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畅销书目
现代都市连载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主角陈元朱元璋,是小说写手“喝口茶”所写。精彩内容:后再慢慢补偿给于先生也好!”宣德年间。朱瞻基更是高兴的抱起了朱祁钰,欣慰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好孩子!朕此前是错怪你了,虽说你文学方面稍差一些,但为帝皇者知人善用才是最好的品质,不错,不错!没有亏待于先生啊!”一旁的小朱祁镇茫然的看着以往对自己最为宠爱的爹爹亲热的抱着往日不起眼的弟弟,甚至一眼都没有瞧他。天幕继续播放。......
主角:陈元朱元璋 更新:2024-07-22 21:4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元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畅销书目》,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主角陈元朱元璋,是小说写手“喝口茶”所写。精彩内容:后再慢慢补偿给于先生也好!”宣德年间。朱瞻基更是高兴的抱起了朱祁钰,欣慰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好孩子!朕此前是错怪你了,虽说你文学方面稍差一些,但为帝皇者知人善用才是最好的品质,不错,不错!没有亏待于先生啊!”一旁的小朱祁镇茫然的看着以往对自己最为宠爱的爹爹亲热的抱着往日不起眼的弟弟,甚至一眼都没有瞧他。天幕继续播放。......
朱棣冷笑了一声。
“好一个幸运的小子,可惜朕不能亲手宰了他了,真是遗憾!”
“传朕的旨意!把天幕上这太监的面貌给我画下来挂在朕的藏宝阁里,后世若他还有胆子敢出现在宫中,便抓起来千刀万剐,诛其十族!!”
朱棣面色森然,狠辣无比!
宣德年间。
素来仁慈的明宣宗朱瞻基眼中都闪过怒火,骤然拍桌而起。
“好胆!王振……王振,朕怎么有些耳熟呢?”
杨士奇皱眉思索道。
“陛下,臣对此人有些印象,似乎是祁镇殿下身边伺候的太监,与殿下很是亲厚。”
朱瞻基面色冷了下来,森森道。
“把人给朕抓来!别让他跑了!”
始皇帝年间。
嬴政眉头一皱,不屑的冷哼一声。
“真是废物皇帝!堂堂天子,竟然让这么个没根的畜生在皇宫里作威作福!能让区区一个太监祸乱王朝,皇帝臣子从上到下都是废物!”
赵高在一旁脸色微微僵硬,默默不语。
嬴政傲然道。
“哼!我大秦王朝就绝不可能出现这种蠢事!”
……
天幕之上。
血红大字如水波一样消散,紧跟着新的画面浮现出来。
面容稚嫩的帝王满脸轻浮傲慢的叉着腰仰头。
“我要像我爹我太爷爷一样,做一个有军功的皇帝!”
他得意洋洋的指着帝皇的宝座,对满朝文武高声宣扬。
“一个小小的瓦剌,竟敢伤害我朝臣民,敢伤害我大明的臣子,简直是耻辱!恐怕那些瓦剌小丑,非得等我大明朝出兵,才知道什么叫王者之师,雷霆之怒!”
“此番御驾亲征,不破瓦剌朕就不回来!”
满朝文武寂然的垂着视线,脸上满是隐忍和无可奈何的哀戚。
谁都知道这是场孩子般的玩闹,谁都知道打仗不是游戏,可皇帝意已决,无人能拦住他了。
但要说朱祁镇愚蠢,他却又为自己添了无数道保护符。
“张辅,你随大军保驾出征!”
英国公张辅走出来,这位忠诚的武将哪怕帝王昏聩,也仍旧愿意为大明出最后一分力气。
“遵命。”
朱祁镇又陆陆续续的点了不少臣子保驾出征。
成国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无数的内阁成员,加起来竟有五十多个。
朱祁镇就这样,带着王朝的大半数精英出征了。
血红的大字再次浮现,那字迹仿佛是真的被人鲜血染就,幽暗深沉。
土木堡之变由此而始,悲剧的乐章已然划开了序幕。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道。
“不是,这小皇帝再怎么乳臭未干也未免太荒谬了吧?打仗带几个将军不就得了?带这么多朝臣干嘛?平常还不嫌烦啊!”
