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昭李昆的现代都市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精品推介》,由网络作家“大千飞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昭李昆,文章原创作者为“大千飞雪”,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杀起来。秦峰咬咬牙,带兵冲杀万山军。城墙上的战斗,顿时惨烈起来。李昭和诸位寨主一样,面色凝重,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攻城战。杨辛兴奋道:“鸣鼓,为众将士助威。”十名壮硕士卒,不停敲击巨鼓。鼓声似万马奔腾,又似惊雷滚滚。城墙上万山军士卒,听到鼓声,士气为之一振。想起曾经被这些官兵欺压,被迫流亡深山。心中怒气,不再压抑,挥刀狠......
《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精品推介》精彩片段
张行元、张行茂又怒又怕,他们杀了这么多山匪。一旦城破,万难活命。
宋民元心中万分悔恨,不该同意出兵剿灭山匪,更悔恨没早点调离柳城。
柳城一旦被攻破,哪怕他侥幸逃出,依旧难逃重罚;朝中的那位恩师,也不一定会帮他。
秦峰深呼吸几口,然后道:“我军兵力远不如敌军,只能死守柳城,等待援兵。”
“柳城防务,全由你说了算。只要你能守住柳城,本官必会上奏朝廷,为你加官进爵。”宋民元急忙道。
城下,杨辛和卢柏良二人,皆心潮澎湃,终于等到这天了。
杨辛下令,抛石车做好准备。
士卒将巨石放入抛石车,无数巨石疾速砸向柳城。
不少守军被砸死,宋民元等人惊恐,连忙走下城墙,找地方躲避。
杨辛没下令立刻攻城,不停使用抛石车和弓箭,远距离攻击城墙上守军。
这些弓箭手来自秦牛岭,搭弓射箭动作迅速且精湛,明显受过专业的训练。
城下的诸位寨主,如章豹、李二娘、刘天明等人,见城墙上官兵四处躲闪,无力反击,皆心情畅快。
以往都是官兵打他们,如今反了过来,心中怎会不爽。
一些寨主迫不及待想要攻城,被杨辛劝阻,杨辛道:“守军不敢出城,我军有的是时间。先消灭一些守军,待会攻城时,也能少牺牲一些弟兄。”
秦峰和王文开,作为武将,只能站在城墙上,指挥士卒做好防御。有好几次,差点被箭矢射中。
他们已在心中,多次诅咒张氏兄弟祖宗十八代;如不是这两个白痴,他们岂会落到这般险地。
杨辛终于下令出击,数千名万山军士卒,扛着云梯,抵达城下。
城墙上扔下石块、热油等物,袭击城下万山军。
有的万山军士卒被砸中,躺在地上惨叫。
更多的士卒,成功将云梯架在城墙上,开始攀爬云梯。
浦前岭的寨主章豹,也亲自攀爬云梯,然后顺利登上城墙,一路猛打猛冲,斩杀数名守军,其壮异常勇猛。
见越来越多的万山军士卒登上城墙,和守军厮杀起来。秦峰咬咬牙,带兵冲杀万山军。城墙上的战斗,顿时惨烈起来。
李昭和诸位寨主一样,面色凝重,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攻城战。
杨辛兴奋道:“鸣鼓,为众将士助威。”
十名壮硕士卒,不停敲击巨鼓。
鼓声似万马奔腾,又似惊雷滚滚。
城墙上万山军士卒,听到鼓声,士气为之一振。想起曾经被这些官兵欺压,被迫流亡深山。心中怒气,不再压抑,挥刀狠狠砍向柳城守军,城墙上顿时鲜血横飞。
万山军士气虽高,但无论是士卒训练有素,还是武器装备,皆不如柳城守军,一时难分胜负。
秦峰想将万山军赶下城墙,并不件容易事。兵力劣势过于明显,源源不断的万山军正在攀爬城墙。
双方的厮杀,难分难解。仅两个时辰,城下和城墙上,已倒下近千名士卒。
有人还活着,但因手脚被砍断,痛苦发出嘶吼声。声音很快引来周围敌军,随即被补上数刀。
宋民元躲在远处,看着城墙上的战斗,暗暗心惊。
心中不由怀疑,战况如此激烈,柳城真的有机会等到援兵吗。
第一天的战斗,从中午打到天黑。杨辛见士卒疲惫不堪,下令退兵。
之前未指望首日即攻下柳城,所以众人并不沮丧。
晚上,杨辛大帐内。
李昭两手一摊,佯装无辜道:“是杨智说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李二娘狠狠看了眼李昭:“你不要以为我看不出来,杨智对你言听计从。”
“二娘不仅长得漂亮,且心思聪慧。”李昭由衷赞道。
李二娘长吐一口气,“朱威的东府岭,起码还有四千多兵力。且其占据险要地势,如何能打赢?”
