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佳音陶红英的现代都市小说《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全章阅读》,由网络作家“花期迟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是作者“花期迟迟”笔下的一部穿越重生,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李佳音陶红英,小说详细内容介绍:护着粮食一般。李老太一烟袋锅儿就敲了过去。“把嘴给我闭上,你什么德行,家里谁不知道!再敢多嘴,晚上别吃饭了。”“粮食都没了,还吃什么饭啊!”吴翠花躲过了烟袋锅儿,嘟囔一句,惹得全家都是冷眼。李老太接过襁褓,看着小孙女眼睛亮晶晶,心里松了一口气。“奶奶的福妞儿哎,没吓到吧?奶回来了,咱们不怕啊。”......
《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全章阅读》精彩片段
吴翠花也跳出来,骂道,“那些忘恩负义的东西,昨晚还吃了咱家的鱼呢,方才眼看着都不肯帮忙。”
李老四冷冷瞪了她一眼,不肯应声。
三嫂还知道护着行李和他的媳妇孩子,这个二嫂子有好处就冒头,遇事就躲。
若不是碍于二哥,他真想一巴掌打的她满地找牙。
待得李老太等人赶回来,听说粮食被抢,也是脸色不好。
吴翠花上蹿下跳,好似她方才如何出力护着粮食一般。
李老太一烟袋锅儿就敲了过去。
“把嘴给我闭上,你什么德行,家里谁不知道!再敢多嘴,晚上别吃饭了。”
“粮食都没了,还吃什么饭啊!”
吴翠花躲过了烟袋锅儿,嘟囔一句,惹得全家都是冷眼。
李老太接过襁褓,看着小孙女眼睛亮晶晶,心里松了一口气。
“奶奶的福妞儿哎,没吓到吧?奶回来了,咱们不怕啊。”
佳音回了她一个口水泡泡,想安慰老太太几句,出口却是咿呀呀。
这反倒哄得李老太更高兴了,“罢了,粮食没了就没了,一家子平安就好。再说,咱们家还有小福妞儿呢,跟着沾点儿福气就不能饿肚子。”
吴翠花撇嘴,还想说什么添堵,却被李老二扯了一把。
“去拾掇东西,要赶路了。”
吴翠花翻个白眼,到底没敢再说什么。
佳音躺在娘亲的怀里,重新坐着老爹的独轮车上路。
她的小眉头皱着,努力想着怎么才能不那么惊人,又能实实在在帮到家里。
可惜,她的小脑袋瓜还没发育完全,办法没想出来,她先睡着了…
佳音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歇脚儿的时候了。
这会儿日头正晒,陶红英怕闺女晒到,让家喜和家安捡了几根木棍儿,用布条儿绑了。
上面盖上一件李老四的大布衫儿,做了个简易的凉棚遮阳。
吴翠花时不时回头瞥佳音一眼,嘴里叨叨咕咕的也不知在说什么,估计也不是什么好话。
粮食被抢走了,现在驴车上就剩了半袋子小米儿,还有之前挖回来的地瓜。
一大家子人,还有那几个半大小子,这点儿东西根本撑不了多久。
李老太吧嗒吧嗒抽了两口烟袋锅子,一双略显浑浊的眼睛满满都是愁。
“老四啊,小米和地瓜放得住,先留着。你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找点吃的。”
李老太回头看孙女眼睛还闭着似乎没醒,声音都压低了几分。
李老四痛快应了,背上弓箭就往山上去。
几个小子想跟着,被李老四赶了回来。
人多反而不好打猎,他们几个心浮气躁的,就算有个野鸡野兔啥的也得被他们吓跑。
佳音听到李老太的话,睁眼看过去,只见到她爹壮硕的背影,有些担心。
这样的饥荒年,连人都没有吃的,那些野味还能活着?
没有她跟着,她爹能猎到活物儿才怪了!
佳音赶忙伸着小手往李老四的方向抓了抓,嘴里咿咿呀呀,想把老爹喊回来。
陶红英以为佳音饿了,赶紧将她搂在怀里喂奶。
佳音冷不丁灌了一嘴的奶水,婴儿的天性让她下意识开始吞咽。
这么一打岔,李老四算是彻底走远了。
佳音默默叹气,唉,罢了罢了,下次她再跟着去吧。
半个时辰后,没有佳音偷偷在旁边从空间里往外拿东西,可想而知,李老四空手而归。
这附近人烟很多,山上别说野味,连树皮都几乎被剥光了,野果野菜都是没有一点儿影子。
众人看到李老四空着手回来,虽说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想到仅剩的那点儿粮食,到底还是有些惆怅。
李老二看着自己弟弟隐隐带了愧疚的黝黑脸庞,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玩笑道。
“你看看,没有咱们福妞儿在身边就是不行吧?
