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全文章节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

全文章节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

探花大人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无广告版本的军事历史《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小七许瞻,是作者“探花大人”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罗的毒,依旧将小七扑在身下。他的胸口剧烈起伏,那与生俱来的压迫感当面逼来。他弃了刀鞘,锋利的刀尖对准了她的胸口,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魏俘,你好大的胆子。”她的桃花眸子是双瞳剪水,她沾血的水蓝色长袍也益发衬得她仙姿佚貌。她很聪明。极能隐忍。她心性硬。身段软。她能柔得似一汪春水,亦能手起刀落杀人如麻。模样是寒玉簪水,轻纱碧烟。......

主角:小七许瞻   更新:2024-07-03 20: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小七许瞻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章节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由网络作家“探花大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广告版本的军事历史《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小七许瞻,是作者“探花大人”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罗的毒,依旧将小七扑在身下。他的胸口剧烈起伏,那与生俱来的压迫感当面逼来。他弃了刀鞘,锋利的刀尖对准了她的胸口,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魏俘,你好大的胆子。”她的桃花眸子是双瞳剪水,她沾血的水蓝色长袍也益发衬得她仙姿佚貌。她很聪明。极能隐忍。她心性硬。身段软。她能柔得似一汪春水,亦能手起刀落杀人如麻。模样是寒玉簪水,轻纱碧烟。......

《全文章节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精彩片段

许瞻的左手探上了一旁的剑台,剑台上正放着一把金柄匕首,一柄青龙宝剑。
他的手修长干净,骨节根根分明,能清晰地看见手背的脉络和青筋。
他将匕首握在掌心,她亦轻而易举地便将他的青龙宝剑取来。
许瞻眉心紧蹙,鹰华的眸子半眯,便是此时中了曼陀罗的毒,依旧将小七扑在身下。
他的胸口剧烈起伏,那与生俱来的压迫感当面逼来。
他弃了刀鞘,锋利的刀尖对准了她的胸口,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魏俘,你好大的胆子。”
她的桃花眸子是双瞳剪水,她沾血的水蓝色长袍也益发衬得她仙姿佚貌。
她很聪明。
极能隐忍。
她心性硬。
身段软。
她能柔得似一汪春水,亦能手起刀落杀人如麻。
模样是寒玉簪水,轻纱碧烟。
眉心一颗朱砂痣,却平添几分妖艳。
分明是不施粉黛,却心机暗藏。
那人神色不定,修长的手轻轻颤着,匕首却迟迟没有落下来。
小七心里笑他,此时不杀,可就晚了。
她用了十足的力道将他掀翻在地,一字一顿提醒道,“我不叫魏俘。”
她不叫魏俘。
她是魏人。
她叫小七。
姚小七。
燕人却从未正色喊过一声她的名字。
她曾半裸着身子跪在他的脚下,任他羞辱自己“低贱浮荡”,只为求他放自己一马。
她恨透了他的折辱戏弄,手中的尖刀毫不犹疑地横上了他的脖颈。
那人在她身下大口喘着气,曼陀罗的毒使他面色发红,他的眼底带着五分诧色,五分不定,“你要杀我?”
难道不该杀吗?
该杀!
该挖出他的心肝,该将他剥皮揎草。
免得他烧尽魏国的山野,再夺取魏国的黄河。
不。
不杀。
杀了燕公子,魏国必亡。
她生在魏国,长在魏国,虽不过是一株孤零的蓬蒿,但依旧爱她的魏国。那里有父亲母亲的白骨,也有她的大表哥。
“公子不曾杀我,我亦不杀公子。”小七直视着许瞻的眼睛,他的眸光摄人心神,但小七不惧,“但公子羞辱我的,我用这一刀来还。”
他的脖颈青筋暴突,他眼睁睁地看着小七甩开袍袖高高扬起尖刃,利落地在他颈窝划了一刀。
“刺啦”一声。
他凝眉闷哼。
但他并没有死,也并没有血流如注。
那一刀力道掌握得极好,只不过划破了他最浅的一层皮肉罢了,却也划开了口子,渗出血来。
许瞻脸色煞白,眼尾通红,想来也知必定从无人敢如此伤他辱他。
他乍然睁眸,竟喃喃唤道,“小七。”
这是他第一次叫她“小七”,以前是没有的。
小七一笑,将尖刀扔在一旁,没有问他要说什么,他那一张薄唇只会吐出这世间最恶毒的华语罢了。
如今她就要回到大表哥身边,她才不屑于去听许瞻到底要说什么。
反手将他的青龙宝剑悬于腰身,声音似是敲冰戛玉,“借公子青龙宝剑一用。”
他的青龙宝剑由前朝最好的剑师所铸,削金断石,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另一面雕有两条青龙。
世间仅此一把,为燕国大公子许瞻所有。
许瞻捉住她的手腕,问她,“借去何用?”
若是寻常时候,小七定然挣脱不开。如今那只骨节分明的手连三分力道都没有了,她轻易地便拨开了他,旋即起了身,莞尔一笑,“送给大表哥的战利品。”
俘获了公子许瞻的青龙剑,便与俘获了公子许瞻无异。
他总把“魏俘”挂在嘴边,如今也必要被世人耻笑。
许瞻冷凝着脸,他颈间的血渍红得十分妖冶,他薄唇轻启,似乎说了一句什么。
小七没有听清,也不屑去分辨。
她手中握紧了青龙宝剑,毫不犹疑地转身往外走去。
夜阑人静,易水的鞭炮声逐渐小了起来,空中只有零星的烟火发出微弱的啪啦声。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
天一亮,便是魏昭平四年了。
木推门旦一推开,立时灌进大片风雪来,她凛然打了几个寒战。
回头见主座上那人正睁眸瞧她,薄唇毫无血色,眼底却红得似要泛出血来。
小七断然阖紧了推门,将正堂的人全都隔绝在别馆之里。
疾疾往庖厨走去,她的巴菽还藏在灶台一旁。
迎面见槿娘哼着曲子扭着走来,她穿着崭新的棉袍,淡胧胧的月色下看起来好好妆扮了一番,见了小七便问,“你去哪儿了?公子可在守岁?”
