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完整文集阅读》,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山泽”的《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可陛下却没有免除你御史中丞的职务,起初我还以为,陛下是对我胡惟庸完全放心。”“现在看来,陛下是觉得御史台已不足以监察百官,所以才重设检校,设立锦衣卫,索性直接监视朝中官员。”“这.....义父是说,陛下已经对御史台不放心了?”见涂节现在还只关心自己御史台那一亩三分地,胡惟庸眼中满是鄙夷的瞪了他一眼。“不是不放心御史台,是觉......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完整文集阅读》精彩片段
“毕竟朝堂之中,中书省统御六部,御史台监察百官,这二者是绝不能交到同一人手上的。”
“可陛下却没有免除你御史中丞的职务,起初我还以为,陛下是对我胡惟庸完全放心。”
“现在看来,陛下是觉得御史台已不足以监察百官,所以才重设检校,设立锦衣卫,索性直接监视朝中官员。”
“这.....义父是说,陛下已经对御史台不放心了?”
见涂节现在还只关心自己御史台那一亩三分地,胡惟庸眼中满是鄙夷的瞪了他一眼。
“不是不放心御史台,是觉得御史台监察力度不够。”
“换句话说,是陛下认为朝中官员不敢弹劾我胡惟庸!”
听到和自己没太大关系,涂节这才松了口气。
只不过见他如此,胡惟庸愈发后悔收了这么个蠢蛋当自己的亲信。
可聊胜于无,他还是看向涂节继续道: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陛下设立锦衣卫,明摆着是冲我胡惟庸来的。”
“可我明明知道这锦衣卫是冲我来的,我非但不能进言劝阻,相反我还要替陛下安抚百官,让他们也不能进言劝阻。”
“不得不说,咱们这位陛下手段着实高明!”
胡惟庸说着,又突然笑了起来:
“陛下这是给我递来了根索套,让我自己把自己的脖子套上。”
“哈哈哈,提拔我为左丞相,也不过是陛下的提前谋划罢了。”
胡惟庸说完,脸上满是无奈和自嘲。
只不过他也是多心了,设立锦衣卫明面上看,的确是冲他这个左丞相来的。
可实际上,就算没有他胡惟庸,以老朱独权的性格,也依旧会设立锦衣卫。
看着胡惟庸那无奈沮丧,却又满是自嘲的笑容。
涂节心里却突然好受了许多。
他涂节被胡惟庸视为棋子,可胡惟庸何尝又不是陛下手中的棋子?
如此说来,胡惟庸也不比他强上多少。
“涂节!”
就在涂节心中冷笑一声,胡惟庸突然冷声问道:
“安排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五万石的粮饷能否能如期送至北平?”
被胡惟庸这么一说,涂节立时面露难色。
“义父,北伐大军已出兵七个月,北平附近的屯粮都已尽数调往前线。”
“再想筹措粮草,就只能从南方运输。可是这样一来,粮草最起码要等上两个月才能抵达北平。”
“不行!”胡惟庸怒手拍桌,当即便站起身子。
“五万石粮饷,就算是从商人手中买也花不了几个钱,那些个官员每年贪墨的恐怕都不只这个数。”
“告诉河北、山东的官员,若是十日之内不能将这五万石粮饷送到北平,他们的官也就当到头了!”
见胡惟庸如此恼怒,涂节自然不敢耽搁,当即趴在案前给河北、山东的官员写信。
将写好的信件递给胡惟庸后,涂节沉吟片刻疑惑问道:
“义父,北伐大军不缺粮草才对啊。”
“三日前刚有二十万石粮草送到北平,按理说这些粮草足够大军两个多月的用度啊。”
“为何您要.....”
不等涂节说完。
当看到胡惟庸猛的抬头,狠狠瞪了他一眼。
涂节惊慌失措的同时,竟吓的直接后退几步。
见他如此,胡惟庸重重叹了口气,无奈说道:
“五万石粮草,是太子的命令,若是我不照做,你觉得我有几个脑袋可以掉?”
“太子下令?”
“不错。”
提及朱标,胡惟庸只感觉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好像在朱标跟前,不管他心里想什么,朱标都能第一时间洞悉无余。
虽然朱标不想承认。
但事实证明,老朱对权力的控制欲几乎达到了顶点。
说句不客气的话。
老朱几乎不相信朱姓以外的所有人。
老朱可以任用他们,却绝不会给大臣过多的权利。
妄言论之,或许是因为老朱出身的问题,所以才会这么没有安全感吧。
“爹,您的意思是让皇帝处置所有政务?”
“没错!皇帝乃是四海之主,事无巨细自然亲力亲为。”
“那这样的皇帝给您,您当吗?”
老朱被朱标这话问的有些发懵。
可就在他愣神的功夫,朱标指了指面前的大明疆域图,轻声说道:
“我大明幅员万里,疆域辽阔,还要加上东南的番岛。”
“就算没有战事,各省也没有天灾人祸的前提下,万里江山,每天要处置的折子也要达一千七百多封。”
“这数千封折子仅仅是看一遍就需要四个时辰以上,若是再想出个对策,起码要八个时辰以上才能处理完毕。”
“爹,你可以一天理政八个时辰,儿子咬咬牙也能勉强完成,可后世的儿孙能像咱们父子俩这般勤勉吗?”