要我说啊,你出发之前就该抱抱福妞儿,没准儿就能抓着个山鸡野兔啥的!”
他这么一说笑,倒是冲散了几分方才弥漫在李家人周围的愁苦,大家都跟着笑了两声。
佳音对于李老二的话颇为赞同,咧开小嘴儿,两排没有牙的秃牙床上下磨蹭,也跟着咿咿呀呀的出声应和。
李老太看她这样,笑得越发开心,伸手去逗弄孙女,用烟袋锅子下面坠着的烟口袋在她面前晃悠。
佳音满脸黑线,这动作怎么那么像逗小狗儿呢。
虽然心里这么想,她还是认命的伸出小手去抓,惹得李老太等人又是一阵笑。
“妹妹不仅是福妞儿,还是开心果!”
家安笑得牙花子都快露出来了,拍着手说道。
虽然在山上没有找到好东西,李家人也不能饿着肚子。
李老太抓了一把小米,又挑了两个不算大的地瓜,交给三儿媳妇,让她去煮成糊糊。
赵玉茹小心翼翼捧着地瓜和小米,放在锅里,拿到河边去淘洗。
吴翠花伸着脖子看了那半袋子地瓜,又看看正在给佳音挤羊奶的家喜家安两兄弟,眼珠子咕噜噜直转,也不知在琢磨什么。
待到赵玉茹端着锅回来,吴翠花才懒洋洋的上手帮着忙活。
“哎,老四媳妇现在奶水也挺足了吧?”吴翠花和赵玉茹凑在一块儿,低声问她。
赵玉茹正在将地瓜切成小块儿,听到吴翠花这么问,手上动作一顿,狐疑的看了她一眼。
“你问这做什么?”
吴翠花向来不怎么关心陶红英,这会儿忽然问起奶水够不够,怎么都觉得不怀好意。
“我就问问。”
吴翠花有些心虚,抬手擦了擦鼻子,继续帮赵玉茹忙活。
一把小米,两个地瓜,加了大半锅的水,最后每个人也就分到一碗稀溜溜的地瓜小米糊糊。
赵玉茹眼尖,在河边看到一小丛青黄的野菜,加到了糊糊里,也算多添了些滋味儿。
几个大男人和半大小子稀里呼噜就喝完了一碗糊糊,连半饱都没有。
赵玉茹喝了半碗,面色平静的将自己碗里剩下的倒进了李老三碗里。
这饥荒乱世,他们一家老小要想活下去,还是要指望这几个老爷们儿。
她少吃一些没啥,总得让自家男人多吃点儿。
李老三愧疚又心疼的看了看媳妇,到底仰头把糊糊喝了。
吴翠花却好像没看到赵玉茹的举动,几口喝完了自己的糊糊。
她眼睛贼溜溜的觑了李老太一眼,见老太太面色还算和蔼,这才壮着胆子开了口。
她的手下越发轻柔的拍着小孙女,心里也无比的踏实。
一晃儿,李家人上船就七八日了。
他们各司其职,从不偷懒耍滑,也让孙家上下待他们和颜悦色,没有半点儿为难欺辱。
而佳音的任务,就是每日去陪着孙小姐玩耍。
七个月的小丫头也不会说什么,她无非是陪着咿咿呀呀。
偶尔吐几个口水泡泡,手舞足蹈一段儿,就能把孙小姐惹得兴高采烈,也哄得孙夫人露出笑脸。
这日,孙夫人瞧着赵玉茹给佳音缝的小帽子,花样儿倒是同她家乡很相似。
她一时来了兴致,把两个孩子放在内间,由奶娘照料,然后领着李老太去外间看她存下的花样册子。
结果,孙夫人一走,奶娘就开始打哈欠。
昨晚船身晃得厉害,她几乎一夜没睡,这会儿困得实在厉害。
奶娘索性偷懒儿把小姐放到了带围栏的小木床里,而佳音也不会翻身,就放任她躺在床上。
佳音侧头透过围栏的空隙看向孙家小姐,这小丫头躺在婴儿床上,无聊的玩着手指,然后就翻身坐了起来。
佳音生怕她摔了,就啊啊两声,想要她重新躺下。
可孙家小姐听到动静,反而扶着围栏站了起来。
然后,又被围栏外边,桌子上的一盘点心吸引住了。
那是一盘褐色的核桃酥,每块小儿巴掌大,香喷喷很是诱人。
小孩子好奇心重,孙家小姐干脆把佳音忘在脑后,伸着小短胳膊就去拿核桃酥。
而这会儿,奶娘已经靠在床边睡着了。
佳音有些急,不等她想办法提醒奶娘,孙小姐已经抓了一块核桃酥,直接塞到了嘴里!
