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精品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畅读精品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军事历史《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魏忠贤崇祯,是网络作者“画凌烟”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接下来,便在京卫里抽调了三千骑兵,由给御林卫也配了两千匹马,抽调了御林卫两千人,白杆兵两千人。组成了七千骑兵,几乎把京师的所有战马都用上了。接下来,崇祯被带着七千骑兵,从京师浩浩荡荡一路西行。自从穿越回来后,还没有真正离开过北京城,出了北京城后,前面的天地一片开阔,崇祯心情也好起来。一路西行,天也热起来了。穿过山西,......

主角:魏忠贤崇祯   更新:2024-05-22 12: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魏忠贤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魏忠贤崇祯,是网络作者“画凌烟”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接下来,便在京卫里抽调了三千骑兵,由给御林卫也配了两千匹马,抽调了御林卫两千人,白杆兵两千人。组成了七千骑兵,几乎把京师的所有战马都用上了。接下来,崇祯被带着七千骑兵,从京师浩浩荡荡一路西行。自从穿越回来后,还没有真正离开过北京城,出了北京城后,前面的天地一片开阔,崇祯心情也好起来。一路西行,天也热起来了。穿过山西,......

《畅读精品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彩片段


至于这位毛御史为什么想要裁汰驿站呢?

绝不是因为他觉得驿站太浪费朝廷的钱,也不是因为他真心想给崇祯节约钱。

而是因为这家伙怕老婆!

为什么老婆和裁汰驿站联系在一起了呢?

嘿嘿,这明末奇葩事就是多。

偏偏裁汰驿站还就和毛御史怕老婆联系在了一起。

毛御史也不算一个很卑鄙的御史官,不过怕老婆怕的要命,但明代官员又有取小老婆的风俗,大家相互攀比。

毛御史羡慕别的官员羡慕得不得了。

老不容易来了京师了,老婆不在身边了,于是他就在京师悄悄找了个小老婆,你请我爱的时候,他老家的老婆突然从天而降,把他抓了这个正着。

为什么他老婆突然到了京师?

就是因为明代的驿站非常发达,他老婆是跟随驿站的马一路快奔到了京师。

于是毛御史只能把小老婆给踢了。

毛御史心里就不平衡了,迁怒于驿站,这才向皇帝提出这个骚操作来。

这是历史上真实啊案例。

眼下,崇祯看着这个毛御史,冷笑道:“毛御史,这真是个好办法啊!”

“陛下英明,臣也是受到陛下圣德启发。”

“胡扯!明明是你老婆骑驿站的快马来京师捉奸,把你捉了个正着,你迁怒于驿站,所以跑到朕这里来告状!”

皇帝此话一出,毛御史顿时面色煞白。

周围的大臣也都脸色狂变。

毛御史呆立在原地,吓得全身冷汗直冒,皇帝怎么会知道?

“陛下恕罪,臣只是为了给陛下节省银两!”

“还敢狡辩!”崇祯怒道,“廷杖二十!”

锦衣卫立刻进来,将毛御史打了二十大棍,毛御史一脸委屈。

大臣们也是一脸错愕,没想到这毛御史居然还有这样的家丑,而且都传到皇帝耳朵里来了。

今天的早朝是上的非常不痛快,陕西的解决办法也没有想出来。

过了一天,崇祯觉得陕西这样下去不是个事,还是得亲自走一趟。

这事和大臣们商量后,孙承宗是第一个反对的,随后是六部大臣全部反对,连御史都反对。

陕西叛乱,天子怎么能轻易涉险呢?

但崇祯心意已决,在那里砸了三百万两,又从山西调粮了那么多粮食,依然叛乱了,下面肯定大有问题。

按理说,崇祯元年的陕西暴乱还只是小规模,及时遏制住,局面肯定会好转。

这接下来,天子要亲自去陕西,肯定是要带人过去的。

于是崇祯道:“英国公、护国夫人、御林卫指挥使孙传庭,你们三人随朕走一趟。”

张维贤一听要去陕西,心中有些叫苦。

但皇帝心意已决,他也不敢说什么。

接下来,便在京卫里抽调了三千骑兵,由给御林卫也配了两千匹马,抽调了御林卫两千人,白杆兵两千人。

组成了七千骑兵,几乎把京师的所有战马都用上了。

接下来,崇祯被带着七千骑兵,从京师浩浩荡荡一路西行。

自从穿越回来后,还没有真正离开过北京城,出了北京城后,前面的天地一片开阔,崇祯心情也好起来。

一路西行,天也热起来了。

穿过山西,三天后进入陕西。

当崇祯在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的时候,他已经看见周围人烟荒芜了,偶尔走一段路,还能看见瘦骨嶙峋的尸体倒在一边,看来是活生生饿死了。