“嗯......”
被朱标这么一问,老朱一时语塞,也不知该如何应答。
毕竟在他还未开创大明,还没当皇帝之前。
哪怕是他也只认为皇帝是最大的地主老爷。
吃喝不愁,娇妻美妾,金银珠宝用之不尽。
然而当了皇帝之后,老朱却发现皇帝的日子并没有他想的那般惬意。
尽管他也当真做到了勤勉执政,夙兴夜寐。
可如朱标所说,一天处理政务八个时辰,饶是老朱听了也很是头疼。
“而且爹您刚刚也说了,若咱朱家后世儿孙贤明,自然不用想着被丞相、内阁这样的权臣欺到头上。”
“可若是后世儿孙不贤,您觉得他能每天理政八个时辰?”
朱元璋一时语塞,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正如朱标说的那样,他可以一天理政八个时辰,朱标或许也能,可不能保证后世的儿孙都是如此。
如果往后大明的皇帝每个每天都要处理政务高达八个时辰。
那他辛苦打下的江山,也并非是让后世儿孙享福的。
见老朱目光动容,多次想要开口最终都还是忍了下来。
朱标起身在屋内徘徊片刻后,转而看向老朱沉声道:
“爹,绝对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可以无论当权者是否贤明,都能将国祚延续千年万年的。”
“起码在大明之前没有,而且儿臣也相信,在往后的数百年内,也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制度。”
“正如爹您刚刚说得那样,若后世儿孙不贤,可能会被丞相、内阁这样的权臣欺瞒。”
“可是爹,若后世的皇帝昏聩无能,恐怕都用不着权臣欺瞒,外敌早就攻破国都,百姓也早就揭竿而起了。”
“至于儿子同意您裁撤丞相制,还弄出来个内阁制。”
“其原因无非是与丞相制相比,没有决策权、行政权的内阁官员更好制约罢了。”
听到朱标这一席话。
老朱原地愣了半晌,随即竟很是突兀的苦笑一声。
“罢了罢了。”
“你说的也对,若真有一种制度可以不管皇帝是否贤明,都能将王朝延续下去的话。”
“恐怕也轮不到咱们爷们儿坐江山。”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就是考虑的再多,百年之后也终究是一抔黄土。”
“咱啊,顶多希望咱制定的那些制度,不给后世儿孙添麻烦就好了。”
见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微亮。
老朱将关于内阁制的折子揣进袖子里后,默默朝殿外走去。
“老大,今日诸事,莫要与咱赌气。”
“至于孙妃的葬礼....”
老朱略显悲痛的叹了口气后,沉声说道:
“标儿,和你说句老实话,咱只是觉得对她有所亏欠。”
“孙妃自从龙凤六年就跟着咱,咱还是吴王的时候,她也跟着你娘照顾战死将士们的遗孀。”
“如今大明初立,孙妃没享受多少荣宠便轰然离世,咱觉得多少有些对不住她。”
“而且孙妃在世时,一直想给咱生个皇子,可直到她死都未能如愿。”
“所以咱才破例,让老五为其守孝,这样也算完了她的心愿。”
老朱表情微顿,沉吟数秒后还是看向朱标低声询问道:
“咱也并非向你说的那样宠妃误国,咱只不过是有些恻隐之心罢了。”
“标儿,到时能让老五给孙妃服丧吊唁吗?”
见老朱眉眼含悲,此时竟要自己同意老五吊唁孙妃。
朱标心中多少也有些不是滋味。
“自然,不只五弟要去,到时儿子也会出面。”
“好,好,这样就好.....”
就在老朱感到惊喜之时,朱标继续补充道:
“只不过父皇,孙贵妃丧期一过,还请父皇下令,今后妃嫔薨逝皇子不需为其服丧,更不必为其守孝三年。”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老朱连忙点头后,看向朱标继续说道:
“再过半个时辰就该早朝了,今日你便休息休息,不必参加朝会了。”
不等朱标开口,老朱径直朝东宫外走去。
只不过看着老朱有些兴奋的背影,朱标一时之间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历史上的洪武皇帝是何等样人?
那是动不动就玩九族消消乐的狠人。
可就是这么一位狠人,竟然因孙贵妃丧事规格征求自己这个太子的意见。
这种反差着实让朱标有些哭笑不得。
当然,朱标也不可能因为此事,便觉得自己稳压老朱一头。
相反。
若不是老朱愿意跟自己讲道理,若非自己头上被老朱砸了一下,让老朱心有歉意。
恐怕即便是自己这个太子,老朱也不会如此在意自己的意见。
天家皇家,按理来说本没有太多亲情可言。
可老朱的确是让朱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沉父爱。
虽然有些执拗,也显得很是笨拙。
但这也足以证明。
在坐拥万里江山的情况下,朱元璋始终在提醒自己,自己是朱标的父亲,而不是太子的父皇....
........
