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优质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是作者“朝云紫”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程弯弯赵大山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家里借一点水来给娘洗漱吧……”这段时间婆婆特别爱干净,每天都会洗澡,还要求他们必须每天也洗干净,她有点怕婆婆会发火。程弯弯只是摆摆手:“一天不洗也没什么,你怀着身子,早点休息。”天色越来越暗沉,家里人渐渐沉入了梦乡。睡觉之前,程弯弯花几文钱在商城里买了两个鸡蛋偷摸摸放在鸡窝里,这才躺床上睡着了。第二天,蒙蒙亮时,院子里......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优质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大河村一共三口井。
半个月前干涸了两口井,就剩下这唯一的一口井维持全村人的生活。
如今最后一口井干涸,屋外顿时响起一片嚎啕的哭声。
地里没有收成,还能啃树皮吃草根度日,没了水,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里正听着屋外的哭声,长叹一口气:“大山娘,现在村里所有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真希望你说的每个字都是真的。”
“里正叔,我从来不开这种玩笑。”程弯弯面色严肃道,“不过,我也有个不情之请。”
里正挺直了身体,要是大山娘没有任何要求,他还有点心慌,生怕这一切都是假的,给了希望,再叫他失望,这种痛苦他无法承受。
既然大山娘有要求,那就说明,山上有水的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去年我从老赵家分家出来,分了十三亩田,只有五亩良田,其他八亩都是下等地,长不出好粮食。”
程弯弯的话刚说到一半,里正就理解了她的意思,立马道:“大山娘,只要你说的水源这事儿是真的,我就把村里最肥沃的一块地划给你,不过良田价格也贵,市价二两银子一亩……”
村里最肥沃的地是里正家的,程弯弯哪能抢别人的东西。
她开口道:“我想要山下那块荒地,山上的水流下来时,正好经过这片地,荒地以后定能成为良田,村里许多庄稼老把式应该都知道这个道理,怕是很快就会来找里正叔买地,我能不能请里正叔将这块地给我留个半年的样子,等我手上有银子后,再买下来,若是半年内我拿不出银子来,里正叔可以卖出去。”
这个要求,根本就不算什么要求,去年蝗灾时,村里大部分人的家底都被高价粮掏空了,今年又是同样的情况,谁家都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买地。
里正立马答应下来:“按荒地的价格给你算,八钱一亩地,你要多少亩?”
程弯弯头疼,她对亩这个单位其实不太懂,三四亩能目测,多了就换算不过来了,她笑了笑道:“我回去和几个儿子商量一下。”
她带着赵二狗离开后,里正的大儿子赵安江走了进来:“爹,我刚刚咋听到你们说水的事,山上啥时候有水了?”
里正将程弯弯的话复述了一遍。
“咋可能?!”赵安江满脸不信,“赵大嫂子就没干过啥正经事,爹你竟然信她的话?”
里正二儿子赵安河也道:“我看赵大嫂子就是为了骗那几亩地。”
“那就是十几亩荒地,她骗走了有啥好处?”里正没好气的骂道,“上回玉笋的事,就是大山娘过来说的,你们吃玉笋吃的开心,咋就这么不愿意相信人?再者,只要明天上山,就能知道大山娘有没有扯谎,她骗我一个晚上有啥子意义?”
里正老伴赞同道:“大山娘瞧着是不一样了,刚刚二狗子进来,我一下都没认出来,人干净了,好像还胖了一些……”
回去的路上,正好能看到那片荒地。
这块地在山脚下,长满了干枯的荒草,荒地最难开垦,村里人自然瞧不上。
“娘,这里大概是三十多亩……”赵二狗念念有词的算钱,“一亩地是八钱银子,两亩地就是十六钱银子,三亩地就是二两四钱……”
程弯弯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她扶额道:“你按我说的算会容易点……一亩地八钱银子,十亩地,那就是八十钱银子,三十亩地,就是三个八十,八十加上八十,再加上八十,等于多少?”
赵二狗一个头两个大,他伸出手指头来算,但是不够用,只好蹲下身在地上写写画画,他不会写字,就在地上划了八条横线,然后再划八条,又划了八条,最后仔仔细细的数了一遍,高兴的道:“娘,一共是两百四十钱!”
程弯弯:“……”
以后数额再大一点,脚下的地都不够用了。
她很想教这小子速算,忍着在心里提醒自己,原身不认识字,一个字都不认识!
她只好开口引导:“那两百四十钱,一共是多少银子?”
这个问题,可把赵二狗给难倒了。
他写写画画了半天,也没得出答案。
程弯弯都快急死了,沉着气开口:“十钱是一两银子,二百四十钱,有二十四个十钱,对吧,那一共是多少两?”