这样的场景,崇祯看得十分揪心。

两天后,他到了延安府安塞县一带。

高迎祥就是安塞县人,延安府的灾情是最严重的。

崇祯看见前面有不少人在往更前面的安塞县走,他带着人马便好奇走过去。

他问其中一个老人,道:“老丈,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那老人一看崇祯穿着光鲜亮丽的甲胄,带着威风赫赫的骑兵,便不知道崇祯不是一般人了,连忙客客气气道:“这位小军爷,我们现在去安塞县找粮食。”

“那里有粮食?”

“听说是有的,我们听说今天上午有一队人马运了很多粮食进城了!”

崇祯心头一缓,想必应该是西安那边运过来赈灾的。

于是崇祯便跟着他们一起往安塞县去了。

而且崇祯带的全是骑兵,比他们要快,提前到了安塞县。

守城的虽然没有见过皇帝,但一见这架势,立刻开了城门。

崇祯便领着七千人马进了城。

听说有大部队来,知县张才立刻带着人出来迎接。

一看竟然是皇帝本人到了,连忙跪在地上道:“臣恭迎圣驾来迟,罪该万死!”

少年皇帝一挥手道:“起来吧!”

“多谢陛下!”

周围的人都低着头,不敢随便看皇帝,怕冒犯天尊。

“张才,听说上午进了一批粮食到你这里了?”

张才刚才还一副惶恐的样子,随即立刻哭诉起来,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陛下!陛下!没有粮食!缺粮食,百姓们没有饭吃了,臣也已经几个月没有吃饱肚子了!”

“没有粮食?”崇祯微微一怔,“可是朕刚才还听别人说有粮食运进来?”

“陛下,真的没有粮食,若是有,臣早就开仓放粮了!”

崇祯看了一转,五月的太阳已经有点辣了。

周围没太多人,有也是无精打采的。

这时候,城外面传来了呼喊声:“开门,我们要吃饭!开门!我们要吃饭!”

崇祯一听这声音,看着张才道:“你没听到外面有人在喊开门?”

“陛下,那些都是刁民,万一把城门打开了,他们会进来抢掠的!”

“他们难道不是这里的人?”

“他们是啊,但现在确实没有粮食了!”

崇祯又道:“朕听说安塞县的高迎祥叛乱了,他人呢?”

张才哭诉连忙道:“那个刁民现在在往山西那边走,他可把我们害惨了,把这里的粮食抢走了。”

“好了,张知县,你也别哭了,走,去你衙门坐坐。”

等崇祯到了安塞县的县衙门里,他四处看了看,这里的人可都是力气十足啊,一点也不像饿肚子的样子。

孙传庭在崇祯耳边小声道:“陛下,臣都闻到了麦子的味道了,这里有粮食。”

不一会儿,张才拿上来一些发黑的馒头,又哭泣道:“陛下,臣无能,只有这些东西了!”

崇祯看了张才一眼,笑道:“张知县是哪一年参加科举的?”

“回禀陛下,臣是万历三十五年。”

“张知县,外面那些百姓要吃的,张知县不给他们一些吗?”

“臣也没有办法。”

崇祯突然道:“朕想找张知县借一样东西,以安民心,不知张知县是否愿意借给朕?”

张才道:“臣对陛下赤诚之心,日月可鉴,不知陛下要借什么?”

崇祯嘴角突然笑起来:“朕想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眼下虽然已经开春了,但不同于南方,顺天府依然还很冷。

至少湖水还结着冰,地上还随处可见积雪。

这个环境下农作物是很难生长出来。

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崇祯到田里一看,竟然已经搭起了“大棚”。

这大棚是用帛做成的,在帛的表面刷了一层油,防止透气,效果非常不错。

眼看那红薯和已经种了几十亩下去了,崇祯不得不佩服宋应星办事效率之高。

这要是搁在朝廷里那些大臣,没有个一两年,他们是弄不出来的。

而宋应星,两个月,就已经行动到这个地步了,不得不说他的执行力是非常强的。

将百姓吃饭的事情交给这样的人来办,崇祯感觉放心。

“还需要人的话就跟朕说。”

“多谢陛下。”

“记住,这里你说得算,其他人都做不得主,还有,朝廷里谁都不要信。”

宋应星微微一怔,听出皇帝的弦外之音了。

朝廷里谁都不可信,除了朕以外。

却说宋应星的田种得也还算顺利,二月种下去了种子,大概四月五月份,红薯就有收成了。

这一段时间,崇祯没有干预,以后也不会干预宋应星种田。

毕竟崇祯也不会种田,这种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好了。

时间飞逝,一个月过去了,这国库里只有一百万两银子了,崇祯由最开始的淡定,变得后来的焦虑。

而温体仁也回来了。

温体仁回来,就代表福王已经差不多了。

毕竟如果不查出什么东西来,温体仁也就不用回来了。

想要弄死福王,普通的罪名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是皇帝的叔叔。

什么罪最有效呢?

