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选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军事历史,作者“文盲写小说”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崇祯王承恩,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敌军,不要产生伤亡,你做到了哪一点?”听到这,李左的汗水止不住的往下流。虽然只是推演,但结果很明显。他败了,不但任务失败,而且全军覆没。“请陛下赐教!”李左收起之前的态度,毕恭毕敬的问道。“决不能偷袭对方大军,甚至看一眼都不行。”“那臣...”“射杀对方探马,遇到落单的就杀,遇到大部队就......
《精品选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彩片段
崇祯皱着眉摇头,李左对敌我形势的判断出了大问题。
首先刘芳亮麾下的骑兵大部分是投降的明军,无论是骑兵个人战斗力,还是战马的速度耐力都很强。
其次,他不一定跑的过那些降兵。
他纠正道:“马是同样的马,朕的骑兵提前准备好以逸待劳,你们长途跋涉,结果还用说吗?”
“就算你的马耐力好,朕给每个骑兵配两匹马,难道还追不上你们?”
“都是骑兵,都善骑射,你们以少战多能有几成胜算?”
“朕给你的任务是袭扰敌军,不要产生伤亡,你做到了哪一点?”
听到这,李左的汗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虽然只是推演,但结果很明显。
他败了,不但任务失败,而且全军覆没。
“请陛下赐教!”李左收起之前的态度,毕恭毕敬的问道。
“决不能偷袭对方大军,甚至看一眼都不行。”
“那臣...”
“射杀对方探马,遇到落单的就杀,遇到大部队就跑。每天不用多杀,杀几个就行。对方探马失踪后肯定会放缓行军速度,并派兵追查。此时你们便换个方向,继续射杀探马。”
“多则三四日,少则一两日立刻返回京师。三百人去,三百人回,记住了吗?”
李左神色一禀,单膝下跪:“陛下,臣领旨。”
看着三百勇卫营挺拔的身姿,崇祯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
他后退一步看向所有人,大声问道:“你们都是朕的亲军,此次出征意义非凡。若是能拖上敌军一两日,京师的城防便能稳固一些。若是拖上三四日,便能让城防稳固三四分。”
“能不能完成任务?”
“能!”三百勇卫营将士齐声高呼。
“好!朕身为天子,不能与你们一起战场杀敌,待你们凯旋归来,朕与你们饮酒庆功!”
锵的一声,崇祯伸手拔出腰间的佩剑,长剑指向天空!
“勇卫营,出征!”
呜——
皇城的城墙上响起了悲壮的号角声。
三百对四万!
虽不是两军对垒,但这份勇气可嘉!
留守的勇卫营将士整齐的站在城墙上,目光远眺。随着一声大喊,所有人同时拔出武器,像崇祯一样将武器指向天空。
他们既是兄弟,也是战友。
每一次出征,都是抱着必胜的决心!
这次也一样!
“兄弟们,凯旋!”
“凯旋!”
李左翻身上马,在众人的呐喊声中,催动战马。
随着夕阳西下,李左一行人慢慢消失在傍晚的昏暗之中。
“庞子晋。”
“臣在。”勇卫营参将庞子晋急忙上前一步。
“你们勇卫营和京师三大营多长时间没吃肉了?”
庞子晋想了想,“回陛下,忘了。”
崇祯苦笑一声。
也是。
朝廷那点粮饷能吃饱就不错了,哪有钱买肉吃。
“王承恩?”
“臣在。”
“拟旨,明天让范景文派两千人出城,去南苑将里面所有的猎物都给朕抓回来。能抓活的就抓活的,抓不了活的就打死带回来。”
南苑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猎场,里面草木繁茂,禽兽、麋鹿聚集。虽然隆庆年间里面就已经衰败,但该有的猎物还是有的。
“朕要请大明的将士们吃肉,喝汤。”
“臣,领旨!”
王承恩忍不住咽了口唾沫,领旨后飞也似的跑向内阁。
日落星稀,明月初起。
崇祯盘算着时间,看着天边的月亮喃喃自语:“太子这会应该准备动手了吧?”
