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全集小说》,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朱标朱元璋,作者“山泽”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妃,可朱标知道,十几年后蓝玉甚至还会率兵攻打自家的城池。可正是因为蓝玉这种莽撞的性子,若投入高丽、倭国的战场。恐怕朱标都不用下令,蓝玉就能把一些见不得人的脏活都给干了。至于老朱说的其他将门之后。燕王朱棣自然不用说,那是五征漠北的狠人。徐允恭也算可以。只是那李景隆,初代‘大明战神’,靖难第一功臣,临时溃逃......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全集小说》精彩片段
“可遇春身上的毛病,他也一个不落都给学会了。”
“当年遇春坑杀降卒时,咱便告诫过他,此举有伤天和,恐遭天谴。”
“后来,遇春壮年暴毙也应了咱当年的话。”
“如今蓝玉也来这么一出。”
语罢,老朱看向朱标严肃说道:
“老大,你给咱说句准话,这蓝玉这匹烈马你究竟是用还是不用。”
“用!”
见朱标斩钉截铁,当即回道。
老朱却依旧有些不放心,微微叹了口气后,再次劝说道:
“后辈之中,你表哥家的李景隆,天德家的允恭,还有咱家老四,他们都算是新代的将种。”
“而且你也算他们的兄长,驾驭他们要更轻松些。”
“如此,你还确定要用蓝玉?”
并非老朱对朱标没有信心。
相反。
老朱很确定朱标完全有能力驾驭蓝玉。
只不过老朱也能肯定,就蓝玉的性子,将他打造成一代帅才,势必要花费朱标不少的功夫。
因为当年他敲打常遇春,也同样费了不少力气。
也是因此,老朱更想让朱标着手培养李景隆,徐允恭以及燕王朱棣。
“父皇,蓝玉虽然鲁莽骄纵,可也有过人之处。”
“孤军深入,单这个勇字便胜过不少人。”
“困而不降,也能证明蓝玉有一身的骨气。”
“所以蓝玉,儿子肯定是要用的!”
对于蓝玉的骄纵,朱标甚至比老朱更加清楚。
现在他只是奸污了北元的王妃,可朱标知道,十几年后蓝玉甚至还会率兵攻打自家的城池。
可正是因为蓝玉这种莽撞的性子,若投入高丽、倭国的战场。
恐怕朱标都不用下令,蓝玉就能把一些见不得人的脏活都给干了。
至于老朱说的其他将门之后。
燕王朱棣自然不用说,那是五征漠北的狠人。
徐允恭也算可以。
只是那李景隆,初代‘大明战神’,靖难第一功臣,临时溃逃,朱标自然不会用他。
而且在朱标看来,单论勇武,蓝玉恐怕要在这三人之上。
“既然如此。”老朱沉声说着,将一封奏折递到朱标手上。
“既然你要用蓝玉,那中书论罪的折子便交给你处置。”
“不过标儿,你要记住,蓝玉的缰绳必须牢牢攥住。”
“父皇放心,儿子心中有数。”
“好!”将密报撕碎后,老朱看向朱标继续说道:
“等蓝玉回京,便不用朝廷治他的罪了,如何敲打他,你自己看着办吧!”
“是。”
朱标应了一声,看向老朱的随身太监刘和说道:
“传孤旨意,召蓝玉即刻回京!”
听到朱标的话,刘和不敢耽搁,连忙派人传信北平。
也是听到朱标这话,老朱眉头微皱,沉声问道:
“你怎知此时蓝玉已经脱困?”
“而且此时召他回京,又是为何?”
“父皇,蓝玉的先锋营有一万将士,这些人都是军中好手。”
“再加上蓝玉奸污了扩廓的王妃,就算扩廓能冷静下来,他的部族手下也恨不得将蓝玉生吞活剥。”
“所以儿臣可以确定,围困蓝玉的元兵必然在五万以上。”
老朱沉吟数秒,也认同了朱标的看法。
“不错,可那又如何?”
“父皇,如今的元廷可并非铁板一块,若不是扩廓手握重兵,恐怕元主早因他功高盖主,将他罢免。”
“因此扩廓统帅的大军,估摸着也就只有他部从的十余万人。”
“所以!扩廓用五万人围困蓝玉,那徐叔这边的元兵防线自然空虚。”
“徐叔虽然用兵谨慎,可也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他定然会趁此时机,大举进攻元兵。”
从此以后,大军攻占一个地方,便建造城池,派兵驻扎。
元兵擅骑,虽然勇猛,可他们不擅攻城!
如此一来,大军所过之处,便即是大明疆域。
想到这里,老朱心中激动,全然忘记方才自己正跟朱标发脾气。
此时上前两步,走到朱标跟前,激动问道:
“标儿,这事可容不得半分玩笑,你所说的土豆当真能在北方种植?”
“能!”
见朱标回答的如此之快,老朱虽然激动,但还是再次确认道:
“标儿,这事儿可容不得不点差错。”
“你没种过田恐怕不太清楚,北方天气严寒,土壤疏松,不太适合种植庄稼。”
“你说的土豆,当真能在北方种植?”
