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全文章节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全文章节

理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无删减版本的军事历史《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全文章节》,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理振,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朱由榔丁魁楚。简要概述:“臣附议!臣附议!”......一众大臣均站了出来表示认可。而这确实也是历史上朱由榔的年号,南明永历帝嘛!其中有表示“老子才是嫡嗣正统”的政治意味。但不知为何,朱由榔却喜欢不起来。大概是一提到永历,他就想起昆明篦子坡被勒死的结局;就想起李定国孤军奋战最后历尽而殁的挽歌;就想起内斗不断自相残杀的悲剧;就想起寄人篱下流落缅甸的惨状..........

主角:朱由榔丁魁楚   更新:2025-04-27 17: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榔丁魁楚的现代都市小说《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全文章节》,由网络作家“理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删减版本的军事历史《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全文章节》,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理振,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朱由榔丁魁楚。简要概述:“臣附议!臣附议!”......一众大臣均站了出来表示认可。而这确实也是历史上朱由榔的年号,南明永历帝嘛!其中有表示“老子才是嫡嗣正统”的政治意味。但不知为何,朱由榔却喜欢不起来。大概是一提到永历,他就想起昆明篦子坡被勒死的结局;就想起李定国孤军奋战最后历尽而殁的挽歌;就想起内斗不断自相残杀的悲剧;就想起寄人篱下流落缅甸的惨状..........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全文章节》精彩片段


交待完了湖南方向事,两人又商议了关于整备广东官军的事。

“殿下,臣推举两人可督广东军务。”

“瞿卿但请说来。”

“一曰陈邦彦,二曰张家玉,陈原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为人刚正,出任过赣州防务,略通军务。张家玉自少好击剑,任侠,多与草泽豪士游,曾为兵科给事中,督御营军。”

朱由榔倒是有些印象,好像后世这两人都是什么“岭南三忠”之一,最后均战死殉国。

“既如此,那就召张家玉入朝为兵部右侍郎,陈邦彦加佥都御史巡抚广东军务。”

不过朱由榔听到瞿式耜对张家玉的描述,却又想起一人,和张家玉的情况颇像,但却更加著名。

那就是后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民族英雄张苍水张煌言。

张煌言不同于其他南明忠臣的地方在于,他不仅对大明忠心耿耿,而且还很有本事!

历史上他在安徽等地坚持抗清二十余年,战果颇丰,直到永历帝都死了,他也没被清廷剿灭。

其实南明朝廷的死忠也不少,可是大部分说实话忠心是忠心,可无能也是真的无能,而且又大多沾了晚明东林党迂腐、党争习气。

真要论忠勇两全,能领军治政独当一面的,根据朱由榔所知仅有三人。

李定国、堵胤锡、张煌言

连郑成功都差点意思,毕竟他手下郑氏集团不比农民军,成分过于复杂,引为援助可以,但真要将军国大事托付就差点意思了,不然隆武帝是怎么被架空的?

于是朱由榔便问了问张煌言的状况。

瞿式耜却有些尴尬地解释了一下

“张煌言部目前尚在浙东......鲁王处。”

朱由榔默然,他差点忘记了,南明是怎么亡的?

难道有这么多忠臣,亦不乏李定国、郑成功之类军事统帅;张煌言、堵胤锡之类文武全才真就一点机会没有嘛?

答:内斗!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

说来好笑,当初南京弘光朝里臣子内斗也就罢了。弘光死后,福建的唐王朱聿键与浙东的鲁王朱以海竟然同时监国!互相指责对方非法。

唐王也就是后来的隆武帝派人带十万两白银去浙东犒军,结果鲁王朱以海直接把使者砍了。

两边互不来往,视为仇寇。

这可是亡国之危啊!皇帝都死了两了!

这还不算完,后来朱由榔西逃梧州,结果跑回肇庆时发现,诶,朱聿键的弟弟朱聿鐭已经在广州称帝了!

两边互骂一通,直接抄家伙内战!

清军还在江西、福建看着啊

结果李成栋趁势奇袭广州,朱聿鐭身死,朱由榔跑路。

南明两个小朝廷竟然动用几万兵马在广东内斗!而且这时候鲁王还在浙东监国......

