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陶眠顾远河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全文桃花山上长生仙》,由网络作家“少吃亿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陶眠顾远河是《桃花山上长生仙》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少吃亿点”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顺路,他们经过楚家姐弟各自的寝房。陆远笛没有让陶眠靠近,在屋外静静站了一会儿,不知她在想些什么。然后他们沿着山路向上行。此时早就过了桃花的花季,有些遗憾,柿子却仍然零星挂着几个。陶眠给陆远笛摘了一个,她没吃,珍惜地握在手中。师徒二人且行且谈,陆远笛的话变得多起来。她说小时候觉得桃花山很大,几天几夜逛不完。哪里都是没见过的花和树,哪里都有新奇的玩......
《文章全文桃花山上长生仙》精彩片段
那夜众人忙于救火,无人留心一道身影翻过宫墙,远远消失在天际。
陶眠背着陆远笛回到桃花山。
他们决定离开的时候,陆远笛忽然说,再最后帮太子一把。
于是陶眠施术,无边烈火燃起,迅速吞噬了凄冷的宫殿。
陆远笛的身体已经经不起任何一点折腾,陶眠怕火势大了波及到她,把她远远地放在一块无字石碑旁边。
然后他才去放火。
仙人做好了一切,准备原路回去找自己的徒弟时,突然背后传来一声凄厉的哭喊。
他回头,看见了一个杏色宫装的少女不顾周围人的阻拦,硬是要冲进火中。
听见那一句句“殿下不可”,陶眠才认出少女的身份。
竟然是当年的小公主陆遥。
陆遥的眼眸中倒映重重火焰,心底的光却一点点黯淡。她颓然地跪坐在地,以手掩面,恸哭出声。
陶眠把这一幕深深地印在记忆中。
原来这冷清的宫墙内,仍有一人在为陆远笛伤心。
他不再流连,绕过后墙,回到徒弟身边。
陆远笛手边多了一截树枝,上面点缀着几朵残花。
看见他的身影出现,陆远笛扬起唇角。
“小陶,走吗。”
“走。”
陶眠余光瞥见石碑上多了两行字,陆远笛却叫他别看。
“留了一段佳话而已,不必在意。”
陶眠顺了她的意思。他背起虚弱的陆远笛,轻得像一片纸。
回山的路虽遥,但并不显得漫长。陆远笛趴在陶眠的背上,闭着双眼,任由夜风吹拂她的发丝脸庞。
“到了?”
“嗯。”
陆远笛轻咳两声,仰头望着眼前的山。
即便是夜晚,这里也不显得凄寒,反而月光将山蒙上一层柔美的纱,一切澄明静好。
“我走不动了,小陶,”陆远笛忍住喉间上涌的血,笑着说,“你背我上山吧。”
“好。”
陶眠问她要去哪里,她要陶眠别问,跟着她说的方向走。
他们先去道观里面看了乌常在。乌常在睡着,陆远笛没忍心叫醒它,只是伸手抚了抚笼子。
顺路,他们经过楚家姐弟各自的寝房。陆远笛没有让陶眠靠近,在屋外静静站了一会儿,不知她在想些什么。
然后他们沿着山路向上行。此时早就过了桃花的花季,有些遗憾,柿子却仍然零星挂着几个。陶眠给陆远笛摘了一个,她没吃,珍惜地握在手中。
师徒二人且行且谈,陆远笛的话变得多起来。
她说小时候觉得桃花山很大,几天几夜逛不完。哪里都是没见过的花和树,哪里都有新奇的玩意。
那时她最大的乐趣就是摸索山的边界。她登过山的最高处,也走到了最尽头。那里有一条清澈的溪流,她在溪流旁边堆了一个高高的石堆,以示到此一游。
住了几年之后,她把山的每一个角落都摸清底细,也就觉得山变小了。她心底已经兴起了出山的想法。她想,山很好,师父也很好,但山的外面总有一道声音在呼唤她说,你的事情未竟,怎么能贪恋这里的安逸呢。
于是她出走了,离开了桃花山。
在外面她没有知己,也不敢有交心的朋友。在那些难得的、不需要筹划和勾心斗角的夜晚,她就自己跟自己说话。
她问自己后悔吗,后悔离开桃花山和师父吗。
得到的回答是无时无刻不。
