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杜如晦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文章全文》,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九剑本尊”大大的完结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古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杜如晦李世民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一转头直接遗产全送给救助者了。这种事居然真的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李盛怎么都是有点难以置信。不过……还是那个问题,李盛现在需要的其实不是铁器。而是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过人家既然这么说了,李盛也不好藏着掖着,“呃,两位如果是问我人生理想的话……”“其实说真的,我想当个闲王。”……......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文章全文》精彩片段
对李二来说,李盛是他失散多年的骨肉,这一次见面也是思念之情。
但是此刻,李二真是刮目相看。
没想到失散这么久,儿子居然掌握了这等奇术,简直让他刮目相看!
当然了……
这奇术既然是儿子的,那也就是自己的。
现在突厥犯境,李二说不得也只有无耻一回了,以后慢慢补偿。
“呃……既然公子有此奇术。”
“可否贩与我老李?此锻造之术,老李我定不白要,必以重金酬谢!”
“你们既然真想要……这倒也没什么,棉儿,去我书房把86-1号手稿拿来。”
“是,公子。”
“公子,手稿来了。”
棉儿从书房取来一份小册子,递给李盛,侍立在李盛身后。
李盛翻阅了一下,没记错,就是这本。
“你们要是想要,这本就拿去好了。”
李二杜如晦两人顿时窃喜。
这可是好东西啊!
翻阅一看,果然……
他们二人虽然不懂铸造,但册子里内容详实丰富,排版井然,俨然竟有大家之风。
李二越看,越是兴奋,仿佛看到了玄甲军所有将士,都配上了最锋利强大的军刀!
……
“真是神术啊。”
“公子才华出众,这奇术我老李也不能白要。再加上前些时日,治疗伤寒的灵丹……”
“公子且说,想要什么,老李我必定满足!”
李二暗暗兴奋,毫不在意的大手一挥,对李盛道。
杜如晦暗暗点头。
这位殿下值得陛下器重!
不过李盛想了想,却是轻轻一叹。
“有什么可要的呢……我想要的,老李你也没有啊。”
李盛这么吐槽不是没有原因。
他只想说,我现在只想玩电脑,你给我整一台去?
我想吃冰淇淋,请问哪里有卖的。
我还想看小说,这唐代都没小说这种东西,神州第一本通俗志怪小说还是唐代非常后期才有的。
所以说李盛明白对方的意思,你看你想过什么生活,我给你安排。
但这方面李盛知道对方是肯定拿不出来的。
第二嘛就是李盛最近想当员外这回事。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穿越以来,自然想过前世看的穿越小说里的剧情。
什么办工厂兴学校搞新技术。
但这些事情,没有财富打底,没有上面给你开路,
没有这个门路资源,空有技术也没应用场景给你啊。
其次。
前几天一开始他想要铁料,可是这几天又研究了一下才知道民间的大宗铁料属于战略物资。
别说是大量铁料了,就和后世的老美一样,家里放几副甲胄那都是非法的。
所以李盛还真没啥想要的。
“老李你真客气了。”
李盛摆了摆手。
“你们来的时候,我家棉儿已经告诉我了,夫人送的首饰都挺贵的,就不用再客气什么了。”
“可是……”
李二呆了,这是说的哪出啊。
好容易得了一个给儿子零花钱的机会,没想到儿子啥也不要。
反倒是杜如晦两眼放光。
这个殿下好啊,真正的无求君子!
这可不是在陛下面前装清流,这是真的不占人便宜,光是这人品就……没的说!
不过长孙皇后有点急了。
多少年没见到儿子,咋能啥也不要呢。
你啥也不要,我这当娘的能安心睡着吗?
她看出李盛似乎有些欲言又止,只是掩盖的很好,于是斟酌了一下,说道,“孩子,你若是有什么想要的,尽管说出来便是。这老李别的不行,就是买卖做的甚大,不论要多少财帛,或者想娶谁家的姑娘,只管找他要便是!”
“啊?这……”
李盛也是没想到这家人竟似乎来头不小的样子。
大概……是真的挺有钱吧?
前世他就听说过,有人在马路上救助了生病倒地的老人,结果人家是个港岛富商,一转头直接遗产全送给救助者了。
这种事居然真的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李盛怎么都是有点难以置信。
不过……还是那个问题,李盛现在需要的其实不是铁器。
而是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不过人家既然这么说了,李盛也不好藏着掖着,
“呃,两位如果是问我人生理想的话……”
“其实说真的,我想当个闲王。”
……
“闲王,非贤能之贤,是清闲之闲。自由自在无所拘束,岂不比什么都强?”