星夜暗暗褪去颜色,东方也出现点点银白。
盛夏的天本就亮的很早。
虽然只是卯时,但此时不需灯火,便能看清前方来人。
“兄长.....”
就在朱标换好朝服,朝奉天殿走去的时候。
常氏急匆匆赶了过来。
也是看到朱标已经穿好朝服,常氏有些懊悔说道:
“兄长恕罪,昨夜与母后聊的太久,今天没能服侍兄长更衣....”
“这有何罪?更衣之事下人来就好了。”
朱标轻轻抚了下常氏有些温凉的脸庞,柔声说道:
“回去休息吧,今日早朝恐怕刘伯温还是会到。”
正因为朱标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还很是体贴的让她回去继续休息。
常氏愈发觉得没能伺候朱标更换朝服,乃是她的失职。
毕竟朱标是大明的太子,纵然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也不为过。
可朱标为了她能够独享荣宠。
结婚三年,对她相敬如宾不说,还从未提及迎娶侧室的事情。
甚至老朱和马皇后为了稳固她太子妃的地位,更是想等到她诞下皇子,地位彻底稳固之后,再为朱标挑选侧室。
这简直就是当亲生女儿一般疼爱。
偏是如此,常氏愈发觉得自己若是不提出让朱标纳妾,这便是有违纲常。
想到昨夜马皇后提及的人选,常氏犹豫片刻冲朱标的背影说道:
“烦请兄长多心留意,看看吕本、詹同可否提拔一二。”
只不过今夜的应天城却是不少人的不眠之夜。
诸如詹同、吕本,期待着明日朝会时,老朱赐婚。
而另一批人。
听到太子妃常氏代未出世的孩子,给刘伯温行拜师礼。
他们自然心中惶恐,无法入睡。
其中自然包括一直盯着左丞相之位的胡惟庸。
哪怕李善长曾告诉过他,左丞相之位非他莫属。
可在胡惟庸看来,刘伯温成为未出世皇孙的老师,这便足以证明朱标对他的器重。
这也证明左丞相之位和他胡惟庸没有关系了。
再加上他胡惟庸的学生,也是他的义子涂节,正是掌管御史台的御史中丞。
就算出于制衡的角度,老朱和朱标也不会任命他为中书左丞相。
一想到刘伯温挡了他的路。
胡惟庸眉头紧皱,右手攥拳狠狠砸在面前案桌上。
他的确承认刘伯温的才能、谋略以及声望都和他相近。
可若论及朝堂势力。
纵然刘伯温出任中书左相,也定然不是他的对手。
他也有的是办法让刘伯温在左丞相这个位置上待不安稳!
暗暗下定决心后,见已到卯时。
胡惟庸整了整官袍上的褶皱便朝皇宫的方向走去。
昨日发生了许多事,不少官员都是一夜未睡,早早的就在奉天殿门外等候。
等胡惟庸走到奉天殿时,左顾右盼之下,竟然没发现刘伯温的身影。
“宋学士,今日可是诚意伯的大日子,怎么不见诚意伯到。”
听到胡惟庸这话,宋濂装出一副还未睡醒的样子,茫然说道:
“胡相,刘基并无官身,如果没有陛下或太子的批准,他是不能来参加朝会的。”
“宋学士说笑了。”
见宋濂这老家伙还在跟自己装糊涂。
胡惟庸也不再和他多说,整了整朝服恭敬站在最靠近奉天殿大门的方向。
而在他身后。
詹同、吕本则是被一众同僚团团围住。
“詹大人,吕大人,听闻昨日两位大人的令爱被皇后娘娘召进皇宫了?可是有喜从天降啊?”
“如今太子妃有孕在身,莫不是为太子挑选良配?”
“不过晋王也值适龄,莫不是晋王妃?”
“不管怎么说,两位大人很快就是皇亲国戚,我等先行祝贺了。”
听着众人的恭贺,詹同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自知自家女儿不可能被朱标选中,所以詹同本不想多说什么。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
此时的吕本正一脸得意,冲他拱手说道:
“詹大人,若小女有幸能与令爱一同服侍太子殿下,你我也算亲上加亲,还望詹大人多多走动。”
“吕大人,下官不知昨日皇后娘娘所为何事,更不知皇后娘娘是为了赐婚。”
“难不成吕大人得到了消息?”
被詹同这么一说。
吕本先是一愣,随即心中冷哼一声,表情也愈发不屑了起来。
只不过他还是看向詹同恭敬说道:
“不敢不敢,下官也不曾听到消息。”
“只不过詹大人,你我都是心知肚明,如今太子妃有孕在身,召你我两家的女儿进宫,自然是为了赐婚。”
“正如诸位同僚所言,不是嫁入东宫,便是为晋王殿下挑选晋王妃。”
“难不成是詹大人以为,令嫒没有皇后娘娘看中?”
“吕大人孟浪了!”詹同当即冷声喝道。
而吕本好似猜到詹同会是如此反应,很是自然的拱手告罪道:
“詹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孟浪了。”
吕本瞥了詹同一眼,便不再和他多费口舌,转而看向旁边的同僚兴奋攀谈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