“是,在守岁。”小七平和答道。
“你答应在公子面前替我解释,你没有食言罢?”
“我已解释过了,公子知道你是好人。”
槿娘闻言这才放下心来,上下打量了她几眼,奇怪问道,“你怎么拿着公子的佩剑?”
甚至还凑上前来,双手惊奇地摩挲着雕着龙纹的剑身。
小七心里一紧,她的衣袍沾了燕将的血,身上必有浓重的血腥气,只怕槿娘要瞧出来。
她归心似箭,怕槿娘生事,左手下意识地便按上了剑柄。
她私心里是不愿拔刀的。
槿娘虽是燕人,又奉了许瞻之命来监视,但心思简单,嘴巴虽又大又硬,心倒是软的。
细想来,她甚至还利用槿娘寻来了曼陀罗与巴菽。
好在槿娘及时问道,“可是公子赐你的?”
小七按剑的手倏然松开,她暗暗舒了一口气,很快笑着点头,“是,公子赐的。”
“我才不稀罕,我要公子赐我金钗子!”
槿娘哼了一声,绕过她便哼着小曲儿往前走去,小七忙拽住她的胳膊,幽幽问道,“姐姐去哪儿?”
“我原想着在家里侍奉父母亲,但想到别馆凄苦,又没有美人姬妾侍奉,公子定然寂寞......”槿娘说着掩唇一笑,手指轻轻点着自己丰润的脸颊,“这整个别馆最美的便是我了,自然要去陪伴公子......”
她若去了正堂,定要惊动别馆的侍者。
小七笑道,“公子恰好命我去庖厨取酒......”
槿娘正不知寻个什么好由头见许瞻,闻言忙拦下她,“好小七,我去我去!”
也不等小七回话,说着便往庖厨跑去,小七顿了片刻疾步跟了上去。
到了庖厨,槿娘埋头仔细挑选着酒罐,见小七跟来,还耐心讲解了起来。
“我们燕人的习俗,除夕正旦都要共进屠苏酒祝吉祈寿。像这缥玉酒虽青青绿绿的,好看是好看,喝起来却有些辛辣。”
“这还有瑶浆、桂酒、椒浆、黍酒......别馆存下的都是燕宫里出来的,尤其这些年大王攻伐魏国,总要途径易水,因而常在别馆歇息。你既然来了燕国,又在公子身边侍奉,可得死死地记住了,日后我再与你细说......”
她满脸生花地讲着,小七的剑已横上了她的脖颈。

城中接连两日都没有消息,只是打得愈发厉害。
听说原先驻扎在城外的三军进城了,魏王的虎贲军本已抵挡不住,不久又听说魏国的几位公子纷纷率军赶来安邑勤王,双方人马混战起来,把个安邑城搅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
即便躲在城郊宅中,厮杀惨呼声依旧不绝于耳。
至夜,火光滔天,照亮了整个安邑。
外头局势越不明朗,沈母越是忧心如酲,不能安眠,亦不能安心养病。
小伶见状不忍,便劝慰她,“外祖母不必担心,舅舅与大表哥不会有事,我出去打听打听消息。”
沈母叹息不止,“你是女儿家,就躲在家里,不要出去。叫家宰出去打听便是。”
小伶笑道,“家宰年纪大了,还是我去。”
她依旧扮成男子模样出门,一路所见,皆是铁甲骑兵挥刀砍杀,也不知是哪方人马。
战祸四起,马嘶人哀,步卒奔逃,安邑城血流成川,千万座民宅皆在熊熊烈火中毁于一旦,四下冒着滚滚浓烟。
小伶冒死出来一趟,却并没有打听出什么消息来。
好不容易安静了一夜,次日城内又乱了起来。
小伶忙出去打听,说是魏王带着自己的小朝廷跑了,沈大将军率人追杀去了,但并不知往何处去了,也不知双方伤亡情况。
若再问起右将军沈宴初来,再无人知道了。
眼下安邑城虽没有了两军厮杀,但城内丝毫不见消停,溃兵败将趁乱四处搜刮民财,流民匪寇亦是借机放火杀人,黔首百姓比两军交战时更难以存活。
小伶匆匆回了沈家,告诉外祖母安邑快要烧完了,当务之急只能赶紧出城避难。
关氏最是不爱折腾,原本随官眷们一同从大梁出逃时她便不肯,沈府是富室大家,哪儿是那么容易搬的。
那么多的家产珠宝,只怕一离开大梁,便要被匪徒流寇给抢得苇席子都不剩下一张。
因而当初还因了逃难的事与沈母大闹了一场,后来燕军兵临城下,实在没了办法,这才舍弃千万家产不情不愿地西逃安邑。
如今安邑又待不得了,还要带着沈母这样的拖油瓶,关氏愈发地脾气不好。先是赌气不肯搬,她不搬,沈淑人与沈宗韫便也不敢搬。
沈母身子不好,如今儿子又不在身边,不得不受着新妇的气。
小伶一个人带不走沈母,何况有关氏在,小伶不敢擅专,唯有陪在沈母身边用心侍疾。
只盼着这一仗快些打完,少死些人,舅舅与大表哥也能快些活着回来。
沈母接连生了几场大气,愈发起不了身了,一日三餐吃不下什么,几乎只靠粥水参汤吊着一口气。
小伶想方设法去庖厨为外祖母做些能滋补身子的。最初庖厨有好些食材可用,能炖出乌鸡参汤和燕窝山药粥来,次日却连老鸭都没有了。
晌午到了庖厨外,依稀听见里面有人说话,似是关氏的声音,她便凑近了去听。
果然是关氏在朝一旁的婆子吩咐着,“药量减半,也不必再去买什么滋补品,到底是岁数大了,早些死了也好少受些罪,不必用心。”
隔着木纱门,看见关氏自腕间褪下一支翡翠手镯套在那婆子手上,婆子受宠若惊,掩不住心中惊喜,忙叩谢道,“多谢夫人!”