她想人心真是贪婪,什么都想两全。庙堂和江湖,她都想要。
雅间的薛瀚本来坐得四平八稳,直到对面的沈泊舟不管不顾地跳下去。
他一掌将茶杯捏碎,低骂一句疯狗。
薛掌柜没有心情品他的名茶,拂袖离开雅间。此时陶眠和沈泊舟以及他的随从已经翻上了圆台,沈泊舟的脸上挂了一道血痕,是谁的手笔显而易见。
陶眠瞥了一眼残香,打算再次步入黑暗,争取最后的时间。
这时沈泊舟抢在他之前坠落,脸朝着他的方向,同时手中甩出了一道风刃。
本该下坠的陶眠紧急调整姿势,高高昂起脖颈,让那道风刃飞过。
但他的面具不可避免地被割碎了一角,露出他的右眼。
那是一片平静无波的湖,沉淀光阴,清澈却庄重,带着一丝缥缈神性。
不断下落的沈泊舟在仙人眼中看到了这片湖。
他突然咧开嘴角,笑容越来越大,尽显癫狂的本色。他的身体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在半空中扭转了方向,他重新踏上圆台,以手为刃,要把那面具碾碎。
一把折扇点在他的手腕,看似轻若浮毛,实则重如千钧。
薛瀚的笑已经沾了不少霜雪冷意。
“二公子,到此为止吧。”
在如此激烈的背景音下,唱楼官还能当作无事发生,踱步来到香炉前面。
燃到底儿的残香最后冒出一缕青烟。
唱楼官扬声歌道:“香尽——”
横公鱼脂最后以历史最高价被薛掌柜拿下。
在返程的马车上,从千灯楼带回的宝蓝缎面锦盒于二人面前敞开,中间是莹润的万金鱼脂。
陶眠端详了一会儿。
“这么小块不起眼的东西,差点搭进去本仙人的一个铺子。”
薛瀚在他对面慢条斯理地煮茶。
“知足吧,你人没有被搭进去,只能说是万幸。沈泊舟不会善罢甘休。”
“为何?就因为我抢了他要的东西?”
“他对鱼脂没兴趣,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你的身份,”薛瀚顿了顿,“在撞灯时,他有无对你讲了什么怪话?”
陶眠认真回想,思来想去,算得上不对劲的,也就是他拆穿自己仙人身份的那几句交谈。
“他认出我是人仙。”
“哦?”
薛瀚的剑眉轻抬,似是纳罕。
被返魂狠狠折磨了三日的小陶仙人,按理来说不会被任何魔怪察觉出属于仙的气息,这方面薛瀚有自信,他用的香是最正宗的。
除非沈泊舟借由别的法子发现了他的伪装。
“难道是因为你这个人长得就仙模仙样?”
“……什么叫仙模仙样,”陶眠心中同样疑惑,但他暂时按捺住了,“不论如何这次算糊弄过去,但愿以后不再见到他。”
“你这样讲,说不定明天就重逢。”
“可别,”陶眠的每一根头发丝都写着抗拒,但与此同时他又想起另外一件事,“说起来,薛瀚,你竟然会武?”
薛瀚挡住沈泊舟的那一记,陶眠真切地看在眼中。他不是什么懵懂新手,那一扇的威压,他一眼便能估量出来。薛瀚在外面从来都是温文尔雅的商人形象,在陶眠的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关于他修炼过哪门功法的痕迹。
话题绕回自己身上,薛掌柜的身子松懈,斜倚着软垫。
“出门在外么,总有砸钱也解决不了的事情。”
他的手指一下下顺着扇子的流苏,微笑。
“……”
“你看起来很惊讶。”
“我没有,我的脸就长这样。”
“是不是没想过从未被收入到你门下的我,居然还会三拳两脚?”
陆远笛离开后,桃花山又恢复往日的平静。
楚随烟继续修炼《噬魂掌》和《天尽六变》,取得进步不小,但唯独《天尽六变》的最后一变,他无论如何都掌握不了。
《天尽六变》,顾名思义,有六式。习得此术者,可变器物、花木、飞虫、鸟兽、分身、魇祷。
其中魇祷一式最为复杂。此式是施术者变幻为受术者心中最为渴求或惧怕之人事物,以此来迷惑对方取胜。
陶眠试了许多办法来教他,均未果。
楚随烟不免泄气。
“还是师父厉害,秘籍翻上三两遍就习得了。”
陶眠安慰他。
“没事,比不上师父,不丢人。毕竟师父是千年难遇的天才。”
旁边的楚流雪听得真无语。
“你要是不会安慰人就少说两句。”
“怎么,实话还不许说啊?”