入夜,铁门关。
铁门关濒临渤海,盛产食盐,再加上是大清河入海口,水位深便于船只停泊,导致商船往来频繁。
见王之心还要继续表忠心,崇祯微笑打断:“朕没有吓唬你,说的是真心话。现如今的朝廷,还有几个办实事的?”
“朕不怕花钱,只要能给朕办实事,花多少钱都可以。”
王之心一脸懵逼的跪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崇祯可是皇帝啊!面对自己这种贪墨的行为不但不制止,反而要和他九一分成。
这是皇帝干的事?
崇祯不在乎王之心的看法。
他刚才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这个想法需要大量的银子。
王之心的长处是敛财和敲诈勒索心选择对象不是朝中大臣就是勋贵宗室,这些钱不要白不要。
而且九一分成,不用参与经营,出了事他背锅,何乐而不为?
“去吧,朕乏了。”
王之心像做梦一样来到乾清宫外,看着漫天星空,他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巴掌。
剧烈的疼痛感让他意识到刚才不是梦!
他捂着红肿的脸,嘴角一咧,笑了。
他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抢钱了!
打发走王之心后崇祯直接去往坤宁宫,吃饭,睡觉,打豆豆!
......
清晨,皇极殿。
崇祯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看向众臣。
明朝早朝有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接见入京离京人员。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恩的官员,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过的。皇帝如果选择召见,那么这些人便需要入殿觐见;如果皇帝不见,那么便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后自行离去。如果有他国来使,皇帝是必然要接见的。
第二部分:处理边关紧急要务。
第三部分:处理一般朝政要务。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这被称为“打扫”,这其实也有打招呼的意思在里面,从而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混乱和尴尬。
第四部分:处理失仪官员。奏事完毕之后,御史和鸿胪寺官员便先后出班,奏报早朝期间的官员失仪情况,然后一律进行惩处。
崇祯直接跳过了第一个环节,吩咐兵部尚书是否有边关急报。
李邦华轻咳一声出班:“陛下,今晨有三封急报。”
“流贼刘芳亮派出一支两千人的轻骑,朝天津方向行进,似是追击太子。”
“第二封急报来自居庸关,李自成主力先锋已到居庸关下,定西伯唐通死守不战。”
“第三封急报来自辽东,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奉旨勤王,所部预计十六日到达山海关(明朝叫山海卫,以后统称为山海关)。”
崇祯看向众臣:“诸位可有话说?”
内阁首辅李邦华出班说道:“陛下,太子已离京一日一夜,刘芳亮定然追不上他。当务之急是关注刘芳亮主力大军,一旦发现他们朝居庸关方向行进,应立刻派兵阻截,否则唐通和居庸关不保。”
李邦华所说的正是崇祯担心的。
问题是京师本就缺兵少将,谁去挡住刘芳亮的几万大军?
如果能挡住,他召见唐通的时候也不会给出那道逃跑的旨意。
李邦华说完后,朝堂安静下来。
所有官员仿佛产生了默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李邦华扫视着身后的朝臣,双目血红。
这些人...不配为臣。
崇祯淡淡一笑:“无妨,如果刘芳亮进攻居庸关,唐通会按照朕的意思弃关回京,协助守城。”
李邦华无奈的继续说道:“关宁军虽然行进缓慢,但肯定能在流贼攻城前抵达京师。”
周皇后一惊,以为崇祯要做肌肤之亲,虽然十多年夫妻,但是当着百十个来个宫女太监,做如此亲密的动作还是第一次。
她不敢反抗,白皙的脸蛋顿时一片潮红。
崇祯嘿嘿一笑,附在她耳旁说道:“梓童,借你头上的发簪一用。”
嗯?
周皇后的脸更红了。
国家危难之际,她竟然胡思乱想,该死该死!
