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精修版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

精修版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

喝口茶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这是“喝口茶”写的,人物朱元璋朱标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废话,朱棣是他亲自发掘的,便是现在他也从来没觉得朱允炆有资格和朱棣相提并论。朱棣有些恍惚,还隐约有些不敢置信。他谋权篡位,早就不指望后世有什么好评价了,只盼望着别把他钉在大明的耻辱柱上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却未曾想,后世竟然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朱棣心中有些骄傲,又有些惴惴不安。“爹他……想必此时也在看着吧。”......

主角:朱元璋朱标   更新:2024-06-13 23: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精修版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这是“喝口茶”写的,人物朱元璋朱标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废话,朱棣是他亲自发掘的,便是现在他也从来没觉得朱允炆有资格和朱棣相提并论。朱棣有些恍惚,还隐约有些不敢置信。他谋权篡位,早就不指望后世有什么好评价了,只盼望着别把他钉在大明的耻辱柱上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却未曾想,后世竟然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朱棣心中有些骄傲,又有些惴惴不安。“爹他……想必此时也在看着吧。”......

《精修版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精彩片段


天幕上开始滚动翻卷着一行一行的字,速度由于数量叠高也越来越快。

但这不影响天幕之下众人清楚的看到。

朱棣和朱允炆谁是更好的皇帝??这尼玛还用选!谁搞出来的脑残投票啊!

就朱允炆那个妄想着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蠢材也配和永乐大帝比??侮辱谁呢!

各个位面的建文帝们顿时脸色难看的像是吃了几吨狗屎一样,尼玛的你们才是侮辱谁呢?!

judy犯了什么错沦落到和朱允炆相提并论的地步?!要是朱标拿来比勉强还差不多!

别逗了,朱标也绝对比不上朱棣好么!千古一帝是说出就出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朱标虽说在武功上比不上朱棣,但在文治上说不好比朱棣强呢。

标吹省省吧!朱棣文治上难道就差了么?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运河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够名垂千古了!永乐之后再无大帝!!

永乐之后的皇帝们顿时脸色一绿,阴恻恻的盯着屏幕,很是不忿!

棣吹也省省吧!朱标要是活久一点还轮得着朱棣?就明初老爷子给朱标留下的班底,也不一定就比朱棣差啊!

朱元璋猝然坐直了身子;???

扯淡!永乐大帝放你这儿跟大白菜一样谁上都行啊?

成百上千的弹幕交替着滚过,但最上方关于朱棣和朱允炆的投票却是毫无悬念的。

朱棣完全是呈碾压式吊打了朱允炆!

洪武年间。

随着弹幕上的争执无意间把朱标早死的真相暴露了出来,洪武上下便陷入了死寂。

那个被朱元璋视作板上钉钉的地继承人的太子朱标,在朝中已然有了一套自己的小班底的太子朱标,竟然是突兀的英年早逝了!!

毫无疑问,这将对大明王朝是个巨大的打击!

朱元璋用力闭了闭眼睛,嘴唇颜色有些苍白。

“原来,老大竟……”

为何他要越过朱标立皇孙为帝,这一切都清楚了。

朱标茫然的抬头看向父皇,只见朱元璋像是个挫败的困兽一般满脸痛苦的看向了他,嘴唇有些颤抖。

“老天爷若是要惩罚,便惩罚咱好了,为何要让我儿先我一步而去?留咱这老头子活在世上做什么!”

群臣大骇,惊恐万分的齐齐跪下。

“上位还请收回金口玉言啊!”

朱棣看看魂不守舍的朱标,咬咬牙,跳出来大声道。

“父皇,既然已经早知道了这件事,对我们就是好事!这样我们就能号召天下名医给大哥看病啊!”

朱元璋骤然恍悟一般,连忙站了起来,眼睛大亮。

“对!对啊!传咱旨意,召天下名医入宫,凡提出线索者重赏!”

解决完了一桩心腹大患后,朱元璋猛松口气,跌坐回了皇位上。

此时,老爷子才有功夫打量几眼朱棣,鼻孔里出了口气。

“永乐之后再无大帝……小子,看来后世对你的评价倒是不低啊。”

朱棣脸色涨的通红,哼哧哼哧不敢接话。

“父、父皇……”

朱元璋只是轻哼一声,便将视线转回了屏幕上。

蓝玉等人对视一眼,倒是隐隐瞧出来了,此时朱元璋不仅没生气,心情竟还算是不错呢!

看来,日后朝中局势不好说了啊!

几个朱标的老班底满脸苦涩,连连叹气,却也无可奈何。

永乐年间。

朱棣被后世弹幕上毫不遮掩的彩虹屁吹的脸色有点通红。

要知道文官们就算吹彩虹屁也大多都是委婉含蓄的,哪有后世那么直白的。

而朱棣的脸皮在一众厚脸皮皇帝之中,毕竟还算是比较薄的了。

朱高炽咽下了笑意,没敢表露出来,只在一旁满脸佩服的附和。

“父皇千秋万代,后世之人对您很是崇拜呢!”

姚广孝倒是更加直白。

“陛下当然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选!”

废话,朱棣是他亲自发掘的,便是现在他也从来没觉得朱允炆有资格和朱棣相提并论。

朱棣有些恍惚,还隐约有些不敢置信。

他谋权篡位,早就不指望后世有什么好评价了,只盼望着别把他钉在大明的耻辱柱上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却未曾想,后世竟然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朱棣心中有些骄傲,又有些惴惴不安。

“爹他……想必此时也在看着吧。”

朱棣甚至做梦一般幻想了一番,他爹不知有没有为他而骄傲呢?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酸溜溜的盯着天幕上划过去的弹幕,很是羡慕。

“且!好幸运的家伙,谋权篡位居然也没人骂他?后世子孙怎么没狠狠的把他订到耻辱柱上呢!他丫的这会儿指定美的不得了!!”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在一旁无语凝噎。

仿佛刚才还在对他谋权篡位嗤之以鼻的人不是陛下您一样!!

