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玉长乐的现代都市小说《精修版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由网络作家“跳跳的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苏玉长乐,是网络作者“跳跳的鼠”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们开刀杀猪。程咬金跳出来,拦住崔游,嘿嘿笑道:“崔侍郎,你若是说家里无粮,那就让俺老程去粮仓看看。如果真没有粮食下锅啊,俺老程家里还有点,我接济你。”崔游顿时语塞,这个程咬金做事鲁莽不讲理,让他进门还得了,定然是翻个底朝天。“好了,今日廷议到此为止,三日为限,众位爱卿多捐粮食。还有,朕给各位提个醒。内史令卢宏大人已经捐了十万斤粮食,朕给他儿子大理正的......
《精修版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精彩片段
侍郎崔游出来禀道:“皇上,此事不妥,大家手里都没有粮食,如何能征粮兴修水利。”
崔游乃是博陵崔氏,正是大唐五姓七望之一,他们家族囤积了很多粮食。
朝中的大臣都有余粮,面对饥荒,大家心照不宣。
没想到李世民突然开窍了,拿他们开刀杀猪。
程咬金跳出来,拦住崔游,嘿嘿笑道:“崔侍郎,你若是说家里无粮,那就让俺老程去粮仓看看。如果真没有粮食下锅啊,俺老程家里还有点,我接济你。”
崔游顿时语塞,这个程咬金做事鲁莽不讲理,让他进门还得了,定然是翻个底朝天。
“好了,今日廷议到此为止,三日为限,众位爱卿多捐粮食。还有,朕给各位提个醒。内史令卢宏大人已经捐了十万斤粮食,朕给他儿子大理正的候补。”
李世民说完,转身进了后廷,留下朝臣一脸懵逼。
豪门的大臣扯住内史令卢宏逼问:“卢大人,你做的好事,偷偷捐了粮食,把我们当猴耍呢。”
这卢宏乃是范阳卢氏族人,也是五姓七望之一。
卢宏一脸懵逼,实在想不起来自己何时捐了十万斤粮食,自己的儿子又何时得了大理正的候补?
“各位大人,你们听我解释啊,我从未捐过粮食啊。我不知道皇上从何听闻的。”
“事到如今,你还不承认。”
崔游气得要死。
程咬金嘿嘿笑道:“卢大人,皇上说你儿子得了大理正的候补,这可是从五品下的官职,你这是不要了?”
他儿子年纪才13,此时得了从五品下的候补,等儿子成年入仕,开局就是从五品下,比别人快一大截,这可是块肥肉。
虽然得罪了其他家族,可他自己捞了好处。
卢宏含糊其辞,转身离开了朝堂。
其他人要追问,却被程咬金拦住。
“我说诸位大人,这粮食你们是捐呢,还是捐呢?”
崔游等人吹胡子瞪眼,可心里却各怀鬼胎,十万斤粮食一个从五品下的候补,这买卖稳赚不亏。
这世家大族能拿出十万斤粮食的不在少数,若是晚了,这好位子可就没了。
各自扯个淡散了。
留下房玄龄和杜如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克明,你说今日皇上为何这般厉害?这以工代赈的法子,可是旷世之举啊。”
房玄龄向来以善谋著称,这次却栽了。
“以你我对皇上的了解,不该如此。我猜测,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杜如晦马上猜到了。
君臣这么多年,相互间都很了解。
李世民知道房杜二人的能耐,他们两个也知道李世民的水平。
“可最近宫中无人进出啊,皇上能跟谁商量呢?”
“这也是我奇怪的地方。”
两人摇头出了太极殿。
李世民离开朝堂,回到后庭,心中大快。
长孙皇后在后宫等着李世民退朝。
她想知道今日朝臣们的反应。
“皇上,今日廷议如何?”
皇后见李世民满脸春风,心知以工代赈的计策是成了。
“观音婢啊,你真该看看那群大臣的表情,下巴都要掉了。特别是邢国公和蔡国公,那表情,哈哈哈。”
李世民哈哈大笑。
“那些大臣愿意给粮食吗?”