“既是王公,又要为闲王,可……身为皇子,江山可要怎么办?”
李二皱了皱眉。
既然是自己的血脉,那当然要考虑是否立储的问题了。
这孩子心性,才学目前看来都不错,但怎么想着当闲王呢。
不过李盛只是哈哈一笑。
“当闲王怎么了,凭我的能力。”
“就算每天照着纣王的标准生活,大唐也照样国泰民安。”
李二笑了,“这么说,公子觉得自己比李二要厉害不少?”
李世民这么一说。
在场的长孙皇后,杜如晦都微微紧张起来。
这个话题再说下去真有点犯忌讳了,不过想到这是李二本人的血脉,因此才没有说什么。
接着。
李盛笑道,“李二真的是个好皇帝,神州自从东汉完蛋,好久没有这样的君主出现过了。”
这话一出,李二的嘴角瞬间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甚至眼神都和长孙皇后,杜如晦二人对了一下。
看到没有!
“但治国这事,不光得有份好心。”
“发展民生需要眼光,需要新的生产力……而这些都不是单单勤政就有用的。我们以汉代为例,要想避免黄巾爆发,首先,得……”
李盛好歹也是现代过去的。
国力绑定生产力,改善民生自能得民心这些思想,在后世基本上是早就通行天下的道理。
但在这个时代,完全是新思潮。
李二笑眯眯听着,起初还只是看看自家孩子读书怎么样。
可是听着听着,
李二脸上的笑容就转为严肃。
这孩子说的简直太有道理了。
最难得之处,是另辟蹊径,却又一针见血。
连杜如晦都是一怔。
这殿下有点东西啊??
要不是这一通闲聊,他还真以为殿下只是个普通的小猎户而已了!
猪仔之事完成。
李二看着这间别出心裁的圈栏,越看越是满意。
这事要是成了,百姓岂不乐开了花。
肉价能降一半,我李二就不信这事不能上史书。
想了想,李世民忽然说道,“这圈栏真不错,干脆给我在皇城里也整一个!”
李二这么一说,杜如晦,房玄龄,乃至李靖,双眼顿时就瞪大了。
“陛下,您说什么?”
“养猪的圈栏?皇城?”
“陛下,此事有伤物议,恐为清流所讥啊!”
三人说的都是真实的问题,这作为君主是不可能不考虑的。
当然了,养猪这事要是真能成,那也好说。
什么清流议论,事有成效自然就打脸了。
但是这个养猪之法,虽然精妙,可是毕竟是头一遭……谁敢说一定成功。
所以三人本能的都是反对。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
李二眉头皱起,露出不悦之色。
“就这么决定了。便有清流物议,等猪养成,自然消去。对了!”
“不但要养猪,还得以民间之法给我建一个养羊的圈栏。届时高下立判,我看谁来议论!”
“清流”都是些什么人,李二可太清楚了。
方今时期乱世刚过,有条件读书识字当“清流”的哪个不是出身当地望族,一大半都是五姓七望这些门阀出身。
这清流能有啥好话就见鬼了,反正养猪之法肯定奏效,到时候直接打脸不香吗。
见李二如此坚持,三人也不可能一直劝。
房玄龄和李靖对视一眼,都觉不可思议,
怎么好像陛下十分肯定……这事能成一样?
接着不约而同的看向杜如晦。
杜如晦的神情则有些古怪。
“克明,这其中莫非有什么文章?”
李靖好奇的问道。
房玄龄则想到了最初的点。
“克明,陛下似乎对养猪之法十分信赖,这背后高人究竟是谁啊?”
被两人围着问,杜如晦只露出一个微笑。
“是什么人,这一时半刻的我也不知。不过总之,是个了不得的大才!”
房玄龄:……
李靖:……
无语了,老杜你这分明是知道内情的啊。
不过既然杜如晦也和陛下一样信任养猪之法,二人也只好姑妄听之。
横竖清流今天不骂点这个明天也要骂点那个,那便由他们骂去吧。
万一真成事了打脸了呢,虽说总是可疑就是了。
……
事情算是安排上了。
虽然结果不确定,但是李二,包括杜如晦,都对李盛的法子有信心。
李二是对孩子的无条件信任。
杜如晦则是真的相信李盛的法子——那把猎刀,给他的印象太深太深了。
接着,李二忽然看向杜如晦。
“对了克明,锻铁之事安排的如何了?”