小伶记得从前沈母康健时,关氏每日晨昏定省,颇为敬重,没想到如今竟生了坑害君姑的念头。
想来是因礼崩乐坏,故而世道浇漓,人心不古。
小伶不敢把这话告诉外祖母,怕她听了再气出个好歹来,只得亲自侍奉汤药,不许那婆子沾边。借着出去打探消息的空当,趁机买只老母鸡回来。
如今外头大乱,安邑几乎是待不得了,商铺药铺若不曾烧毁,也大多关了门。
及至平明时分,火便烧过来了,直接烧到了沈家宅子西墙根,关氏这才不得不命人收拾细软家当奔逃。
沈母身子不好,走不了远路,最妥善的法子便是暂时离开安邑往乡下避难,关氏却偏偏命人东去大梁。
她自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说什么,“如今燕军退了,大梁才是最安稳的,何况沈家的祖宅家产皆在大梁,哪有不回大梁反倒再往西去的道理?”
小伶数日前才因忤逆尊亲受过家法,心里是不敢再去顶撞关氏的,但关系到沈母的身子,她不得不壮着胆子劝说关氏,“舅母容禀,外祖母很不好,受不得车马奔劳,若是舅舅知道了,只怕要......”
关氏眸色一沉,眼锋便扫了过来,“怎么,拿你舅舅吓唬我?”
小伶硬着头皮道,“舅舅记挂外祖母,只怕无心打仗了......”
关氏扬起手来作势要掌嘴,不知想到了什么,那一巴掌竟没有扇下去,只是叱道,“如今沈家是你来做主了?真是记吃不记打!”
小伶无法,只得护着沈母上了马车,在车内铺了厚厚的锦衾,一路往大梁赶去。
还没有出城,这七八辆马车便被盯上了,却没什么别的法子,只得作劲打马疾疾奔出城门。
谁知将将出城,那伙人便一拥而上,将车内的财物洗劫一空。
沈母身子本就差极,受了惊当场昏死过去。
为首的见沈淑人衣着华贵,容貌姣好,便起了劫色的心思,将她拽下马车扛起来便走。
沈淑人骇然大叫,“母亲!母亲救我!宗蕴!救命!”
哪里见沈宗韫的影子,他的马车早翻了,想必不是撞昏在车里,便是方才乱中被劫匪掳走了。
关氏大惊失色,仓皇下了马车踉跄扑来,“放开我的孩子!畜生!放开我的孩子!”
关氏不过是个妇人,哪里敌得过这些健壮剽悍的流寇,被人一推便轻易推倒至一旁。
此时沈淑人已被人欺身压下,那艳丽的长袍不过几下功夫便被撕破,沈淑人绝望大哭,“放开我!不要!放开我......放开我......”
关氏还要扑上去营救沈淑人,那匪寇一把将她摁在地上,髻上的钗环明珠随之甩了满地。
匪寇狞笑不止,“弟兄们,这个虽年纪大了,倒也算个美人儿!”
说着话,便急急解开裤带欲行不轨。
关氏没想到自己年近四十居然要当众受此奇耻大辱,大喊了一声,“天爷啊!”
旋即两眼一翻,也晕厥了过去。

小说《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继而,两声,三声,四声......
雨打芭蕉般,滴滴打在了青绿的竹简上。
红绿分明,晃了小七的眸子。
恍然一怔,好一会儿才意识到那是自己的血。
伸手往鼻尖一探,果然温热粘稠,一片腥红。
心头倏然一跳。
她想,完了。
她弄脏了许瞻的书简,也即将弄脏他的软席,进而弄脏他的茶室。
他那样好洁的人,必是要把信简的帐与她一同清算。
她几乎料到了马上到来的急风暴雨。
仓皇去寻帕子,帕子却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赶紧抬手掩住鼻子,另一只手忙乱地攥着袍袖去擦拭竹简。
胸口如坠深潭一般闷闷地喘不过气,她能感受到鼻尖的血很快洇透了袖口,不知还要流出多少来。
忽听案后那人说了一句什么,她没有听清,缓缓地抬起头来,猝然撞进了一双漆黑的眸子里。
那人正定定地看着她,也不知在想什么。
小七颤着声问,“公子有什么吩咐?”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打着冷战。
那人眉心微蹙,命道,“躺下。”
小七不肯,只是屏声敛气跪坐席上,眼睁睁地看着那人起身几步行至近前,扣住她的后颈便将她平放在地,又拿帕子掩住了她的鼻尖,“不想死便躺好了!”
小七不想死,她老老实实地躺着,似一尾失了水的鱼般剧烈地喘气。见那人转身推开木纱门便要出去,小七撑起身子叫道,“公子救救槿娘罢!”
那人蓦地扭头看她,只是冷声重复命道,“躺下!”
他惯是气势慑人。
那一双凤目里凛冽的目光亦是骇人。
小七不敢忤逆他,低眉顺眼地躺了下来。
医官很快便奉命赶来,把了脉,也开了药,说不出到底是什么病症,斟酌良久,也只说是辕门摔下后脑中的淤血还在,五脏六腑的伤也没有好全,今日大约是受了累因而颅内充血,又压迫到了胸肺的缘故。
只能先止了血,又开了温和调理的药方,之后再慢慢察看。
小七心里空空落落的,血虽止住了,脑中却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一时间仿佛想了许多,又仿佛什么都没有想,心猿意马的。
医官一走,茶室便清净下来。
她兀自躺着,槿娘约莫还在那棵青松上吊着罢。
身旁仍是满满的竹简,凌乱地堆成了一座小山。
忽听那人道,“不该生的心思,便死在心里。”
可什么才算“不该生的心思”呢?
