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锦绣畅销小说》,由网络作家“岁月神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大明锦绣》的小说,是作者“岁月神偷”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军事历史,主人公朱允熥朱元璋,内容详情为:型昭告天下,追回被贩卖的朝廷储备粮食,以正国法。”朱元璋面带微笑,“没了?”朱允熥想想,“皇爷爷,这么处置不妥吗?”“妥是妥当,但是太轻了!”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折,冷笑,“这些贪官,杀了太便宜他们了。此案所涉及官员一律抄没家产,妻女充教坊司为奴。地方官府策录在案,家中子孙世代不得参加科举,不得务农,不得务工。”说着,朱元璋的表情略微狰......
《大明锦绣畅销小说》精彩片段
看完了这张奏折,又拿起一个,上面的内容更加触目惊心。
“臣,洛阳锦衣卫指挥使上奏,洛阳知府钱守益与粮商暗中勾结,倒卖粮仓存粮三万石,所得银两尽数藏于其妻弟家中。钱之妻弟最是贪婪,家中豪宅仆从如云,乡间巧取豪夺良田无数.......”
“说,怎么处理!”朱元璋的声音再次响起。
朱允熥心中愤慨,三万石粮食近乎四十万斤。朝廷在洛阳的储备的粮食是为了防备河南连年的水患,赈济灾民所用的。这些官真是黑心肠,为了银子,连百姓的救命粮食都敢卖。
“杀!”朱允熥牙缝里吐出一个字,“大理寺,督察院,刑部三司会审。如此大案,洛阳知府一个人怕是难以办到,孙儿想洛阳府上下的官员怕是一窝都烂了!”
“三司会审,涉及到谁抓谁,涉及到谁杀谁。无论是官还是那些黑心的商人,明正典型昭告天下,追回被贩卖的朝廷储备粮食,以正国法。”
朱元璋面带微笑,“没了?”
朱允熥想想,“皇爷爷,这么处置不妥吗?”
“妥是妥当,但是太轻了!”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折,冷笑,“这些贪官,杀了太便宜他们了。此案所涉及官员一律抄没家产,妻女充教坊司为奴。地方官府策录在案,家中子孙世代不得参加科举,不得务农,不得务工。”
说着,朱元璋的表情略微狰狞,“他们不是贪吗?咱就把他们这些贪官的子孙打入十八层地狱,永远不得超生,世世代代操持贱业,连人都算不上!”
大明有皇帝,有官员,有百姓,也有最低等的就是贱民。
这些人是最被人唾弃,瞧不起的,也是最没有希望永世不能翻身的群体。
没人在乎他们的死活,比方说打官司,一般百姓状告商人,地方官必袒护百姓。
但是这些贱民,无论受了什么委屈,连衙门都进不去。而且妻女充入教坊司,那教坊司就是官妓。
“是不是觉得咱处置的狠了?”朱元璋见朱允熥有些发愣,笑着问道。
“孙儿不敢!”
“你这孩子还是心太善,没经历过世间的险恶!”朱元璋说道,“倘若你见过百姓嗷嗷待哺,求助无门凄惨饿死,就会明白咱处理的,还是太轻了。”说着,叹息一声,“你太爷,太奶,大爷爷也都是饿死的。”
随后,一根手指敲打桌面,正色道,“大孙,记住喽,当皇帝是要给天下人做主的,当皇帝,心必须狠!”
“孙儿谨记!”尽管心里也许有些不认同,但朱允熥也能理解。
吏治这东西实在不能松懈,朱元璋如此痛恨贪官的皇帝在位都有人敢不顾民生的去贪污。若是换个仁慈点的 君主,那些官不知会放肆成什么样。
晚明就是例子,明朝的内阁首辅,家家都是累世豪富。中下层的 官员利用特权官商勾结更是比比皆是。
没有他们不敢贪污的,甚至当努尔哈赤在辽东崛起,朝廷给边军的军饷钱粮都敢私吞,美其名曰损耗飘没。
一万两银子的军饷,到了边关将士手里只有三千两,一万斤粮食,到了边关只有三千斤,还都是掺杂了泥沙的劣质粮食。
能打胜仗才怪了!
“明早,你接见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亲自督办此案。”朱元璋拍拍朱允熥,“杀人,是你爷爷的意思,你好好学学其中的关键!”
灯火通明的寝宫之中,檀香和灯火交织。
寝宫龙床之上,年老的皇帝在烛火下是那么的虚弱,可是他的手还是死死的抓着皇嫡孙朱允熥。
皇帝那双鹰视天下的眼睛,虽然此刻暂时没有了舍我其谁和主宰天下的霸气,但是依旧眼神如刀,神色坚决。
他注视着他臣子们,注视着他一手挑选的臣子们。
他一生杀过许多大臣,功臣。但是他也欣赏那些敢于直言,为人正直的臣子,并且委以重任。今日在宫中值班的大臣们,也都是他一手选拔上来的忠贞之士。
中书舍人刘三吾,户部尚书傅友文,御史大夫高巍,督察院左都佥事尹昌隆.........