崇祯缓缓从周皇后头上取下发簪,轻轻拍了下她的后背。
周皇后浑身一颤,不知道崇祯要干什么。
崇祯向王承恩递了个眼神,王承恩秒懂。
“小崽子们,抬起你们的头,皇爷有话说。”
一众宫女太监愣神过后,纷纷抬起头。
崇祯身穿罩甲,里面套着红黄相间的团纹圆领袍,祥云红纹交领衣。
脸型消瘦,龙眉凤目,在天子之气的加持下,威严,肃穆,让人不敢直视。
众人刚要低头,崇祯举起了手中的金簪:“知道朕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是皇后娘娘头上的金簪!”一个宫女颤声道。
周皇后揪着心,眼睛不离发簪。
那是崇祯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也是她这辈子最珍爱的东西。
“你们觉得这簪子能卖多少钱?”
一众宫女太监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金簪是皇后最喜爱之物,别说卖,平日里她们不小心碰到都会受到斥责。
宫女太监们跪在地上,沉默不语。
王承恩眨了眨眼睛说道:“皇爷,这根金簪乃是无价之宝,不能卖!”
崇祯点头:“说得对,这皇宫里面有的东西能卖,有的不能卖。能不能卖朕说了不算,皇后说了算。一会皇后把皇宫里面能卖的东西都指出来,你们搬着这些东西跟朕出宫,去西四牌楼附近摆摊。”
“买东西的钱全部充作军饷!”
摆摊?
宫女太监们互相看了看,不知道皇上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王承恩站在崇祯身后,低声说道:“皇爷,不可啊!这...这要是传出去,有损皇家颜面。”
皇帝卖家产补充军饷,真传出去大明朝的脸还往哪搁?
“你在质疑朕?”
王承恩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敢再胡言乱语。
崇祯只是口头上警告,没有真正责罚。王承恩说的没错,摆摊确实有损皇家颜面。
但这么做能笼络民心,让百信以为皇上也是贪官污吏的受害者。
这样他们才能真心实意的想着皇上,想着朝廷。
“卖的多了朕有赏,一文钱没卖朕也不怪罪,都听明白了吗?”
“奴婢们听明白了!”
“嗯,梓童你把这乾清宫内的东西都看一遍,没用的都搬出去卖了。”
“这...”周皇后略微迟疑后,点头道:“臣妾遵旨。”
崇祯刚想继续说些什么,王之心从外面匆匆跑来求见。
获准进入殿门后第一句话就把崇祯震惊了:“陛下,吴梦明畏罪自杀了!”
“自杀?”崇祯眯着眼,目光狠狠地盯着王之心。
“是陛下,吴梦明留下一封血书后畏罪自杀。”
王之心说着,递上一封血书。
京师,西四牌楼。
西四牌楼在皇城西北,距离皇城不到四里地。
自成祖皇帝迁都北京后,有明一朝一直在西四牌楼处决罪犯。
满清时是菜市口。
此时的西四牌楼附近人山人海,老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看热闹。
今天的热闹不同往常!
万岁爷要砍当官的脑袋,被砍的这些人中有勋贵,有朝臣。平日里他们高高在上,掌握着老百姓的生死。
今天这些人成了阶下囚,必须亲眼看着他们死才解气。
銮驾的队伍行又进了一会,想象中的袭击并没有到来。崇祯之前的情绪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期待。
怎么还不来呢?再不来就进皇城了!
进了皇城可就彻底没戏了!
他下意识的扭头四处张望,试图寻找李若琏的神鹰。
前面空荡荡一片,什么也没有。左边是一片府邸,住在这的都是朝中勋贵。右手边也是一片宅子,朝中大员大部分都住在这一片。
当他看向右边时,以为转头的原因,整个上半身也跟着脖子做出了相应角度的的倾斜。
倾斜瞬间,左右两侧同时响起了破空声!
“嗖!”
“嗖!”
太快了,崇祯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
等他反应z过来才发现,自己身上的罩甲被箭矢擦边而过,箭矢余威不减射中了旁边的王承恩。
罩甲是明朝皇帝特有的服饰,与后世的马甲有些相似,主要是骑马、射箭的时候穿,轻便,有一定防护能力,且活动不受影响。金色为主,红色为辅,上绣祥云龙纹,威严不可直视。
“啊!”王承恩被箭矢射中了屁股,他捂着屁股惨叫一声趴到了地上。
“有刺客!”