“陛下,臣已移请工部办理此事,现已召集了长安附近最好的铁匠二十人研究锻铁之法,当下正在工部待命。不过……”
“怎么了,可是有何难处?”
“呃,玄甲军目前人数好几万,换甲胄兵器,恐怕开支有些……”
李二秒懂了杜如晦的意思。
花钱!
搞军备,这种事怎么可能不花钱。
但国库的钱,那都是百姓手里收上来的。
要制作军器,岂不就得给百姓加大负担。
杜如晦的意思很清晰了。
这个事,花钱太多,恐怕未必能匀出财政来办啊。
李二眉头皱了起来,这就有些麻烦了……不过思索了一下,他还是摇了摇头。
“不,克明,此事还是要办。”
“陛下?”
杜如晦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李二可是他读遍史书也找不到几个同类的那种模范皇帝,向来体恤民生。
这几万甲胄兵器要花多少钱,他可是太清楚了,大唐百姓的税负起码上升一成。
这一成看似很少,但对一些家中劳力较少的家庭,可是重重一击啊。
这等事,
要是李元吉李建成辈知道了,多半是摆摆手说不必多虑,要相信百姓能够努力坚持下去。
但李二对待百姓,不可能这么随便啊。
所以他觉得有点奇怪。
虽然强力的军备他也很想搞,毕竟自己也是兵部尚书嘛。
但这个事,要是李二这江山还打算稳稳坐下去,那其实是没得商量的。
此时,
房玄龄,李靖。
作为当朝一线的大臣将领,自然也注意到了二人谈话。
“陛下恕臣斗胆,这是打算做什么?”
“……朕近日得了一锻造之秘法,决定打制一批新的甲胄兵器。可是……唉,国库就这么些钱,让玄甲军全部换军备,还是勉强了些。”
李二有些为难,但作为一个好皇帝,有事他是不瞒着大臣的。
房玄龄一听,看向杜如晦。
李靖也侧耳倾听,毕竟甲胄兵器他作为将领也得关心。
于是杜如晦便细细说了一番李二的计划。
为所有玄甲军士卒,更换新的强力甲胄,强力刀剑!
房玄龄、李靖一听。
再次愣住。
“所有玄甲军?玄甲军总数至少五万,全部更换?这……这开销太大了吧??陛下,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何不徐徐图之呢?”
“陛下。”李靖也极为认真的一拱手。“兵家之道,一曰人心向背,二曰韬略谋算。陛下昔年也是带兵的老将,远胜微臣,何以依赖起兵器优劣来?再说……”
“玄甲军的兵器甲胄,已是天下少有的良品了,为何还要更换?”
李靖知道李二这个人是个非常理智的人,因此有话直说。
李二张了张口,想要告诉他们猎刀之事……
但思索了一下,直接说恐怕没什么用,人家一点感觉都没。
因此李二想了想,
“这次的锻铁之术非同小可,药师,你的佩剑给朕用用。”
现在是在长安街角,皇城宫廷之外,李靖是和皇帝出游附带着护驾之责,身上的确带着佩剑。
皇帝要用,自然解下呈上。
李二接过李靖的佩剑。
有些锈迹,抽出一看,还有大量划痕,一看便是老将之剑。
但李二没有在意这些,“药师,这佩剑品质如何?”
“陛下,此剑乃是微臣少时所打,跟了微臣快四十年了,从未有卷刃缺口等情事。”
李二点点头,“看得出来,是老师傅打的精品。但是药师,今日朕可要得罪你一回了。”
“陛下?”
李靖有些懵逼,什么情况,他没听懂李二的意思。
但杜如晦听懂了,有些同情的看着李靖……
李二意兴豪发,这锻铁之法真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长孙皇后两眼放光,“这可是咱们的盛儿所作?”
“那是!”
“不然放眼天下,谁还能博见广学如此?”
一时间长孙皇后也是满面笑容。
这孩子,争气啊!
不过此时,杜如晦道,“陛下,这锻铁之法还请容臣一观。”
“也对,你看看,什么时候让工部拿去打造!”