“可恶,朕也想知道后世怎么评价朕的!怎么不给朕来一个李渊和李世民谁是更好的皇帝投票呢!”

对李世民不甘的碎碎念,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咸鱼脸,懒得作评价了。

刚才是谁还在说什么‘史笔如铁就史笔如铁,随他评去’呢?!

至于李世民大逆不道的直呼李渊名讳这点事儿,众臣子全当自己聋了没听到。

识时务者为俊杰,就算魏征恐怕也懒得在这点小事儿上得罪李世民!

汉武帝年间。

刘彻也颇有些酸溜溜的。

“这家伙还真是幸运!千古一帝就千古一帝呗,还什么永乐之后再无大帝~呸!呕,恶心死朕了!”

卫青和霍去病对刘彻倒是很有信心。

“陛下,咱们不必眼红他人,您必然也将是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

桑红羊也默默的颔首。

“陛下武功卓然甚至胜于文景二帝,想必还是有机会争夺一番这光荣的名号的。”

其余众臣子也纷纷齐声附和。

“陛下万岁!我大汉王朝必因陛下而煊赫!”

刘彻傲然的扬起头。

“那是当然!朕绝不会逊色于任何人!”

汉武帝刘彻,就是一位有着这样气吞山河的气概的男人!他若是不傲,也不会硬生生打的蛮夷畏畏缩缩那么多年!


“二十万大军啊,炽儿你听到了没?是二十万,不是二十个人啊!!”

朱高炽脸色惨白,嘴唇哆嗦。

“是啊、是啊,是二十万百姓啊……”

朱棣眯着眼睛死死的盯着天幕,瞳孔中闪烁着狼一般的凶狠光芒。

“朱、祁、镇!真是个好孩子啊!!好得很啊!你最好盼望着瓦剌那群废物被朕打破了胆子,不敢与你相抗衡,没发现大明落到了你这样的蠢货手里……”

否则,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的。

与瓦剌战斗这么多年,朱棣深知,瓦剌是群吃肉的野狼而非柔弱的绵羊,他能镇得住瓦剌,不代表朱祁镇也有那个本事。

而一旦敌人发现了大明的稚弱,绝不会善罢甘休!

洪武年间。

蓝玉和徐达等武将捏紧了拳头,眼睛冒火的死死盯着天幕上王振得意的脸,几乎要呕血了。

“这个混账!!区区一个阉人,安敢带兵二十万?!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这对武将来说,简直堪称噩梦中的噩梦!

朱元璋咬牙切齿,勃然震怒。

“朱祁镇,真是朕的好儿孙啊……太监固然该死,但他身为堂堂天子竟然放手让一个太监去带兵,哈哈哈哈!真是笑话啊!”

“不愧是能称得上遗臭万年的‘好皇帝’啊!我大明何德何能得这么一个宝贝!”

堂堂洪武大帝,已经快被气懵了,当然,他恐怕的没想到,这不过只是一个开始。

朱祁镇做出的让人血压高升的事情,何止这些!

他能凭一己之力,把他的祖宗们活的气死,死的气活!

天幕继续悠悠的播放。

军营中。

太监王振近日里唉声叹气食欲不振,帝心忧之,亲自z慰问。

“王先生,大军已然出发,您为何如此郁郁不乐?”

王振装模作样的咳嗽了两声,幽幽一叹。

“奴婢多谢陛下关心,奴婢并非郁郁不乐,只是有些近乡情怯,想念多年未见的家人罢了。”

朱祁镇惊讶道。

“朕竟不知,此处快到王先生的故乡了么?”

王振眼睛微亮,连忙道。

“是啊,虽说不在大军行进路上,但也并不算远,奴婢一介阉人,此生也没什么其他念想了,陛下可愿全了奴婢一片思乡之情?”

朱祁镇不消多想,便爽快的点头。

“既然只是顺道的事情,朕自然愿成全先生!”

天幕前。

但凡带兵打过仗的将军们此时有一个算一个脸色都绿了。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二人头一回这么整齐,有志一同气的跳了起来,声如洪钟的怒吼。

“混账阉人,懂他娘的打仗啊?!半路改道增加里程,大军不用吃粮草啊?!”

“干他娘的!有本事到俺老程跟前说啊,看俺老程不一巴掌捏碎他的脑袋!”

唐太宗年间还算繁盛,但将军出兵也往往都是精打细算的。

一人吃一口粮草,二十万大军就是二十万口!

汉武帝年间经济相对较弱,粮食一直都是稀缺资源,故而汉武君臣对此的感触就更深了。

刘彻和卫青等人脸色绿的简直像活活泼上了染料一样!

“朕日他祖宗十八代的畜生阉人!真想抽刀剁了他!你大明的粮草吃不完给老子啊!居然让这么个畜生作践!!”

卫青也恨得咬牙切齿。

“阉人惯会装模作样魅惑皇上,该杀!!”

冠军侯霍去病更是直接辛辣而又一针见血的点出事实。

“此阉人必为行军打仗一大祸患,此时不杀,悔之晚矣!”