天策上将百思不得其解啊,要是他御驾亲征指定把这些朝臣有多远甩多远!
换到自己身上带入一下,他疯了才会带着魏征这货去打仗呢!平常挨骂还不够,出去撒欢还得挨骂,没病吧!
李世民搓了搓自己的胳膊,把竖起来的汗毛往下扒拉了扒拉,狐疑的看向屏幕。
“再说了,文臣大多身娇体弱的,带去战场上他们能受得了么?万一死在外边了算谁的?也不怕言官的笔杆子把他吃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忽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样,浑身一震,一股匪夷所思慢慢涌上了心头。
“不会吧……”
汉武帝年间。
刘彻满脑袋的问号,一旁的卫青和霍去病也没好到哪里去。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天幕之下。
汉武帝年间。
刘彻跟着视频代入感极强的跳着脚嗷嗷叫。
“这太子行不行啊?他知道个屁!听听他说的那什么混账话,什么叫挑个软柿子捏捏得了?身为武将要是就这点出息趁早完蛋得了!”
卫青和霍去病也义愤填膺的附和。
“就是!要打就要挑最强的去打!把强的打服气了,弱的自然就不敢放肆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刘彻紧跟着下定论。
“这太子不行!误国啊!”
桑宏羊等文臣在一旁跟着头大,劝谏道。
“陛下息怒,各朝代国情不同,亦不可同日而语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嘴撅的差点能挂油壶,一边还骂骂咧咧的。
“这小子怎么回事?还太子呢!他以为谁封他做的太子?居然跟群臣站在一边也不跟他亲爹一边!不孝子,不孝子!”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见状立马见缝插针。
“没错啊陛下,如此看来,太子监国一事实在不可取啊!”
李世民眉头蹙了蹙,不情不愿的勉强放下了这个念头。
“行吧。虽说如此,承亁确实是还有许多不足,给他再多找一个太傅,每日的课程再多加两个时辰!”
魏征点头应是。
“敦促太子于国乃是好事,陛下能想通最好了。”
东宫,李承乾又连着打了几个喷嚏,心中莫名的涌上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秦始皇年间。
嬴政不耐的皱着脸,冷森森道。
“他这皇帝当的什么?太子臣子居然都敢对皇帝的决定有意见?简直不知死活!皇帝的权柄莫非是笑话不成?!”
赵高笑眯眯的奉承。
“陛下,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像您一样的,想必这些后世的帝王早就不可与您现在同日而语了吧!”
嬴政冷冷的哼了一声。
“群臣暂且不论,看来立太子的事情暂时可以不用考虑了,人只要手里握了一点权柄,怕是就开始痴心妄想了。”
他绝不会允许有人分走他的权柄,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机会。
……
天幕悠悠然继续播放。
属于战场的雄浑歌曲终于缓缓落幕了。
换句话说,这部属于朱棣的史诗赞歌也要落幕了,因为朱棣的一生是属于战场的,生于战场,亦死于战场。
运河湍湍流淌,永乐大帝华府龙袍站在船只的甲板上含笑看着四面八方,在他身前,是恭敬的携众多海船归来的郑和,在向他禀报着这一路的见闻和所得。
百姓的渔船间或也能在运河的岸边三三两两的停靠着,人人眉目舒展,安居乐业。
金色的光芒慢慢的环绕于画面四周,隐约有龙腾虎啸之声。
裹着金边的水墨画大字慢慢浮现。
疏通运河,六下西洋,促使国内南北通商,经济发展,大明由此国运愈加昌隆。
画面如百叶窗一般慢慢划过。
堆积成山的书籍摆放在四面八方的桌子上,身着璀璨龙袍的帝王低头翻看着其中一部,一旁跟随着的是负责修书的一众文臣,无不拜服。
《永乐大典》这部名留青史的百科全书由此修筑。
这一页于是再次翻过。
威武雄浑的皇城俯瞰图如画卷一般慢慢铺展开来,帝王携带无数臣子站立在宫门前方不远处,目光悠悠,仿佛昭示着一个新篇章的展开。
迁都北京,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天子朱棣亲自镇守北方,设王都于此,震慑北方蛮蒙,此乃天子守国门!