“我自有办法。”
李昭眼冒精光,他盯上了朱威的山寨、钱粮、士卒。
尤其是刚刚,朱威在柳城抢了不少钱财,李昭担心他花的太快,必须尽快杀去东府岭。
见李二娘仍不太相信,李昭笑道: “我们可以打个赌,若我赢了,告诉我,你的真名是什么?我若输了,任你处置。”
“好,我同意,什么时候攻打东府岭?”李二娘爽快道。
“我要回去准备下,明天中午东府岭下相见。”
“行。”
东府岭上,朱威正在厅堂内饮酒,两手各拦一女,这两女是他从柳城里掠来的。
他此次不仅从柳城抢掠来大量钱粮,还掠来近千人。
一想起杨辛让他交出手中兵权,心中顿时燃起怒火;杨辛有什么资格指挥他,无非就是比他多些兵马。
朱威自信,若他与杨辛换了位置,他会比杨辛做的更好。
唯一让他遗憾的是,李二娘留在了柳城。一想起她那美艳绝伦的样貌,如雪般的肌肤。朱威心里直痒痒,难以压制心中欲火。
...............................................
次日中午,李二娘带兵抵达东府岭三里处,李昭早已到达。
见到他身后的兵马,李二娘面色惊讶。
李昭身后是一千士卒,阵容整体,人人着甲。军中长弓、工弩,床弩等一应俱全,另外还有几台抛石车。
其中多个士卒,高举军旗,旗帜上写着“昭武军”三个大字。
两军汇合后,共两千五百人,气势汹汹朝东府岭杀去。
朱威得到消息,又惊又怒。
让他意外的是,竟然看到了李二娘,而且对方兵力没有东府岭多。
因为贪欲,朱威没有先试探对手。直接率领三千东府岭士卒,朝李昭他们杀去。
李二娘正要率兵迎击,被李昭劝住,让她再等一等。
三百名昭武军弓弩手,对着前方敌军,降下密密麻麻的箭雨。
刹那间,不少东府岭士卒中箭倒地。昭武军的箭雨,一波接着一波,每波箭雨之间相隔时间极短。冲锋在前列的东府岭士卒,死伤尤为惨重。
而对远处的敌人,昭武军动用了带来的十几架床弩。床弩上的巨箭,虽说准头有些差,但威力大,射得远。
朱威心中有些慌,他在队伍的后头。按理讲寻常弓箭射不到他,但刚才一支巨箭射在他三步外。
东府岭士卒尚未冲到昭武军面前,死伤却已过百。朱威在慌乱下,做了个错误的决定,令全军撤回东府岭,固守山寨。
正在冲锋的东府岭士卒,突然听到撤军的命令,又急匆匆往回跑。杨智抓住机会,率全军冲杀,李二娘也命麾下出击。
见背后有敌军追杀,东府岭士卒愈加恐慌,无心再战,只顾逃命。
朱威派出三千士卒出击,回来的不到两千人,其他不是被俘就是被杀,军中士气大减。再也不敢出战,于是死守东府岭。
李二娘见昭武军抛石车里放满陶罐,好奇问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你马上就知道了。”李昭笑道。
杨智堵住山寨出入口,让麾下士卒对山上高喊,劝朱威下山投降。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占据黑虎岭后,统计山寨中青壮约有四百多人。李昭将他们全部打散,并入自家部众。并提拔雍王府家兵为小统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让刘轩、周文他们负责训练青壮。
天亮后,李昭仔细查看黑虎岭。黑虎岭比他想象的要大,山寨中起码可容纳五千多人。而山寨内还有不少粮食,够目前所有人吃两个月。心中不由长舒一口气,终于有一个容身之处,也不知回长安的雍王怎么样了。
.................................................
雍王李齐逼宫失败,逃出长安,仅三天时间就被逮了回来。
李昭之前猜的没错,逼宫这样的大罪,肯定会受到朝廷严惩。大部分作乱之人,皆被斩杀,长安城一时血流成河。
尤其是雍王府的家兵或亲信,直接被吊死在城墙上,尸体暴晒在烈日之下,用来威慑心怀不轨之人。不少人在死前,深深后悔返回长安城。早知当初追随李昭,哪怕做野人,也比没命强。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南宫音和刘莹莹两女,持有李昭的休书,未被杀。允许她们各自返回南宫家和刘家,但未经皇命,终身不得出自家府邸。
李昭几个兄弟姐妹,全被贬为平民,终身幽禁在宗府。估计这辈子,很难再看到太阳。白氏受了刺激,很快撒手人寰。
今日是大早朝,李齐一脸的颓废,低着头,跪在大殿上,再也没有往日的气宇轩昂。
百官站在两侧,大魏天成帝李昆坐在皇位上,冷冷看着下面的李齐。
“为何要造反?”李昆沉声道。
百官心想,这不是废话嘛,当然是想做皇帝。
李齐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他怎敢这么讲,诺诺道:“儿臣糊涂,受昭儿所惑。”
李昆怒道:“可笑,你身为人父,竟将罪责推到自己儿子身上,难不成他才是雍王,你不知羞耻吗?”