“是。嗯……”
杜如晦接过册子。
他发现这册子的装订方式有些特殊。
不过想想,殿下居住乡间,有条件习字,其实也很不错了。
翻开一观。
里面果然是白天扫了一眼看到的蝇头小字。
只是,与寻常的字迹截然不同,这字体虽小,却完全看不到任何墨迹晕染,清晰的仿佛刀刻一般。
杜如晦啧啧称奇,陛下倒是写的一手好字!只是这字迹似乎不像是墨笔写就,至于是用的什么笔,他还真看不出来。
不光是字迹。
这样看了一会,杜如晦发现内容也……十分艰涩难懂。
尽管几乎每一页都有配图,笔画精准,标明了各种数值。
但正因为信息丰富,杜如晦反而看的是头昏脑涨。
心里不住的感叹啊,这陛下怎么治学如此严谨,寻常都是年轻人读不进书被长辈训斥,结果今天居然反过来了。
而且里面许多名词,什么金相之类的。
杜如晦更是一问三不知。
“如何,老杜。这锻铁之法可还能行?”
“陛下,这册子……”
“哦?怎么?”
“这册子十分艰深博大,微臣怕是吃不透啊。”
李二一下懵了,我去真的假的。
这杜如晦虽说是兵部尚书,但兵部也是要管军器的,他居然会看不懂?
皱了皱眉,李二不由腹诽这杜如晦是不是英年早老糊涂了?
直接夹手夺过册子。
这一看之下……
别说是杜如晦,他自己脸色也立刻青了。
里面的内容,
真就是博大精深,他简直万万没想到,锻铁之术居然还有这么多神妙变化。
这本册子别说是炼铁了,说是炼丹他都信!
李二有些傻眼。
这孩儿太过聪明,写的书册也是聪明人才能看,那……那这锻铁还怎么搞啊?
这么翻了一阵,他发现最后几页似乎自己能看懂。
……
每隔多少时辰,加多少木炭到炉子里。
木炭加到炉子里,要使用多少多少分量的硫磺……作为助燃剂,提高温度。
锻锤应使用水车动力,驱动大型的锻造锤,完爆人力锻打。
水车应该如此建造……(一幅设计图)
锻造之时,应当在铁器表现出……时停止。
李二顿时笑了。
“克明,你还是不够用心。前面写的,是锻铁之法的原理,是道。”
“这后面几页,才是具体的术呢!”
杜如晦一愣,从李二手中接过册子。
往后面一翻,果然有几页清晰明白的锻造方法。
“有知其然,有知其所以然……”
“陛下却是先论其所以然,再得其然……这是饱学鸿儒也比不上的学养啊。”
杜如晦翻阅着后面的锻铁之法。
这次脸上也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因为……终于能看懂了……
长孙皇后不懂锻铁也不干涉朝政。
但,自己孩儿写的书,能让当今天子、名臣都啧啧赞叹,
做母亲的,心里那个美啊!
李二也是满脸笑容。
生子当如盛儿啊!
不过就在这时,杜如晦忽然脸色一僵。
他忽然看到了页码最后面,有几个潦草的手书字似乎是标注:
“傻瓜锻钢法,完成√”
“李盛你记住,以后别老跟人讲原理,说这个谁听得懂啊。直接上傻瓜方案就完事了!”
杜如晦真是无语了。
殿下果然是堪比鬼谷的当世奇才啊。
对我等来说神妙无比的锻铁之法,在殿下眼里居然只是稀松平常,甚至属于笨办法……
不过这锻铁术的确大有用处,这一点杜如晦绝不否认。
“陛下,臣已领会得殿下之法。”
“好,这便去召集最好的铁匠,给朕的玄甲军换最好的甲胄兵器!”
“是,陛下!”
“等等。”
李二忽然又想起一件事。
“还有一件事也要你去办,养猪!”
“养猪?”杜如晦愣了一下,养猪这件事……他倒也不是没想过,但是……
“依殿下所言,这养猪之法还需药物备着,这……”
“不,此事朕用心想过,瘟病之事重在防,不在医。做好清洁,隔开圈栏,应无大碍。”
杜如晦一想,这倒也是。
“不过陛下,此法当在何处试行?”
“何处?嗯……容朕想想。算了,明早尔等来甘露殿听命,朕要亲自操刀!”
“亲……是,陛下!”