皇后问道。
粮食才是最根本的,一切的关键在于能征粮,有了粮食才能有劳力开发水利,才能为明年的灾荒做准备。
“也按照苏玉说的办了,不过,朕加了点料,我说内史令卢宏已经捐了十万粮食,朕给他儿子大理正的候补。”
李世民得意地说道。
皇后噗嗤笑道:“那他们恐怕要争着捐赠粮食了,不过,肯定也有头铁的不捐。”
“没关系,也按照苏玉说的做了。我让程知节负责征收粮食,谁敢不给。他什么人你还不知道,装糊涂的机灵鬼。”
李世民笑道。
“哎呀,这个苏玉,朕要什么时候去见见他。高人啊,高人。朕的内忧外困,他一个计策,全部迎刃而解。”
李世民心惊,这样的绝世高人,好在当时隋末逐鹿时没有出山,要不然这天下归谁还不一定呢。
“等水利之事做好,臣妾陪皇上去云阳找他。”
皇后说道。
“一定要去,一定要去。”
李世民惊叹。
....
三天后,那些世家大族明里暗里都捐了粮食,国库的粮食足够开工建设关中的水利。
那些饥民听说干活就有饱饭吃,马上参加兴修水利。
那些废弃的水库重新修建,积雪堆在水库中,等着开春融化。
眼见冬去春来,百姓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水利设施修建起来了,雪水融化,借着春汛,蓄了不少的水。
太极殿御花园,皇后陪着李世民看花。
“皇上,您看这花开得多好。”
“是啊,开得好啊。”
“去年冬天这么大的雪,冻死饿死的灾民却很少,多亏了苏玉的以工代赈计策。”
“是啊,若不是他的计策,不知道要死多少灾民。而且,这个计策我推广到了中原和幽州一带,当地的水利设施也修建了起来。人口损失减少,今年就算有灾,估计粮食生产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若是如此...”
“陛下在打算突厥之事吗?”
“对,渭水之盟乃是奇耻大辱,我必要灭了突厥。”
皇后默然无语,登基第一年就是大灾。
虽然依赖苏玉的计策,没有造成大损失。
特别是,苏玉的以工代赈政策,救活了饥民,长安城内外对李世民非常拥护。
那些大臣也佩服李世民的手腕和计策,支持李世民的大臣占多数了。
应该说,苏玉一招以工代赈,不仅让李世民度过了第一个灾年,而且扭转了人心向背,他这个皇帝终于合格了。
国力非但没有因为灾年下降,反而上升了。
可国力也没有强盛到和突厥决战的地步。
咳咳...
长孙皇后猛烈咳嗽几声,有点喘不过气。
“观音婢怎么了?”
李世民马上喊宫女太医。
扶进寝殿,王太医把脉,说道:“娘娘是气疾,乃是操劳过度,心神虚祛与心气不宁者。”
“不要紧吧?”
李世民担忧道。
“这...需要调理。”
王太医闪烁其词。
皇后娘娘自己却心惊,气虚已经许多年了,但是发作还是头一回。
难道真如苏玉所说....天不予寿?
该去见见苏玉了。
苏家庄里,
苏玉正在家监督雪姬锻炼,这丫头最近越来越懒,几乎不运动。
她这个年纪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刻。
苏玉要让她变成肤白貌美大长腿,所以每天跳绳一个小时。
雪姬拿着绳子,跳得气喘吁吁,脸颊绯红。
这丫头,光长肉去了,而且,只长那一块地方的肉。
虽说这样也不错,可作为自己养大的丫鬟,苏玉要求很高。
光长一个地方的肉肯定不行,毕竟,苏玉喜欢的可不止那一个地方。
前后都要用的。
“公子,雪姬要累死了,停下来吧,我不行了。”
雪姬跳不动了。
“再跳几个,坚持啊。”
苏玉躺在摇摇椅上监督雪姬。
“公子,我好疼啊,疼.....”