而明朝的君臣们更是恨得巴不得爬到屏幕里啖其肉喝其血!!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佚名的故事,看点十足。《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这本连载中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历史、系统、历史脑洞、佚名历史、系统、历史脑洞、小说目前更新到了最新章节第325章 版图辽阔之巅,元也!,已经写了667378字,喜欢看历史、系统、历史脑洞、 而且是历史、系统、历史脑洞、大佬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书友评价

不过书名是政哥,至今都没盘点到过分了,按后往前排离谱

好是好,但是感叹号能不能少用一点?每次看都觉得好尬,不会是凑字数吧?

还有,这本小说在另外的平台叫,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不说一模一样吧,那是毫无差别,人家更到400章了

热门章节

第260章 李世民:大不了朕给你当太子。

第261章 与国同寿?恰合朕意!!

第262章 胡亥:我把兄弟姐妹全杀啦!

第263章 自诛满门胡亥!!

第264章 赵高李斯篡改遗诏!

作品试读


洪武年间。

气氛死一般的寂静。

年岁尚小的湘王朱柏还不知发生了什么,茫然的抬头看向天幕。

“那个叔叔为什么要用火烧自己呀?不会很痛很痛嘛?柏儿昨日不小心被柴火烧到了手指便疼了好一会儿呢……”

朱棣眼眶泛红,紧紧的抓住了朱柏的手。

朱标脸色则有些惨白,嘴唇蠕动了几下,似乎是有些不敢置信的模样。

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混账!!”

在一片死寂之中,朱元璋猝然像是一头被激怒的雄兽,鼻翼翁张的砸碎了手边的墨砚。

“个逼崽子!老子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就是让子嗣们都能享福的!他倒是好啊,居然胆敢!!居然胆敢杀老子的儿子!废老子亲封的王!!”

“咱老朱家还真是出了个好孩子啊!!”

朱元璋慢慢的踱步出来,脸上还带着讥讽冰冷的杀意。

“怎么,这逼崽子莫非还打算效仿秦二世之所作所为么?”

此话一出,大臣们和诸王纷纷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息怒!”

那秦二世可活脱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亡国昏君,一手毁了他爹给他留下来的版图基业,还宰完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让他老赢家愣是断绝在他那一代。

这是历代帝王都不齿至极的反面教材,而今朱元璋竟然拿他出来类比,可见是气成了何等模样。

不过说来也是,虽然亲王制度在日后的王朝里总是留下尾大不掉的各种毛病,但在朱元璋这里,这就是个保障他的子孙后代们都能端上铁饭碗一辈子吃喝不愁的好制度。

他是端着一个破碗博出来的天下,尝过饥饿和任人欺凌的滋味,自然不愿意自己的任何一个后代沦落到那等境地。

自然,对于后世的皇帝来说,亲王制度总是要多多少少的修剪的,但朱允炆蠢就蠢在太过急功近利。

他刚接替了他爷爷的班上位,就迫不及待的把他爷爷的儿子们挨着废了废,这不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么?

朱元璋棺材板都还没凉透呢,朱允炆也不怕他爷爷诈尸活过来抽死他!

唐朝,太宗年间。

李世民捧着肚子没忍住乐了出来。

“噗哈哈哈,这小子行啊!”

一旁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无奈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叹着气摇头。

李世民乐够了,又环着胸若有所思。

“能让这小子越过自己直接登上皇位,看来这开国皇帝在朝中的威望很高啊……”

李世民口中的这位‘自己’显然指的是永乐大帝朱棣。

在他看来,朱棣无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帝王,哪怕是未登大宝时也绝非一届庸人。

况且他还是帝王名正言顺的子嗣,再怎么样也不会让皇位越过自己落到下一代的人手里去,除非上一代皇帝有着绝对的权柄能让他暂时按捺。

显然在唐朝,李渊是没有朱元璋那样的绝对统治地位和威慑力的,在儿子们里的威望也远不如朱元璋。

李世民自问,李渊当初只是打算把皇位传给他哥,他都没忍住直接造反逼宫,更不用说若是李渊打算把皇位传给他那些在他眼里只会吃奶的废物侄儿们了。

魏征冷着脸硬邦邦道。

“陛下,也许是这位永乐皇帝一开始并没有成为皇帝的野心呢,您与其关注这些,不如多放些心神在国政上!”

李世民被噎了一句,脸色绿了绿,指着魏征吹胡子瞪眼的。

“老子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朕说他有他就有!”

魏征顿时气了个倒仰,看的李世民一阵舒爽。

这事儿李世民确实是有发言权的,实际上朱棣也确实不是真的一点都不想当皇帝的,他只是不想造反罢了。

这个不想造反,也仅限于不想造他爹的反,也不想造他哥的反。

至于旁人,那就不好说了。

朱允炆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他还有一大错处就在于没有重视他这位权柄赫赫的叔叔,误把收敛爪牙的老虎当做了乖巧的小猫来欺辱。

汉武帝年间。

刘彻懒洋洋的摊着,往嘴里丢了个大枣,一边咀嚼一边嗤笑。

“真是个蠢材,没那个本事就敢干这种事儿,这不是找死么!他要是真有能耐压得住,甭管旁人再有意见,也半个屁都不敢放。”

卫青和霍去病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

想他们打周边蛮夷的时候也没问过他们乐不乐意,手段也凌厉残忍的不止一点半点,逼死的蛮夷小王更是数不胜数,但至今谁敢放半个屁?

只会在大汉铁蹄踏来的时候哭爹喊娘的丢盔弃甲!

想到这里,卫青和霍去病无比庆幸自己追随的帝王是刘彻这样的雄主,慨然起来。

“这位后代的皇帝与陛下您比起来真是差之千里啊。”

刘彻傲然的挺起了胸膛。

“就他也配跟老子比?换成是那个永乐大帝勉强还算有点资格!”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嬴政嫌恶的呸了一声。

“这等废物,也敢妄称皇帝!比之阴沟里的臭虫都不如!”