古道黄沙,西风瘦马。
雄武帝王终于走不动了,发出了老牛拉风箱一般的喘息,终于在马背上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在他面前是还未抵达的王都,在他身后是瑟瑟发抖的蛮夷,北风哀嚎,仿佛在为这位传奇一生的帝王送葬。
病逝征途,享年六十五岁,庙号太宗(后嘉靖年间改为成祖),谥号——文皇帝。
洪武年间。
伴随着天幕一帧一帧的闪过,洪武君臣几乎看花了眼睛。
不少殚精竭虑的老臣都没忍住用袖子小心翼翼的抹掉掉下来的泪水,有些哽咽。
身为创造王朝的老臣,他们亲眼看到了后辈带领着王朝走向兴盛,如何能不激动,又如何能不高兴!
臣子高兴,身为帝王的朱元璋只会更高兴!
亲眼看着自己的王朝强盛,他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好孩子,快过来爹爹这里!”
他难得不再绷着脸,堪称和颜悦色的朝着朱棣挥了挥手,让他来自己的身边。
朱棣下意识恍恍惚惚的朝着从来没对他这般温柔过的爹爹小跑过去,像是做梦一样。
“老四,爹今天真高兴!此前爹总是太关注你哥哥,把你忽视了,你不会怪爹吧?”
朱棣连忙摇头,急急道。
“爹爹没忽视过儿子,对儿子也很好,儿子怎么敢怪爹爹!”
朱元璋面露笑容,摸了摸朱棣的脑袋,神色柔和。
“老四,你是个治国理政的好苗子,做的比爹好,爹高兴!日后你多来皇宫陪陪爹,也趁早了解了解咱大明王朝的基底!”
朱元璋这话一出,众大臣纷纷倒抽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这天恐怕是真的要变了啊!
老爷子这可是首次展露出对除朱标之外的皇子的看重!
不过众臣子又想到了天幕之上的内容,又觉得这样仿佛才是理所当然的。
那样一位文治武功样样杰出,一手带着大明走向巅峰辉煌的帝王,怎么可能会不看重呢?与之相比,哪怕他是一位被逼的造反才上位的帝王,都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反正江山总还是落在他老朱家手里的。
众臣心绪复杂至极。
试问换做他们自己,若是后代儿孙里有这么出息的,他们恐怕得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里,比起老爷子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也先为何要这么做呢?
那个答案明明已经到了心底,却始终不敢往那个方向去想!
丞相李善长显然也是有了些许猜测,骇然的倒抽了一口冷气。
“不、不会吧……”
他只觉得自己的牙齿有些打颤,浑身都像是被人丢进了冰窖里一样。
怎么可能呢?!
洪武和永乐二朝的君臣在心里拼命的呐喊着不可能,脸上却几乎全都骇的惨白一片,死死的盯着天幕,只等着最后通牒下来!
天幕没让他们等的太久。
朱祁镇被也先揪着丢到了宣府城门下,刚一被放开,朱祁镇便吓破了胆子一般冲上前去用力的拍门。
“杨洪!你还不赶快给朕开门!朕是皇帝!让朕进去!让朕进去啊!!”
身后是整装待发狼子野心的瓦剌部族,身前是苦苦坚守的国之防线。
堂堂一国皇帝,亲自给敌人带到了自己国门前,恬不知耻的大声叫喊着让守将快快给敌人开门迎接!!
何等荒谬!何等荒谬!
天幕前,无数王朝都被朱祁镇的这一波骚操作给震懵了。
汉武帝刘彻傻眼的盯着朱祁镇拍门的举动,仿佛是遇见了这辈子都理解不了的巨大难题。
“不是,这傻逼干什么呢???”
卫青默默的补了一句。
“拍自家城门呢。”
刘猪猪五官都直接干扭曲了,嗓音高的劈叉了。
“开什么玩笑啊!他娘的他好歹是个皇帝啊?!堂堂皇帝啊!那是他自己的国家啊,怎么能干出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儿呢?!!”
“二十万大军被人家全军覆灭了还不够丢人?!将士们死完了他却苟活着还不够丢人?!苟活着就算了身为皇帝还被敌军俘虏还不够丢人?!朕再他妈想破了脑壳也想不到这玩意能干出这种事儿!这是人能干出来的?!!”