李齐深深低着头,不敢言语。
“李昭人呢?怎么没看见他。”其实独孤凌早已上报李昭之事,详细了解后,没有惩罚独孤凌。李昆也没想过,李昭竟敢逃进大山里。
“昭儿说,如果回长安,即使不被杀,也会被幽禁到死。他宁肯做山大王,也不回长安做阶下囚。”李齐道。
本以为听了这话会生气,李昆却是轻笑道:“昭儿这话,倒也没说错。”然后又对李齐道:“你真是没出息,身为李氏皇族,若败了,能逃则逃;如逃不掉,则应自刎谢罪,竟然就这么灰溜溜回来了。”李昆一脸的鄙夷,眼神中隐隐有些失望。
李齐满脸的惭愧,又往下低了低头。
百官听闻李昆此言,表情异样。有人觉得,这话貌似还有些道理。
太子李佑,三皇子赵王李武,四皇子晋王李宣皆是面无表情,静静的站着。
“你们几个都说说吧,该如何惩治他。”李昆指着几个皇子说道。
太子李佑第一个站了出来,行礼道:“启禀父皇,大哥既已认罪,当从轻处置。”
“具体如何从轻处置呢?”
“幽禁府内即可。”
太子李佑这个提议,并不算严厉。对他来讲,如今李齐已没有任何威胁,没必要赶尽杀绝。更何况,如提议杀了李齐,保不准百官和李昆心里会怎么想。
赵王李武和晋王李宣相继出列,表示认同太子的提议。
李昆思考片刻,道:“将李齐贬为平民,圈进在宗府。”他最终没有杀李齐,这是他的长子,他曾经对李齐给予厚望。李昆心中明白,李齐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多少和他有些关系。
李昆道:“都退下吧,太子留下。”
待百官和其他皇子退出大殿后,李昆道:“这样的处置,你心里是否满意。”
李佑立刻跪下道:“父皇用心良苦,儿臣铭记在心。”
“你可知,朕为何不把太子之位给李齐?”
“儿臣不知。”
“原因很简单,李齐扛不起大魏的天,甚至没有他儿子李昭有骨气。李齐处事鲁莽,一遇挫折,容易丧失斗志。若他日后真继承了皇位,大魏危矣。”
李佑低头不语。
李昆继续道:“站起来,你告诉朕,当今天下,是一个什么样的天下。”
李佑缓缓起身,心中思量,李昆为何问这样问题,天下是何情形?这不显而易见嘛。
李佑心中清楚,他的回答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影响他的太子之位。
于是毅然道:“大魏内部,关东各个节度使狼子野心,早有反意。然,顾忌关中铁骑,不敢轻举妄动。草原杂胡,屡屡进犯河北。而在南方,齐国从未放弃北伐。”
“你说的不错,大魏四面皆敌。所以我不敢将江山交到李齐手上。很多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李昆又道:“比方草原杂胡进犯河北,而将他们驱离的,并不是朝廷的兵马。幽州节度使多次击败草原部落。若朝廷收复了幽州,就要面对这些蛮夷。而朝廷虽有能力击败杂胡,自身实力却会受损。一旦朝廷禁军实力受损,又如何威慑那些野心勃勃的节度使。”
“父皇英明,儿不及也。”李佑恭敬道。
“朕刚继位时,外部更加恶劣。现如今已收复了河东和洛阳等地。不管是朕,还是将来的你,要做的是,慢慢积攒国力,逐渐蚕食关东。若拿下荆襄或淮南,则可寻机攻打齐国,然后一统天下。”
李昆曾经想过攻打汉中,但汉中地势实在险峻,且魏国骑兵不擅长山地作战。齐国只需扼守险要关口,待魏国粮草耗尽,自会退兵。最近一百年来,这招屡试不爽。
“请父皇放心,儿臣绝不会让父皇失望。”
“李齐这件事,就这样吧。该杀的也杀了,该关的也关了。至于李昭,只要他不回长安,不投奔齐国,是生是死,随他去吧。”
“儿臣遵命。”
“你下去吧。”李昆挥挥手。
“是!”
李佑离开后,李昆突然道:“那人还没传来消息吗。”
身边一老太监道:“是的,自从逃出长安,此人尚未传来任何讯息。”
回话之人,宫中常称之“赵公公”,赵公公自李昆登基后,一直尽心服侍李昆。当年李昆铲除宦官时,赵公公仍誓死效忠李昆,帮了不少的忙,属于李昆心腹之人。
李昆表情疑惑,道:“不应该啊,难不成他被发现了。”
赵公公默然不语,他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