李斯也是大开了眼界,惊叹道。

“后世还真是出人才啊,一国之主能做出这种事,真是从未听闻啊!若是当年的六国之主都是这般蠢材,我大秦取六国岂不是如探囊取物!”

洪武王朝。

朱元璋本来就有了些许猜测,死死的盯着屏幕,但当真的看到了朱祁镇恬不知耻的跑去拍着城门大声高喊的时候还是没忍住眼前一黑,口中噗嗤喷出了鲜血,脚下站不稳身形晃悠了两下。

“陛下!”

“陛下!!”

太医吓得一跳三尺高,连忙冲上去给朱元璋塞了固本培元的药和速效救心丸,连着拍了数十下这才勉强让朱元璋喘着气睁开了眼睛。

洪武臣子们吓得几乎瘫软在地,朱标更是着急的冲上去扶住了朱元璋。

“爹!要不然您还是不要再看了,您的身体已经受不住太大的刺激了啊!!”

洪武大帝或成首个被自己子孙后代活活气死的皇帝!

朱元璋勉强恢复了意识的第一时间便是脱口而出的大骂。

“小畜生!!该死的小畜生啊!老子要砍死你!!”

“还要脸不?!我老朱家没有这样孬孙玩意!来人、来人,给我把这玩意逐出族谱!!我老朱不认这个混账儿孙!!!”

大臣们吓得五内俱焚,连忙道。

“是是是!臣等这就去办!陛下您先消消气,消消气啊!”

“是啊陛下!为了不孝儿孙气坏了身子不值当啊!!”

“洪武爷,您可不能出事儿啊!王朝不能没有您啊!”

朱元璋在太医的搀扶之下坐上了龙椅,眼神森寒的盯着天幕,语气淡淡道。

“放心吧,朕的标儿救命药还没制出来,朕也还没来得及亲自抚养棣儿长大,怎么舍得就这样死了呢!”

“至于这个小混账,朕倒要看看他还打算干出什么蠢事儿!”

永乐王朝。

“天子、天子守国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永乐大帝看着看着,眼睛一眨,猝然便流淌下血泪来,不知是哀疮还是讥讽一般仰天长笑了起来。

永乐臣子面色大恸。

“陛下!”

“朕当年将王都北迁到这里,亲自镇守着大明的国境线,仰赖后世瞧得起朕,留下了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美名!结果呢?”

朱棣站了起来走了两步,死死的盯着天幕中哭嚎着拍城门的朱祁镇,恨意暴涨。

“结果啊!朕的子孙跑到了城门下且在那儿叫上门来了!!你们瞧瞧他那副样子,可真叫一个可怜可凄!!!”

朱高炽心疼无比的看着朱棣,小心的跑上前去扶住了朱棣的手臂。

“爹,您坐下歇歇吧,别瞧了!”

朱棣牢牢的抓住朱高炽的手,眼中的血泪大颗大颗的往下落,呼吸都急促了许多。

“炽儿,你说!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不要脸的皇帝?!竟然舔着脸跑到城门底下让自己家的将士给敌人开城门!!往前数几千年也他娘的没有这样的事儿!我大明有多少脸给他扔在地下踩,有多少脸给他丢啊?!啊?!!”

朱高炽闻言顿时也没忍住抹眼泪。

“是啊!爹,咱们老朱家咋就摊上这么个败家子儿!祖宗拼了命争的脸面全叫他一个人给丢完了!!几代人含辛茹苦攒下来的基业,也全叫他一个人给霍霍完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啊!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不是,这小子脑子进水了吧,朝臣都带走了,又不打算迁都,那朝中的事儿谁来处理啊?王朝难不成陪着他这场玩笑一样的出征停摆么?”

卫青皱着眉头。

“这样一来,打仗的风险就太束手束脚了,大军出行,本就艰苦,哪里来的功夫照看这些体弱的文臣?若是耽误了行军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霍去病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小皇帝看那样子就知道完全不懂打仗,不过他点的臣子里面也有几个勉强能看的,点一个出来带兵主持大局,小皇帝只要老实听主帅的话,敌军就算凶悍,毕竟也只是曾被他的太爷爷打破了胆子的蛮人小族,应是不会出什么差错。”

始皇帝年间。

嬴政毫不客气的讥讽了一声。

“蠢货!打仗时一个不懂兵法的主帅对大军是致命的弱点,任由这个废物胡闹只会自取灭亡!”

李斯这位老谋深算的丞相倒是更加未雨绸缪,除了朱祁镇的荒谬之举外,他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此战若是胜了,就算是惨胜倒都好说,就怕……”

李斯有些惊悚。

一旦败了,那个后果恐怕是无人敢去设想的。

……

天幕之上。

视频接下来也终于慢慢走向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方向。

首先是主帅一事。

在出征之前,历朝历代几乎都默认了此战的主帅必然至少是朝中一位打过仗的老将,皇帝就算荒谬的点了大半个朝堂带去,也恰恰此印证了皇帝此番只是随着大军去‘旅游’的本质。

可接下来的视频就告诉了他们,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年轻的帝王像一阵风一样挂回内宫,兴奋的报喜。

向一个太监。

“王先生,我已经说服了群臣答应我御驾亲征啦!我点了二十万大军,只等先生接下来的指点了!”

王振眼底露出喜色,面上却端的板正,只是成竹在胸一般傲然的抬头。

“陛下放心吧,有我来指挥这二十万大军,小小瓦剌必然手到擒来!”