她是魏人,想回自己的母国,怎么能算“不该生的心思”呢?
小七怅然低道,“奴是公子的战俘,奴没有别的心思。”
那人微微笑道,“最好如此。”
她不解,便问,“公子为何只罚槿娘,却不罚奴?”
那人平道,“你算家书,她是通敌,自然不同。”
也是,魏人通信算是家书,燕人送信便是通敌,已是家国大事了。
小七从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大概槿娘也是没有想过的。
她才十六,槿娘也不过十九,是她们把“仁”与“义”想得过于简单。
因而才不能求仁得仁。
小七缓缓爬起身来端然跪起,继而低声开口,“槿娘不知这算通敌,公子放过她罢。再吊下去,她会死的。”
见他淡漠不语,她怃然轻叹,“奴在燕国只有槿娘一个朋友,再没有别人了。”
小七不知道她与槿娘算不算朋友,不管是帮衬、谋私还是利用,但总归身在同一个战壕,便算是“同袍”了。
她在燕国是异类,难得能有人与她作同袍。
许瞻淡淡地应了一声,虽没有明言,但大抵是应允了罢。
小七轻轻舒了一口气,她心里想,应允了便好。
槿娘不能死,起码不能因她而死。
上位者要一个人死是再容易不过的事,而许瞻饶了她,也恕了槿娘,那么,他总不算一个太坏的人罢?
或者说,便如她初见许瞻时想到的——公子定是个很好的人罢?
那时她暗暗想着,定然是的。
汤药煎得也很快,寺人毕恭毕敬地立在门口禀道,“公子,药煎好了。”
小七已极是疲累,她接了药来,黑乎乎的一碗,仰头便饮了下去。
又呛又苦,难以下咽。
细细想来,自辕门一摔,每日都是饮不完的药。
她恨极厌极了这具病恹恹的身子,从前也是跟着沈宴初在军中摸滚打爬数年的人,杀起人来手起刀落,如砍瓜切菜,如今困在兰台,饥不欲食,弱不胜衣。
即便要逃,三好两歹的亦是力不从心。
那人又问,“以后还写么?”
他漆黑的眼瞳,如化不开的浓墨。
此时也只是平静地说话,听不出什么情绪。
小七闻言微微摇头,“不写了。”
不写了,写一回便要了槿娘半条命。
不写了,写了又如何,照样送不出去。
燕国女子挤破脑袋想进的兰台,对她却是一道永远翻不出去的樊笼。
不写了。
也不想了。
这辈子也回不去魏国了。
她几不可察地轻叹一声,就老死在兰台罢。
安分守命,束身自好。
她喃喃道,“公子宽心,再也不写了。”
这一辈子那么长,却再也见不到大表哥了罢?
她的大表哥呀。
那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那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却再也见不到了。

小说《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是夜大雪,落得这魏土一地清白。
一支长箭陡地划破夜空,穿过风雪呼啸而来。
胯下的马乍然哀鸣一声,登时人仰马翻,将她重重地甩了出去。
小伶惨呼一声,卧在地上好一会儿动弹不得。若不是地上这厚厚的雪护了她一次,她定已被摔散了骨架。
杂乱的马蹄声不断迫近,她朝来时的路看去,十余人策马追来,火把的光刺得她睁不开眼。
小伶凝神望去,为首的那人一身玄色绣白鹤的貂裘在风雪中恣意翻飞。
不用想便知那是裴煜。
完了,真完了。
她胆战心摇,拼力撑起身子想要爬起来逃命,能逃多远便逃多远,但那满脸愠色的人已疾疾逼近,那高大健壮的红鬃马几乎要踏上她的身子!
小伶骇得面色惨白,下意识地便抬袖遮住双眸。
她知道自己定然会死,但不知竟会被马踩死。
却听马嘶鸣了一声,一双前蹄先是腾了空继而重重地落至一旁,把她身下的雪地震得连连抖动。
小伶顿然睁眸,见裴煜已勒了马,拽住缰绳原地打了好几个转儿,居高临下地瞥着她,目光冷凝,片刻拔出佩剑冲着她的脑袋一剑劈来。
小伶惊叫一声,那佩剑在火把的映照下闪着冰冷的寒光,她认命地闭紧眸子,眼泪不争气地滚下来。
她想,小伶真的要死了。
那长剑杀气凛凛,力道极大,迫得她的脑袋歪向一旁。忽听“叮”地一声,长剑似与什么撞了一下,继而头上一松,一头青丝在风中散落开来。
她睁开一双婆娑泪眼,惊惶地卧在雪上,急促喘息着,一时面色惨白,浑身僵硬,动都不敢动。
熊熊的火光刺得她双目生痛,她越发止不住泪,却拼命想把泪水咽回去。
她是魏人,该有铮铮铁骨,她才不会在燕人面前求饶。
裴煜打马绕她走了一圈,冰凉的长剑挑起她的下巴,眸光沉顿阴郁,一眼望不见底,“你要去哪儿?”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我不想死。”
他却问道,“谁要你死?”
“公子要我死。”
“你到底是什么人?”
“魏人。”
“要干什么去?”
“去找表哥。”
“通风报信?”
小伶想摇头,那剑却抵住了她的脖颈,因而她无法摇头,便小心道,“我表哥在魏国军营当差,说能给我谋个闲职。”
那人滚鞍下马,蹲下身来,反手拿剑鞘挑高她的下巴,冷冷地弯起唇角,“魏军还收女子?”