南明这破屋漏瓦居然还能分出三个朝廷来,怎不让人生气!

现在张煌言、郑成功等福建、浙东残部还是以鲁王朱以海为首。

不过,朱由榔不打算对鲁王做什么,否则他与那些内斗废物有何二异。

但像这般彼此分裂下去也不是个事吧?

朱由榔不禁皱眉

瞿式耜似是看出朱由榔所想,于是行礼道

“请殿下早登大宝,以正君臣之义!”

朱由榔懂得他的意思。其实若论血缘远近的话,他是万历皇帝嫡孙,崇祯堂弟,再合适不过了。历史上永历确实也是三个小朝廷中最被认可的一个,只是因为闹出临阵脱逃这种事情,才给了朱聿鐭可趁之机。

如今他并未去梧州,而是回到肇庆,那两帝争统闹剧大概是不会上演了。

所以此时隆武帝刚殉国不久,自己以万历嫡脉继位,不仅能让诸多还在各地坚持的忠臣以振奋,也能以不直接冲突地对待鲁王问题。

可仅仅是登基不够啊,后世开国大将粟裕说得好“胜仗最能解决思想问题。”

现今南明人心涣散、各自为战,若是自己这个皇帝登基后能打一个不大不小的胜仗,才能彻底将自己“抗战领导核心”的名分坐实;才能举起抗清大旗将各路义军聚于麾下。

“嗯,先君已殁,现今不是推让的时候,是该提早收拾人心了,这事就由瞿卿去办吧。”

“臣领旨!”

......

此后几日,先是陈邦彦、张家玉二人前来领职,陈邦彦还带来三千多地方乡勇义民。

并且自请使命,说顺德尚有当初守赣州的万元吉所组织近两万援军,由总兵余龙率领。只是赣州失陷后,这支部队就流落广东顺德等地了。他希望能去说服余龙收编此部。

朱由榔也不多言,直接从内库和府库拿出五万两白银,令他负责此事。

这破烂朝廷虽然小,但也并非一点家底都没有,朱由榔监国以前是桂王,有几万两的积蓄,再加上广东本地府库,十来万两银子还是有的。

与此同时,朱由榔在瞿式耜协力下,重新整肃了朝堂内的执政力量。

新的内阁由瞿式耜任首辅、屡有统兵经验的老臣吕大器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原弘光朝礼部尚书陈子壮为东阁大学士,三人组成权力中枢。

并以吕大器为首,张家玉为佐,开始整训已有的两万多官军力量。

当然,朱由榔登基事宜也由礼部官员加紧筹备着。

......

隆武二年十月二十六,肇庆府衙

朱由榔坐在首位,见下面众臣行过礼后

“诸卿开始议事吧,都说说吧”

前两日经过虚伪的“三辞三让”后,大家已经决定十一月初在肇庆举办登基典礼。

而今天朝会是为了讨论另一个重要问题

年号

分署礼部的阁臣陈子壮出声言道

“殿下,臣以为当此之时,应明晰皇统,定义君臣,殿下乃神宗皇帝嫡嗣,故当以殿下原永明王之永、先神宗皇帝万历之历,年号永历。”

说是嫡嗣,虽然有些勉强,但到也不算错,毕竟万历皇后压根没有子嗣,按照明朝宗法制度,嫡妻无子,以长为嫡,而眼下还幸存的万历孙辈子嗣中,朱由榔乃是独苗。

“臣附议!臣附议!”......

一众大臣均站了出来表示认可。

而这确实也是历史上朱由榔的年号,南明永历帝嘛!其中有表示“老子才是嫡嗣正统”的政治意味。

但不知为何,朱由榔却喜欢不起来。大概是一提到永历,他就想起昆明篦子坡被勒死的结局;就想起李定国孤军奋战最后历尽而殁的挽歌;就想起内斗不断自相残杀的悲剧;就想起寄人篱下流落缅甸的惨状......

“瞿卿。”

“臣在”

“卿博学广闻,孤问你,这历朝历代有几个崩裂亡国,江山尽丧,还能重复旧土的?”

众人闻言错愕,这时候桂王为何要在这时,提这种令人丧气的问题?

“回殿下,三代以来,能起于坵墟而重续社稷者,唯后汉光武帝一人耳!”