“护驾护驾!”
“保护皇上!抓刺客!”
不等被王承恩惨叫声结束,勇卫营的兵士已经将崇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住。
刀剑出鞘,弓弩上弦,虎视眈眈的看向四周。
别说箭矢,就是一只蚊子都飞不进来。
勇卫营自成立以来战功无数,但这些战功与他们无关,而是来自孙应元,周遇吉和黄得功那些在外征战的袍泽们!
他们留守京师多年,没有立功的机会。现在机会好不容易来了,岂能轻易放过?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有人刺杀当今天子!
士可忍孰不可忍!
留守京师的勇卫营参将庞子晋大喝一声:“李左你带人追拿刺客,我护送陛下回宫。”
说完,他举着盾牌来到崇祯身边,保护着皇帝快速朝皇城方向移动。
勇卫营共有四营,每营三千人。
五人为伍,设伍长;二伍为什,设什长;二什为队,设队长;五队为哨,设哨长;十哨为总,设千总;五总为营,设营总。
李左是庞子晋手下的千总,手中原本管着五百人,由于大部分人都被抽调出京剿贼,现在手下只有百余人。
他感激的看了一眼庞子晋,同样大声回道:“末将遵命!”
凭借之前破空声传来的方向,又扫了眼王承恩中箭的位置,李飞带着人兵分两路追了下去。
一路朝勋贵府邸方向追去,另一路朝官员们居住的区域进行搜索。
李左带人跑了几步后在一处府邸前停下脚步。
定国公府...
大明现有五位公爵,英国公张世泽,黔国公沐天波,成国公朱纯臣,魏国公徐文爵,还有这位定国公徐允祯。
从声音判断,其中一道破空声就是从这里面传出来的。
怎么办?进还是不进?
如果冲进去找到了刺客还好。
若是找不到刺客,肯定会给他安上私闯国公府邸的罪名。到时候轻则流放,重则掉脑袋。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远处马蹄声响起,隐约传来了人声。
不用想,肯定是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的人来了。皇帝遇刺的事传的很快,来早了还好,来晚了不但没功劳甚至会被弹劾治罪。
看着府门紧闭的定国公府,李左狠心咬了咬牙。
刺客最多有两人,只要抓取其中一人便是天大的功劳。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还有,朕问你,凶手是谁?”
王庭梅机械似的回答道:“是流贼。”
“那告诉那些学生,凶手是流贼!流贼就藏在京师百万民众之中,仅靠顺天府衙这些人是抓不住的。”
“他们手中有笔,鼻子下有嘴,让他们用笔写,用嘴说!写给京师百万民众看,说给京师老百姓们听!把流贼残忍无情的一面全都展现出来,只有百姓们看到了真相,才会抵触流贼,恨流贼,发自内心的想抓流贼!”
“抓住了流贼,就是抓住了凶手。”
“剩下的,还用朕多说吗?”
王庭梅跪在地上怔了一会,磕头谢恩后急匆匆离去。
四位阁臣,外加锦衣卫指挥使和东厂提督。
纷纷对崇祯侧目!
皇上太懂了!
尤其是李若琏,对崇祯的崇拜已经到了极点。
打发走王庭梅,李邦华立刻说道:“陛下,李自成大军已于昨晚到达居庸关下,今日开始攻打关隘。定西伯唐通死守不出,根据储备的箭矢火药推算,最多能守五日。”
“嗯,比朕预想的要好。”
“陛下,流贼将至,城中米面价格飞涨,百姓们快吃不起饭了。”户部尚书方岳贡说道。
“陛下!”方岳贡刚说完,吏部尚书邱瑜站了出来,“臣自领吏部尚书职以来,暗地里考察百官。有些官员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导致政令不通,朝廷运行不畅,臣请陛下严惩。”
说罢,他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题本,递给了王承恩。
紧接着工部尚书范景文拱手说道:“陛下,最近工部多位匠人临时告归(请假),似有人从中作梗,求陛下派锦衣卫调查。”
四位阁臣,说了四件棘手的事。
崇祯丝毫不慌的站了起来,面带微笑。
历史上的崇祯或许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他可以。
数理化,史地政,还有番邦外语他都懂!