李二可没忘了养猪这回事。
他阅遍史书,知道古之天子,但凡有所为的明君,必定关怀民生,旦夕不望。
但他还从未听过哪位天子连百姓能多吃少吃几两肉都要关心的。
这养猪之法虽然精妙,但其实天下初定,百姓之中吃的起肉的并不多。
这个法子若是能行得通,推广起来,
肉类产量翻一倍,
也不过让十分的肉价降个三四分,对于大多数百姓仍然奢侈,只能偶尔品尝。
但……他李世民,就是要做第一个,能让天下人人都能吃上肉的皇帝!
“只不知盛儿所说的青霉素,何时才能做得廉价,全国推行呢……”
想想盛儿掌握的种种奇术,李二眼中光芒越发旺盛。
……
次日一早。
李世民带着杜如晦,房玄龄,以及……李靖,同时聚集在宫城门外。
微服打扮,房玄龄和李靖都是神情疑惑,杜如晦面色有些尴尬。
“陛下,这是……”
“当然是正事了,你们都是朕的大臣,我找你们难道是弹琴下棋的?克明,不,药师,你带路!去军营!”
“我带路?”
李靖一下更疑惑了,“微臣……不明白啊,陛下这是……”
“去了你就知道了。克明,你购置的猪崽都送到了吧?”
“禀陛下,都到了。”
“那便好。走吧!”
踏踏踏……
马蹄阵阵。
李二口头要李靖带路,不过这是因为长安军营是李靖在管。
所以李靖还是一头雾水,这大清早的干啥呢。
“克明,陛下这是……”
“养猪。”
一时间有些发愣,这是殿下给娘娘送土产了么,不过这东西看着不太好入口啊。
“将这箩筐搬到马车上去。”
“是,娘……夫人!”
“记住,严加保护。但有破损丢失,回去家法伺候!”
长孙皇后说着,神情无比严厉。
李君羡直接一个哆嗦,长孙皇后多好的脾气,今天居然这么严肃。
这一筐果子究竟是啥,要这么保护??
不过疑惑归疑惑,被吓了一跳的李君羡还是小心的搬起箩筐,走向外面的马车。
“公子,今日……今日有些倦乏了,可能是气血虚,就先回了!”
“夫人哪里话,身体不好当然要多休息。呃……这土豆,乐乐怕是不够吃啊,要不要再带些回去?”
“不必了,我这就离开。今日大礼,我和老李必定铭记于心,来日必有重谢!”
李盛哈哈笑了笑,“什么重谢不重谢的,能让我多看看乐乐,给乐乐做好吃的,比什么重谢都强!”
长孙皇后心潮澎湃,匆匆离开了。
这土豆,事关重大。
虽然想和儿子多聊聊,原计划她甚至准备亲手给孩儿做一顿饭菜的。
但……
土豆,土豆啊。
这可是亩产三千斤的土豆!
事关重大,她清楚的知道这事关整个大唐的气数,怎么敢耽误。
自然是立刻带走,回去见李二!
坐在马车上。
“君羡,快些,立刻回长安!”
“是,娘娘。不过您坐稳,这乡间道路有些颠簸……”
“什么颠簸不颠簸的,给我快些赶路!我要立刻见到陛下!”
“不用去后宫,直接到甘露殿!”
李君羡人都快傻了,这娘娘今天什么情况哦。
收了一筐不怎么好看的果子,还要到甘露殿见陛下。
不过娘娘有命,他哪敢耽搁,自然是快马加鞭。
很快……
……
到了皇城。
宫墙之内,一辆马车飞速疾驰。
有内侍见到这寻常民间用的马车,当即就要上前喝止,何人在皇城撒野。
但娘娘催的急,李君羡哪敢耽搁,自然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路直奔甘露殿!
此时的李二,正在伏案翻阅奏折,面前站着房玄龄,正与他商谈政事。
“去年岭南有洪涝,虽不严重,但产量最高的郡县损失颇多。好在赈济得当,只有三千多流民往长安而来……”
李世民正在奏折,读着读着就是一声长叹。
“怎么又有天灾……”
“难道真是天不佑我大唐,还是……我这个皇帝,就是遭天谴的皇帝……”
李二神情郁郁,整个人都十分消沉。
房玄龄也是肃容,面色有些灰暗疲惫,“陛下宽心,长安附近还有不少荒地,还是安置的下的。天下的粮食,产量就这么多,有丰歉也是无奈之事……”
便在这时,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道急切的呼唤。
“陛下!臣妾有要事禀告,十万火急!”
