朱棣便豁然起身,怒喝道:“这不可能,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银子?上亿两白银,千万两黄金,我大明一年赋税才不过三千万两银子!”

上亿两白银,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