剑鞘冰凉,他离她极近,她能听得见他的喘息声,亦在他乌黑的瞳孔中看见自己凌乱的模样。
他当真干净,但这三分酒气却使他有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小伶嘴唇翕动着,却硬着头皮辩白,“我不是女子!”
是了,魏人蓄发,谁说蓄了长发便是女子。
裴煜大概不信,因她的模样与她的话判若水火。
他伸手探向小伶的胸口,她浑身僵直,但没什么可担心的,她的胸前缠着数层帛布,隔着厚厚的粗布袍子,他定然验不出来。
果然,他那鹰隼般的双眸紧紧盯着她的眼睛,审视的神色在火光中晦暗不明,那只手粗略一探,却并没有探到什么。
那人眉头微蹙,问道,“心为何跳得这般快?”
小伶眸中水光盈盈,分明是惊魂未定,但也极力稳住心神,“怕公子杀我。”
那人竟笑了一声,眸色与火光交相辉映,“哭起来倒有几分可怜。”
也不知为何,小伶从这句话里料定自己暂时死不了了。
又顿了好一会儿,那人才扶膝站了起来,负手走了几步,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小伶不知他打算如何处置自己,一双眸子便紧紧盯住了他。
但见裴煜翻身上了马,玄色绣白鹤的貂裘在风中荡起好看的涟漪,那人别过脸来轻飘飘命了一句,“捆了,拖回去。”
小伶想,他定是要两个兵卒拽着她的胳臂拖回燕军大营,她皮糙肉紧,袍子也算厚实,便是拖回去也能留得一命。她只需想办法护好自己的脑袋,便没有什么大碍。
她正在心里盘算着,顷刻便有两个兵卒上前将她的双手紧紧捆了,继而麻绳另一端系在了裴煜的马鞍上。
她已是血色尽失,那人不过打马走了一步,登时便将她拽倒在地。
小伶痛呼一声,恰巧他回头俯睨着,似笑非笑的模样使那双丹凤眼看起来格外阴鸷。
小伶不敢求他。
他也不留半分情面,驱马便往燕军大营驰去。
想来也是,她是魏俘,不过是侍奉了他几日,做了几样他能吃得下的饭食罢了,怎有什么情面可言。
马跑得很快,小伶瘦削的身子在雪地里不住地颠簸,拖出一条长长的印痕来。她咬紧牙关不敢喊叫,怕风雪呛进口中再咳嗽起来,大抵便是要死在这冰天雪地里了。
她浑身是雪,脸颊与双手皆被冻得失去知觉,也不知被拖了多久,衣袍几乎被雪洇透了。她紧闭眸子拼命捱着,只觉得额头遽然一痛,旋即眼前一黑便昏了过去。
待醒来时已在裴煜的中军大帐了,她又冷又疼,忍不住蜷着身子,企图生出一点暖意来。
额际是钻心蚀骨的痛,想抬头却又昏昏沉沉地抬不起来,颅内似有人在奋力击鼓一般,咚咚击打个不停。
她抬手伸去,大概是撞到了石头上,那处破了一大块,流下的血早已凝结。
帐内有人说话,“公子该处置了他。”
她循声望去,眼前却模模糊糊地看不真切。
好一会儿没有听见回声。
那人坚持道,“燕国的机密此人已听了不少,若真叫他逃去说给了魏将听,定然对燕国不利。”
小伶缓了许久,颅内的鼓声才消退了去,眼前也才逐渐清晰起来。
见主座上那人漆黑的眼眸深不见底,言语不咸不淡,清冷异常,“不过是个俘虏罢了,看好他,掀不起什么风浪。”
原先说话的那人一身将领盔甲,小伶认得,他是裴煜近前的护卫将军,叫裴孝廉,此时又道,“公子定要留下,便当在其面上烙我燕军的‘囚’字大印。”

小说《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小伶被挤得东倒西歪,她高高地举起手中的青龙宝剑,朝他大喊,“大表哥!小伶在这里!”
他拽住缰绳环视周遭,一眼便在人群中认出她来,他喊了一声,“小伶!”
旋即调头打马走来,他的骑兵为他左右开道,轻轻松松便到了小伶身前。
她仰起头时,眸中眼泪已是泛滥成灾。
他垂眸看她,五分惊喜,五分怜惜,“小伶,你还活着。”
她抓住沈宴初的战靴央求,“大表哥,我跟着你罢。”
就似当年求他跟去军中一般。
但这一次他没有拉她上马,他只是微微俯身握住了她的手,“小伶,回家等我。”
他指节修长,掌心温热,如记忆里一般。
只有大表哥疼她,她心里一酸。
有什么东西硌到了她的柔荑,她摊开掌心,那是一枚云纹玉环。
他一向贴身佩戴,偶有一次置在案上,小伶才见过的。
小伶鲜少收到礼物,她紧紧握住玉环,不肯放开他。
他的马往前趋着,她便也跟着往前挪步,几乎要哭出声来,“大表哥带着小伶罢!”
她害怕一个人去沈家,害怕见到舅母与表姐,也害怕见到外祖母。这些年,唯有跟在大表哥身边才是安稳的。
即便一身战甲,他的声音亦总是温柔的,“快走,安邑大乱,你躲在家中不要出来。”
小伶凝视着他如墨的眼,从他乌黑清润的瞳孔中看清自己灰头土脸的模样,听了他的话,握着他的玉环,她的心莫名地便安定下来,想到他此行必是十分凶险,不禁问道,“舅舅也在安邑吗?”