“呜…”核桃酥干巴巴,孙家小姐的小嘴儿被塞得满满的,又不会往外吐。
想哭的时候,反倒抽了一些碎渣到气管里,很快就憋得小脸通红。
佳音恨不得跳起来,奔去救人,但无奈如今是行动不自由的婴儿啊。
她只能扯着嗓子大声嚎哭求救,“哇,哇哇!”
“怎么了,福妞儿?奶奶来了,奶奶来了!”李老太第一个跑了进来。
孙夫人随后,原本还担心女儿被吓到,结果就见女儿已经脸色发紫了。
“囡囡!”孙夫人吓得是魂飞魄散,手脚发软。
倒是李老太有经验,赶紧抱起孙家小姐,扣出她嘴里的核桃酥,又让她趴在自己手臂上,用力拍她的后背。
孙家小姐边哭边咳嗽,总算把核桃酥吐了出来。
而奶娘这会儿早醒了,吓得鹌鹑一样,缩在床脚儿瑟瑟发抖。
孙夫人紧紧抱了女儿,听着女儿哭声,总算回了神,满腔的怒火都洒向了奶娘。
“你是怎么看着小姐的!”奶娘赶忙求饶,“奴婢不是有意的,夫人。奴婢实在太困了,就想着眯一会儿,没想到小姐会起来吃点心!”
“你是说要怪小姐,跟你没关系?”
孙氏厉声责问,脸色涨红,若不是碍于身份,她都要伸手打人了。
奶娘额头紧紧贴着地面,痛哭流涕。
“不,不,夫人,都是奴婢的错。求您饶了奴婢这一次吧,奴婢绝对不会有下次…”
李老太看她哭得凄惨,眼圈青黑,就有些心软,于是试探着说道。
“夫人,我瞧着李嫂子照顾小姐,也是极细心的。听说她因为没有奶水给小姐吃,急得上火,嘴边一串燎泡现在还没下去呢。
就是这会儿眼圈儿都是黑的,想必晚上睡不好,一时困的厉害才犯了这样的大错。”
孙夫人扫了一眼奶娘,脸色微微有所缓和。
李老太轻轻拍着停了哭泣的佳音,语气更加柔和。
“夫人出门在外,就是一时生气,想要换人,怕是也没有可心的。再说这奶娘是真心待小姐的,更知道自己犯了大错。若是您大人大量,原谅她这次,她必定记着您的恩德,以后更加尽心照顾小姐,岂不是更好?”
奶娘心里对李老太感激至极,忙不迭点头。
孙夫人也觉得这话在理,瞧着闺女已经扯了她衣襟上挂着的珍珠串子玩耍,显见没什么大碍。
她就说道,“罢了,今日幸好是福妞儿在旁边,囡囡才没出什么事儿,也是老天爷保佑。否则你一百条命也补偿不了过错!”
奶娘闻言,刚刚松了口气,就听到孙夫人又道。
“但这事儿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你这个月的月银扣下,也好让你长长记性。”
“是,是,多谢夫人原谅,奴婢以后一定尽心尽力照料小姐,再也不会犯今日之错。”
奶娘差点害死小姐,不被转卖或者打个半死,已经是主子开恩。
别说扣一个月的月银,就是再多几个月她也欢喜认下。
“起来吧。”孙夫人心里犹残留一些气恼,说完便不再看她。
奶娘赶忙起身,然后偷摸儿给李老太递了个感激的眼神。
“李大娘,今日真得感谢福妞儿,要是没有她,囡囡指不定还要受什么罪…”
孙夫人看到李老太怀里乖巧安静的佳音,眼底带着浓浓的谢意。
李老太赶忙摆手,“夫人言重了,小孩子常有哭闹,也是碰巧了。还是咱们小姐有福,遇到什么事都能化险为夷。”
孙夫人听得高兴,高声吩咐丫鬟。
“开箱子,把我从府上带的那几匹上好的锦缎取出来,给福妞儿做几身好衣裙。”
李老太一听,赶紧摆手。
“夫人,使不得啊,使不得!我们这穷苦人家的孩子,哪里用得了绸缎做衣服?”
孙夫人顿了一下,也回过味儿来,她只想着送给福妞儿一些好东西,却没想这东西是不是她需要的。
可是不送绸缎,还能送些什么呢?