李二正与房玄龄说饥荒之事。
他登基上任以来,最担心的莫过于这回事。
此时长孙皇后忽然唤他,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出什么事情了吗。
按李二对长孙皇后的了解,这个女人一向是最懂他的,这个时间他肯定在跟心腹大臣讨论国事,没事不会来打扰啊。
不过毕竟是老婆来了,还是抬起头看向殿外。
接着……让李二懵逼的一幕来了。
长孙皇后满头是汗的跑进殿内,全无形象。
而更没形象的还是皇后身后跟着的李君羡,堂堂天子近臣宿卫之将,此刻抱着一个大箩筐,吭哧吭哧的也跑进了甘露殿。
“皇后,这是……”
“陛下,臣妾有重宝呈于陛下!”
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小长乐可是记得在四书五经上看过这些描述。
李盛哈哈大笑,只当是小孩子童言童语,当即起身领着母女二人向前厅后走去。
但是实际上,李盛怎么会想得到,小长乐因为是当朝公主,李二的女儿,小小年纪想着为父亲分忧,连粮食产量都懵懂的知道一些。
很快。
三人到了后院中。
长孙皇后从李盛手中接过短柄锄头。
“嗯,夫人直接挖就是,到后面动作稍稍轻些便不会破坏土豆了。”
“呃……其实破坏一些也没关系,这土豆反正挺能放的,也不招虫蛀之类。”
李盛话音一落,长孙皇后感觉更不可思议了。
耐存储还不招虫。
这东西果然是神仙所赐啊。
不一会……
泥土被挖开。
平平无奇的碧绿茎秆叶之下,小泥坑之中,显露出一块土黄土黄的圆形鼓起。
长孙皇后双眼一亮。
就是这东西了!
不过下意识的看了周围的其他植株一眼。
接着低头看着土豆。
似乎个头也不是很大。
这怎么能亩产三千斤?种植明明就有些稀疏的样子,这一块土豆也就不到一斤啊。
挖掘继续。
不一会,土豆整个显露出来。
个头不大,略小于一个拳头。
长孙皇后皱眉,这连半斤都不到啊。
亩产有个一百斤都谢天谢地了吧。
但看着下面似乎还有根须,长孙皇后也就继续挖掘。
不一会……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下面居然还有一个土豆。
“这土豆怎么回事,这岂不像是双黄鸡蛋?可双黄鸡蛋,那也是极少数吧……”
心中暗暗思索,不过为丈夫分忧要紧,长孙皇后看了看。
下面还有根须,似乎还可以继续挖。
不一会,又挖出来一颗土豆……
“三个?三黄鸡蛋?等等……怎么下面还有?……”
接着继续挖。
李盛笑了笑,“夫人,土豆不是这么挖的。这土质十分松软,挖到这个程度,直接拔就可以了。”
“哦,我试试……”
“我来吧,夫人您休息一下。”
接着,长孙皇后目睹了这辈子最最惊人的一幕。
李盛从土壤之中,拔出了一连串至少几十颗土豆。
……
这一瞬间,连小长乐都愣住了。
“师……师父,这个土豆怎么这么多呀?”
而长孙皇后,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这一大串,至少在十斤往上。
想想一株水稻,才出米多少?
就算好几棵水稻对标一棵土豆,只怕分量也是拍马难及。
再看看这田地中遍地的碧绿,这亩产……
毫无疑问,是真有三千斤!
甚至很可能,都不止三千斤……
太震撼了!
惊天动地,不可思议!
……
长孙皇后锦衣玉食多年,此刻满手泥土,却忘了要清洗。
在她脑海中,隐隐浮现起一个念头。
这一天,绝对是要载入史册了!
大唐……天降祥瑞大唐了啊!
……
长孙皇后,深深吸了口气。
“公子,这土豆我想带些回去,给老李尝尝,可好?”
“这有何不可?那天做的是烧烤土豆片,正好夫人也让老李尝尝土豆泥!”
长孙皇后用力点头,眼眶泛红。
找到了孩儿,还带来了土豆这件祥瑞。
往后,大唐必定要靠这东西镇压气运。
而这个孩儿,简直就像是上苍派来帮助大唐的。
五味杂陈!
激动!
很快。
李盛主动又挖了好几株土豆,总共有五十斤。
不过他想到一个问题。
“等等,夫人这要怎么带回去?挺沉的!”
“哦,这不妨事,咱们先到前厅去。”
到了前厅。
接着长孙皇后拍了拍手。
李君羡一走进前厅,就见到了放在地上的箩筐,以及里面堆满了的土黄果实。
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