“在。”
小伶微微放下心来,舅舅在,必会护大表哥周全罢。
沈宴初笑着握了握她的手,温和有力,“小伶听话,父亲与我很快就回。”
小伶意识到沈家的确反了,她紧紧跟着他的马,眸中清波流转,“大表哥,你要好好活着。”
沈宴初一笑,他大抵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分胜算罢,因为他没有回答,只是别过脸去朝一旁的人命道,“护表小姐回家。”
那人抱拳应了。
沈宴初也驱马走了。
他一走,方才停歇消散的哀鸣与剑影,又在风雪之中绽开。一时间人马嘶鸣,刀断戟折,哀嚎之音,不绝于耳。
她这才想起那把青龙宝剑还在自己手里,她想追上去,但沈宴初一人一马很快便消失在这无涯的夜色中。
一旁那人道,“表小姐快随末将来。”
小伶只得随那人走,一步三回头,但再也看不见沈宴初的身影。
周遭火光益盛,在雪光的映照下越发显得刺目耀眼。
绕开大道,那人七拐八拐地将她送到了城郊一处宅子,只叮嘱了一句便要走了,“这是老夫人在安邑落脚的地方,表小姐快进去,无事不要出来。”
小伶回过神来,便问他,“将军,大表哥有几分胜算?”
“五分。”
那人笑着,脸颊上的血色在月光下亦能看得分明,喝了一声便策马驰远了。
小伶心中不安,原来只有五分胜算罢了。
她立在门外抬头望去,这宅子远不如大梁沈家的府邸大,但安邑本是普通城池,能在逃亡途中有一处所临时落脚已是不易。
滔天的火光烧融了安邑城屋檐的雪,露出原本青黑色的瓦当来,滴答滴答地往下淌着水。
小伶在门外踟蹰着,久久不敢叩门。
她浑身冷透了,就连手中的青龙剑也冻得几乎握不住,但玉环被她攥得暖暖的。
她想,她要用红丝线搓成一股细绳,把玉环牢牢穿起,藏于颈间贴身佩戴。
这辈子都不会摘下。
也不知到了什么时辰,外头杀声渐渐小了下去,瓦当也不再滴水,待到天光大亮,这才看清外头已是血流漂橹,在料峭的孟春中结成了一层殷红色的冰。
听闻院里渐渐有了人声,小伶愈发情怯起来。
她想起当年病重的父亲送她去大梁,外祖母闭门不肯相见,如今她比那时的境况还不如。
那时还有父亲,而今只有她自己。
“吱呀”一声宅门开了,有人探出脑袋来,那是沈府的家宰(即古代卿大夫家中的管家)赵伯,看来也跟着沈家女眷一起逃了过来。
家宰惊讶问道,“表小姐何时来的,怎么不进门?”
小伶垂下眉来,“赵伯,外祖母身子还好吗?”
家宰微微摇头,“老夫人年纪大了,这一路从大梁逃难到安邑,累出病来了,起不了身了。”
见她冻得脸色发白,家宰忙要引她进门,“外头凶险,表小姐快进来。”
小伶立在原地踟蹰,“赵伯先去禀告外祖母一声,若外祖母点头,我便进去侍奉。”
家宰微叹一声,只能先进了门通禀去了。不久便回来迎着小伶往里走,和蔼说道,“老夫人请表小姐进门。”
小伶迈过高高的门槛,在院中先看见了沈淑人,便是逃亡途中沈淑人依旧打扮得光华夺目。
一身的锦衣华服,环佩叮咚。
本是十分明艳的美人,目光却挑剔刻薄,上上下下打量了小伶一番,似笑非笑道,“哟,我当是谁,要饭的回来了。”
要饭的。
沈淑人只当她是要饭的,从来不肯给她什么好脸色。她垂下眸子,目光所及之处是自己满是尘土的破烂衣袍,不必想亦知自己此时定是蓬头垢面。
浑身上下唯一值钱的便是两手中的物什。
一样是云纹玉环。
一样是青龙宝剑。
任哪一样都价值千金。
小伶屈身福了一福,“表姐。”
沈淑人自然是识货的,此时溜达过来,盯着她手上的剑便要夺,“你拿的什么?”
小伶往后一躲,“杀人的剑。”
沈淑人秀眉蹙起,“可了不得,你都会杀人了。”
继而命道,“给我!”
小伶的东西,沈淑人是强拿强要惯了的,从前小伶年纪太小,不敢不给,如今却不肯了。
她将青龙宝剑紧紧握在手中,“这是我的。”
“你的?”沈淑人掩唇笑了起来,声音似泉水一般清脆动听,说出来的话却似尖刀一般句句扎人,“你一个要饭的,从哪儿偷来的?”

小说《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忽地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的喊,“啊!有刺客!杀人啦!啊——”
小清心头一跳,是槿娘的声音。
不过是瞬息之间,那下坠的身子登时一紧,竟又被裴孝廉拽回了手中,听那人暗骂了一声,“娘的!”
继而反过身来冲槿娘低喝道,“叫什么!”
槿娘提着宫灯,毫不退缩,“裴将军敢在兰台动刀?”
裴孝廉冷笑,“裴某干什么,还轮得着你来说道?你皮痒了?”
槿娘上前一步,她梗梗着头,“姚小清是公子要的人,裴将军要杀,公子可知道?”
裴孝廉的眉头皱成了深深的“川”字,一时犹疑起来,气焰便消了几分,“知道如何,不知道又怎样?”
槿娘瞪着眼,“公子要留,将军偏要杀,将军今夜动了手,只怕也活不过明日。”
“放屁!”
裴孝廉一把将小清抡在了地上,继而提刀黑着脸冲槿娘走去,“看来前几日不该留你,你敢告密,连你也杀!”
槿娘退后几步,又冲着青瓦楼高声尖叫起来,“啊!刺客杀人啦!抓刺客啦!”
眼见着远处乍然灯火通明,继而有人鸣起锣鼓往这边奔来,裴孝廉自知时机已过,便束手束脚起来,不敢再轻举妄动,只是粗声粗气地叱骂,“你娘的!”
