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烨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文章全文》,由网络作家“情绪的面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朱烨朱元璋,文章原创作者为“情绪的面具”,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官,但是活罪也难逃。“太子病故,自然要立其子为储!其膝下之子立其一继承父位,为大明明君!”刘三吾头上的冷汗就没停过,他一介书生怎能承受着朱元璋这种上位者的怒气。“老家伙!你这是在跟咱耍心眼呀!”朱元璋冷哼一声:“咱不见你,你威胁咱!咱见了你,你又在这给咱说没用的话!”“你以为咱真不敢动你脖子上的那颗球是吗!”......
《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文章全文》精彩片段
“陛下说的是!”蒋瓛看着面前激动的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一辈子劳苦功高,可是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却屈指可数,自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一腔感慨无人可诉!却没想到今日朱烨一语中的,说出朱元璋心中肺腑!
“这是佛祖不忍咱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这才让咱的大孙失而复得!老天待咱不薄啊!”
朱元璋强忍激动,言语间却已然红了眼眶。
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小院,朱元璋心中五味杂陈,虽然不舍,但还是转身离去。
带着蒋瓛回到宫中,朱元璋还惦记着院子里的朱烨。
想到这么多年自己不在朱烨的身边,也不知道这孩子受了多少的苦难才成长成今日这般。
又想到自己明知那是自己的孙儿,却不能把他接进宫里,朱元璋又是烦躁又是难过。
“妹子呀!咱的孙儿,咱的大孙!他没死!”
“老天爷怜悯咱,让咱找到了大孙!可是咱却不能把他接回来!那孩子,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啊!”
朱元璋呆在空无一人的寝宫内,看着常伴自己身边的马皇后遗物,此时已然泪目。
只有在此时,他才能在任何人看不到的地方释放自己的情感。
任谁也不会想到杀伐一生的铁骨汉子,此时因为悲痛脆弱双眼通红。
抛开朱元璋皇帝的身份,他不过也是一个垂垂老矣又刚刚失去爱子的孤寡老人。
“咱对不起咱孙,对不起标儿!”
“那孩子,是被咱生生活埋啊!要不是咱孙儿命大,自己爬出墓室,咱就再也见不到咱大孙啊!”
朱元璋轻抚马皇后生前常用的那串佛珠,收敛情绪,轻声道。
“不过,你放心,咱一定会早日把他接回来,等到咱把一切都稳定下来,把阻挡咱孙回宫的一切障碍都清扫干净!”
“咱要风风光光把咱孙接回宫!把这些年亏欠他的,双倍给他!咱要将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他!”
说到这,朱元璋眼中精光暴起,身为在位者的气势弥散开来。
“陛下!”
朱元璋的贴身太监黄狗儿捏着手心的冷汗,轻手轻脚的走进屋,生怕自己的到来惹恼了屋内的人。
“何事!”朱元璋深吸口气,闭目再睁,眼中的情绪退褪去,只剩坚毅和冷静。
他自然知道这个时候,如果没事的话,黄狗儿不会进入寝宫来打扰自己!
“中…中书舍人刘三吾求见!”黄狗儿轻声说道,他甚至感觉到自己的膝盖都是发颤的。
他也不想帮刘三吾,但是读书人都是死脑筋,怎么说也说不听。还扬言要是朱元璋不见他,他就跪死在宫门前。
黄狗儿无奈,只能帮刘三吾通传。
“这个老不死的!咱不是说了不见吗?”朱元璋也知道刘三吾的性格,读书人一根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刘大人他,跪在宫门外求见……奴婢劝过了,可是刘大人他……”
黄狗儿生怕朱元璋生气先拿自己开刀,又不敢把话说全。
“罢了!让他进来罢!”
朱元璋有苦难言,毕竟自己也知道刘三吾的犟脾气,说一不二!
自己若是不见他,依照刘三吾的脾气,还真不知道能做出来什么!
现在朱元璋想想自己当初放话绝不杀言官的豪言壮语,还真是恨不得咬了自己的舌头。
没多时,一位老夫子便被黄狗儿带到朱元璋面前。
“臣中书舍人刘三吾,参见陛下!”刘三吾跪地俯首,
“有屁快放!”朱元璋眉头一皱。
刘三吾听到朱元璋的语气,心中叫苦不堪。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臣是来询问储君一事,不知殿下心中是否已经有了人选,还请陛下明示!以安众臣子之心!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黄狗儿闻言见朱元璋面色不佳,小心翼翼往后推了几步,脑袋往脖子里面能缩多少便缩多少,生怕刘三吾的话得罪了朱元璋,自己被朱元璋拿来出气。
“好你个刘三吾!安群臣之心!安百姓之心!话说的圆满!咱要立谁为储君,用得着你为咱操心?”
“咱儿子刚走!你们便频频逼迫咱立储!到底是何居心!”朱元璋气得杯子都砸了个细碎!
“陛下!太子故去!臣等也痛心疾首!”
“但太子已去,现在朝堂不稳,人心惶惶!臣也只是希望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早日立储,将朝堂人心稳固下来!”