“能!”
看到朱标再次肯定回答,老朱心情大好,当即朗声笑道:
“好!若得此物,北境可安!”
“奶奶滴,北元鞑子依靠帐篷,骑兵,打不过就跑。”
“现在好了,把他们放牧的牧场建成行省,咱看他们怎么跑,咱倒要看看他们能跑到哪儿!”
看着一脸激动,正抒发积压心头多年不快的朱元璋。
马皇后却格外冷静,冲朱标开口问道:
“标儿,既然这土豆是如此宝物,你为何要偷偷派人去找?何不告诉你父皇,让他下旨全境寻找土豆?”
“还不是因为我爹那海禁政策!”
朱标瞥了眼正满脸激动的老朱没好气道。
“娘您应该知道.....”
朱标说着就要起身,可不等他站起身子,只见马皇后当即冷脸说道:“跪好了!”
闻言。
朱标无奈,只好继续跪在地上,冲马皇后、老朱继续道:
“娘,土豆、红薯、玉米,这三个东西产自海外。”
“想要找到这三件东西,必须和海外商人进行交易。”
“可娘您是知道的,洪武二年,爹就已经下令全国封锁海域。”
“沿海百姓不得有片甲下海,而且关闭所有海岸,拒绝海外商人前来贸易。”
“因此,儿臣只得派刘保儿私下与偷渡到大明的海外商人进行沟通。”
“想着在他们的船上或许能找到土豆、红薯、玉米的种子。”
听到朱标这话,老朱想起毛骧确实汇报过,刘保儿一行人与海外商人交往密切。
甚至刘保儿这群蠢蛋还堂而皇之,逢人便问海外商人的踪迹。
若是这样五城兵马司还不逮捕他们,那才是头等怪事。
“所以,你是为了维护你父皇先前定下的海禁政策。所以才没有下明旨,反而是派刘保儿一行悄悄与海外商人联系?”
“那是自然。”朱标看向马皇后重重点了点头。
“儿子不傻,虽然知道海禁不妥,将来肯定要被废除。”
“可眼下却不是废除海禁的最佳时机。”
“父皇之所以下令海禁,是因为张士诚等部逃到海上,勾结倭人,劫掠大明沿海百姓。”
“若想收拾他们,虽说简单,可现在我大明当务之急还是扫平北元,安定北境。”
“正因为儿子知道这其中的轻重缓急,如果此时儿子下令与海外商人贸易往来,那不是打父皇的脸吗?”
朱标说完,瞥了老朱一眼。
同样,马皇后听后也没好气白了旁边的老朱一眼。
现在她算彻底弄明白了。
朱标无论是寻找土豆,还是派人偷偷与海外商人进行贸易,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保全老朱的颜面。
可老朱倒好。
扣了朱标的人,还装没事儿人一样只字不提。
若不是朱标冲到坤宁宫跟老朱把这事儿说开,天知道这事儿会在这二人心中留下多大的心结。
“标儿,起来吧,这事儿你做的对,不过你不该瞒着你父皇,更不该说什么下毒的事儿。”
“娘,我是生气我爹他提防着我。”
朱标起身的同时,直勾勾看向老朱说道:
“恐怕我爹听到毛骧的汇报,还以为我这个太子要向海外商人买什么大明没有的毒药,好做什么窃国弑君的事儿吧!”
听到朱标这话,马皇后也将目光看向面前的老朱。
而看到两人目光不善,紧紧盯着自己。
老朱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都是毛骧!”
“他说宫里有人拿皇宫的东西兜售给海外商人,咱这才让他把那些人都捉起来的。”
“咱可没提防你这个太子啊!”
正如老朱所言,他命毛骧逮捕刘保儿一行人,也并非是要提防朱标。
他只是想看看朱标究竟要做什么。
同样,他也是觉得刘保儿这群太监过于蠢笨。
本来海禁这事儿就是朝廷明确下令的,可刘保儿一行人竟然在沿海的各个口岸,明目张胆询问海外商人的住所。
这不就是等着衙门去抓吗?
“行了!”
明白老朱也没有提防朱标的意思,马皇后当即开口道:
“这事儿就算过去了,标儿,你继续派人找土豆。”
“重八,这事儿你也就别插手了。”
“你们爷俩看行不行!”
朱元璋:“不行!”
朱标:“不行!”
见自己刚一说完,老朱、朱标父子俩齐声否认。
马皇后也算看出来了,这爷俩当真是没一个省油的灯。
倍感心累之下,马皇后一只手已经放在了鸡毛掸子上。
“为何不行!”
老朱瞥了眼朱标,冲马皇后道:
“这小子派的人太蠢了些,让刘保儿他们滚回来吧,咱让毛骧给你办这事儿。”
见朱标默默点头,老朱突然来了兴致,看向朱标问道:
“你小子为何也说不行。”
闻言,朱标上前一步,盯着老朱正色问道:
“爹,你是不是打算重设检校了!”