孙夫人犯了难。
奶娘看着佳音露在襁褓的小胖手儿,心里来了主意,小声提议道。
“夫人,李大娘一家都不能穿锦缎,再说缝制衣也麻烦。不如寻些细布的旧衣衫,立刻就能穿,也不打眼。奴婢昨个儿见李四嫂的袖口都带着补丁呢。”
这话倒是提醒了孙夫人,她当即点头夸赞。
“对,这主意好。你去让春儿把箱子里的旧衣服多找一些出来!”
李老太还想拒绝,佳音却伸出小手拽了拽她的衣襟,“咿呀…”
李老太以为孙女饿了或者想尿了,低头查看的功夫,奶娘就出去了。
而孙夫人也从床里侧的一个小匣子里,取了一张银票和两锭银子。
“大娘,你们一家投奔亲戚,多些银子傍身总是好的。这一百两银票,您好好藏起来,算我给妞妞儿以后嫁人添的压箱银子。”
说罢,她又把银锭子推过去,“这十两,您放在外边,留着偶尔有个花用。”
她也没忘了留个心眼儿,早早让赵玉茹寻了个理由把吴翠花支出去了。
马上要做午饭了,吴翠花不愿干活儿,倒是欢喜走了。
一家人避过人眼,偷偷上了山。
看到那一大片地瓜秧,还有李老四和陶红英挖出来的一堆大地瓜,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怕是能挖出七八百斤地瓜,家里半冬的口粮就有了。
“娘,哥,嫂子,快往袋子里装啊,小心来人碰到!”
李老四飞快扯了袋子开始装,催着众人。
众人回过神,来不及感慨欢喜,赶紧撑袋子的撑袋子,捡地瓜的捡地瓜,忙活得热火朝天。
最后所有地瓜都挖出来,装了二十多袋子和筐篓。
一大家子人来来回回搬了两趟,才算都搬回家去。
李老太看着库房里堆成小山的地瓜,嘴角几乎咧到了耳根儿。
有这些地瓜,他们一家子冬天就不怕挨饿了,随便切两个扔粥锅里,味道好还顶饿!
有了这样的好运气,不用佳音再讨好哭闹,李老四和田红英就每日都带着闺女往山上跑了,而且越走越深。
之前发现不少红松树,还有一棵核桃树。
两口子都想着采一些,给家里孩子们弄点儿零嘴儿吃。
李老四爬树打松塔,陶红英有些担心,守在下边。
结果就见闺女指着前边的树洞啊啊叫,她好奇扯开塞着树洞的茅草。
树洞里居然塞了满满的栗子,她试探着掏了一把,栗子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淌了下来,而且没完没了。
她装满一筐都不够,最后又装了一布袋子。
也不知道这并不大的树洞是怎么藏下这么多栗子的。
佳音趴在柳条筐里,乖巧的吐着口水泡泡,继续搜寻合适的位置,又放了两窝鸡蛋。
空间小院儿养了十四五只母鸡,每日都能捡上十个蛋,攒个三五日就不少了。
果然,没一会儿陶红英就在树后发现了蛋窝,简直欢喜疯了。
这还不是最惊喜的,直到李老四远远喊着。
“媳妇,你快来,看我找着什么好东西了!”
陶红英赶紧赶过去,就见李老四脚下放了一堆红艳艳的苹果和大枣,还有拳头那么大的黄梨。
即便没能咬一口,但嗅着隐约的香甜味道,就能猜得出,这果子一定好吃的不得了。
“你这是从哪儿找到的?卖相简直太好了!”
陶红英爱不释手的,挨个摩挲着。
这些苹果和梨,个个饱满圆润,根本不像是山上野生野长的小果子。
甚至比他们在京都街边看到那些售卖的,还大还新鲜!
欢喜之余,她心里又忍不住忐忑。
“老四,这果子能放心吃吗?”
“先弄回去再说。”
李老四也是心里发虚,这附近根本没有果树和枣子树,但他一个转身,这些东西就出现在脚边了。
佳音眼见爹娘谨慎不安的模样,生怕她们丢下她好不容易挪出来的好东西,赶紧咧开嘴咿咿呀呀嚷了起来。
陶红英上前给闺女喂奶,眼见闺女一直望向那堆果子。
想起婆婆常念叨的话,就是不信也必须相信了。
“老四,咱们把东西都带回去。许是咱家福妞儿想吃,咱们这是沾了她的福气。”
媳妇就是不说,李老四也舍不得啊。
他赶紧开始装袋子,顺手咬了一个苹果,甜的他立刻送到媳妇嘴边儿。
两口子亲亲热热分吃了一个苹果,佳音也吃饱了奶水和狗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