雪姬撒娇。
“好了,今日份的运动时间到了。”
苏玉笑道。
雪姬汗透了,马上进房间洗澡去。
雪姬刚走,老陈进来了,骑着李世民送的那匹绝影。
真别说,宝马配英雄。
老陈虽然只是校尉,可武艺很好。
骑上绝影,有英雄之气。
“公子,李掌柜来了。”
老陈心情不错。
苏玉冷哼道:“老陈,你真是拿人手短,骑着老李给的绝影,你这语气都变得亲热了。”
“哪里哪里 ,李掌柜把绝影送给公子,公子再赏赐给我,这是公子的人情,跟李掌柜没关系。”
老陈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感激。
他是隋朝校尉,知道什么马好。
这匹绝影,万中无一的骏马。
苏玉不要,老陈捡了个大便宜。
“让他们进来吧,好歹是结拜兄弟。”
上次喝酒,李世民喝多了,跟苏玉拜了把子。
李世民三人骑着马进庄子,看到老陈骑着绝影...
“老陈,这是朕.....真是我送给贤弟的马,为何在你这里?”
李世民问道。
老陈笑道:“公子说这匹马太一般了,给我当坐骑。”
噗...
这还一般?
为了买这匹绝影,李世民被魏征怼得直骂魏征是田舍翁。
苏玉居然说很一般。
罢了,苏玉这小子向来眼界高,看不上也正常。
“贤弟人呢?”
李世民问道。
“正在屋里晒太阳呢。”
老陈指了指房间,自己遛马去了。
李世民三人拴了马,走进房间。
“老李,今日怎么得空啊?”
苏玉躺在摇摇椅上不起来。
李世民不介意,房玄龄和杜如晦也习惯了,自己拉了凳子坐下。
“贤弟真是神机妙算,神鬼莫测啊,罗艺那个老小子真的反了。”
李世民强压着内心,装作平静。
房玄龄和杜如晦肚子里有十万个为什么,但是他们不能出声,否则露馅。
“啊?哦,就这事情啊,没什么稀奇的。”
苏玉闭着眼睛,晒着初春的太阳,暖洋洋的。
李世民挪了挪凳子,靠近苏玉。
“贤弟,你是不知道啊,如今朝廷上下乱成一锅粥,都在为要不要出兵争执不下。李二那厮正头疼呢。”
李世民说起“李二”两个字,非常地顺口,张嘴就来,仿佛说的不是自己。
房玄龄和杜如晦大呼佩服。
苏玉笑道:“老李,我不是跟你说过嘛,罗艺打不到长安城,半路自己死掉了。不用急啊,不急。”
听到这里,李世民松了口气。
上次喝酒时说过一次,这次算是再次确认,李世民把心放肚子里了。
“苏公子,那罗艺在哪里死了?何时死了?能说个明白吗?”
杜如晦问道。
苏玉笑道:“杜账房,你关心这个干嘛呀?反正罗艺死了,朝廷不打仗,你别想着发国难财。”
杜如晦慌忙解释:“好奇而已,好奇。”
房玄龄嘿嘿笑道:“我们这些商人啊,就喜欢聚在一起吹个牛什么的。您是不知道啊,罗艺造反的消息到了长安城,那些粮商都来扯犊子。我们告诉他,罗艺半路死了,这个仗打不起来,可是没人信。还说我们胡说八道,气死我了。”
李世民感觉房玄龄脑子挺好使,撒谎很逼真。
苏玉晃着摇摇椅,慢悠悠说道:“罗艺造反,但是幽州的官吏并不想反。我来算算日子啊。”
苏玉掐着手指头算时间,跟算命先生一模一样,就是个神棍。
“算着日子啊,幽州赵慈皓和统军杨岌正在密谋诛除罗艺。”
听到这里,李世民大喜。
原来是被这两个人杀了,这两个是李世民安插在幽州的暗哨,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了。
“不过,他们事情败露了,赵慈皓要被抓住。”
苏玉慢慢说道。
被抓了?那完蛋了。
内线被拔除了。
李世民本来兴高采烈,听说事情败露,顿时心如死灰。
房玄龄和杜如晦像泄了气的皮球。
“不过...”