刘三吾跪在地上,大声进谏道。
“立储立储!你以为立储之事如你们三言两语说话般简单!”
“咱倒是想立!你倒是说说,咱要立谁为储!是谁能扛起这大明的江山社稷!你倒是说啊!”
朱元璋怒目圆睁,浑身散发着威慑之气。
刘三吾感受着殿内的杀意,说不怂那是假的!但是自己若是说错话,就算知道朱元璋不杀言官,但是活罪也难逃。
“太子病故,自然要立其子为储!其膝下之子立其一继承父位,为大明明君!”
刘三吾头上的冷汗就没停过,他一介书生怎能承受着朱元璋这种上位者的怒气。
“老家伙!你这是在跟咱耍心眼呀!”
朱元璋冷哼一声:“咱不见你,你威胁咱!咱见了你,你又在这给咱说没用的话!”
“你以为咱真不敢动你脖子上的那颗球是吗!”
“今日,你还非得给咱说道说道!太子膝下的儿子,哪个入了你中书舍人刘三吾的眼!”朱元璋冷笑道。
酒香四溢,朱元璋一下就被俘获了味觉,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喝过的酒,简直是不堪入口。
“这是孙儿自己拿粮食和野果酿出来的酒,旁地儿可喝不着这样的好酒。”
朱烨接过酒坛,又给朱元璋满上,这才给自己也倒了一碗。
“孙儿竟然还会酿酒之术?”朱元璋眼中一亮,朱烨给他的惊喜真是越来越多了。
“都是平日无趣,自己研究出来的。”朱烨自谦道。
平时朱元璋虽然身为皇帝,但是由于古代酿酒技术落后,喝的酒都是浑浊的。
今日见道如此清澈如水的酒酿,实在忍不住多喝了些。
朱元璋又一碗酒下肚,把玩着酒碗:“想当年,咱穷的饭都吃不上,又怎么有心思去拿粮食酿酒。”
“所以多亏了当今皇上,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这粮食酿的美酒,爷爷才能喝上。”
朱烨怕爷爷说着自己浪费粮食,赶紧找个借口想岔开话题,结果没想到自己的马屁拍到了正经地方。
朱元璋闻言,面露喜色:“孙儿当真认为皇上让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那是当然,咱皇上对大明有恩,没有皇上,哪来如此安居乐业的日子。”
朱烨毫不吝啬对朱元璋的夸赞。
“哈哈哈,说的好。咱皇上,就是个好皇帝。”朱元璋心情大好,又将朱烨刚满上的酒碗喝了个干净。
爷孙俩一唱一和,频频举杯,不多时,酒已经下去了一半。
“爷爷,你看,如今河山被皇上治理的如此之好,江山无忧,不如辞官还乡,咱爷孙俩去游迹天下如何?”
朱烨趁热打铁道。
“你个臭小子,老是让咱告老还乡,怎么的,嫌咱老了?老的动不了了?”
“我告诉你,只要老子一天能动弹,老子就得在这个位子上坐稳了。”
朱元璋眯了眯眼,但是语气显然并不是真的生了气。
“哈哈哈,没有,孙儿这不是开玩笑呢,爷爷别生气。”
“不想辞,就不辞,孙儿给您提前留好路。”
后面这句话,朱烨可不敢让爷爷听见,也只是自己小声嘀咕了去。
见朱元璋有些酒劲上头,朱烨悄悄的将酒坛拿了下去。
这粮食酒虽然好,但是就是酒劲太大了点。
“路?什么路?爷爷给你留路才对。咱告诉你呀,咱大明的皇帝那是明君,你小子出息些,接了爷爷的班,好好为国家效力。”
“大明的江山,你可不能不管,你得好好给咱的百姓造福……”
朱烨酿的酒都是高度酒,朱元璋高兴,酒劲上来的也快,筷子都拿不住了。
“老爷,您喝多了。”蒋瓛见状不对,赶紧上前扶住朱元璋。
朱烨也没想到朱元璋竟然醉的如此之快。
也不怪朱元璋酒量差,毕竟在明代喝的酒都是低度酒,像朱烨这种用现代手法提炼的白酒度数难免高了些。
“你得答应咱,百姓才是根本,你一定真心对待百姓,只有对百姓好,大明朝才能永远繁荣昌盛……”
朱元璋站起身,有些摇摇晃晃。
“好,我答应爷爷。”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爷爷要跟自己说这些,但是朱烨也只当是爷爷喝多了酒,说的胡话。
朱烨伸手想要扶朱元璋进屋休息,却被蒋瓛拒绝了。
“都事府内还有公务等着老爷处理,在下将老爷送回去便是,大爷不必担心。”
蒋瓛可不放心朱元璋真的在朱烨的院中住下,若是皇上夜不归宿,那皇宫里还不翻了天。
想到自己也没有准备爷爷住下的被褥,朱烨只好抱拳冲着蒋瓛说到:“那麻烦大人了,还劳烦大人照顾好我爷爷。”
目送着蒋瓛等人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软轿将爷爷抬走,朱烨这才松了口气。
“这老头的酒量太差了,以后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喝这么多。”
