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篇章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

完整篇章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

发飙的芭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的小说,是作者“发飙的芭蕉”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穿越重生,主人公徐二龙温叶,内容详情为:量一下。”徐二龙递支烟过去。看着烟,萝卜儿来了精神。他翻身坐起来,接过烟。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抽上,反而拿过烟,别在耳后。笑话,这么好的烟,可不能随便就抽了,得留着,有机会跟别人显摆。徐二龙看着烟盒中,也没剩两支烟,索性连同烟盒,一起塞给他:“这烟,你拿着抽。”“这怎么好意思。”萝卜儿嘿嘿笑着,却没有推辞,......

主角:徐二龙温叶   更新:2024-03-19 21: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二龙温叶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篇章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的小说,是作者“发飙的芭蕉”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穿越重生,主人公徐二龙温叶,内容详情为:量一下。”徐二龙递支烟过去。看着烟,萝卜儿来了精神。他翻身坐起来,接过烟。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抽上,反而拿过烟,别在耳后。笑话,这么好的烟,可不能随便就抽了,得留着,有机会跟别人显摆。徐二龙看着烟盒中,也没剩两支烟,索性连同烟盒,一起塞给他:“这烟,你拿着抽。”“这怎么好意思。”萝卜儿嘿嘿笑着,却没有推辞,......

《完整篇章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精彩片段


“哪能呢。”徐二龙跟着笑:“我还打算一直继续供货。”

这伙食团,可是他第一笔的稳定收入,他暂时是不会放弃的。

徐二龙在财务室领过钱,这一单,他根本不赚钱,就是赚个名头罢了。

“缺牙齿,走,我们去买东西。”徐二龙拉着缺牙齿出来,转头就去买东西。

家里没米了,得买米。

他们这边主食是米饭,对于白面的需求,不是很大。

面食有得吃就吃,不吃也没关系。

徐二龙买了五十斤米,买了两斤红糖,三f块猪肉,又乱七八糟买了各种的佐料,豆瓣、八角、香奈、花椒一概不落。

在农村,只要勤快,吃的东西还是多。

比如鱼虾、黄鳝、鱼鳅等。

但就是没有调料,腥味压不住,吃着非常腥,大家不爱吃,才心心念念的,只挂记大肥膘。

“二龙,买这些做什么?”缺牙齿不理解。

有这些钱,多买点肉也好啊。

徐二龙也不解释,再买了一块肉,递给缺牙齿:“这块肉,你拿着。”

虽然黑市上的肉价,比肉联厂的贵多了,但不需要票啊,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因为买得多,徐二龙还讨价还钱,让人多搭了一块杂骨给他。

这没肉的杂骨,大家瞧不上,可熬汤,绝对是好东西。

杂七杂八的买了一大堆,缺牙齿都有些搁不住。

最后,在镇上公社的时候,徐二龙又去买了一大桶的菜籽油。

土法压制的菜籽油,看上去,浑浑浊浊,但那股子菜籽油的香气,飘得老远。

“你先把这些东西挑回去,我去办点事。”徐二龙把这事交给缺牙齿。

他要在镇上,找找人。

这一次找的,是萝卜儿。

在乡下,许多人,绰号压过他的本名。

就如这萝卜儿,姓罗,又稍稍有点罗圈腿。

结果一个个都叫他萝卜儿,连他本名叫什么,都没人知道。

徐二龙自然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这萝卜儿,以前在公社养牛,负责拉牛车运粮。

徐二龙之前没想着找他,是因为,这镇上公社,离他的村子远。

能找近的,就不找远的。

但蒋军的放鸽子,让徐二龙意识到,只能另外找人。

徐二龙找着萝卜儿,他现在,就躺在树荫下,将蒲扇往脸上一搁,盖着脸睡大觉。

“罗叔。”徐二龙客气的叫了一声,没有以往那么冒失的叫他萝卜儿。

年少不懂事的时候,倒是经常这么叫他,还捉弄他。

只是重生后,换了心境,不再年少轻狂。

“嗯……呜……”萝卜儿迷迷瞪瞪睁开眼,擦了擦嘴边流下来的哈喇子。

“徐二龙啊?”他看清眼前的人,不大确定。

“嗯,是我,罗叔,有点事要找你商量一下。”徐二龙递支烟过去。

看着烟,萝卜儿来了精神。

他翻身坐起来,接过烟。

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抽上,反而拿过烟,别在耳后。

笑话,这么好的烟,可不能随便就抽了,得留着,有机会跟别人显摆。

徐二龙看着烟盒中,也没剩两支烟,索性连同烟盒,一起塞给他:“这烟,你拿着抽。”

“这怎么好意思。”萝卜儿嘿嘿笑着,却没有推辞,接过烟。

“说吧,找我有什么事,这又是烟,又这么客气。”萝卜儿问。

“是这样,我这段时间,想拉点货,送到县城,想让你帮着拉板车送货。”徐二龙说明来意。

“送黄鳝是吧?”萝卜儿微咪了眼。

“你知道了?”徐二龙问。

“那当然。”萝卜儿笑,颇为自豪:“公社差不多的人都知道了,还有人想打听,你还收不收,准备拿去你们村子,可惜路程远了点。”


温叶醒了,卷好篾席,牵着徐小玲往家走。

吃肉的时候,徐小玲特别开心。

没分家的时候,她根本就吃不上肉,有时候吵着吃肉,还挨了打。

“分家真好。”徐小玲扒拉着肉片,小嘴塞得鼓鼓的。

吃肉不用看人眼色。

“当然好。”温叶好笑的,往张金芳的碗中,挟了几块肉片:“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温叶吃过晚饭后,又去河边溜达,要搞一只甲鱼。

可惜今晚运气不好,守了一晚,没钓上来甲鱼。

看着天色渐亮,日头渐升,他只能收拾东西往回走。

绕过这河岸,却见得同村的黄小刚,带着他妹子黄小霞在河边溜哒,看样子运气不错,居然搞着一只甲鱼。

这两娃,也是苦命,前几年爸刚去世,今年妈又去世,就黄小刚一个十三岁的男娃,带着七岁的妹妹过日子。

纯粹靠整个生产队的人东施舍一把西施舍一点过日子。

好像,以后,他干上了盗窃,他妹妹,南下当了发廊妹?