瞿式耜郑重回应

朱由榔闻言叹息道

“是啊,除光武帝外,自古末代宗室,又有几人能光复河山、再立社稷的?”

“汉末倒还有一个昭烈帝刘备,虽未可成大业,但一心复汉、崩于中途,也算死得其所!”

说着,他的语气渐激动起来

“刘备那话说得好啊,‘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今清虏纵肆暴虐,掠我士民,屠我百姓!毁我衣冠,残我脊梁!入寇两京,弑杀二帝!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故孤愿禀昭烈刚直之气,成光武不世之功!”

“孤决意,登基后,改元光烈!”

众臣听此言语,无不振奋激动,这才是太祖皇帝后人的志气!

再想到,之前桂王车驾行到半路,受太祖托梦而返的事,心中无不肃然。

此当为我大明之光武耳!

“殿下圣明!”


大明隆武二年,同时也是满清顺治三年

十一月初四

在肇庆城外一处刚刚垒起的高大土台上

在古典曲乐声中,朱由榔在祭坛前献上三牲,焚香祭拜上天,仪式隆而重之。

圜丘告祭礼成之后,礼官遣校尉设金椅于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

然后是瞿式耜这个首辅,率领所文武大臣、望座位跑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这时,一众文武大臣上前,将朱由榔拥至龙椅处坐下,所谓“拥立之功”就是这个意思。

朱由榔坐定之后,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瞿式耜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接着由瞿式耜、吕大器、陈子壮、张同敞、陈邦彦这些最重要的文武大臣取衮冕加于圣躬。

瞿式耜等人帮朱由榔穿戴好衮冕,然后退入班,通赞高唱:“排班”。排班齐后,众大臣鞠躬,奏乐。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乐止。

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通赞引瞿式耜至皇帝宝座前,通赞唱:“跪,搢笏”。

瞿式耜搢笏,“笏”就是官员上朝用的笏板,古代官员的官服没有口袋,于是将笏直接插在腰带上,叫“搢笏”。承传唱众官皆跪。

捧宝官开盒取玉宝(即传国玉玺,当然是自己刻的)授予瞿式耜,瞿式耜捧宝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朱由榔颔首示意,然后尚宝卿受宝,收入盒内。通赞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赞指引拜、平身。

通赞官再唱:“复位”,引礼官引宰辅自西复归原位。

通赞官接着再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万岁、再三呼、跪右膝、出笏”

一众大臣颇是手舞足蹈了一番,然后三呼万岁。

山呼之后,新皇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下,礼毕。

按照旧礼,这个时候应具卤薄导从,皇帝率领大臣前往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告礼节性社稷。

可是现在情况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哪来的太庙啊?太庙在北京呢!早就成了满清的太庙了!

所以按道理这时典礼也就基本结束了。

可突然,让百官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一身黑色衮服、头上戴着十二旒冕冠的朱由榔在祭天土台上面向北方,合手屈膝下拜。

“不孝子孙朱由榔,未能保全宗庙、安抚社稷,乃至于祖宗蒙胡虏之辱;社稷遭涂炭之祸。”

“是以请罪祖宗,愿能庇佑不孝子,兴师伐罪,重祭宗庙,以祀社稷!”

随后俯首深深一叩。

诸臣见状,也纷纷面北而跪

那里有大明三百年的社稷宗庙,有历代先君的陵寝,还有崇祯、弘光、隆武三位先帝殉国的地方……

大明开国以来第十九位皇帝;南渡之后第三位皇帝

光烈皇帝朱由榔于隆武二年十一月初四正式即位!

……

“消息来源可准确?”

“确实无误,满清已任命佟养甲为两广总督,令李成栋为两广兵马提督。看样子就是要图谋两广了。”

不是很宽敞的临时殿中,兵部侍郎张家玉正向朱由榔汇报关于满清的最新动向。

“好啊,朕还没找到他李成栋那,他自己倒是送上门了,也好。”

之前朱由榔不是正愁少一场胜仗来巩固地位吗?这下子仗就来了。

朱由榔记得,历史上李成栋、佟养甲二人就是今年十二月时趁南明内讧,偷袭广州。

这李成栋在清军中虽没有吴三桂、孔有德、耿精忠那般权势地位,但在后世却颇为有名。

因为他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主要谋划者与实施者!