天幕前的众人看到这里,只觉得一股悚然的凉气从脚底板窜了上来,如坠冰窟!

二十万大军!兵权在一个长在深宫半点不懂兵法的太监的手里?!

何等荒谬!何等荒谬!

宣德年间。

“放开我!放开我啊,你们这么对我,殿下不会放过你们的!”

王振惨叫着被人向死狗一样拖上了死寂的朝堂,满朝的官员看向他的眼神都卒着寒冰。

而向来仁慈的宣德帝朱瞻基此时眼睛充血,豁然走上来抓起他的领口,框框扇了他几大巴掌!

“你特娘的怎么敢!怎么敢!如此蒙骗朕的儿孙,搅和朝堂还不够,竟然胆敢蒙骗皇帝把兵权都交给你?!!”

“啊啊啊!救命啊!饶了我把陛下,饶了我吧!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王振被扇的吐血,却不敢反抗,吓得不住的哀求。

朱瞻基狠狠把他甩到地上,眼神森寒的踹了他几脚,罕见的流露出冷冷的杀意。

“王先生,真是好一个王先生啊,你区区一个太监,有什么资格让天子称你为先生?”

“来人,把他给朕吊起来,别弄死了,死太便宜他了!”

永乐年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仿佛从胸腔里透出来的笑声响彻了整座大殿。

朱棣像是觉得滑稽一样拉过了朱高炽,伸出两个指头在他面前比划,笑的眼泪都挤出了眼角。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天幕之下。

汉武帝年间。

刘彻跟着视频代入感极强的跳着脚嗷嗷叫。

“这太子行不行啊?他知道个屁!听听他说的那什么混账话,什么叫挑个软柿子捏捏得了?身为武将要是就这点出息趁早完蛋得了!”

卫青和霍去病也义愤填膺的附和。

“就是!要打就要挑最强的去打!把强的打服气了,弱的自然就不敢放肆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刘彻紧跟着下定论。

“这太子不行!误国啊!”

桑宏羊等文臣在一旁跟着头大,劝谏道。

“陛下息怒,各朝代国情不同,亦不可同日而语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嘴撅的差点能挂油壶,一边还骂骂咧咧的。

“这小子怎么回事?还太子呢!他以为谁封他做的太子?居然跟群臣站在一边也不跟他亲爹一边!不孝子,不孝子!”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见状立马见缝插针。

“没错啊陛下,如此看来,太子监国一事实在不可取啊!”

李世民眉头蹙了蹙,不情不愿的勉强放下了这个念头。

“行吧。虽说如此,承亁确实是还有许多不足,给他再多找一个太傅,每日的课程再多加两个时辰!”

魏征点头应是。

“敦促太子于国乃是好事,陛下能想通最好了。”

东宫,李承乾又连着打了几个喷嚏,心中莫名的涌上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秦始皇年间。

嬴政不耐的皱着脸,冷森森道。

“他这皇帝当的什么?太子臣子居然都敢对皇帝的决定有意见?简直不知死活!皇帝的权柄莫非是笑话不成?!”

赵高笑眯眯的奉承。

“陛下,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像您一样的,想必这些后世的帝王早就不可与您现在同日而语了吧!”

嬴政冷冷的哼了一声。

“群臣暂且不论,看来立太子的事情暂时可以不用考虑了,人只要手里握了一点权柄,怕是就开始痴心妄想了。”

他绝不会允许有人分走他的权柄,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机会。

……

天幕悠悠然继续播放。

属于战场的雄浑歌曲终于缓缓落幕了。

换句话说,这部属于朱棣的史诗赞歌也要落幕了,因为朱棣的一生是属于战场的,生于战场,亦死于战场。

运河湍湍流淌,永乐大帝华府龙袍站在船只的甲板上含笑看着四面八方,在他身前,是恭敬的携众多海船归来的郑和,在向他禀报着这一路的见闻和所得。

百姓的渔船间或也能在运河的岸边三三两两的停靠着,人人眉目舒展,安居乐业。

金色的光芒慢慢的环绕于画面四周,隐约有龙腾虎啸之声。

裹着金边的水墨画大字慢慢浮现。

疏通运河,六下西洋,促使国内南北通商,经济发展,大明由此国运愈加昌隆。

画面如百叶窗一般慢慢划过。

堆积成山的书籍摆放在四面八方的桌子上,身着璀璨龙袍的帝王低头翻看着其中一部,一旁跟随着的是负责修书的一众文臣,无不拜服。

《永乐大典》这部名留青史的百科全书由此修筑。

这一页于是再次翻过。

威武雄浑的皇城俯瞰图如画卷一般慢慢铺展开来,帝王携带无数臣子站立在宫门前方不远处,目光悠悠,仿佛昭示着一个新篇章的展开。

迁都北京,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天子朱棣亲自镇守北方,设王都于此,震慑北方蛮蒙,此乃天子守国门!

古道黄沙,西风瘦马。

雄武帝王终于走不动了,发出了老牛拉风箱一般的喘息,终于在马背上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在他面前是还未抵达的王都,在他身后是瑟瑟发抖的蛮夷,北风哀嚎,仿佛在为这位传奇一生的帝王送葬。

病逝征途,享年六十五岁,庙号太宗(后嘉靖年间改为成祖),谥号——文皇帝。

洪武年间。

伴随着天幕一帧一帧的闪过,洪武君臣几乎看花了眼睛。

不少殚精竭虑的老臣都没忍住用袖子小心翼翼的抹掉掉下来的泪水,有些哽咽。

身为创造王朝的老臣,他们亲眼看到了后辈带领着王朝走向兴盛,如何能不激动,又如何能不高兴!