这些人,也都抬着头,眼含热泪,看着将要说话的皇帝。
人生七十古来稀,六十已经是长寿之人。而且硬朗的皇帝一向没有大病,但是越是硬朗的人,死的越突然。
其实皇帝要说什么已经呼之欲出了,皇帝指着吴王朱允熥,嘴里断断续续。
”他....吴王....为大明......咳,咳!“
老爷子!朱允熥眼角泪水滑落,他的记忆中朱元璋还有几年的寿命,不该此刻死去。可是现在眼前的老人,风烛残年,他的心中也是既疼又慌。
再听到对方拉着的他手,对臣子们交待事宜,心中那种感激难受交织在一起,说不出的难受。
甚至,此刻他的心中,完全没有那种即将听到朱元璋说,大明储君四个字的欣喜。
”陛下!“
突然,在门外的吕氏哭道,”陛下慢慢说,慢慢说!“说着,吕氏对太医们吼道,”没看到陛下气息不稳吗?你们还愣着干什么?“
”这娘们是疯了!“
朱允熥的目光冰冷至极,她居然敢现在打断朱元璋的话。
至于她的目的昭然若揭,在没有储君的情况下,人人都有机会。她自然不想让朱元璋说出那句,吴王为大明储君。
”皇祖父,不急说话!不急说话!“朱允炆也哭泣道,”孙儿们都在呢,有什么话慢慢说,先看病!“
哼!朱允熥心中冷笑。
天家还真是没亲情,这个关头就看出他们的真正嘴脸了。
他们都怕皇帝说出那句话,他们都在阻止皇帝。
如果皇帝现在就这么死了,那么朱允炆占据一个长字,还能斗上一斗。而且现在宫中,吕氏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朱允熥心中一阵悲凉,同时他感觉握着他的那只手更紧了。大概皇帝也看出来,心中也难过吧。
朱元璋何许人也,人精一样的人,怎么能看不出他们的心思。现在他的儿媳妇,他的孙子开始忤逆他,趁他病了,开始在他床前演戏了。开始阻挠他,开始算计他。
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人生无常,无论何等人物,在临死之前大概都会看到别人丑恶的嘴脸。
”嘿嘿!“朱允熥看看吕氏,又看看满脸泪水的朱允炆,”聪明反被聪明误,皇帝不会死,你们的小把戏被他看在眼里,你们完了。“
”你们再也不会是我的威胁了!“
”吴王.....“朱元璋急促的呼吸着,嘴里说着,越急越是说不出话,咳嗽越来越急促,”咳!咳!咳!“
”皇爷爷!“
”皇祖父!“
”陛下!“
众人惊呼之中,朱元璋面色青紫,胸膛起伏似乎极为痛苦。
”皇祖父!“
朱允炆大喊一声,就要往朱元璋身上扑。
”走开!“
霎那间,朱允熥扯着他的脖子,直接甩到一边。
前世当过兵,了解急救知识的他知道,朱元璋这是被痰堵住了嗓子。
当下也不多想,在众人诧异的眼神中,掰开朱元璋的嘴。
忍着对方嘴里呼出的腥臭之气,毅然的低头。
呼!
一股黏糊糊的东西涌入带着恶臭之味涌入朱允熥的喉咙,他顾不得胸腹之中翻江倒海,吐出去继续吸允。
呼!
又是一股,黄色粘稠的液体吐出来。
”皇爷爷被痰堵住嗓子了,快点!“朱允熥对几个已经愣住的御医喊道。
”呃!“一声悠长的呼吸从皇帝口中传出,在吸出浓痰之后,皇帝的呼吸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你们当我皇爷爷死了吗?“
御医在忙活,朱允熥擦了擦嘴角,忍下腹中的恶心,对着殿中人大喊。
”皇爷爷一生南征北战,什么样的凶险没见过?只是突发的疾病,呼吸不畅,你们就如此哭天抢地,成何体统?“
”臣等有罪!“臣子们跪在地上,连连叩首。
此刻,在他们眼中,站着的吴王竟然和病床上那个老皇帝的影子重合了,而吴王的话语之中,也全是老皇帝的风范。
”二哥!”朱允熥看着痛哭的朱允炆,二字咬得很重,“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精神起来!咱们朱家的男儿,哭哭啼啼成何样子?”
说完,不理会面色复杂的朱允炆还有愤恨的吕氏,转头去看朱元璋。
御医金针刺穴,人参含入口中。
朱元璋吐出一口浊气,对着朱允熥点点头。
大殿之中,死一样的沉寂,只有老皇帝虚弱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皇帝想挣扎着坐起来,在御医和宫人的服侍下,半躺在龙床上。
“皇爷爷如何?”朱允熥对御医问道。
“陛下是急火攻心,痰堵了心窍,暂时没有大碍!”
寝宫中无论是朱允熥还是诸位臣子都长出一口气,然而此刻吕氏等人的脸色却惨白惨白。
急火攻心,朱元璋毕竟是个老人。先是痛失爱子又是每日政务缠身,这么大岁数的人强忍心中的伤痛,不出病才怪。
“皇祖父!”朱允炆只知道哭。
现在朱元璋的呼吸平稳,脸上渐渐有了光泽,眼帘不住的动着。但是他的目光,始终放在朱允熥身上。
“皇爷爷,孙儿找人算过,您老呀长命百岁呢,您刚才不是还和孙儿说,要再看一代人吗?要看看重孙吗?您老现在,就安心养病,万事有孙儿!”