槿娘又道,“这兰台谁不知道槿娘心里藏不住话,看见的,听见的,定要好好跟公子说道说道!”
裴孝廉气极,举刀便朝她挥来,“那便看你能不能活到去面见公子了!”
不多时周遭人声顿起,有寺人提着宫灯往这边赶来,高声喝问,“什么人在那里!”
槿娘又大叫起来,“啊!裴......”
不等槿娘说完,裴孝廉的大刀猛地顿住,一把捂住了她的嘴巴,“若敢在公子面前胡言,我定要了你的命!”
寺人们闻声立时朝水榭奔来,大声道,“敢来兰台行刺!快!抓住他!”
裴孝廉悻悻收刀,翻过阑干,一个猛子便扎下水去,“噗通”一声很快便不见了人影。
槿娘提着宫灯疾走几步,搀小清坐了起来,一张帕子给她掩住了鼻腔,“你不是很厉害吗?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眼皮都不眨一下的。怎么人家要杀你,你连句‘救命’都不会喊了?”
她的话还是那么多,“算你命大,要不是我跟来,你早死了!”
“你自己好好算算,你到底欠我多大的情!”
忽地秀眉一蹙,左右嗅来嗅去地闻了一番,问道,“你与公子饮酒了?”
小清没有说话,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声,那宫灯的光就在近前,她悲戚的神色无处躲藏。
不,哪里是饮酒呀,她似个容器一般被那人毫不留情地浇灌。
她别过脸躲开烛光,这一身的酒气,袍前尽湿,大概连槿娘也会觉得肮脏罢。
槿娘也是干干净净的,她的凝脂色长袍一尘不染。
小清自觉形秽,她本就生在乡野,刑克双亲,又不受亲友所喜,在魏营摸滚打爬三年,举止粗鄙,才十六岁掌心便生了一层茧子。
她比不得槿娘。
就连这兰台的寺人都干干净净的。
难怪总要被人嫌恶,嫌恶她的肮脏。
她是这兰台最肮脏低贱的人了。
但槿娘竟抱住了她,她一改往日的咋呼,柔声道,“我也不怪你,哭什么,别哭。”
小清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她想起堂前审讯那一回,她在冰天雪地里赤脚回去,也是槿娘悉心照料。
寺人奔了过来,抬起宫灯从阑干往下望去,见水面平静,早没了刺客的身影,便又分了几路,沿着湖边继续追去。
水榭静了下来,好一会儿没有什么话。
小清抬眸,此时长夜将尽,孤月皎皎,一片银辉倾泻而下,可怜春天过去了一大半,她仍旧不能还家。心里郁郁难过,忍不住轻声问道,“姐姐,那玉盘此时也照着魏国的大地吗?”
槿娘闻言抬头,须臾正色答她,“大概是罢。以后你回了魏国,可以给我写信,你告诉我魏国的月亮是不是也这般圆。”
小清盈盈含泪,“那我一定会给你写信。”
槿娘抬手擦去她眼角的泪,好一会儿过去将她抱在怀里,轻轻抚拍她单薄的脊背,叹道,“慢慢熬着,总会回家的。但先要活着,活着才能回家。”
槿娘身上是淡淡的乳香,她的怀抱很暖和,她的手拍打起来也很温柔。
小清心里一松,她还是那个槿娘。
刀子嘴豆腐心的槿娘。
是了,慢慢熬着,总会回家的。
此刻她的头脑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明,心里千回百转间只有一个念头——
离开这里。
离开楚言。
离开兰台。
离开燕国。
她要等待一个出逃的机会,这个机会一来,她便要回到魏国去。
日子那么长,总有这样的机会。
她躲在听雪台不出门,一日三餐吃得饱饱的,汤药一碗碗地全都喝个干净,没有武器,便将长簪打磨得又尖又细。
她几乎把什么都准备好了,可惜唯一欠佳的便是自己那不争气的身子。
曾经生龙活虎的人,如今疾奔几步都喘不过气来。
她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槿娘是知道的。
但槿娘只当做不知道,她说,“你不必防我,你走了,我才有前途。我巴不得你走,我比你还急。”
“你也不必担心我嘴巴大,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我心里有数。”
她还说,“我见识过你的本事和天分,只是要离开兰台,比登天还难。”
槿娘总是话多,但这些话小清都愿意听。
通敌送信没有使她们决裂,她们反而为了同一个目的愈发紧密地站在了一起。
仍旧盼着能求仁得仁。
槿娘还说,“可惜我在公子面前说不上话,不然我定想法子帮你拖住公子。”
小清劝慰她,也劝慰自己,“姐姐,我能等。”
已经到了最低谷,不会更糟了。日子那么长,她耐得住性子,也总会等来机缘。
她信自己。
人为刀俎,她不做鱼肉。
小清没有等太久,这个机会很快便来了。

小说《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狠话既然已经吐出了口,到底是把心里的怒气发了个七七八八。尤其想到既然到了兰台,以后机会多的是,也不再与些寺人置气。
约莫半个时辰过去,那寺人才回来,依旧没什么好脸色,只朝后翻了一眼,道了一声,“还不跟咱家走!”
寺人引她们穿过几重庭院,最后在听雪台安顿下来,房中已备好了两件一模一样的衣袍,皆是凝脂色曲裾深衣,袍缘与袖口露出一截黑底红花织锦。还有一模一样的绣花丝履,一模一样的金钿花,甚至还备好了兰汤。
槿娘见了这衣袍银钿欢喜得紧,她从前虽在易水别馆长大,也不是没见过好东西,但那些东西哪能与蓟城兰台的相提并论。
这可都是一等一的好料子,好丝履,好钿花,方才的不快一扫而光,她摸来摸去,简直爱不释手。
那寺人哂笑一声,“公子好洁,都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你们那些破烂衣裳都丢出去,别污了公子的眼。”
槿娘狗腿般连连应了,“是是是,都听内官大人的。”
那寺人拧着眉头,“没规矩,什么内官大人,咱家是这兰台的总管。”
槿娘忙轻扇了自己的嘴巴,“是是是,原来是郑总管大人,是奴有眼不识泰山,总管大人可千万要恕罪,奴原在易水时便听了总管大人的大名!”