朱烨摇着头,将东西收拾完,略感些许酒劲上头,便也进屋睡觉去了。
朱元璋被蒋瓛带到了宫中,再醒来之后已经是第二日了。
上过早朝之后,朱元璋还在感慨朱烨的酒的确是好酒,昨日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醉的那般快,但是今日起来竟然没有头疼的感觉。
这个孙儿,还真是有不少好东西呢。
想到朱烨,朱元璋心中一阵暖意,但是随即想到了什么,便唤来蒋瓛。
“咱让你去调查的事情如何了?”朱元璋看了看婢女送来的醒酒茶,并没有要喝的意思。
“回皇上,已经有些眉目了。”
“根据口供,朱老大将公子捡来的时候,除了朱老大见过那枚龙形玉佩,不少邻居也都见过。”
“只是时隔久远,见过的人也记不太清楚了。”
蒋瓛恭敬地将自己调查到的线索如实汇报给朱元璋。
“那就抓起来严加审问,只要不被咱孙发现就成。这件事你亲自去办。”
“为了大明的江山,这事儿不能有任何遗漏,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朱元璋冷声吩咐道。
蒋瓛领命,心中已经了然,在朱元璋的几句话中,已经判定了那些人的死刑。
朱元璋曾私下趁朱烨不注意找过那枚龙形玉佩,但是不知道为何,那玉佩竟然消失不见,再也没有见朱烨带在身上过。
他也派人在朱老大的家中寻找过,但是无果。
那枚最能够确认朱烨皇孙身份的龙形玉佩,不翼而飞。
朱元璋又不能开口去问朱烨,只能私下派人继续盯着朱烨,看看能不能找到那玉佩的蛛丝马迹。
“孙儿呀,你到底把那龙形玉佩放在哪儿了……”
不能确认朱烨的身份,实在是让朱元璋寝食难安。
他实在是怕这个给自己惊喜连连的孙儿,到头来是自己的南柯一梦。
朱烨越是表现得拥有帝王之才,朱元璋就越是害怕。
怕朱烨不是他孙子,怕这不世之才不能为自己所用。
若是朱烨,不是他的大孙,不是自己失而复得的太子之子朱雄英,朱元璋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承受这种结果。
刘三吾踌躇的跟在朱元璋的身后,心中有话,又不知道该不该说。
朱元璋看着刘三吾那副样子,自然知道他憋了什么屁:“皇孙的事情,你知我知,若是泄露,你不仅得挨揍,你还得掉脑袋。”
“遵……遵旨。”
刘三吾吓得心脏都快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
皇上竟然称朱烨为皇孙,原本自己还只是猜测,现在都不用猜了。
这就等于皇上告诉了自己那小郎君的真实身份。
“你看咱孙儿如何?”
朱元璋心中早就已经有所定义,但是还是想听听刘三吾的意见。
“这……皇孙殿下,无论是才情还是学识,乃至治国之道,都颇有见解。”
“实乃大明之幸,家国之幸……”
刘三吾激动的话都说不成句了。
“今日这话,给朕烂到肚子里罢。”
朱元璋说罢,不再理会刘三吾,自己往前走去。
那可是皇孙呀,皇上亲自带着自己来见皇孙,且让自己不准泄露出去。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皇上已经自动将自己划分到大皇孙的羽翼之下。
刘三吾又激动又忐忑的跟在朱元璋身后朝着皇宫走去,不敢作声……
回到宫中,朱元璋屏退了刘三吾,又开始批阅起桌上摆放的奏章。
就在这时,黄狗儿小心翼翼的打断认真的朱元璋说道:“皇上,淮王殿下求见。”
“……允炆?他怎么来了?”
想起血燕粥的事情,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起。
他并不是很想看见朱允炆,上次鹿血的事情,依旧像个疙瘩一般,在他的心里,留下了痕迹。
放下手中的奏折,朱元璋开口:“让他回去吧”。
黄狗儿为难的看了一眼面无改色的朱元璋,只得小心翼翼的退下去。
不多时,黄狗儿又回到了殿中。
“回去了吗?”朱元璋冷笑,以为朱允炆已经回宫,心中暗觉,这孙儿还真是毫无诚意。
“回皇上,并没有,殿下说是在外面等着,待皇上忙完了,他再求见。”
黄狗儿如实的回答道。
“哦?”朱元璋诧异之后,便是满意,心下也软了几分:“外面风大,让他进来等吧。”
没多时,朱允炆便来到了殿中。
“孙儿见过皇爷爷。”
得到朱元璋允许的朱允炆,站起身来,继续朝着朱元璋说道:“皇爷爷辛苦了,孙儿给您揉揉肩,皇爷爷休息一会儿可好?”
见朱元璋点头默许,朱允炆这才走上前来,轻柔的给朱元璋按摩起肩膀来。
“你找咱有事?”朱元璋看着稚嫩的朱允炆,不知怎么,心中浮现出了朱烨的身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