楚流雪没有接着理直气壮的陶眠说话,而是问楚随烟。
“你学不会这最后一式,是否与练习的对象有关?银票的心看上去是块实心铁砣子,没有什么恐惧或渴望的东西。”
楚随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是噢。”
“是什么是,”陶眠削了他的后脑勺一记,少年哎呀一声,双手抱住脑壳,“师父的心当然也是肉做的,别听你姐姐胡说。”
“我错了小陶师父……”
关于楚随烟学不会《天尽六变》最后一变这件事,他们三人仅仅拌了几句嘴,就翻篇儿了。
不会就不会,在陶眠这里,没什么大不了的。
目前桃花山三人的衣食起居基本由楚流雪负责。最初决定三人轮着做饭,但楚随烟烧出来的东西不是糊就是咸,压根没法吃。
陶眠就更为炸裂,他差点把伙房烧秃一半。
楚流雪不敢置信地问他以前是怎么过的,他说吸纳天地灵气。
一言以蔽之——喝西北风。
楚流雪对于烧饭这件事并不排斥,可她讨厌刷碗,于是这活就归了弟弟。
陶眠也不得闲,他要遛鸡。
在精心照料之下,乌常在愈发肥美。楚流雪某日捧着簸箕出来晒药草,正撞见陶眠蹲在地上,对着乌常在,擦了擦嘴角不存在的口水。
乌常在好歹是一只百岁老鸡,有一定的识人本领。它机灵地拍拍翅膀,躲在楚流雪身后。
楚流雪低头。
“你要实在馋,我就把它拔毛炖了。”
乌常在浑身的毛一抖。
“不了,”陶眠遗憾地望着鸡,“留着它吧,是个念想。”
念什么呢?想什么呢?楚流雪不晓得。
她把手中的簸箕上下掂了掂,药草散发幽香。
这药是给楚随烟准备的。
楚随烟身子弱,自小就有头疼的毛病。发作的时间不固定,一旦疼起来就要他半条命。
她带着弟弟四处流浪的那段日子,没有钱去医馆看,只能无措地抱住疼到四肢蜷缩的他。
如今有陶眠在,办法多了。虽然无法根治,但症状要比过去缓解许多。
起初这病楚随烟不提,怕陶眠嫌他麻烦,把他们姐弟二人扫地出门。
是楚流雪主动找到陶眠交代的。
她说弟弟有顽疾在身,希望陶眠能想想办法,她愿意当牛做马。
陶眠说你一个小孩,当牛当马作甚?你就当个小孩,别的不要管。
小陶仙人最初是没有点医术这个技能的。他的大弟子和二弟子,一个比一个身体强健,精力比当师父的都旺盛。顾园早逝与他的过度劳累有关,陆远笛就不说了,日理万机的同时还有余力监禁师父。
陶眠自己也极少生病。
眼下急着用了,陶眠却暂时没有适宜的法子。他向金手指提出请求,金手指没理睬,估计那个善医的徒弟还在很远之后的未来等着他。
自己不懂,金手指不给,全都没关系。
因为陶眠有钱。
小陶仙人在凡间其实拥有自己的人脉,他只是很少动用。当初顾园留给他的那些山庄铺子,还有陆远笛赠予他的大大小小的茶肆酒楼,都有专人打理。
这些人交际的圈子就广了。陶眠修书两封,短短数日,他就得到了若干个答复。
自动忽略那些埋怨他当撒手掌柜的废话,剩下的方法,陶眠摘取了两个可行的。
喝药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法子,是把灵力注入头部穴位。
晒药熬药是楚流雪的事,后者归陶眠负责,她帮不上忙。
陶眠也让她不必管。
楚随烟的旧疾发作往往是在深夜,持续的时间短则一夜,多则七天。
最初楚流雪不放心,偷偷跑去弟弟的房间看过几次。
楚随烟的头疼起来就会让他处于混沌的状态,什么都听不见看不见,只会抱住自己的脑袋浑身紧绷。
这时陶眠就让小孩枕着自己的腿,慢慢地把灵力输进穴位。灵力不能一次性输太多,否则楚随烟的头就会炸开。这期间只能由师父聚精会神地照看全程,半点不能松懈。
楚随烟口中呼出的痛苦呓语渐渐消失,他闭着眼睛的面容变得平缓。这时的陶眠仍不敢离身,他伸长手臂取了桌上柔软的帕子,擦拭他额头的冷汗,等候窗外天明。
徒弟睡了,他不能睡。他就这样整夜整夜地不合眼,直到楚随烟这段发病期过去。
楚随烟病好之后什么都不知道,活蹦乱跳地去找师父练剑。楚流雪却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半路拦住弟弟,让他跟着自己去拣柴火。
楚流雪曾向陶眠提出过代劳,却被师父弹了一下额头。
“平时练功偷懒就罢了,这时候要拿弟弟的命来赌?”
