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景李长江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推荐出身农户,他要靠科举上朝为官》,由网络作家“三层肚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出身农户,他要靠科举上朝为官》,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景李长江,文章原创作者为“三层肚腩”,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李长江这几天忙里偷闲打了几张简单的凳子和一张桌子,他们卖的葛根粉吃的话也快,主要推车也放不了那么多东西。等李景醒的时候,吴氏和李长江在县城都摆上摊了。县城的店铺及固定摊位收取商税,流动摊贩按大兴朝商律:“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的律法,吴氏和李长江这种就不用交税,缺点就是来晚了位置会被占。县城道路两旁都是商贩,街上都是商贩的叫卖声。......
《全本小说推荐出身农户,他要靠科举上朝为官》精彩片段
“娘,不如叫桂花羹吧,反正里面有桂花,保准没人知道”李景嘿嘿一笑。
“嗯?好,就叫桂花羹”吴氏拍板,全家一致觉得叫桂花羹好。
第二天寅时(凌晨4-5点),天还没有亮吴氏和李长江早早起来收拾。
吴氏在做早食和干粮,她和李长江不定在县城吃呢,县城东西贵来回也不方便,他们中午对付一下,晚上回来吃就行了。
李长江这几天忙里偷闲打了几张简单的凳子和一张桌子,他们卖的葛根粉吃的话也快,主要推车也放不了那么多东西。
等李景醒的时候,吴氏和李长江在县城都摆上摊了。
县城的店铺及固定摊位收取商税,流动摊贩按大兴朝商律:“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的律法,吴氏和李长江这种就不用交税,缺点就是来晚了位置会被占。
县城道路两旁都是商贩,街上都是商贩的叫卖声。
“大妹子,这是卖的啥呢?”胖姐好奇地瞅了瞅吴氏的摊位。
“姐,我们卖桂花羹,养胃解酒的,一会儿给你做一碗”吴氏回答的也大方,这会李长江已经去打水了。
吴氏跟右边的胖姐聊了起来,又跟左边卖炊饼的夫妻打了招呼。
等李长江回来,吴氏已经跟附近的商贩聊上了。
吴氏把水烧上,李长江又去打水,来来回回打了三次。
水也烧开了,吴氏也不小气,都冲了红糖桂花羹。
她家的桂花羹不加糖的两文钱,加糖三文钱。
胖姐一碗,卖炊饼的夫妻两碗,要是卖得有九文钱。
胖姐回了一把她卖的菜,那对夫妻更是简单,直接拿了几个炊饼,估摸着今天她和长江饿不了肚子了。
“嚯,妹子,这还是甜的呢!这天气冷嗖嗖的,别说,这一碗吃着可舒服了”胖姐吃着又看了看碗里,清甜又有桂花的香气,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她现在觉得胃可得劲。
“是啊是啊,这桂花羹配着我家炊饼也不噎着了”旁边卖炊饼的孙大贵和他的妻子于氏连连附和。
要知道因为卖炊饼的原因,孙大贵和于氏对炊饼可不咋爱吃,当然也不讨厌,就是吃多了总想换换嘴。
清甜的桂花羹就着炊饼,连带着炊饼都有一丝清甜,孙大贵发现他又饿了,可再吃上一顿桂花羹就炊饼。
吕秀芝是县城张府厨房的管事,能成为管事盖因吕秀芝是张府大夫人的陪嫁大丫鬟,是张夫人的得力助手。
吕秀芝在被卖之前受了不少苦,年纪大了胃也开始不舒服。
今早她过来看看早市有没有新鲜的菜,刚好看到胖姐她们的话。
吕秀芝走上前,看了看胖姐“这什么东西?你是说吃了胃舒服吗?”
“哎,这是桂花羹,旁边卖的”胖姐说着指了指吴氏的摊位。
吴氏赶忙招呼“哎,这是咱老李家卖的桂花羹,加糖的三文钱一碗,不加糖的两文钱一碗”
这对吕秀芝来说并不贵,要了两碗加糖的,给跟在后面的丫头也来了一碗。
吴氏很快就冲好了桂花羹,吕秀芝端在面前闻了闻,只闻到了香甜的桂花清香。
吕秀芝拿着勺子一口吃下去,味道柔嫩爽滑,清甜可口。
吕秀芝又转头看刚刚就着炊饼吃的孙大富两人。
“老板,来两个炊饼”
“哎,这就来,吕管事,三文钱”
吕秀芝经常出门采买,像孙大富夫妻和胖姐都认她,所以商贩都叫她吕管事。
吕管事接过炊饼,给了三文钱,和丫鬟一人一个就着吃。
“红儿,你且快回去拿了食盒及碗过来,再买十碗桂花羹回去”
“嗳,吕管事,这就去”红儿得了令就往张府的方向走去
张家是商贾之家,自然应酬少不了,昨儿主家老爷可喝了不少酒。
刚好这桂花羹解酒,不过张老爷不爱吃甜的,吕管事订了四碗不加糖,六碗加糖的桂花羹,院里的夫人公子小姐的都分上一碗也就不剩了。