苏玉又说道。
李世民拉着苏玉的手,说道:“贤弟啊,你有话一次说完行不行,你这九曲十八弯的叙述手法,老哥我心脏受不了啊。”
李世民被苏玉一惊一乍的说法吓得一会儿高兴到九天之上,一会儿低落到九泉之下,心情过山车。
这特么的,太刺激,心脏要爆炸了。
“淡定,淡定,这事情都是李二的,跟你没关系。”
苏玉笑道。
李世民内心:就是跟我有关系啊。
房玄龄问道:“后来呢?”
“赵慈皓虽然被抓了,但是杨岌到时候在城外发觉有变化,他手里刚好有兵,他会带兵攻打罗艺。罗艺大败,抛弃妻子儿女,带领数百名骑兵逃奔突厥。到了宁州边界,经过乌氏驿站时,跟随的人逐渐逃散,其左右斩杀罗艺,把他的首级送到了长安城,就这样,全剧终。”
苏玉一次说完,省得他们三个聒噪。
李世民三人惊愕,感觉苏玉在说天书一般。
此时,赵慈皓和杨岌还在密谋,而苏玉已经知道了将来要发生的一切。
这特么的...
“不对吧苏公子,罗艺英勇善战,手下燕云十八骑更是鬼魅一般,杨岌的兵力能将罗艺杀败?”
杜如晦说道。
杨岌这个人虽然不了解,但是罗艺他知道,凶狠异常,怎么可能被轻易击败?
“杜账房啊,人有失误,马有失蹄,罗艺狠归狠,但是也有失策的时候,反正事情就这样。你们呀,别想着囤积粮食赚钱,这仗打不起来。”
苏玉伸个懒腰打哈欠。
“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睡觉最合适了。”
苏玉翻个身,睡着了。
李世民基本信了。
杨岌和赵慈皓是李世民和杜如晦安插在幽州的钉子,只有他们两个知道。
苏玉能说出他们两个的名字,说明他确实算出了罗艺必败,绝非胡言乱语。
苏玉啊苏玉,你到底是何方神圣。
在李世民眼里,苏玉俨然成了神。
多谢各位捧场看书,作者努力写作,保证不断更。头可断,文章不能断。
罗艺拥兵十几万,本人能征善战,出了名的凶狠,否则隋炀帝也不会让他镇守幽州。
要知道幽州那里可是直接和突厥对阵的前线,非悍将不能胜任。
尉迟恭虽然厉害,跟罗艺单挑,说不定还要被吊打。
让他和长孙无忌两个人去对付千军万马,这不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吗?
“皇上,赵国公和鄂国公乃是国之栋梁,不可送入虎口。”
魏征走上前来劝阻。
李世民一惊,这个田舍翁何时混进来的?
魏征出来了,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感觉自己得救了。
这个时候,只有魏征劝得了李世民。
平时李世民但凡有半点出格的事情,魏征就会逮住不放,大做文章啊,说他不是贤主明君。
今日所言如此荒唐,魏征岂会放过。
“请皇上收回成命,迅速集结兵力,抵御反贼罗艺。”
魏征义正严辞,声色俱厉。
众臣替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捏了一把汗,若没有魏征在场,他们小命堪忧。
房玄龄站在李世民旁边,对魏征挤眉弄眼,示意他走开,不要掺和。
魏征高傲,假装没看见,鼻子对着李世民:“国难当头,皇上却拿大臣性命开玩笑,此非明君所为。”
来了来了,他来了,他说着明君贤主持来了。
李世民微微往后靠,笑容逐渐得嚣张。
“田舍....郑国公,你说说,朕如何又不贤了?”
李世民捏了捏自己的胡须,气定神闲。
这个田舍翁,平时他占了道理,朕不好跟他计较。
今日朕有苏玉的锦囊妙计,要好好涮他一把才行。
“皇上,罗艺拥兵十几万,手下战将极多,这厮自己也是悍将,您让赵国公和鄂国公只身前往,此乃借刀杀人,恐怕后世要说皇上与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一般,只可共苦,不可同甘,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魏征说得义正辞严,咄咄逼人。
李世民慢悠悠笑道:“田舍翁也知军国之事乎?”