楚流雪只好闭紧嘴巴,不再提及此事。
少年跟在她的身后,还在埋怨姐姐乱使唤人,不放他去找师父玩。
楚流雪没接他的话茬,一路上寡言少语,只是低头拣树枝。她拣的比弟弟多,满满一怀。弟弟也没能偷懒,这堆树枝都是由他抱回去的。
下山的路上,依旧是楚流雪在前,这次她开口了。
她说楚随烟你将来如果下山我一定会把你弄死。
楚随烟一怔,有些反应不过来。印象中姐姐虽然偶尔欺负他,但都是无伤大雅的玩笑,从未说过这样的重话。
他结巴着问姐你方才说了什么。
楚流雪又重复一遍。
“陶眠不干涉下山的事,他的想法无所谓。但楚随烟,你不许下山。如果你下山,我一定会跟去。跟去,是为了把你弄死。”
因为你下山,就会背叛,会打碎梦境,会让他伤透了心。
那时楚随烟年纪小,还在暗自责怪姐姐的专断。
后来他才明白,这是一句预言,也是一句结局。
楚流雪手中一把饵料,边走边撒,两只公鸡跟在她身后啄来啄去。
走到院子的西南角,那里有一株盛开的海棠,花下站着一道黑影。
楚流雪没有警惕和戒备,仿佛什么都没看见,引着两只鸡继续遛弯。
当她经过海棠时,她垂着眼睛对那黑影道——
“别再来了,我不会随你们回去。”
薛瀚说到做到,三日后,果真带陶眠启程,前往魔域。
经过三日熏陶,陶眠已经不成人形了。白天头晕夜里吐。幸亏身体素质不错,不然他还得在薛府躺上七天才能赶路。
看见面无血色瘦一大圈,连来时的衣服都撑不起来的陶眠,薛瀚这没良心的还很满意,折扇轻敲掌心。
“不错,要的就是这种萎靡的状态。”
陶眠翻他个有气无力的白眼。
返魂香属实好用,陶眠现在除了那身素雅的外袍,几乎找不到更多形似仙人之处。
薛瀚让他更衣,把那丧气的打扮换了。
“我这是……仙气翩翩……”
陶眠还在为自己有气无力地辩解,任由府上的丫鬟摆弄,换了一身木槿紫色的锦服。
薛瀚端详着他的脸。
“虽然你在魔域没什么名气,但以防万一,易个容?”
“不会易容。”
陶眠理直气壮地回。
“这也不会?你这一千多年都学什么了?”出了那间屋子,薛瀚的嘴又要变损。他拍拍手,让人送来一个雕花小盒。
“这是何物?”