谋反。

谋反的罪,就是最大的罪。

可是人家福王长得又胖又乖,没有谋反怎么办?

没有谋反也可以制造出谋反嘛。

反正大理寺、刑部和督察院都管不了这事。

唯一能管这件事的就是礼部。

宗室给礼部管。

皇帝要礼部逼福王死,你说这题目简不简单?

温体仁就把这道题做的炉火纯青。

他去洛阳去做了什么?

只不过安排了一些情节而已,像古时代很多谋反必须出现的情节。

例如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河里的鱼就闲得没事干,非要跑到岸上来跟人说,你快把我的肚子划开,我肚子里有东西。

结果那哥们儿一刀切下去,咦?鱼肚子里还真有东西啊:大楚兴,陈胜王!

结果温体仁跑去洛阳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他跑到洛河边,就是华夏传说中的圣人显化的地方。

一个闲得蛋疼的渔夫去打鱼,另一只闲得蛋疼的乌龟飘上来了。

渔夫就把乌龟捞上来,乌龟的龟甲上写着:福王当御极天下。

哦豁!

这事刚好被碰巧路过的温体仁发现了,于是温体仁又碰巧把这乌龟和渔夫给带回了京师。

于是接下来,督察院、刑部、大理寺、礼部,各方大佬全体出动。

对一个渔夫和一只乌龟进行了空前的审讯。

在崇祯元年三月五日这一天的御前听政上,礼部尚书温体仁出列,弹劾福王朱常洵。

罪名三条:

一、横征暴敛,欺压百姓。

二、草菅人命,坑杀女子。

三、谋反!

前两条,都不足以让一个宗室的亲王倒台。

但第三条,稳了。

这一条,一告一个稳,从来不带走偏的。

这个结果是三司会审加礼部审讯的出来的结果,也是由礼部尚书温部长亲自看到的。

这一日,京师震动,朝野哗然。

于是,朝堂上瞬间吵翻了天了。

有大臣主张严惩,将福王抓回京师,贬为庶民。

有大臣干脆直言福王必然已经私下准备多日,当立刻派兵去围剿,想想当初的汉王朱高煦、宁王朱宸濠。

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痛骂,弹劾福王的奏疏,就像夏天的狂风暴雨一样往内阁里送。

孙承宗只在票拟上写同样两个字:附议。

而奏疏到了司礼监,太监们都不敢乱动,留给皇帝亲自查阅。

崇祯则干脆压着。

这在明朝叫留中待发。

意思就是皇帝没有想好,或者不想决定这事。

可是明朝的大臣们各个都是铁脑袋啊,一想到居然有人谋反,真是见了鬼了,必须弄死!不然咱们有朝一日和建文帝的那帮臣子一个下场,岂不是很惨!

福王人在王府里,祸从天上来。

三月十日,早朝。

温体仁出列,突然崩溃地大哭起来,崇祯一脸疑惑问道:“温爱卿为何哭泣?”

“陛下,臣是觉得臣愧对陛下对臣的信任。”

崇祯更是疑惑:“爱卿此话怎讲?”

“宗室有逆贼,而臣身为礼部尚书,却全然没有察觉,察觉之后,却又无能为力,臣真是无用,请陛下让臣罢官回乡。”

温体仁一边哭,一边心里暗骂皇帝不要脸无耻,明明这出戏就是他一手导演策划的,怎么每次都是一脸的疑惑不解的样子!

你这戏演得太过头了吧!

其他大臣一听温体仁说起这件事,也都出列。

礼部右侍郎刘宗周是个典型的东林党人,直脾气,应该说是牛脾气。

他一出来就说:“请陛下立刻处置此事,兹事体大,不可耽搁,按照大明律,谋反者,当处决!”

其他大臣也都道:“请陛下处决福王!”

这帮子大臣难得达成一致。

崇祯痛心疾首道:“福王是朕的叔叔!”

表面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但崇祯心里已经爽飞起来了。

妈的!福王那头猪占了三千万两,给朕去辽东打仗可以打七年!

现在好了,大臣们都要弄死福王了,朕这就放心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