臣子高兴,身为帝王的朱元璋只会更高兴!

亲眼看着自己的王朝强盛,他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好孩子,快过来爹爹这里!”

他难得不再绷着脸,堪称和颜悦色的朝着朱棣挥了挥手,让他来自己的身边。

朱棣下意识恍恍惚惚的朝着从来没对他这般温柔过的爹爹小跑过去,像是做梦一样。

“老四,爹今天真高兴!此前爹总是太关注你哥哥,把你忽视了,你不会怪爹吧?”

朱棣连忙摇头,急急道。

“爹爹没忽视过儿子,对儿子也很好,儿子怎么敢怪爹爹!”

朱元璋面露笑容,摸了摸朱棣的脑袋,神色柔和。

“老四,你是个治国理政的好苗子,做的比爹好,爹高兴!日后你多来皇宫陪陪爹,也趁早了解了解咱大明王朝的基底!”

朱元璋这话一出,众大臣纷纷倒抽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这天恐怕是真的要变了啊!

老爷子这可是首次展露出对除朱标之外的皇子的看重!

不过众臣子又想到了天幕之上的内容,又觉得这样仿佛才是理所当然的。

那样一位文治武功样样杰出,一手带着大明走向巅峰辉煌的帝王,怎么可能会不看重呢?与之相比,哪怕他是一位被逼的造反才上位的帝王,都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反正江山总还是落在他老朱家手里的。

众臣心绪复杂至极。

试问换做他们自己,若是后代儿孙里有这么出息的,他们恐怕得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里,比起老爷子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小朱棣歪了歪头,却是有些忧心的摇摇头。

“耶耶,棣儿觉得那些瓦剌部族的家伙不会那么简单就害怕的,未来的永乐皇帝刚驾崩没几年他们便敢再次进犯,而宣德皇帝的威名若是不如永乐皇帝,他们又会畏惧几年呢?”

“若是他们再知道现如今的皇帝既不是永乐,也不是宣德,他们又会如何呢?”

朱元璋手上一顿,眼神骤然犀利狠辣了起来。

……

天幕之上。

就像是印证着小朱棣的话一样,瓦剌部族的担忧并未持续太久,他们的好消息很快就来了。

而反之对大明来说,这毫无疑问是灭顶噩耗。

营帐的帘子被欣喜若狂的瓦剌族人掀开,激动万分的向他的族人报喜!

“这次来的皇帝,不是那个疯子朱棣,也不是朱瞻基!!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皇帝!”

瓦剌首领豁然站起,眼中闪过狂喜。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报信的瓦剌族人用力的点头,像是为了促狭一般开了个带着些许轻蔑的玩笑。

“他还没有马匹高,他哪里知道什么叫做战争!”

四周或站或坐的无数瓦剌族人像是闻到了猎物伤口血腥味的狼一样,眼中闪烁着凶光,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背景乐开始变得风雨欲来,宛如大厦将倾的悲号。

永乐年间。

朱棣脸色铁青,却像是早有预料一般悲哀的闭了闭眼睛,鼻腔里呼出了滚烫灼热的气息。

“鬃毛还未长齐的幼狮连鬣狗都打不赢,瓦剌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我大明要毁在这个蠢材的手里了啊……”

朱高炽闻言顿时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怎、怎么会到那个地步?对了、对了,至少还有二十万大军啊!瓦剌部族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我大明王朝二十万大军以多打少也不至于输了吧!”

朱高炽不通打仗,但他儿子却和他爹一样也是打仗上的奇才。

朱瞻基很快便意识到了什么,脸色惨白下来。

“瓦剌已然得知了大明皇帝的情况,而大明军队却两眼一抹黑,主帅的兵权还在一个比幼帝还要不通兵事的太监手里……”

朱棣背着手,辛辣而又一针见血的做了最后的判决。

“不要说二十万大军,就算是三十万、四十万,也不过是群狼无首,不堪一击!若是朕,两万人便足以拖垮这群无主之兵!”

洪武年间。

朱元璋咬紧了后槽牙,从牙齿缝里一字一句的挤出来几个字。

“蓝玉,若是你看,此战我明军可还有胜算?”

蓝玉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摇头叹息了起来。

“陛下,若要有胜算,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明军大将暴起杀了太监王振,大将顶住压力不受帝王干扰,以二十万之全力博之,可胜。其二,瓦剌的部族首领是比王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蠢材。”

朱标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的问道。

“蓝将军,只有这两种可能么?可明军毕竟有二十万人,就算你说的那些情况都未发生,难道不可以凭人数打赢么?”

蓝玉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还是一旁的徐达帮朱标解了这个疑惑。

“太子殿下,就算是打人数战,也对将领是有要求的,有人擅长以少博多,有人擅长以多博少,只是战场上将领的不同作战风格罢了,然而在以多博少的领域里,古往今来敢以此打包票的,也只有秦朝的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王翦了。”


“魏卿,你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啊!既然如此,督促百官的任务朕就交给你了!”


“陛下放心!臣必不辱使命!!”

其余臣子见状脸色多多少少都发青。

尼玛啊,魏征这玩意负责这个,日后他们怕是都要绷紧了皮过活了!!

……

天幕之上。

镜头从上而下的从于谦的家中飞出,画面一帧一帧像是走马灯一样开始回放着于谦的一生。

郎朗的读书声仿佛从天际传来,仿佛在为之作乐。

“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谦在山西河南作巡抚之时,爱民如子,甚至会亲自下地与民一起耕种。

“……烈火焚烧若等闲。”

站在城墙上的于谦官袍烈烈作响,声音凌厉而稳重的安排着军队调度。

“粉身碎骨浑不怕……”

绞刑架上,被砍断脖子时,于谦的脸上仍旧带着笑容。

“……要留清白在人间!!”