“是二十四两银子!”赵二狗满眼放光,“娘,你好厉害。”
程弯弯不想去看他这副傻样子,开口道:“二十四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赵二狗也沉默下来,他们家顶多顶多就几十文钱,一亩地都买不起,他竟然敢肖想三十多亩。
他开口道:“其实我们家的地也够了,我和大哥三牛一起种,正好差不多能应付……”
“我买这块地不是为了种田。”程弯弯道,“等以后有银子买地后再说我的打算吧,走,回家。”
母子两人穿过田埂走到大道上,这会儿村里许多人集中在大槐树下。
“井里没水了,里正咋说的?”
“里正能咋说,他又不能变一口井出来。”
“今儿算是过完了,明儿没水喝可咋整?”
“最近的就是程家村,一来一回一个时辰,也不知道程家村的人愿不愿意借水给咱。”
“再远一点是桂花村,桂花村有五口井,说是只有一口井没水了,可以去那边看看……”
村里人互相出着主意。
虽然有地方去挑水,但毕竟太远了,一来一回快两个时辰,才两桶水,连日常用都不够。
程弯弯回到家中,水桶里一滴水都没有,好在桌上还有半壶白开水,不会一晚上没水喝。
吴慧娘忐忑的道:“我刚刚煮饭一不小心把水用完了,我、我去其他人家里借一点水来给娘洗漱吧……”
这段时间婆婆特别爱干净,每天都会洗澡,还要求他们必须每天也洗干净,她有点怕婆婆会发火。
程弯弯只是摆摆手:“一天不洗也没什么,你怀着身子,早点休息。”
天色越来越暗沉,家里人渐渐沉入了梦乡。
睡觉之前,程弯弯花几文钱在商城里买了两个鸡蛋偷摸摸放在鸡窝里,这才躺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蒙蒙亮时,院子里就响起赵四蛋兴奋的嗓音:“大黄二黄一共生了四个蛋,太厉害了!”
大黄是稍大一点的大母鸡,二黄是略微瘦一点小母鸡,是赵四蛋苦思冥想一个晚上给它们想出来的名字。
这名字在程弯弯的意料之中,四个小子的名字就很随意,母鸡的名字还能有啥花样不成。
河口镇距离平安镇半个时辰。
平安镇距离大河村一个多时辰。
母子三人没搭上牛车,走了快两个时辰,才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大山。
而这个时候,太阳已经落山,暮色笼罩着大河村,橘色的夕阳倒映在稻田里,宁静而唯美。
“大山娘,咋这么晚才回来?”
“赵大嫂子,听说你今儿去镇上卖吃食了,生意咋样?”
在大槐树下闲聊的妇人们看到母子三人走来,凑过去问东问西。
程弯弯示意两个儿子挑着东西先回去,她笑着道:“是做了点吃食,好险总算是卖出去了,赚了几个铜板,给孩子们割了半斤多点肉尝点荤腥。”
“镇上的粮价涨起来之后,那肉价也是嗖嗖飞涨,我上回去问,二十五文钱一斤呢,贵得要死。”
“二十五文一斤的肉大山娘都买得起,看来是真赚得不少。”
“给我们说说,到底赚了多少钱?”
妇人们天生八卦,一个个睁着大眼睛寻求答案。
“今天肉价三十五了。”程弯弯叹气,“花三十文,才割了这么一点点,家里六口人,一人吃一口尝点味儿就算了。剩下的铜板就全拿来买鸭子了,这不是有水吗,养点鸭子到时候卖鸭蛋,可比辛辛苦苦做吃食强多了。”
有会算账的妇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猪肉三十文,二十只鸭子起码一百文钱,也就是说,大山娘忙活一天竟然赚了一百多文钱!
无数妇人眼热至极:“大山娘,你做的啥吃食?”
程弯弯继续叹气:“就前几天让孩子们帮忙采的灯笼草,看起来不费什么成本,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麻烦,主要是得放糖,糖有多贵大家都知道吧,一斤四五十文,一天就要买一大袋子糖熬成水放进去,还得放花生,吃起来酥脆……”
在场的妇人满脸复杂,一碗没什么味道的水,放了红糖就能让人哈喇子直流。
随便什么吃食,只要放红糖那味道就不会太差。
可红糖太贵了,让她们用红糖做点心带到镇上去卖,她们是真不敢赌,万一卖不出去咋办?
“今天赊了杂货铺半斤红糖,明天还得继续卖吃食把账给清了。”程弯弯开口道,“山上的灯笼草上的灯笼,我继续收,两文钱一斤,还请各位嫂子帮帮忙。”
王婶子一拍大腿:“这敢情好,趁天色没有黑透,我带着大麦再上山搞点回来。”
另一妇人道:“我让我家小子也去摘点回来,要是有个七八斤,大山娘不会不要了吧?”