汉武帝不解!汉武帝震怒!汉武帝深感窒息!猪猪觉得自己这辈子的下限已经被人疯狂拉的低的不能再低了,此人还要跳出来再狠狠的往下踩一脚!!
合着人的下限就是没有下限是吧?!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捏着鼻子大口喘气,仰天着急的冲太医高喊。
“救心丸,快给朕来一颗救心丸!!”
自家陛下抢救的时候,太宗一朝的文臣武将们已经全都看傻了。
尉迟敬德呆呆道。
“俺的个老天爷啊,俺尉迟老黑实在是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事儿……姓程的,你说要是咱们家陛下站在城门底下这样喊,咱们是开还是不开啊?”
程咬金听傻了,下意识的回。
“俺、俺也不知道啊……”
“开个屁!!”
“开什么开!!”
两道爆喝骤然炸响,已经吃完了救心丸的李世民和双眼冒火的魏征齐刷刷的冲了过来,狠狠的给了他们一人两下。
魏征眼里燃烧着愤怒的烈火。
“若陛下胆敢做出这等丢光了祖宗颜面的事情,别说开门,臣会直接吩咐弓箭手将陛下射死在城门下,也算保全了皇家的最后一丝颜面了!!”
李世民则是气急败坏的跳脚,差点被这群憨货给气蒙。
“朕在尔等心里是能做出这种事儿的人么?!魏征,朕告诉你,可以骂朕,但不能用这种事来羞辱朕!!且不说朕打仗什么时候输的这么惨过!就算是朕不敌被人俘虏了,也早就抹脖子自裁了!!”
“还有你俩,给朕站住!!程咬金,你有种别跑!朕保证不宰了你们两个混账!!”
始皇帝年间。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樊钟仰着脸,深吸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不知是讥讽还是悲苦的笑容。
“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樊钟堂堂正正活了半辈子,临到头来居然跪在一个太监面前曲意逢迎!老天爷啊!”
兵部尚书泪如雨下,咬牙切齿的恨恨砸着地面,双手满是血浆。
张辅和户部尚书等人眼含热泪,捏紧拳头几乎咬碎了后槽牙。
天幕前。
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幕的宣德君臣几乎要睚眦欲裂!!
视频上的那些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之中的一大半人啊!
樊忠豁然起身,几乎是冲了上去左右开弓框框扇了王振几大耳光,眼珠子还在冒火。
“该死的畜生!!你安敢辱我至此?!老子砍死你!!”
其余的几位当事臣子也青筋暴起的冲上前去不是踹就是踢,甚至有些人恨的张嘴狠狠咬下了王振几块肉!
王振惨叫着惨叫着便晕死了过去,又被人活生生的抽醒过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此场景不可谓不残忍,但高居上位的帝王面色森冷的盯着这一幕,不仅没有阻止,反而还始终都在摩挲着自己的长刀。
洪武王朝。
朱元璋又捏碎了一个茶盏,脸色阴森恐怖。
“好样的!真是好样的啊!打仗的时候不跟武将待在一起,反而被太监蒙蔽,躺在营帐里呼呼睡大觉!!千古以来数他头一个!!”
随侍熟练的默默为朱元璋重新倒了杯水放到旁边。
张玉看着屏幕上面色悲苦满头白发的张辅,眼中不由得蓄上了热泪。
“我儿受苦了……”
而蓝玉和徐达等武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
“啥?!行军打仗中还要给太监下跪送礼才能面见帝王?!!”
这些武将哪个不是战场上磨出来暴虐脾气,稍微带入想了一下自己若是被逼到了那个场景,顿时便火烧屁股一样腾的一下跳起来。
“老子日他祖奶奶!什么鳖孙玩意!若是如此还不如一刀架在老子脖子上砍了老子了事!!”
“将士的膝盖跪天跪地跪祖宗跪君王,跪他一个太监?!他配不配啊!!”
唐太宗年间。
尉迟敬德双眼冒火,像被拔了毛的鸡一样嚎叫了起来。
“日他爷爷祖宗的!老子受z不了这鳖孙气!姓程的,你快给俺一刀让俺冷静冷静!!不然我怕我忍不住杀人!”