温叶想着这些有的没有的,站在路前,站到两个小家伙面前。

七岁的黄小霞,顶着一头焦黄的头发,吓得往黄小刚身后缩。

温叶虽然不是混子,但强壮威武是整个生产队有名的,往路口一站,自然吓着小姑娘。

黄小刚胆大一点,硬着头皮叫了一声:“二哥,这么早呢。”

“你也早啊。小刚,把你的甲鱼卖给我行不行?。”温叶说,想了想,补充道:“一斤肉,十斤米换?”

黄小刚听着肉,一下就馋了,马上将手中的甲鱼递过来:“二哥,你可不能诓我。”

徐二哥接过甲鱼:“放心,我肯定不会诓你。晚上我回来,就把东西给你。”

他提着甲鱼,急冲冲的向着常化厂赶。

在厂区门口,又被拦了下来。

“找谁呢?”

“找李援朝。”温叶从容淡定回答。

昨天可以说是蒙的,今天,他可是真的有目标。

“哪个李援朝?”对方打量着温叶,不放心继续盘问。

毕竟今天的温叶没的换衣服,穿着这年头农村青年常穿的蓝色工字背心,跟厂区进进出出的工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特别是他手上又提着甲鱼,腰间又挎着鱼篓子,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农民,脚腿子上的泥点都没擦干。

“厂广播站的李援朝,我家远房亲戚,现在他妈生病在住院,让我捎点东西来。”温叶回答。

这一番问话没有问题,门卫想了想,挑不出任何问题,皱着眉,挥挥手示意他进去。

温叶提着甲鱼,依着原路,往厂区医院赶。

“啊啊啊……好痛……”前面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温叶一张望,就见得一个老太婆,抱着一个小男孩,从楼道跌跌撞撞出来。

小男孩有六七岁的年龄,额上似乎被什么锐物戳伤,鲜血一股股的往外冒。

而抱着她的老太婆,六七十岁的人了,身材瘦小,根本就抱不动他,说是抱,不如说是拽。

“让我来。”温叶看不过眼,上前几步,从老太婆才中轻松接过那个小男孩:“是送医院吗?”

“对。”老太婆也是吓坏了:“怎么会这样,我都没想到,他会戳到玻璃上……”

温叶抱着孩子,三步并作两步向着医院赶。

轻车熟路,很快就把小男孩给送到厂区医院急救室,看着小男孩被推进去急救,他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老太婆跟在后面,气喘吁吁的跟过来,一个劲的自责抱怨。

不多一会儿,这男孩子的父母得到消息,也急急忙忙赶到急救室。

“小虎怎么样了?”

“小虎出什么事了?”

老太婆语无伦次的解释,反正就是孩子淘气,戳玻璃上了。

“多亏这小伙子,帮着把人送医院来。”老太婆夸着温叶。

这年头,没有讹人这一说法。

再说,都是厂区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都是熟人。

老太婆下意识的,把在厂区出现的人,当作是厂里的职工了。

“谢谢你啊,这位同志。”那个矮胖矮胖的男子,跟温叶握了握手:“你是哪个车间的?”

温叶客气的跟他客套一下:“我不是,我就是来走亲戚的。”

这一握手,温叶反应过来:“我的甲鱼呢?”

“什么甲鱼?”

温叶给搞懵了。

刚才急着送孩子来医院,他居然连甲鱼丢在哪儿都不知道。

“我得找我的甲鱼去。”温叶没有再客气,转身向外走。

那是他今天的指望。

还好,在刚才路过的花台边,他看见了他的那只甲鱼,还在路边努力的爬,几个孩子在旁边看稀奇,鱼篓子也在一边。

温叶上前一步,将甲鱼提起来,快步返回医院住院部。

按着昨天的约定,温叶找着了那位要买甲鱼的老爷子。

“嘘……”老头子跟他打个眼神。

温叶心知肚明。

老爷子不想让那个老奶奶知晓买甲鱼这事呢,老奶奶舍不得钱,只能瞒着她。

温叶站在外面,等老爷子把老奶奶安抚好。

“小伙子,这里面,全部装的是黄鳝?”老爷子过来,指着温叶腰间的鱼篓子问。

“对,你看看,个顶个的大。”温叶把鱼篓子上面的盖子揭开,给老爷子看了看。

看着里面滑叽叽粘呼呼的黄鳝,老爷子下意识的避开眼,嗯,有点恶心。

“小伙子,你这个,能不能帮着处理了?”老爷子问。

温叶苦笑,这卖点土产品,还得搞好售后加工?

唉,帮就帮吧,谁让自己还指望着这一笔呢。

温叶跟着老爷子,一路折回厂家属区。

一排一排的筒子楼,象鸽子笼,掩在四周的高大树荫下。

温叶跟着老爷子,回了他们的住处。

帮着把黄鳝搁进水桶,又把水桶拎到走廊上,接水笼头的水。

一抬眼,就见得之前医院的两口子,背着孩子回来了。

“同志,你住这儿?”对方很意外。

“你们认识?”李大爷拿着盆出来。

“唉,说来也是惭愧,孩子淘气,被玻璃戳伤了,刚才全靠这位同志帮着把孩子送到医院。”对方连声感谢,问着李大爷:“这是你们家亲戚?”

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