“李阁老拟旨,三五日后让唐通伺机撤回京师,回来前把所有的东西都带上,哪怕一粒米也不能给流贼留下!”
“陛下...圣旨...内阁没问题,都察院怕是不会署名。”
崇祯愣了,李邦华是从都察院出来的,方岳贡也曾在都察院任左副都御史,内阁两位阁臣竟然搞不定都察院?
没有都察院的署名,这份圣旨就不成立,就算强行盖章发出也没有法律效力。
“为何?”
乾清宫比外面的温度高,热的李邦华浑身冒汗,他拿出手帕一边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一边说:“今天内阁收到都察院两位御史的题本,弹劾定西伯唐通怯敌不敢出战,有损大明威名。”
啪!
崇祯猛地一拍桌子,气的想骂人。
这也太扯淡了!
该不该迎敌,是否迎敌,什么时候迎敌是由领兵的武将说了算。
御史们算个屁!
唐通和居庸关的守军加起来只有一万人,李自成十多万,怎么打?
就算是十万个馒头,唐通也得吃两天才能吃完。
但凡有点脑子的也知道唯有死守才能拒敌。
“听李阁老的意思,都察院的御史们不但不会在圣旨上署名,甚至想让唐通出关迎战?”
“是,陛下。”
“好,内阁只管拟旨。王之心一会给都察院那边带个话,想让唐通出关迎战的人来一趟乾清宫,朕封他为定南伯,让他带两千人去迎战刘芳亮。”
“不敢去的就老老实实在圣旨上署名。”
李邦华眨了眨眼睛,领旨退后。
“方岳贡,米面价格涨了多少?”
“三成,目前还有上涨的趋势。”
“无妨,户部管着京仓和通州仓,朕从内帑给你们户部拨银五十万两,买高卖低,以抑粮价。”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崇祯坐在龙椅上,平静如水。
来了!
该来的终究会来。
李自成被唐通困在居庸关外,刘芳亮必定会前往支援。
等居庸关告破后,兵合一处进攻北京。
崇祯问:“李阁老,你们内阁怎么看?”
“内阁尚未商议。”
“那就都朕这现场商议。”
不多时,方岳贡,范景文和邱瑜也来到乾清宫。
方岳贡率先说道:“陛下,河间距京师不到四百里,以刘芳亮行军速度推测,只需五天即可到达京师城下。臣以为,应该想办法让他慢下来。这样既能给京师军民争取时间操练,又能让唐通在居庸关多守几日。”
崇祯先是点头随后摇头,方岳贡的理论没问题,但也仅仅是理论。
具体怎么做?谁去做?如何调动大军?又如何排兵布阵?
一句没提!
这就是文人误国的典型。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这和买房子装修一样,负责设计的不施工,施工的不设计。
装的一塌糊涂后,设计怪工人,工人骂设计。
受害者只有业主一人。
崇祯就是这个冤大头业主!
朝堂上动嘴的不动手,动手的没动嘴的会说。
一旦他按照文臣的想法来,武将和皇上就只有被坑的份。
万恶的封建王朝!