锦衣卫抄家时,却发现他的家中了无余财,棉被上都打着补丁。

他的一生,简单而又纯粹,干净而又炽烈,几乎让观看的众人都为之落泪!!

这样一个臣子,不该就这么死了!!

这是所有人此时心中的怒吼。

天幕四周围绕的红色小龙在最后一句诗落下时,忽然剧烈的颤抖,不断的哀嚎着盘旋了起来!

【叮!检测到历朝历代剧烈诉求波动,系统反馈中……】

【叮!根据宿主提议,将授予历朝帝王聘请于谦的权限,如有意向的帝王请填写接下来系统发布的聘请书,如有诚意可打动于谦本人的,系统将负责缔结双方契约,将于谦送往相应的朝代。】

历朝历代,无数帝王的面前都随之凭空出现了一张闪烁着璀璨金光的契约纸。

天幕骤然扩大,期间容纳了无数个小窗口,每一个小窗口对应的都是一个朝代的帝王。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欣喜若狂,脸上绽放出了24k金光,堪称是用尽了自己此生最大的手速抓住了眼前的聘请单!

“老天爷保佑!!太好了,太好了!朕有机会得到于先生了!快快快,诸位爱卿快过来帮朕一起想一想该给于先生开出什么样的条件!!”

始皇帝年间。

“宿主?看来那就是天幕的实际掌权神灵了,希望他对这场游戏维系的兴趣长久一点吧,至少要把朕的盘点放出来……”

嬴政脑海中在迅速的思索系统透露出来的信息,手上的动作却半点不慢,牢牢的抓住了金色的聘纸。

汉武帝年间。

“啥!真的有机会让于先生为我大汉所用?!!”

刘彻腾的一下跳起来,脸上露出狂喜,随即哈哈大笑。

“哈哈!你大明不舍得这下也晚了,活该!反正于先生留在你们那儿也只是被杀,还不如给朕!”

“朕敢把大汉全国的内政都交给于先生,举国上下的文臣都要听从于先生的指挥,单单是这个条件,其他的王朝谁能比得过朕!!”

汉高祖年间。

“快快,把玉玺给朕拿过来,可不能让别人捷足先登了!”

刘邦迫不及待的抓过聘请单,仿佛是怕他跑了一样,唰唰唰的写上自己的开价,满脸诚恳。

“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朕必须要争取一下!!”

汉末。

诸葛亮嗖的一下站到了正懵逼的刘禅身边,笑眯眯的执着他的手拿过聘请单。

“陛下,于谦此人乃是不可多得的大才!还请陛下开出丰厚的条件,务必将其聘请到我朝!如果能请来于先生,就算是让在下给于先生退位让贤也并非不可!”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堂堂朝廷一品大员,家里却堪称是家徒四壁。


这放在当时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因为明朝官员的俸禄薪资很低,若是只靠着薪资绝对不可能养得起一大家子人,所以绝大多数官员哪怕是为了生计也会多多少少的收点礼。

锦衣卫做抄家的工作那么多年,见过无数表面上装的清廉无比家里却遍地黄金的官宦家族,头一次抄这样的家。

一个年纪尚小的锦衣卫双腿颤抖的单膝行礼,向头领复明。

“大人,我们都搜遍了,什、什么都没有……”

“怎么可能?!于谦可是朝廷一品大员,怎么会如此清贫,继续去找!我见过许多将财富藏起来的贪官,他肯定也是这样的,只是藏得比别人更深罢了!!”

锦衣卫首领脸色苍白,像是为了掩饰一般色厉内荏的吼道。

“是!”

终于,锦衣卫在一片厢房之中搜到了一个上了锁的屋子,立刻大喜过望的着人撬开。

然而等他们一拥而入之后,却发现里面只有一件蟒袍和一柄宝剑。

这两样东西还是朱祁钰封赏于谦时务必要求他收下的,但他收下后却只是将他们锁了起来。

一众锦衣卫沉默了下来,脸色白的吓人。

首领手里的佩刀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嘴唇煞白,忽然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

“老子真是作孽啊!早知道就不接这一桩差事了!!”

他们终于明白,这一次他们抄家的对象,不是以往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是一个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一个真正两袖清风的清官!

天幕前。

朱瞻基捂着脸,又是哭又是笑的,嗓音都在颤抖。

“于谦啊于谦……是你,朕还真是不出所料啊!不如说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做到这般地步?我大明损失了你,是我大明百年的痛!这份痛,应让大明子孙都牢牢记住!!”

始皇帝年间。

嬴政意味不明的哼了一声,瞥了一眼李斯。

“朕记得你也有着不少清廉的美名,不知家中与这位于先生相差几何啊?”

李斯脑门上的汗顿时唰一下落了下来,倒是没敢狡辩,苦着脸道。

“陛下,还望您明鉴!臣家中许多口人要嚼用,花销每日都是天价,单单凭着俸禄臣早就饿死了,臣自然不敢与于先生相提并论,但在朝中绝对没有因此举荐无能之人!”

嬴政自然对朝中的暗流心知肚明,以他的掌控欲,若是有人私底下有小动作也大多都是他默认的,毕竟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损害朝纲也不会过多追究。

只是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与于谦这等不贪污,不藏私,全心全意都奉献给王朝,还特别有能力的梦中情臣比起来,其余人都相形见绌了。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心疼无比的连连叹气。

“嗨呀嗨呀!家里连块肉都没见着,难怪都把于先生给饿瘦了!这么好的臣子,放在他大明实在是作贱啊!!”