要是不给他宰了,老子还算啥穿越者?

“诸卿觉得如何?”

朱由榔对着殿中众位臣工问

“陛下的意思是?”吕大器拱手

“朕想歼灭此二獠!”

“佟、李二贼虽受命南下,但恐怕也会自潮州开始,步步为营,一州一府地推进,且我军战力本就不及,守土已是勉强,恐怕很难抓到歼敌之机啊。”

吕大器不愧是带兵多年的地方督抚,对于军事颇有自己见解。

“朕欲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这......清军屡胜之师,必定骄纵,诱敌自无不可,然而何等诱饵方能让其深入我地呢?”

朱由榔闻言低头沉思

历史上,李成栋是先趁两帝内讧时攻克了潮惠二州,然后缴获惠潮道官印,骗开城门,率军假扮商人杀入。

而现在,李成栋还没来广东呢,自己已然登基,也没什么两帝争统了。

潮惠道官印......内讧.......

张家玉见皇上疑难,倒是拱手禀道

“陛下,若李、佟二部果真轻装快速南下,那臣倒是知道一地可以作伏击。”

“何地?”

“惠州府博罗县,此地有博罗山,道路由两山间延出,又处潮惠至广州要道间,可伏之。”

如此,歼敌地点也选好了,就差如何才能让李成栋像历史上一样来偷袭广州了。

内讧......

他眼睛突然一亮,转头对瞿式耜问道

“绍宗之弟是否尚在广州?”

绍宗就是隆武帝的庙号,绍宗之弟就是后世与朱由榔抢皇位的朱聿鐭。

......

一番商议之后,众臣有些迟疑

“陛下,这,恐怕有损天家颜面啊!”

瞿式耜还是难以接受

“什么天家颜面?只要能打胜仗,什么颜面都有了,要是亡了国,什么颜面都是屁话!”

众臣无言,说的也是,如今情境都不是北伐夺回社稷的问题,而是要保证别被清军赶下海成为南宋第二的问题。

朱由榔的计策很简单,没有内讧,那就造出一个“内讧”来!引李成栋上钩。

没道理后世他胆子都这么大,现在胆子就小了?不能够啊。

朱由榔将这事吩咐给张家玉做,不过倒是还有一位新晋的年轻兵科给事中自告奋勇。

朱由榔好奇地问了他名字

那年轻人答道“王夫之”

朱由榔愣住了,这就是传说中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

曾几何时,朱由榔也被那些所谓“公知”忽悠过,说什么近代进步启蒙思想是西方独创,中国古代从来没有出现过如西方启蒙运动那样的思想解放。

直到他知道了明末清初那群特立独行的“遗民”们,王夫之的“唯物论”,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经世致用”,还有朱舜水、唐甄……

中国在十七世纪时同样出现了一批具有启蒙思想的伟大先驱者,近代科学与人文主义的火花同样在中华大地上跳动着。

直到满清军事专制的到来,彻底扼杀了这一切。

可笑的是两百年后,当日本完成明治维新,彻底赶超清朝后,当好奇的中国人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时,却发现日本维新运动的先驱大多是这些明朝思想家的崇拜者……

想到此处,朱由榔点头同意了王夫之的请求。

之前陈邦彦所说的余龙部近两万人已经收归建制,朱由榔封余龙为广州总兵统辖该部,并归广东巡抚陈邦彦督抚。

同时那三千乡勇朱由榔则与从广东原有的两万官兵中选出的两千青年精壮合编为一营,作为御前亲卫军。

比起那些在军队里混久了,油滑世故的官军士卒,朱由榔更喜欢这种刚刚从乡村招募而来的青壮,虽然缺乏训练,但却朴实可靠。

当年戚继光在浙江征兵时,也是只招工农出身的士兵,就是因为性格坚韧朴实,不爱偷奸耍滑。

至于战斗力,只要保证纪律训练,这年头有样东西叫火器!

事实上无论明军还是清军,此时军中火器装备率都是很高的。

朱由榔已经决定将军中火绳枪集中装备给这支部队。

接下来就是厉兵秣马,待略施小计后,李成栋中招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绘欣阅香书号1642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