魏征内心:mmp,敢说老子不懂?
“皇上,魏大人所言甚是,请迅速发兵,拖延不得。”
李靖说道。
大唐战神说话,其他人附和。
李世民突然冷下脸来,帝王的气势瞬间爆表,起身说道:“朕自己决断,赵国公、鄂国公接旨!”
皇帝发怒,犹如雷霆万钧,谁能架得住。
魏征敢如此放肆,那是因为李世民愿意听,放在隋炀帝时期,他敢说?
李世民怒了,魏征低头认怂。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弯腰接旨:“臣接旨。”
“着你二人即刻前往幽州,平定罗艺叛乱,接手幽州之后,收编罗艺手下骑兵,安抚百姓,不得有误。”
李世民冷脸说道,一副不可犯的帝王之气,压得众臣喘不过气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面面相觑:这些人,不懂事,找骂。
“臣,接旨!”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感觉自己被判了死刑。
“退下吧!”
众人退出御书房。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拖着双腿,挣扎着出了承天门,众人投去送别的目光。
“赵国公,要不找皇后娘娘想想法子,毕竟是亲兄妹。”
魏征说道。
长孙无忌摇头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命如山,谁敢违抗,即便是妹子,也不能。”
尉迟恭叹息道:“君臣终究是无法善终,各位保重,我们走了。”
两人骑了马,就这样两个人上路了,连个小厮都来不及带。
众人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感觉心寒。
他们走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众人叹息而散。
众位大臣走了,皇后进了御书房。
“皇上,苏玉算定罗艺必死?”
当日,李世民三人喝醉了,皇后没有醉,苏玉所言,句句在耳。
“对,苏玉如此说...巴拉巴拉...所以,朕让赵国公和鄂国公二人只身前往。看他们那个样子,吓得脸都黑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
在大臣面前秀一把的感觉,真是爽。
“皇上,感觉你跟着苏玉学调皮了。”
皇后笑道。
“对了,明日去看看曲辕犁推广如何,这东西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能力,要赶紧推广。”
“是。”
天色已晚,各自歇息不说。
........
第二天起来,李世民带着皇后,到了工部,徐侍郎正在忙活。
“参见吾皇万岁,娘娘千岁。”
徐侍郎见李世民到了,慌忙来见。
“徐侍郎,曲辕犁在哪些地方用了?”
李世民想看看效果。
“回皇上的话,万年县和蓝田县已经推广,百姓都说皇上圣德,比直辕犁好用。”
徐侍郎回道。
“走,去看看。”
李世民骑着马,带着工部的人到了蓝田县,此时春耕正忙。
走在田间,农民赶着耕牛,用曲辕犁翻地,冬天兴修的水库开始放水,保证了春耕。
幸好苏玉这小子出了以工代赈的鬼主意,否则今年的春耕要废了。
鞭子扬起,耕牛拉着曲辕犁跑得飞快,不像直辕犁费力。
“观音婢,你说那头牛的肉下火锅如何?”
李世民说道。
徐侍郎听得一愣:“皇上,您说什么?”
皇后扯了李世民一把,说道:“皇上说那头牛下地干活如何,臣妾觉得很好,比以前省力。”
李世民干咳两声:“对,朕就是问这个。”
从田间回来,皇后低声说道:“皇上,您这是在苏家庄吃牛肉上瘾了,当着大臣的面说这个。”
李世民笑道:“还不是苏玉那小子把朕带坏了,你别说,他的牛肉火锅真不错。”
“可不是嘛,臣妾也馋了。”
皇后笑道。
“什么时候再去一趟,蹭一顿是一顿。”
李世民说道。
两人嘀嘀咕咕说一路,徐侍郎在身后跟着,听得似是而非,好像是什么牛肉,什么锅。
“侍郎大人,皇上在说什么呢?”
手下人问道。
“大胆,敢偷听皇上的话,闭上耳朵。”
徐侍郎低声训斥。
底下人赶紧闭嘴,不敢再问。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走后的几天里,朝中大臣噤若寒蝉,生怕被李世民送往幽州以一敌万。
直到....
小说《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