范景文知道此中道理,现在他兼着京营总督,思考片刻后说道:“臣以为应该派出一支骑兵偷袭刘芳亮,无论成功与否都能拖延他的行军速度。若是侥幸能将他的粮草烧毁,刘芳亮部将不战自退。”
邱瑜拱手施礼:“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应与内阁商量,应该去三大营找那些武官,听听他们的意见。”
李邦华见气氛有些冷,立刻说道:“陛下,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臣提议将三大营,五城兵马司,锦衣卫,东厂,甚至勇卫营的将领都召集在一起商议。”
崇祯欣慰的点点头。
这些人终于能想到他前头去了,“准了,立刻将这些人全部召到乾清宫来。”
很快,一应人等全部到齐。
随着李邦华念出急报上的内容,这些武将纷纷皱起眉头。
范景文当着京营总督的差事,他顿时觉得脸上无光,于是说道:“五军营李副将,神机营张副将,神殊营王副将,你们都说说对策,此事没有对错之说,陛下也不会因为谁说了什么而降罪。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都说两句”
京师三大营各有一名副将,从二品武官,往下是参将,三品武官。
三千营王副将一身的肥肉,目光扫视一周后向前挪到半步:“陛下,臣以为什么都不用做。他若进攻京师,我就在城上防守。他若进攻居庸关,我就领一支人马从后方偷袭他的辎重部队,辎重一丢,军心也就丢了。”
崇祯点点头,这个死胖子说的话有点道理,但不多。
对方完全可以把四万人分成两路,一路防备京师援军,一路进攻居庸关。
如果这样做,死胖子将束手无策。
等等...
神殊营大部分都是骑兵,什么样的马才能经受得住这种身材的压榨?
不等崇祯询问,五军营李副将朝王副将不懈的撇了撇嘴,“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坚壁清野!将京师百里之内的百姓全部迁到城中,一是可以补充兵源,二是让流贼无法获得补给,时间一长,断了粮草,流贼自退!”
崇祯眉毛一挑,仔细打量对方。
李副将身材魁梧,体型适中,眉宇间藏着淡淡的杀气。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刘文耀平静的脸上终于泛起了波澜,他皱着眉头说道:“陛下给刘泽清一道圣旨,让他来铁门关领取军饷,并护送太子去往南京。”
“据探马来报,刘泽清大军已经离开临清,朝铁门关而来。不出意外的话,今夜子时左右到达城下。”
“陛下的意思是擒贼擒王!”
黄蜚想了想,担心的问:“如果刘泽清鱼死网破怎么办?”
刘文耀眉毛一挑:“黄总兵误会了,陛下的意思不是活捉,是直接将他打死。用刀劈,斧砍,鸟铳,火铳,甚至红夷大炮直接轰都可以!只要将他打死,就算完成了任务,大功一件!”
“主将一死,有太子和圣旨在,本官相信让那些将士不会哗变。”
黄蜚嘴角抽了抽。
对崇祯的残忍表达了敬畏,对刘泽清的死法表示了哀悼。
旋即,他又有了新的疑问:“刘都督,如果刘泽清敢进城,什么都好说,毕竟我们可以在城中布下重兵,只要他走进城门就可以就地扑杀。”
“怕就怕他不来,以身体有恙为由躲在军中,那样的话就是陛下亲临也没有办法。”
黄蜚的担忧不无道理。
刘泽清麾下一万五千人,其中五千骑兵一万步卒,虽然比不上吴三桂的关宁军,但好歹属于明军主力。野战,攻守能力具是一流。
黄蜚的两万多人都是水军,本就不善陆战。
双方硬碰硬,他占不到什么便宜。
况且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绝不愿看到自相残杀的事发生。
黄蜚担心的事,也正是刘文耀所担心的。
不怕他贪婪,就怕他不来。
军饷什么的完全可以让手下副将接收,只要他躲在军中继续诈伤,谁也无可奈何。
“黄总兵担心的事,也是太子殿下和本都督所担心的。这件事需要细细商议,妥善安排,稍有不慎,万劫不复啊!我们要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都提前想好,到时候见招拆招!”
黄蜚想了想,“就算刘泽清诈伤,有太子殿下在此,按规矩他得来拜见!只要敢进城,必死无疑!”
“如果我是他,就一病到底,请太子城外相见。”刘文耀轻轻摇头。
“约他城门前见面,到时候在城头架炮,等刘泽清一到直接用炮轰,如何?”
“不妥,夜黑风高,刘泽清看到引信的火星后必定起疑,到时候偷袭不成蚀把米!他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半夜的时候来到,我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刘文耀继续摇头。
黄蜚感觉脑子不够用了!刘泽清这么难缠的吗?
“用弓弩呢?”他想到了最后一种武器。
“还是不行,晚上视线不好,除非有把握一击必中,而且是一击必杀!你军中有这样的人物吗?”