“改变容貌的雪泥。”
“……擦着好痒。”
“……”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薛瀚被折腾得没脾气了。
“那你戴个面具吧。虽然不便,但也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好。”
陶眠就这样戴了一张月白无纹样的面具。
两人乘坐一辆宽大的马车,车夫戴了黑色的斗笠,看不清脸。
陶眠和薛瀚先后进入。
车内空间宽敞,薛掌柜是个处处追求品味的人。这马车不但能载人,还能容车厢内的人品茗读书对弈。
陶眠趁着赶路的时间吃东西,补充体力。薛瀚就在他对面慢悠悠地品一杯茶。
待小陶仙人恢复了五成的精力,才开始详细询问他们此行的安排。
只要提到正事,薛瀚就能暂时地当个正常人。
他说他们二人即将前往魔域一处专供权贵富商交易买卖的场所,名为“千灯楼”。
千灯楼共九层,每层交易的物品等级品质不同,客人们根据所需,前往对应的楼层参与“唱楼”。
所谓唱楼,即是负责拍卖的侍从站在每层楼中央的圆台之上,为各位宾客展示物品,并报出底价。包厢前坠着数盏大小齐一的莲花琉璃灯,有意竞拍者须燃灯,灯的数量与价格挂钩,点灯最多者即可获得该物。
陶眠听过薛瀚的解释,点了下头。千灯楼的拍卖规矩不难理解。
“你所需的横公鱼脂,就在下一轮唱楼的物品之中。这玩意虽然罕见,但只能入药治一种病,那些客人对它的兴趣并不大。我听闻,这块横公鱼脂已经在千灯楼挂了两月有余,也无人拍下。旁敲侧击了千灯楼的管事,对方给出的答复是——只要有意,必是探囊取物。”
薛瀚不紧不慢地叙说着,过程中陶眠一言不发。
直到听见那句“探囊取物”,他咀嚼点心的动作慢了。
“怎么,你有什么预感?”
薛瀚极为敏锐地注意到他的细微变化。
陶眠想说,他隐隐感觉薛瀚刚刚那番话,直接往他们俩的后背插了好几个旗子。
但他没这么直白。
“还是慎重为上。”
千灯楼坐落在魔域的西南部,一个叫月丘的小城。月丘城不大,却甚为繁华,这是专门供魔域之人游玩赏乐的地方,没有白日,有的只是无尽的靡靡之夜。
马车穿过人间和魔域的边界,原本温顺矫健的两匹骏马,忽而皮肉褪去,只剩两具森白骨架,昂起头高声嘶鸣。驾车的马夫一扬马鞭,疾驶的风扬起斗笠的黑纱,露出仿佛被火烧过的黑黢黢的侧脸,本该有眼球的地方,徒留一个空落落的洞。
车中的陶眠皱了下眉。返魂只是能掩盖他的气息,但他对于邪气的感知丝毫没有减弱,明显不适起来。
薛瀚又递给他一个香囊,让他贴身塞在衣服里面,看来是早有准备。
他们的目的地很明确,因而用了最短的时间,就抵达了月丘千灯楼。
薛瀚让陶眠把面具扣好,同时叮嘱他等下尽量少说话,跟在他身后别乱走。
陶眠这次的假身份是薛掌柜的随从。
两人下了马车,透过面具,陶眠得以见识到千灯楼的富贵巍峨。
千灯照碧云,高楼客纷纷。
耳畔是丝竹管乐之声,有暗香浮动,人影重重。
若不是周围的“人”长得千奇百怪,身形格外巨大健壮和矮小细瘦的都有,耳朵尾巴各式各样,陶眠还以为他是误入了哪个人间的繁盛都城。
唱楼尚未开始,门口有个矮个子的“小孩”在迎客。
那“小孩”有些奇怪,他露在外面的皮肤生出了皱纹,可见年龄不低。但他的头上却扣着一个类似过年游街艺人戴的“大头娃娃”头套,油亮亮的,带着僵硬刻板的笑容。
陶眠眯起眼睛仔细打量,才发现那应该不止是头套,因为它的眉毛和眼皮会小幅度地动。
或许是魔域的一种妖怪吧。
那大头娃娃对待每个客人都是弯腰陪笑,热情地邀请他们登楼。他那略大的脑壳似乎有些许妨碍视线,必须要把身子转过来,眼睛才能看见某处的人事。
他一回身,就看见了马车旁边的薛瀚和陶眠。
“哎呦——薛掌柜,大驾光临!”
大头娃娃晃着脑袋,殷勤地走过来,一边搓着手一边笑盈盈地望着薛瀚。
凑近了之后,陶眠才发现,这大头给人带来的冲击感真是不小,他过于像人了,但很明显又不属于人。
薛瀚熟络地回话。
“孟管事,近来生意可好?”
孟管事连连躬身,嘴上客套着。
“哪里哪里,多亏薛掌柜这般的贵客照拂……”
他的脑袋向左一转,看向不发一语的陶眠。
“这位是……”
薛瀚下意识地上前小半步,把人挡了挡。
“随从而已,不必在意。”
“哎——好好。”
那孟管事欲言又止,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异样,又忍着没说。
他不说,自有人来提。
“薛掌柜往日来唱楼,带的都是窈窕女子。怎么今日变了?”