“尉迟老黑,你说的什么狗屁话!俺还想让你给俺一刀呢!!”
程咬金怒火烧的一点也不比尉迟敬德少,喉咙里憋着震天响的怒吼,理智已经在摇摇欲坠的边缘了。
武将们被天幕视频气的不能行,一转头看到了自己平易近人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战场上都从不摆架子的皇帝陛下,顿时汪的一声嚎哭了出来。
“陛下,俺以后再也不跟您犟嘴了!以前是俺太不尊敬你了,你惩罚俺吧!”
“陛下,上一次俺偷吃了您御膳房的糖糕没跟您说,下回俺再也不偷吃了!”
“陛下……”
“陛下…………”
李世民满头黑线。
……
天幕继续播放。
显而易见,王振并没有传达圣听,一意孤行的带着大军喜气洋洋的出去见也先了。
大军走出三里,也先部队如狼群一般骤然出现,铁骑冲入军队,见人就斩!
二十万大军空着肚子饿得饥肠辘辘,又被王振折腾了几个来回,早就没有任何反抗的力气了,遭到攻击,也只知道四散而逃。
哀嚎遍布,横尸遍野!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好样的!樊将军实乃我等大恩人,替我等解了心头之恨啊!”
张辅等人更是狠狠出了口气,亲眼目睹自己战死沙场的冲击都淡了不少。
宣德皇帝朱瞻基更是拍案叫好,甚至拿出了玉玺开始拟制。
“樊将军乃我大明护国大将,为国尽忠而死,可敬可叹,朕必要大大嘉奖!樊将军可有什么想要的,只管对朕说!!”
樊忠大惊失色,连忙无奈的摇头。
“承蒙陛下厚爱,臣实在是不敢受啊,那是未来的我所作的功绩,现在的我还什么都没做,怎么敢腆颜接受陛下赏赐呢!陛下万万不可啊!”
朱瞻基拗不过樊忠,只得作罢。
不过宣德皇帝还是留了个心眼,悄咪咪的把天幕上出现过的那些忠臣全都牢牢的记住,决定日后找机会大大的重用!
洪武王朝和永乐王朝也是狠狠的出了口憋屈气。
两位皇帝的精神都因此肉眼可见的都矍铄了不少,让太医和大臣们也是松了一大口气。
经过朱祁镇的刺激,让大臣们对自己家皇帝的不满直线下降,就连平常要求最为严苛的文臣都看自己皇帝顺眼了不少,只觉得哪里看着的舒心!
永乐大臣们心道自己家皇帝不就是爱打仗了点吗,让他打!使劲打!朝廷没钱了他们做大臣的就是得努力点替自己家陛下多赚钱啊!怎么能让陛下为这点小事儿发愁呢,做大臣要学会主动替陛下分忧才是啊!
洪武大臣们更不用说,看自己家陛下简直跟看亲爹一样,看的朱元璋背后汗毛都竖起了不少。
……
天幕视频并没有因为王振大快人心的死亡而结束。
显然,属于朱祁镇的“史诗”还远远没到头呢。
随着樊忠渐渐倒下,画面也如水波纹一样缓慢的消散。
背景音乐也慢慢走到了尾声,不再慷慨激昂,而是宛如流水一样缓缓的叙述者哀伤。
在虚化般的背景里,身着明军铠甲的大将迎着大雨满脸悲怆自嘲,然而苦楚和悲痛却像是从他的骨头缝里透出来的一样。
“二十万人啊……二十万人啊!!这叫什么事儿啊!!!”
就在此时,熟悉的震动响起,天幕四周的血红小龙发出凄厉的叫声,飞快的盘旋了起来。
天幕上的画面也黑了下去,几行大字紧跟着浮现出来。
检测到后世诉求波动,触发隐藏题目!
问:关于土木堡之变中,明朝大军究竟有多少人后世始终存在争议,那么,以下哪个选项是后世流传最广的说法呢?