此话一出。
饶是马皇后也不由一愣。
他早年也跟老朱一起在军中待过很长时间,检校是什么机构,她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可对于此事,马皇后却也是不方便发表意见。
毕竟老朱和朱标再怎么吵,那总归是家事。
马皇后不管训斥朱标也好,冲老朱发脾气也罢,这都是自家人的事儿。
可是否应该重设检校,此乃国事。
除非是看到老朱和朱标吵的不可开交,否则马皇后是绝对不会先开口的。
“不错,咱的确打算重设检校。”
老朱眼神有些躲闪,不是很想去看朱标。
毕竟在他看来,以朱标的性子定然是不喜检校的。
甚至因此和他大吵一架也情理之中的事。
同样。
一旁的马皇后也莫名屏住呼吸,静静等着父子俩的争吵。
可让他们两个没想的是。
见老朱直接承认,朱标竟没有和老朱争辩什么。
反而轻笑一声,看向老朱玩味说道:
“既然父皇打算重设检校,那这检校也该对儿臣负责吧。”
“不如父皇将这些人的名单也给儿子一份,我也好安排他们给我办事。”
听到朱标这话,老朱微微一愣,略带茫然说道:
“将名单给你不是不行,只是标儿.....”
“你也同意重设检校?”
“儿臣有何不同意的?如今朝堂之上,胡惟庸一家独大。”
“若是不监视他们,恐怕胡惟庸想要造反,你我父子都还被蒙在鼓里。”朱标若无其事说着。
当看到老朱依旧满脸诧异。
朱标看向老朱,玩笑问道:
“若是再找个城府颇深的丫头,天知道将来会有怎样的麻烦。”
“而且我看那詹氏只是紧张,倒也不是天生痴傻之人,性子坦率,相貌也算不错。”
“太子嫔选她,自然更加合适。”
明白朱标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照顾到她,常氏一时感动,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
回到府上。
还不等吕氏走进大门,一直在门口翘首以盼的吕本连忙上前问道:
“如何?太子可相中你了?”
看着自家老父亲一脸激动,握住自己胳膊的手也愈发用力。
吕氏很是自信的点了点头。
“很好!”
“很好?”
“太子殿下对女儿说了很好,而且还是两次。”
此话一出,素来老成的吕本此时差点激动的原地跳起来。
在院中兴奋踱步的同时,吕本看向吕氏满脸自豪说道:
“好!太好了!”
“女儿嫁给太子,爹爹我就是皇亲国戚的。”
“将来若是你为太子生下一子,那我就是皇子的外公了!”
“好!很好!很好!”
一想到朱标对自己女儿连说两次‘很好’,吕本只觉心花怒发。
而听到自家老爹方才那话。
吕氏高兴的脸上却闪过一抹冷色。
既然嫁给了太子,那她要的就不仅仅是太子嫔位。
没准将来她还能成为大明的国母......
“爹,您向来都是宠辱不惊,怎么今日还如此失态?”
“爹能不失态吗?你可是要嫁给太子了!”
吕本满心欢喜,冲着自家女儿解释道:
“陛下对太子的信任无人能及,众皇子对太子也是心悦诚服。”
“太子继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更重要的是,咱们那位陛下出身微末,对世家豪族很是不喜。”
“然而我吕家却是数百年的望族,因此爹在朝堂上,整日都是战战兢兢,生怕因为小错便触怒了陛下。”
“如今一切都好了, 只要你嫁给太子,爹就是皇亲国戚,与陛下也算是亲家,如此一来,今后爹在朝堂便不必继续担惊受怕了。”
说到这里,吕本突然想到与吕氏一同进宫的,还有詹家的詹氏。
心中好奇,当即便看向吕氏问道:
“女儿,太子对詹家丫头态度如何?”
将詹氏一言一行说出来后。
吕本竟直接在院中放声大笑了起来。
“没想到啊,没想到詹家也是百年望族,詹同这个老狐狸的女儿竟然如此痴傻。”
“八字还没一撇,竟然在太子面前自称臣妾.....”
说到这里,吕本笑声愈发大声了起来。
同样。
也是想到詹氏刚才在朱标跟前那一脸冒失惶恐的模样。
吕氏的表情之中满是轻蔑。
痴傻如詹氏,压根不可能是她的对手。
就算朱标让她二人一同嫁入东宫,一起服侍朱标。
那吕氏也自信能稳稳压詹氏一头。
“父亲放心,太子对女儿很是满意,与詹氏相比,女儿绝不会输。”
“好!来人,将老夫存的五十年佳酿拿出来,今天我要喝个痛快。”
另一边。
詹氏刚一到家便连忙冲自己父亲说道:“父亲,女儿闯祸了,父亲赶紧向太子递交请罪折子吧。”
将自己在皇宫发生的一切尽数说完后。
詹氏眼巴巴望着詹同,低声说道:“爹,太子不会降罪咱们家吧!”
“无妨无妨,太子心性仁慈,不会因此怪罪咱们詹家。”
“而且今日也不是你的过失,都是爹平日里对你疏于管教,未曾教你礼仪。”
“爹,太子当真不会迁怒于您?”
看着自己女儿那一脸担忧的模样。
纵然詹同心中也很是失望,不过还是故作轻松说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