“要是朕,就算是饿着自己也绝不会让于先生饿着啊!!”

魏征赞叹不已。

“于先生实在清廉!这才是为官者应该做到的,吾辈都应该向于先生看齐!向于先生学习!!”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顿时脸色一绿,恨不得冲上去捂着魏征的嘴。

果不其然,李世民听到之后眼睛biu的一下就亮了,看着魏征的眼神前所未有的慈和。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狼居胥山!!

视频的开头这宛如先导片一般的画面刚一出,立刻在历朝历代掀起了轩然大z波!

明朝洪武年间。

徐达豁然起身,就连朱元璋都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封狼居胥!!”

他们可是亲手打下的天下,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封狼居胥到底是多么大的荣耀!

身为一位帝皇,朱棣竟然拿到了封狼居胥这样的功绩么?!

这是怎样一位武德充沛的帝王!这又是一个怎样英武的雄主!

单单是这样一个功绩一出,明初的这些班底们便立刻心里对朱棣这个千古一帝的名号服气了不少。

徐达哈哈大笑了起来,捏着拳头狠狠挥舞了一下,兴奋道。

“好啊!好啊!上位,您的英武没有断绝啊,咱们大明王朝后继有……”

汤河眼皮抽搐了一下,狠狠在后面给了徐达一脚,低声警告。

“赶紧闭嘴吧!”

徐达后半句话被迫吞回了肚子里。

还尼玛后继有人呢!没瞧见上位现在的脸色么?!

要是这事儿是太子的功绩,整个大明王朝都跟着过年了!可关键是这特么不是啊!!

汤河心中暗暗叫苦,心道这尼玛都叫什么事儿啊!

朱元璋瞥了徐达一眼,看的他毛骨悚然咽了咽口水,这才挪开视线。

朱元璋又转头看向了蓝玉。

“蓝玉,你怎么看?”

身为明初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蓝玉同样有着封狼居胥的傲人功绩,正是因此,他在明初的地位才不可撼动!

蓝玉闻言,思索片刻,便颇为敬畏慨然的行大礼道。

“上位,臣以为凡事术业有专攻,若为武将武德充沛已然值得敬佩,而作为帝王,既能治理偌大王朝,又可封狼居胥,实乃天骄,纵然臣亦侥幸得过封狼居胥的美誉,却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运气,比之这位永乐皇帝,臣愧不如远也!!”

朱元璋闻言露出一抹笑容,亲自伸手扶起了蓝玉。

“爱卿不可如此妄自菲薄,咱能有如今的天下,爱卿功不可没!让咱说啊,这混账小子再如何厉害见了你也仍是要爱戴有加的,爱卿快快起来!”

蓝玉面上大惊连连摆手,心中却是暗松口气。

都说伴君如伴虎,这一关好赖算是勉强过去了!

不过瞧着上位这意思却是叫人不得不深思了啊……

朱标在下面和朱棣窃窃私语。

“老四,你可真厉害!日后竟然比蓝玉大将军还要威猛!”

“大哥,你可别笑话我了!蓝玉大将军那般勇武,我哪里比得上啊!”

朱棣面上大惊连连摆手,眼角余光却悄悄的瞥了一眼天幕,心中微微有些好奇和期盼。

那便是未来的自己么?未来自己真的能有那么厉害的功绩么?

与此同时,小judy仍旧没发现的一件事是——your 爹地 is watching you。

汉武帝年间。

刘彻颇觉兴味的坐直了身体。

“哦?封狼居胥么,看来后世倒也并非全都是些废物啊!竟还有些勉强能与我的冠军侯比较比较的家伙!”

霍去病无奈的看向了刘彻。

“陛下,您怎可对后世如此轻视,泱泱华夏,人才济济,臣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况且那位可是一位帝皇啊!”

刘彻撇了撇嘴,切了一声,颇为不甘。

“又不是我大汉的帝皇,哼!最好别让朕知道朕的大汉王朝灭在哪个混账的手里!”

卫青叹口气。

“陛下,天下合久必分,后世已不知多少年了。”

刘彻又如何不知这个道理?

只是这位以武为号的帝王自也有自己的傲气在。

“不过是打些蛮夷废物,勉强只能算是合格,不如说这些废物居然还没有被后代彻底并入炎夏版图,才是让朕惊讶。”

刘彻皱了皱眉头,总觉得有些古怪。

强汉强汉,大汉王朝在同时期的整个亚洲大陆都是毫无疑问的霸主,蛮夷之流无不闻汉色变,尤其是在汉武帝统治之下的大汉王朝。

大汉的铁蹄征战北上从来都是如入无人之境!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拍手称赞。

“好呀好呀,哈哈哈!为帝者就是要如此勇武!朕真想与之好好结交一番!”

尉迟敬德黑脸上浮上激动之色。

“陛下,俺看的那叫一个热血沸腾!真想现在就上阵领兵去杀他个七进七出的!”

程咬金瞪了他一眼。

“你个憨货,少在陛下面前丢人现眼!再说了,就算现在陛下要点兵打仗,也是让俺带兵才是,哪里轮得到你!”

“程咬金!你说什么?!想打架是不是!”

“打就打!俺怕你不成?”

魏征和长孙无忌见状无奈的对视了一眼。

李世民又摸了摸下巴,敏锐的察觉到了朱棣这庙号的古怪之处,眼神微微透出了一抹幸灾乐祸。

“明成祖啊,既是祖又非太祖,倒是有意思……”

这两个字信息量可不小啊,是个人精都咂摸出几百个味儿来了。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