选项一:明军二十万,瓦剌十万。
选项二:明军三十万,瓦剌五万。
选项三:明军二十万,瓦剌两万。
选项四:明军五十万,瓦剌两万。
天幕前的众人见状,立刻纷纷坐直了身体。
再次出现这种有机会能窥见后世一二的题目,众人自然大喜过望,但是喜悦过后仔细的定睛一看,不由得又是此起彼伏倒抽冷气声。
汉武帝刘彻匪夷所思的瞪圆眼睛,指着天幕的第四个选项道。
“不是,其他的朕就不说什么了,这第四个选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五十万打两万还特么打输了,这可能么?!真有人相信啊!!”
霍去病脸色黑的跟锅底一样,几乎稍稍设想一下那个选项,就眼前一黑。
“五十万打两万人,已经不是任何军事天赋能弥补的数量差距了,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种事!真要有这种主将不如还是丢娘胎里回炉重造吧!”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不是,这小子脑子进水了吧,朝臣都带走了,又不打算迁都,那朝中的事儿谁来处理啊?王朝难不成陪着他这场玩笑一样的出征停摆么?”
卫青皱着眉头。
“这样一来,打仗的风险就太束手束脚了,大军出行,本就艰苦,哪里来的功夫照看这些体弱的文臣?若是耽误了行军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霍去病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小皇帝看那样子就知道完全不懂打仗,不过他点的臣子里面也有几个勉强能看的,点一个出来带兵主持大局,小皇帝只要老实听主帅的话,敌军就算凶悍,毕竟也只是曾被他的太爷爷打破了胆子的蛮人小族,应是不会出什么差错。”
始皇帝年间。
嬴政毫不客气的讥讽了一声。
“蠢货!打仗时一个不懂兵法的主帅对大军是致命的弱点,任由这个废物胡闹只会自取灭亡!”
李斯这位老谋深算的丞相倒是更加未雨绸缪,除了朱祁镇的荒谬之举外,他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此战若是胜了,就算是惨胜倒都好说,就怕……”
李斯有些惊悚。
一旦败了,那个后果恐怕是无人敢去设想的。
……
天幕之上。
视频接下来也终于慢慢走向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方向。
首先是主帅一事。
在出征之前,历朝历代几乎都默认了此战的主帅必然至少是朝中一位打过仗的老将,皇帝就算荒谬的点了大半个朝堂带去,也恰恰此印证了皇帝此番只是随着大军去‘旅游’的本质。
可接下来的视频就告诉了他们,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年轻的帝王像一阵风一样挂回内宫,兴奋的报喜。
向一个太监。
“王先生,我已经说服了群臣答应我御驾亲征啦!我点了二十万大军,只等先生接下来的指点了!”
王振眼底露出喜色,面上却端的板正,只是成竹在胸一般傲然的抬头。
“陛下放心吧,有我来指挥这二十万大军,小小瓦剌必然手到擒来!”
天幕前的众人看到这里,只觉得一股悚然的凉气从脚底板窜了上来,如坠冰窟!
二十万大军!兵权在一个长在深宫半点不懂兵法的太监的手里?!
何等荒谬!何等荒谬!
宣德年间。
“放开我!放开我啊,你们这么对我,殿下不会放过你们的!”
王振惨叫着被人向死狗一样拖上了死寂的朝堂,满朝的官员看向他的眼神都卒着寒冰。
而向来仁慈的宣德帝朱瞻基此时眼睛充血,豁然走上来抓起他的领口,框框扇了他几大巴掌!
“你特娘的怎么敢!怎么敢!如此蒙骗朕的儿孙,搅和朝堂还不够,竟然胆敢蒙骗皇帝把兵权都交给你?!!”
“啊啊啊!救命啊!饶了我把陛下,饶了我吧!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王振被扇的吐血,却不敢反抗,吓得不住的哀求。
朱瞻基狠狠把他甩到地上,眼神森寒的踹了他几脚,罕见的流露出冷冷的杀意。
“王先生,真是好一个王先生啊,你区区一个太监,有什么资格让天子称你为先生?”
“来人,把他给朕吊起来,别弄死了,死太便宜他了!”
永乐年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仿佛从胸腔里透出来的笑声响彻了整座大殿。
朱棣像是觉得滑稽一样拉过了朱高炽,伸出两个指头在他面前比划,笑的眼泪都挤出了眼角。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