见那郑寺人颇是得意,槿娘又腆着脸问,“如今兰台都是谁在侍奉公子?总管大人心好,提点提点我们姐妹,我们姐妹也好做个准备,将来必先好好孝敬大人。”
那郑寺人看槿娘到底是有几分姿色,亦有几分眼力,便低声笑道,“也罢,咱家便提点提点你。公子督军辛苦,今日回了兰台必是要命人侍奉的。你呀,只管做好准备。”
说完打量了两人一眼,便也转身走了。
槿娘一颗心几乎要跳出了嗓子眼,此时眉开眼笑地拉着小七道,“听见没有,总管大人要我做好准备!啧啧,我槿娘呀总算熬出头了!”
又道,“咱们公子将来可是要做君王的,你瞧,这可都是宫里出来的好东西,听说燕国最好的都在公子这里,即便是咱们做婢子的,穿得都比易水那些富贵人家的姬妾好。”
还兴奋地摊开衣袍在身上左右比量着,连连叹道,“哎呀,真好!公子若见了我穿这般好的袍子,还指不定惊艳成什么样子呢!”
还寻问起小七来,“你说是与不是?”
小七浅笑点头,“姐姐貌美,定然如此。”
“你呀,就是嘴甜!”槿娘嗔笑一声,“可惜如今是个病秧子,先前便比不得我,如今更不用说,离我是十万八千里了。”
继而眸光一闪,急忙忙脱下袍子便往兰汤钻去,还蹙起秀眉警告道,“公子今夜传召,必是我去才行,你可不要与我争。”
小七自然没有不应的。
但想起从前尚能从军,如今果真竟成了“病秧子”,病骨支离,日日七八顿的汤药饮着,连刀剑都拿不起了。
心里一时百转千回,酸涩莫名,几不可察地叹息一声,兀自解带宽衣,便进了兰汤。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蓄兰沐浴,去污避秽,是古已有之。
连赶了多日的路,早已是力困筋乏,疲累不堪,此时室内兰香充盈,水汽氤氲,泡在汤里不免舒展开来,旦一阖上眸子竟就睡了过去。
恍恍惚惚又是些兵荒马乱的梦。
梦见天地肃杀,雪重鼓寒。
梦见战马嘶鸣,刀断戟折。
梦见有人的玄鹤貂裘在风雪中翻飞,盘马,弯弓,火光中将她射在马下。
梦见被斩于天坑,梦见被拖在马下,梦见被人挑开了衣袍帛带。
一次次惊醒,一次次又卷进梦魇,依稀听见水声哗啦一响,她便从辕门重重地摔下,这才彻彻底底地清醒了过来。
槿娘已出水换好了衣袍,哼着歌谣又不知忙活什么去了。
小七再回想起方才的梦境,恍然又将这数月重过了一番,回过神来时已是一头冷汗。
槿娘还从门缝里探进个脑袋,问道,“才睡这么一会子,鬼叫什么?”
小七轻叹一声,待换好衣袍又梳洗妥当,槿娘也煎好药端了进来,一个人当镜而坐,自顾自打量着,美滋滋道,“真是人靠衣裳马靠鞍,兰台的衣裳真是称我。”
“先前在高阳公子命人打我,不过是没发现我的好处。以我这样的身段儿样貌,做兰台姬妾是迟早的事。”
那金钿花亦在她髻上比划了良久,插入左边,右边便显得空当。插入右边,左边便显得空当。左打量右打量,最后把小七的拿了去,还说什么,“等见完公子我再还你。”
“若公子当真要了我,那金钗玉饰的我还不都随你挑,是吧?”
小七自然也没有不应的。
她幼时家贫,没有金玉可簪。后来从军,更没有簪金戴玉的机会了。到如今习惯了素净,寻常不过一根木簪子或帛带便简简单单束了发。
槿娘在听雪台等得心尖儿痒痒,左等右等的就是不见有人来,小七便看着槿娘进进出出地来回踱着步子,看得她眼前发晕。
然而入了夜,来听雪台的郑寺人传召的却不是槿娘。
郑寺人笑眯眯道,“公子命姚姑娘茶室侍奉。”
槿娘一张跃跃欲试的脸顿时垮了下来,“总管大人没有叫错人?是姚姑娘,不是槿娘?”
郑寺人鼻头出气,似笑非笑起来,“怎么,公子的吩咐,咱家会叫错?”
继而转头笑道,“姚姑娘,请吧!”
小七望了槿娘一眼,她髻上一对金钿花垂下细细密密的流苏仍旧轻轻晃荡着,人怔怔地朝这边望着,却好一会儿没有回过神来。
小七便也随郑寺人出了门。
听那人道,“你是有福的,公子从不许女子近身,更不许人进茶室。”
小七不解,便问了一句,“这是为何?”
郑寺人得意笑道,“公子嫌女子污秽。”
小七一噎,便不再说话,这点她颇有体会。
初见许瞻时,陆九卿就已提醒过公子是有洁癖的。
初时小七是俘虏,蓬头垢面脏得没个人样儿,便以为许瞻只是嫌恶她罢了,如今看来,他的洁癖简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她虽不解人道,但总知男子必得娶妻生子才行。他若嫌弃女子污秽,那可是要孤独终老罢?
抑或,他好男风?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