吴氏和李长江可高兴坏了,卖了两碗,又被预定了十碗,不止吴氏夫妻高兴,旁边卖了炊饼的孙大富夫妻也开心。
吕秀芝又跟胖姐买了点菜,这胖姐的菜新鲜,基本上吕秀芝都跟胖姐拿菜,也是吕秀芝过来跟胖姐买菜才跟吴氏买了桂花羹。
红儿还没来,吕秀芝只能自己先去采买别的物品了。
吕管事付了32文钱跟吴氏说一会儿红儿过来就把桂花羹给红儿就行。
“吕管事,您给个30文就行了,今天我们第一天卖桂花羹,您又是我们第一位客人,咱给您把这零头去了,以后要还是想吃就过来哈”吴氏灵机一动,这可是大客户。
吕秀芝接过吴氏递的两文钱,也没说什么,采买这么些年,这些商贩的心思她也知道。
“哎,你别说,这桂花羹是真的好喝,我这胃啊昨天晚上就不得劲了,这刚吃了桂花羹就好多了”
不等吴氏说什么,吕秀芝赶紧道:“哎,我这就去忙了”
吕秀芝也不是下吴氏面子,她是真的忙,要及时采买府里用的东西回去,晚了主子可会怪罪的。
县城认识吕秀芝的人也挺多的,她说好吃的东西,旁边认识的也要过来尝尝。
又陆陆续续卖出去十好几碗,李长江蹲在旁边龇着牙洗碗,一看就很高兴。
等红儿拿着食盒过来的时候,吴氏的摊位忙着呢,红儿尝试一下,根本挤不进去,好在桂花羹弄的也快,一会儿摊位前没有凳子的人散在旁边站着吃的。
吴氏看到拿着食盒的红儿别提多高兴“红儿姑娘来了,这就给你打好桂花羹”
“红儿姑娘,今儿天气可冷,桂花羹回去凉了就再热一下”
“好嘞,谢谢婶儿”
红儿跟吕秀芝汇合后拿上在胖姐这买的菜就回府了。
过了早食时间摊位前的人就少了,不过胖姐的菜卖得也差不多了。
“大妹子,你午时把摊子推到到学堂外叫卖,学堂一日两餐,里面家境不错的大小伙子,午时学堂的学子们都饿了,就会出来吃点东西,不过那里摊贩也不少,可得早点去”胖姐边收拾东西边悄悄地跟吴氏说道。
大家都围着李长江,推车上的碾谷机半拆开放上去的,李长江拿下来后慢慢组装,碾谷机李长江还不是很熟,李意卿默默地拿着碾谷机的零件递给他爹,李长江倒也聪明,反应过来就只管组装,至于到哪里用到什么零件,都是李意卿递给他就安装上去了,碾谷机本来就没全部拆开,组装地很快。
“好了”
“这木疙瘩真的能打谷吗?”
“可别白费力气了装了半天”
村民们一人一句,晒谷场一下子吵吵嚷嚷的,跟赶集一样。
吴氏走过来刚好听到没一个人看好这碾谷机的,“能不能打谷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说完抓着一把稻谷正要往碾谷机里面放,碾谷机上面是一个大斗是进稻谷的,吴氏抓着的稻谷一放进去,手一收,站在碾谷机前的李长江踩下脚踏,很快碾谷机就转动起来。
大家都往里伸了伸头,没多久就看到稻谷分别掉进下面的两个大斗里,李长江把大斗倾斜,围着的人看到里面的稻谷,“快看,是谷子,真的把稻草和谷子分开了”
“天啊,真的能打稻谷,那这得多省力啊,我们摔打半天,长江用脚踩一会就好了”
陈氏也在旁边,眼睛一转,“长江,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有这碾谷机很快就打完稻谷了,一会儿借给我家用一下”
有了人起头,大家都赶紧叫着借碾谷机,生怕迟了没有自己的份。
吴氏怕李长江不好意思拒绝都应下,连忙道:“我们这碾谷机就打了一台,这几天我们家需要用呢,一会儿完了我们大姑姐家,三叔家,叔叔大伯亲戚家也需要的,不好意思了”
吴氏说到这,大家也没办法,李家在大瑞村是个大家族,不止有童生老爷李生在,村长可是这李家的大伯公,跟那老李家的李达是亲兄弟,这大瑞村李家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脸面的。
不过陈氏可不是一个会看脸色的人,“小气,这做了生意的人就是不一样”
吴氏可不会受这气,“这摆摊卖点东西过日子你都有意见啊?这家家户户农闲的时候不去镇上县里卖点小东西”说着用屁股把陈氏撞开,“行了,让开点,我们家要打稻谷了”
李意卿早就被大人挤出去了,一看也没他什么事就回去带妹妹睡觉了。
李长江和吴氏很快就把稻谷打完了,晒谷场的人还在摔打着稻谷,吴氏也没说谎,自家的稻谷打完就把碾谷机给老李家用,也不是不想给大姑姐,是老李家那边也割了稻子,只能先给老李家,再说了,李家就李长夏跟吴氏亲近帮衬一点,说不上交恶,只能说人和人相处是看气场的,所以只能轮着来用了。
李长波拿到碾谷机兴冲冲踩着脚踏,竟是比李长江快了不少,旁边的人看着更是眼馋了。
回到家坐在板凳上的李长江跟吴氏商量了一下,“娟儿,明儿咱多割点稻谷,有碾谷机也快,现在再去割又晒回来又晚了没有太阳,不上不下的”
“行,今天下午歇息了,不忙活了,还是意卿聪明,想出那碾谷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