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选全文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由大神作者“文盲写小说”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但杀读书人的代表衍圣公不行!崇祯淡淡一笑,反问道:“你不敢?”李若琏跪倒在地,“陛下,臣并非不敢,而是不能!臣可以不要名声,但陛下不能。一旦走漏风声,陛下圣明将严重受损,臣担不起这个责任。”“李若琏,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啊!”李若琏刚想继续解释,却听崇祯说道:“朕没有傻到招惹天下读书人的地步!朕是让你去衍圣公府杀人,不是杀你杀衍圣公。”......
主角:崇祯王承恩 更新:2024-06-17 22:1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选全文》,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由大神作者“文盲写小说”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但杀读书人的代表衍圣公不行!崇祯淡淡一笑,反问道:“你不敢?”李若琏跪倒在地,“陛下,臣并非不敢,而是不能!臣可以不要名声,但陛下不能。一旦走漏风声,陛下圣明将严重受损,臣担不起这个责任。”“李若琏,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啊!”李若琏刚想继续解释,却听崇祯说道:“朕没有傻到招惹天下读书人的地步!朕是让你去衍圣公府杀人,不是杀你杀衍圣公。”......
飞黄腾达就在今日,干了!
想清楚这些后,他大手一挥:“围了!”
五十多个军士很快将定国公府围了起来。
等远处的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赶来后,李左指挥他们将定国公府团团包围,随后撤回自己的手下,来到府门前伸手拍门。
勋贵们很忙,忙着收拾金银财宝准备跟随太子去往南京。
此一去山高路远,能不能返回京师犹未可知,他们要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带走。
等了一会,一个仆人打扮的中年人打开府门露出脑袋。
他看着眼前五十多个全副武装的军士愣了下,随后面色一寒,冷冷说道:“诸位什么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定国公府。”
“知道还敢造次?没事的话快快散去,我就不向国公大人禀告了!”
李左郑重其事的说道:“在下乃勇卫营千总李左,护送陛下返回皇宫时遇到刺客,根据线索发现刺客在这附近出现过,请打开府门让我等进去搜查一番。”
李左在京师任职多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他清楚的很。
首先,他只是根据破空声猜测刺客藏在定国公府内。
其次,就算亲眼看到刺客的位置他也不能把话说死。
陛下遇刺,按照规定他们有权搜查。
有多大的权利就办多大的事,只要不出格,天王老子来了也治不了他的罪。
中年仆人先是皱了下眉,等他看清李左胸前衣甲上画的虎头后才意识到这些人是皇帝的禁军:勇卫营。
他收起之前傲慢的态度,但面色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诸位稍等,待我请示定国公后再来回复。”
说完后他就要关门谢客。
李左上前一步用脚抵住了府门,“回复?”
李左冷笑一声,“陛下回宫途中遇刺,我等奉命追查刺客,刚才那些话是通知不是商量,闪开!”
他一把推开中年仆人,顺手将府门打开带着人冲了进去。
见有人敢闯国公府,四十多个人纷纷拿起武器围了过来。有人用刀剑,有的拿弓弩,甚至有人拿着火铳对准了李左。
这些都是定国公府上养着的家丁,个个身强体壮,平时没少训练。
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勇卫营的人丝毫没有畏惧,他们围在一起组成小型的阵列。最外层的人拿着盾牌,中间步兵手持刀枪一致对外,最里面弓弩兵和火器兵架起武器蓄势待发。
“这是定国公府,你敢造次?”中年仆人面色寒冷,语气逼人。
李左估算双方人数后冷冷说道:“大明律有制,凡民间私有人马甲、傍牌、火筒、火炮、旗纛、号带之类应禁军器者,如果私自持有,一件杖八十,每一件加一等。私自制造并私自持有则罪再加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非全成者并勿论,许令纳官。”
李左没骗人。
明朝对铠甲火器管控极其严格,至于刀剑则没有太多要求,只要数量不过分就不会管。
虽然后来对火器的管控已经名存实亡,但在法理上李左占了上风。
中年仆人看着勇卫营身上鲜明的盔甲,手中精良的武器,感受着他们身上散发出腾腾的杀气后,脸色骤然变了。
他微笑着朝家丁摆手示意他们退下,然后缓步走到李左面前低声说道:“李千总,我只是国公府上一个看门的,有些事真做不了主。如果千总执意要查我也不拦着,只是丑话说在前面,后果自负。”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一件件火器从不远处的兵器局和内府的兵仗局送来,戊字库的人检查没问题后,入库造册登记。
火器以火绳枪和火铳为主,剩下的是配套的铅丸和火药。
在范景文的指挥下,工部的匠人们将一件件火器从仓库中搬运出,交到锦衣卫手中。
再由锦衣卫或搬,或推到崇祯面前一字排开。
为了皇帝的安全,锦衣卫不能让这些匠人在皇帝面前触碰火器,一旦发生发生意外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等搬的差不多了,范景文开始介绍。
“陛下,这是红夷大炮!”
“陛下,这是佛朗机炮,佛朗机铳......。”
崇祯边听边看,对明军的火器有个大概了解。
首先是红夷大炮,它属于舶来品,根据葡萄牙的舰炮改进而来。后期学者研究表明,这种改进型的铜铁复合炮是十七世纪最好的火炮之一。
崇祯看着硕大的铜铁复合炮,心中稍稍安定些许。有这家伙在,守城才有底气。
缺点也很明显:贵+重。
若是用高强度的钢制作火炮,成本和重量会降低,性能反而会增加。
“京师有多少红夷大炮?”
“回陛下,有二十四门红夷大炮!”
“制造一门火炮需多长时间?”