程弯弯笑着开口:“当然要,这东西消耗大,有多少要多少。”
原本在闲扯的妇人瞬间散了,生怕上山晚了被别人把灯笼草扯光了。
程弯弯慢悠悠的走回家。
在自己赚钱的同时,也让村里这些嘴碎的妇人有事可做,那就不会眼红到她身上来。
她走进院子,吴慧娘正在处理猪肉,准备按照之前的方法再做个红烧肉,她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将肉炖在灶上了。
赵大山在搓洗石花籽,忙的不亦乐乎,程弯弯让他去堂屋里忙活,不管哪个时代,核心技术都不能透露出去,以后和冰粉有关的操作步骤,都要去里屋忙活。
赵二狗在翻整家里的菜地,他在家里忙活了一天,屋前屋后的地差不多整完了,几分地分成小块,每块种上不同的蔬菜,然后浇水施农家肥。
赵三牛则在院子的空地里劈柴,这是他每天都必须做的事。
赵四蛋正在逗弄新来的小鸭子,给小鸭子喂野菜根。
“娘,我好喜欢小鸭子!”他满眼放光,“小鸭子喜欢水,我们给小鸭子挖个水塘吧。”
程弯弯在院子里划了一块地:“鸭子还小,先在这里将就一下,等以后我们搞个大水塘。”
她想买大山下的那块地,就是为了挖水塘,养鸭子是其次,她计划专门种植莲藕,也就是这个时代的玉笋。
玉笋是南方品种,在大河村生长出来没那么清脆可口,颜色也是偏淡黄,但她有商城里的改良品种,种植的莲藕及莲子品质不会太差,但又不能太出挑,被选为贡品就亏大了。
这东西一直以来都是贡品,南方当地人不难吃到,但其他区域,只有宫里的上位者,和一些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吃上一口。
她若是种出来,专门卖给当朝的权贵,这可是一笔发财的生意。
前世她去过西湖,专门生长观赏性荷花,那么一大片的荷塘,大概是六七万亩,荷花盛开的季节,多美的风景。
她要是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荷塘,一辈子住在村里都行,赏花喝茶听雨声,人生一大乐事。
可她现在,连三十亩的地都买不起。
任重、道远,任重而道远啊!
最后一点日光还没消散时,红烧肉终于出锅了,不到一斤肉,装了大半碗,闻起来香甜可口,吃起来恨不得把舌头都给吞下去。
红烧肉瞬间吃光,汤汁每人分一勺,搅拌着白米饭粒,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
吃饱喝足之后,程弯弯从背篓里拿出一包点心:“四蛋,这是给你带的,拿去吃吧。”
赵四蛋高兴的要命:“娘,你对我太好了,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娘!”
他小心的揭开包装纸,酥香扑鼻,还没吃上一口,就听到身边咕噜咕噜咽口水的声音。
他生怕三个哥哥饿狼捕食,连忙将点心藏进袖子。
程弯弯有些失笑,从背篓里继续往外掏:“每个人都有一包,慧娘也有,自己吃自己的,不许抢别人的。”
赵大山挠了挠后脑勺:“娘,我都这么大了,不吃点心。”
程弯弯将他手里的点心拿过来,塞进了吴慧娘手里:“你男人不吃,就都给你吃,不许剩。”
吴慧娘从小到大就没吃过这种在镇上买回来的点心,她的手微微颤抖着将东西接过去,郑重哽咽的道:“谢谢娘……”
她一定要好好孝顺婆婆,给婆婆养老送终。
程弯弯继续掏背篓,家里这几个人都是没拿过铜板的人,对铜钱的购买力毫无概念,所以她浑水摸鱼起来也没什么压力,背篓里的东西像是掏不完一样的。
“这些粮食都拿进去锁起来,别被人看到了,还有这些布匹,一人可以做一身新衣服,剩下些边角布料什么的,做点穿在里面的衣裳。”
别以为她不知道,家里除了大儿媳以外,另外四个小子是不穿里衣的,就一条外裤穿着,裤子要是破了就会露出屁股,简直没眼看。
“你们四个小子自己选颜色。”程弯弯拿起粉色和土黄色的布料,她更喜欢粉色,不过到底年纪在这里,也不太好意思厚着脸皮装嫩,“我要土黄色,粉色慧娘你给自己做一身吧,穿着水嫩……”
吴慧娘的眼睛倏然瞪圆。
粉色的衣服是五六岁小姑娘穿的,她一个妇人穿着成什么样子,但婆婆的话,她不敢反驳……
一家人正分配布料时,院门口传来一个声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