看朱允熥拉住自己的手,朱元璋苍老的脸上露出笑容,微微点头。
“皇爷爷,您现在病了,孙儿代您说几句话成不成?”朱允熥又笑道,“现在呀,可是风口浪尖的时候,不能乱呢!”
朱元璋再次微笑,再次点头,嘴里发出含糊的声音,“吴王监国!”
殿中安静至极,皇帝的话清晰的传到每个人耳中。
臣子们叩首没有异议,而吕氏和朱允炆则是面若死灰。
虽说是监国,可是其中的含义是个人就明白。
吕氏辛苦半生,为儿子铺就的道路戛然而止,朱允熥这个曾经不争气的嫡孙,走在了他们前面。
此时臣子们心中也是惊涛骇浪,皇帝让吴王监国,没有皇储之名,有皇储之实。
“监国我可不敢做,这江山还是您老来掌舵吧!”朱允熥笑道,“政事上,孙儿可是两眼和一抹黑,抓瞎了!过几日您身子好了,有您忙的呢?”
朱元璋又是微笑,捏了捏朱允熥的手指。
他的手,是那么粗糙,全是陈年的老茧。
”皇爷爷,孙儿要说话了。孙儿要是说的对,你就对大臣们点点头!“
得朱元璋的回应之后,朱允熥再次看看殿中人,朗声道,“从现在开始应天府宵禁,落日之后任何人不得私自上街,违者斩立决!”
皇帝病了,帝国中的宵小就会冒出来。
然而,朱允熥却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京营虎贲,虎威,飞豹三营都指挥使,开国公常升。”
“飞熊,振武营都指挥使常森!”
“整顿兵马,没有皇爷爷的皇命旗牌,擅动者杀!”
这两位是朱允熥的舅舅,他们手里的数万人,就是朱允熥现在的依仗。
“应天兵马司指挥使,景川侯曹振!”
“殿前亲军指挥使颍国公傅友德,随时准备陛见!”
“曹国公李景隆!”
朱允熥一声大喝,李景隆赶紧叩拜,“臣在!”
“皇城司都指挥,御林军指挥使是你,你给我看好了,谁有二心,嘿嘿,你明白?”
“臣,明白!”李景隆说道。
“叫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马上入宫并且住在宫里!”
发出一连串的命令后,朱允熥转头对朱元璋笑道,“皇爷爷,孙儿安排的可还妥当!”
后者点头,又捏了下朱允熥的手。
爷俩正在上面说话,下面街道上铛地一声锣响。
空气顿时安静了,无数眼睛眼巴巴的望着几个拆掉门板,站在里面准备售卖的朝廷小吏。
“大明邮票,售卖开始!”
一个四品的户部堂官,站在门前的台阶上朗声大喊。
说完,刚想清清喉咙继续说点官面的话,就听轰的一下。
人群就跟破堤的洪水似的,嗖的一下冲了过来。
猝不及防之下,几个锦衣卫差点被卷入人群中。
只见人群澎湃的冲到卖邮票的门脸前,无数人举着手里明晃晃的银子铜钱,面目狰狞的大喊。
“给我邮票!”
“我要一百张!”
“我要五百张!”
“皇上老爷子亲手写的,我包圆啦!”
若不是门前的锦衣卫手疾眼快,那户部的堂官差点让汹涌的人群踩死。
“哈哈哈!”朱元璋在二楼笑出声,对朱允熥道,“乖乖,这阵势?赶上当年你爷爷带人抢大元的粮库了!”
而朱允熥看着拥挤的人群,忙的一头汗的官吏们,一股骄傲在心中油然而生。
“我已经做出了改变这个时代的第一步!”
大明有着无数巨大的潜力,而邮政只是挖掘这种潜力的第一步。
爷俩在楼上,笑呵呵的往街道上看着。
视线中,一个胖子举着两锭金元宝站在那里大喊,“皇上老爷子的手书我都要了!”
“呸!”身后马上有人大骂起来,“想瞎你的眼,大人大人,别卖这胖子,小人出双倍,包圆了!”
“就你家有钱?爷爷家是开绸缎庄子的,有的是钱!”另一人也喊道,“三百两一张,我们张家都要了!”
听到下面人群中那些财大气粗的商人们大喊,朱元璋不可思议一般看看朱允熥,“这么有钱?咱的字那么值钱?”
此时的大明白银刚刚大面积在民间流通,物以稀为贵,在没有大量白银涌入中国的时代,白银的购买力惊人。
打个比方来说,一座京城黄金位置的三进小院儿,市面上的售价只是八百两银子。
如今市面上一石精米差不多一百二十斤,售价也不过在七钱银子左右。
几个商人为了皇帝老爷子几个字,还是范本就肯出三百两。
此次刊行发卖的御笔邮票也不过一百张,那就是三万两。
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怪不得朱元璋有些纳闷。
小说《大明锦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