这次轮到黄蜚摇头了...
大炮不行,鸟铳、火铳不行,弓弩也不行!
到底该怎么做?
黄蜚第一次体会到了绞尽脑汁是什么感觉。
假如刘泽清有一百种保命的办法,至少要想出一百零一种杀他的方法。
这是矛与盾的攻防演练,他们是矛,刘泽清是盾!
总之,刘泽清必须死!
随着子时越来越近,三个人,三双眼睛,大眼瞪z小眼也没能想出对策。
想杀刘泽清...太难了。
黄蜚突然灵光一闪,拍着大腿说道:“邀请他登船!只要上了属下的贼船,定让他有死无生!”
刘文耀白了他一眼:“如果我是他,就以战马不能登船为由,请求沿海南下。况且...他有一万五千人,你的船根本装不下。”
于是自金朝起便在此设立关津,
说是一座关隘,不如说是一座城池。
城墙由土坯垒成,东、西、南、北各有城门,城门嵌满铁钉,故称之为铁门关。
入夜之后,受夜禁(同宵禁)影响,整座城池陷入了安静。
城中的一个房间内摆着一张方桌,桌子旁边坐着两个人。
为首的正是大明太子朱慈烺,左都督刘文耀坐在下首位置。
吱--
一个太监走进房间,打破了安静:“太子殿下,关辽登津水师总兵黄蜚求见。”
“让他进来吧。”朱慈烺用略带稚嫩的嗓音说道。
片刻后,一个身穿戎装的魁梧汉子走了进来。
只见他头戴明盔,身穿大明制式棉甲,黝黑的国字脸上五官棱角分明。
“臣黄蜚叩见太子殿下!属下参见左都督!”黄蜚单膝下跪施礼。
“黄总兵免礼平身,大伴给黄总兵赐座。”
第一次面见太子竟然就被赐座,黄蜚有些受宠若惊。
他刚要推脱,被朱慈烺伸手制止:“黄总兵勿要推脱。”
“臣,遵命。”
落座后,朱慈烺示意其他人离开,房间内再次恢复安静。
刘文耀盯着黄蜚的脸看了一会,面无表情的说道:“黄总兵麾下有多少人?战船又有多少?”
黄蜚恭敬的回答:“水师共有兵士两万一千二百八十六人,现有双甲板福船两艘,大福船近百艘,哨船,冬船,鸟船和快船各有百余艘不等。”
刘文耀看向朱慈烺,朱慈烺点点头,给他一个肯定的信号。
得到信号后,刘文耀站起身,从袖口里拿出一个卷轴托在上手,“黄总兵,我这里有一份中旨,你接不接?”
中旨?
黄蜚听到这两个字后微微一怔。
按照朝廷律例,圣旨必须接,中旨可以接也可以选择不接。
皇上这是怎么了?先是给他下旨来铁门关迎接太子,随后又给他一份中旨。
有事不能在圣旨上说吗?
还是说...朝堂已经失控了?
想到这黄蜚不再犹豫,他站起身单膝下跪:“臣黄蜚领旨。”
刘文耀松了口气,紧绷了一路的神经也终于放松下来。如果黄蜚不配合,仅凭他们这些人是无法杀死刘泽清的。
他缓缓打开卷轴,一句一顿的念道:
“今流贼犯境,非天下全力剿之不可。朕已调天下之师进京勤王,唯山东总兵刘泽清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此罪一也!”
“内阁令他赴保定剿贼,抗命不遵,此罪二也!”
“刘泽清纵兵在临清城内劫掠,百姓见之如见流贼,败坏官军名声,此罪三也!”
“如此欺君之人,不忠不义之人,抗命不遵之人,罪恶滔天!”
“现锦衣卫查明,刘泽清欲借护送之名,挟持太子控制南京。”
“为保太子安危,佑大明未来,朕命关辽登津水师总兵黄蜚设计斩杀刘泽清,护送太子去往南京。”
“钦此。”
“臣黄蜚,领旨。”
接过中旨后,黄蜚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确保无误后将中旨收了起来。
“不知太子殿下需要臣做什么?”