一道年轻的男声自二人身后响起,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挑衅和恶意。
陶眠皱着眉回头,一个高挑的华服青年背着手,站在不远处笑盈盈地望他。
“哟,还戴着面具,神神秘秘的。不亮身份不能登楼,孟管事,这千灯楼的规矩,我没记错吧?”
“这……”
孟管事连连搓手,如果他的大脑袋壳能流汗,恐怕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青年嘴角的笑意更深。
“规矩不能坏。薛掌柜,让你身边的人把面具摘了吧。”
她说天尽谷的人确实来找过她,但是她不愿出山。
她说以她的本事不足以帮上什么大忙,既然如此,不如留在山上,省得添乱。
陶眠颔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的意思,他看出楚流雪并不想深谈。
北雁南飞,楚流雪把剥开的栗子壳拢成小小的一堆,和远处的连绵山脉倒是相映成趣。
最完好的半个圆壳被她点缀在最上端。
她说银票,如果有机会,我带你去看看我的故乡吧。
本来是一次即刻出发的旅行,陶眠带着两个小孩,行囊都收拾好了,却被薛瀚的一封来信拦住脚步。
薛瀚说陶眠你快从你那破山出来吧,皇帝一手立的太子要逼宫。
皇帝立大皇子陆远为太子,已有七年光景。
七年间,太子宅心仁厚,克己守本。庙堂内外无不交口称赞。
皇帝对待太子却极为苛刻,并不亲近。
谣言四起。有人说这是因为太子是过继来的,血缘本不深厚。也有人说皇帝早早立太子就是受了大臣们胁迫,她的那把龙椅坐得从不稳当。
近两年皇帝开始沉迷长生不老之术,政事逐渐荒废,由年少的太子接手。
皇帝寻仙问药,炼丹修观,黄金银两像投入了一个无底的洞。
君王痴迷此道,宫中人心不稳,太子的势力暗中崛起。
现在翅膀足够硬了,要把皇帝从帝位赶下来。
陶眠略略地读了薛瀚寄给他的信,通篇看下来,差点把桌子捏碎。
简直荒谬!
陆远笛是他陶眠的亲传弟子,若是她要长生不老,何必费力外求?
这根本就是构陷。
他和两个懵懂的徒弟简单交代了一番,说他要出一趟远门。
楚随烟点点头,茫然地问:“师父要把二师姐带回山么?”
楚流雪捏了下他的手臂,叫他不要多嘴。
匆匆离开的陶眠却留下一句——师父会考虑的。
陶眠的脚程极快,午后收到的信,黄昏时分,他便赶到了皇宫外。
仙人如入无人之境,轻而易举地闯了进去,没有惊动任何人。
偌大的宫廷,一个人落进去仿佛一粒沙。陶眠左右环顾,打算胁迫个宫人,问问陆远笛的下落。
一株白玉兰后,有人绕过来。
太子一袭赤色蟒袍,于花下长身玉立。
“小陶道长,你果然来了。”
陶眠瞬间不知该以何种表情对待这个少年人。他在宫中曾经度过一段岁月,那时的太子还是普通的皇子。虽然早熟,但和另外三个孩子闹得激烈时,也会显现出天真本性。平日要么是温习功课,要么就是追着妹妹后面跑,不让她捣乱生事。
原来他已经长这么大了,一举一行隐隐带着帝王风度。
四处没有见到任何宫人禁卫的影子,不知是否为太子故意为之,也许他早预感到陶眠回来,候在了这里。
陶眠说,太子,何故绝情至此。
太子没有为自己辩解许多,而是给陶眠指了个方向。
“我把她关在那里,你去吧。”
陶眠闻言,顾不上质问太子为何软禁皇帝,直直地奔向他手指所指的方向。
那宫殿偏僻荒芜,陶眠越是往深处走,就越是蹙眉。
一个年迈目盲的宫女似是听到脚步声,头微微向他走来的地方看,又迟缓地转回,出神地盯着园中一簇荒草。
陶眠掠过她身侧,站在紧闭的殿门外,停驻。
他的两手扶上门扉,微微阖了下眼,才将其推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