“需半月左右。”
来不及了,就算来得及崇祯也没有改造火炮的计划。
他是文科生,在这个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朝代造不出钢炮。
明朝能炼钢,但炼不出能造火炮的钢。
无论天工开物里的炒铁炉,还是坩埚炼钢法炼出来的钢铁都无法制作火炮。
杂质太多导致钢铁太脆,很容易炸膛。
杂质多的原因不是技术不行,是煤炭中硫磷含量高导致的。
此时的西方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可是随着西方基础工业的发展,他们找到了煤炭脱硫脱磷的方法。
自那时起,中国冶炼技术和火炮技术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
“这是手铳,鸟铳(火绳枪),三眼手铳.....”范景文继续介绍。
“等等!”崇祯指着其中一件火器问道:“你说这是自生火铳?”
“是陛下,此铳由毕懋康在崇祯八年制作而成,不用明火就能引燃火药射出弹丸,工部小批量生产后存放至今。”
崇祯拿起自生火铳仔细观察。
自生火铳的结构与其他火器相比略显复杂,原来点火的位置被一块金属板,有弹性的金属拨片和火石占据。
由于年久失修,金属拨片早已锈迹斑斑没了弹性。
这特么不就是燧发枪嘛?
有了这东西,远了不说,最起码可以统治世界两百年!
他把自生火铳扔到范景文手中,问道:“为何没有大批量生产?”
“回陛下,臣刚到工部任职时也发现了此枪的特殊之处。臣当时想批量制作,经过焦勖演示后才发现此枪的缺点。首先火石昂贵,工部每年拨付的款项本就不足,没有多余的钱采买火石。”
“且此铳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如火石易掉,无法点火,火石碎裂,弹片断裂等。于是时任工部尚书的张凤翔将此铳收于库中,不曾启用。”
“原来如此。”崇祯点头的同时也放下了心。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棘手主要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所以改造起来反而不麻烦。
假以时日,改造归来的燧发枪肯定能让大明军队横扫欧亚,扬名世界。
“除了火炮,其他的火器依次测试。”崇祯吩咐范景文。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当然怕!
但是。
大明以孝治国,只要周奎没有做出谋逆之事,崇祯就不能把他送进诏狱。
因为周奎是崇祯的岳父,周皇后的父亲。
为父者,没有错,错也是对。
可以罚,不可以惩。
如果他真的以贪墨之名将周奎押进诏狱,此举将威胁国本。
崇祯早就料到周奎会死鸭子嘴硬,他微笑着说道:“既然国丈说这些钱财都是皇家赏赐,那么朕就不客气了。现皇家有难,正是用钱之际,朕以天子之名将这些赏赐暂且收回,等朝廷富裕了加倍奉还。”
周奎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被崇祯的脑回路震得头脑发木,浑身发凉。
“这...这...陛下乃大明天子,岂...岂能出尔反尔?况且赏赐如同泼出去的水,岂有收回的道理?”
“朕就是道理!”崇祯懒得和这厮费口舌,“王承恩,还不速速将这些马车牵进皇城?”
“臣...遵旨。”王承恩吩咐午门附近的锦衣卫,厂卫将马车赶进皇城。
“陛下...陛下...”周奎仿佛没了力气,瘫坐在地上陛下陛下的喊个不停。
他不甘心自己一辈子的继续被崇祯抢走,又不敢做出僭越之举,只能瘫在地上不停地哭喊。
见周奎愈发得寸进尺,崇祯脸色有些厌烦。如果不是周皇后的面子和以孝治国的根本,他恨不得直接将他砍了。
他走上前伏在周奎耳边低语道:“国丈家产千千万,马车上最多装了八成吧?剩下的两半是不是藏在府上?要不朕让东厂去挖一挖,掘地三尺找不到就掘地四尺!”
周奎瞬间闭嘴,他用衣袖擦干眼泪,看着面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皇帝,心生恐惧!
他好像什么都知道.
不,他就是什么都知道!
“朕不是不敢杀你,东厂和锦衣卫有很多让你悄无声息死去的办法。朕很喜欢周皇后,你活着的意义是不让她伤心,仅此而已!”
“如果你继续放肆,休怪朕无情!”
黑暗之中,灯光之下,崇祯的脸色阴暗交错,变幻不定。那一刻他不是天子,不是君王,而是一头嗜血的猛兽。
周奎下意识的疯狂点头,不敢有半分造次。
有了周奎带头,其余勋贵纷纷放弃抵抗。
就算有抵抗的想法也无能为力了。
京师三大营都在这里,他们的上司京营总督是崇祯的人。
五城兵马司和巡捕营也在这里,兵部尚书也是崇祯的人。
锦衣卫和东厂更不必说了,唯皇命是从。
一众勋贵脸色僵硬着离开午门,身影消失在京师的黑夜之中。
内阁首辅李邦华问道:“陛下,太子既已离开,在皇城外驻守的三大营士兵是不是可以撤走了?”
“拖欠的军饷都发了?”崇祯没回答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
“尚未发放完毕。臣让户部先将锦衣卫和东厂的饷银补齐,随后才与兵部交接军饷。”
勇卫营,锦衣卫和东厂的饷银由户部直接发放。三大营,五城兵马司的饷银先由户部转到兵部,再由兵部统一发放。
“嗯,”崇祯点点头,没有反对。作为皇帝的亲军,他们有这个资格和权利。
“既然朝廷有银子,三大营,五城兵马司的饷银就没必要拖欠。户部和兵部的人都在,现在就发。”
“在这?”李邦华有些意外。
“对,现场发!”
“臣...这就安排。”李邦华只是觉得事发突然,并没有太多疑虑。
毕竟朝廷拖欠饷银的时间太长了,陛下着急也在情理之中。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