朱慈烺不说话,实际他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从出京以来他都是懵的,脱离父皇的羽翼后,他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弱小可怜。
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想哭,想到他是太子不能当着人哭。想笑,父皇抱着必死的决心守卫京师,无论如何他也笑不出来。
各种情绪在他心中慢慢积累,施压。
如果没有太子光环的加持,他早已经崩溃了!
见太子一脸懵逼,黄蜚看向刘文耀。
三大营和五城兵马司的士兵们听到发饷银后,之前的牢骚和不满瞬间烟消云散。
有了钱,他们便没了烦恼。
没钱的时候烦恼只有一个:饿!
有钱后虽然烦恼变多了,但可以用钱解决烦恼。
有钱可以买粮吃饭,养活一家老小;有钱可以买碳取暖,造就一个温暖的家。有钱可以买衣裹身,让家人温暖且体面。
饷银整整发了一夜,午夜时分崇祯便困得不行了,嘱咐一番后独自回到乾清宫倒头便睡。
这是他穿越的第一天。
过得很累,很充实。
幸运的事,他睡得也很香。
皇城外发饷的同时,李若琏也没闲着。
由于巡捕营,锦衣卫和东厂都被调走保护皇城,李若琏一路走来非常顺利。不但没遇到巡夜的兵丁,甚至连锦衣卫的影子都没看到。
他带着百余号死士先是来到前内阁首辅陈演家,借着月色翻墙而入。
见人就杀,逢人便砍,不到两刻钟便将整个府邸血洗。
留下三十人打扫战场,剩下七十多人来到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家。
杀红了眼的士兵们不用吩咐,直接翻墙杀了进去。
杀完人之后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财物,随后趁着夜色匆匆离开。
等有人发现异常时,他们早已没了踪影。
清晨,乾清宫。
乾清宫有东和西两个暖阁,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设有五间小暖阁,上层有四间小暖阁。
每个小暖阁内都有三张床,总共是二十七张床,皇帝睡觉时可以随意选择。
当皇帝选择了一张床睡觉后,负责伺候的太监会将其他床的幔帐也放下。这样外界的人就不知道皇帝睡在哪张床上,尽可能的避免了晚上被暗杀的问题。
正在东暖阁熟睡的崇祯被一阵很轻的呼声吵醒。
“皇爷...皇爷...内阁首辅,刑部左侍郎还有顺天巡抚急事求见。”
“皇爷,皇爷!”
崇祯不情愿的睁开眼,发现王承恩站在帷幔外不停地呼喊着。
他有些生气的问:“几时了?”
“回皇爷,卯时初。”
明代皇帝凌晨五点左右开始早朝,景阳钟响起的时候,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昨日杀了首辅,抓了勋贵,又安排太子南迁。为了让政令早日下达,崇祯昨日便吩咐今日不早朝,有事呈递内阁即可。
本想睡个好觉却被打扰,有些恼火也很正常。
“让他们去西暖阁候着,过来给朕更衣。”
“遵旨。”
在王承恩的帮助下,崇祯再次穿上了昨天遇刺时的罩甲。
他要穿给所有人看,让他们时刻想着天子遇刺之事。
来到西暖阁,内阁首辅李邦华,刑部左侍郎张忻,顺天府尹王庭梅跪倒施礼。
李邦华双眼通红,满脸憔悴的说道:“陛下,昨夜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前内阁首辅陈演家中遇袭,满门遭屠,家产被洗劫一空。”
崇祯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他满脸震惊的看着李邦华,问道:“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大明京师,天子脚下,竟然发生了灭门惨案,实在让人震惊。”
王庭梅脸色凝重。
京师每天都会死人,死于鼠疫是一回事,死于非命是另外一回事。被灭门的两户人家一户是前内阁首辅,一户是现任朝廷命官。
无论破案与否,他都有责任。
这件事如果被对手抓住把柄,轻则戴罪立功限期破案,重则丢官丢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