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徐大民徐二龙的现代都市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文章精选阅读》,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穿越重生,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这是“发飙的芭蕉”写的,人物徐大民徐二龙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底钻出来。这一进一出,脸上手上蹭了不少油污。一群小屁孩子笑了起来。徐大民心想,徐二龙肯定、一定不会,他平时也没上哪儿去,怎么可能会修汽车?自己还在县城读书,都不会修汽车,徐二龙更不可能修汽车。如此一想,徐大民彻底的稳下心,对徐二龙道:“二龙,你不会修也没关系,这东西,特别复杂,需要专业的师傅,没有十年八年的经验,是修不......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文章精选阅读》精彩片段
他看着徐二龙上前,爬上车头,探了一下,然后,跳下来。
徐大民心中松一口气,呵,这家伙,根本就不会嘛,还装模作样,吓我一跳。
哪料得,徐二龙居然腰身一缩,又钻到车轮底下。
徐大民才松了的那一口气,又提上来。
“你不会就一边去,别在这儿丢人现眼。”徐老太骂。
然后,又见得徐二龙从车底钻出来。
这一进一出,脸上手上蹭了不少油污。
一群小屁孩子笑了起来。
徐大民心想,徐二龙肯定、一定不会,他平时也没上哪儿去,怎么可能会修汽车?
自己还在县城读书,都不会修汽车,徐二龙更不可能修汽车。
如此一想,徐大民彻底的稳下心,对徐二龙道:“二龙,你不会修也没关系,这东西,特别复杂,需要专业的师傅,没有十年八年的经验,是修不好的。”
这一句话,表面上,看着是在安慰徐二龙。
实际内涵徐二龙修不好。
也是无形中给自己洗白,这需要很专业的师傅十年八年的经验,自己不会,也正常。
徐二龙看他一眼,眼带嘲弄:“谁说我修不好了?”
徐老太听得不服气,骂他道:“你这像个窜天猴一样,爬上爬下,像会修的?”
这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熊亚伟瞧出一点门道。
他再度冲着徐二龙拱手:“兄弟,麻烦你帮个忙,我也想赶时间。”
说罢,又想撒支烟给徐二龙。
徐二龙接过烟,随手别在耳后。
徐老太说:“这个师傅,我跟你讲,我从小看着他长大,他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他要屙什么屎,你别被他唬了,他根本就不会修,就是想骗你的烟抽……”
话音未落,就见得徐二龙探头钻进前车盖下,东拧西拧,拆了一个什么零件下来。
“拿一分钱给我。”徐二龙向熊亚伟伸手。
熊亚伟掏钱包,掏出十元大团结,递到他手上。
“说了,要一分。”徐二龙道。
“哥,我这儿有一分。”徐小玲从口袋中,掏出一分钱递上。
就见得徐二龙拿着这一分,不知道对着什么擦了擦。
徐大民险些失笑,这他妈的算什么修车?
这擦机器,会拿一分钱去擦?
徐二龙哪会想到众人想法。
他示意熊亚伟:“你再去发动一下看看。”
“好。”熊亚伟上车,拧着钥匙。
刚才一直没反应的车,点着了。
“行了。”
“行了。”
徐二龙从车头跳下来,还体心的帮着盖上前车盖。
这是修好了?徐大民不可置信。
他冲着熊亚伟道:“这不可能,怎么这么简单的修好了?”
他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徐二龙,明明徐二龙没做什么啊,就是拿一分钱,把某个零件擦了擦。
换他上,他也会擦啊。
熊亚伟笑:“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不是,同志,你得多检查一下,根本就没修好。”
“对,你得试试。”
熊亚伟上车,试着把车往前缓慢的开出一程,确实没问题。
“兄弟,果真修好了,没问题,多谢你。”熊亚伟停下车,跟徐二龙郑重道谢。
他从口袋中,数了五张大团结,递到徐二龙的手上:“兄弟,我说话算话,这五张大团结,你拿着。”
徐二龙坦然收下这五十块钱。
凭什么不要?
上辈子的交情,是上辈子的。
这一辈,熊亚伟都在开车跑长途运输,而自己,还在卖黄鳝、卖凉水,一分两分的挣着辛苦钱。
自己这也是凭技术搞收入,明正言顺。
围观的村民,羡慕得眼红。
妈的,这徐二龙什么狗屎运气,就这么几下,就挣了五十块钱?
“兄弟手艺不错,是在哪家修车厂 上班?以后,车有问题,我开来你修。”熊亚伟说着客套话。
徐二龙摆手:“哪里,我哪会修什么车啊,胡乱折腾的。”
围观的村民,也是如此想,徐二龙什么时候会修车啊?
大家一个村子,看着他长大,连他早饭吃了什么,都一清二楚。
“以前生产队有拖拉机来,农技员修车的时候,我在一边看了几眼。”徐二龙谦虚,算是给自己会修车,找个合适的理由。
村民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看不出,徐二龙这么聪明,别人修拖拉机,他看了几眼,就学会了。”有人夸。
黄正农暗自惭愧,这证明,徐二龙比自己强啊。
自己可是专门培训过的,也只会修拖拉机的简单毛病。
可徐二龙举一翻三,看别人修拖拉机,就会修汽车了。
“二龙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我就看出,他一定有出息。”有老人夸夸其谈。
“你吹牛皮吧?这就看出来了?不是说,他们家,徐大民最聪明吗?”
“这一看就会,还不够聪明?当初扫盲班,让你认个字,反复念叨,一日就是一天,一天就是一日,你都记不住。”老大爷揭着他的老底。
大家哄笑。
笑声中,大家目光在徐大民和徐二龙之间反复打量。
不是说,徐大民是他们徐家最聪明的一个吗?
可这会儿看来,这大学生,好像,也不如徐二龙吧。
如果当初读书的机会给徐二龙,恐怕徐二龙一样能考个大学。
徐大民脸上难看。
他考上大学,这阵子,在全村最风光的,上哪儿,都是昂首挺胸,可现在,却感觉像是被人扒了底裤一样难堪。
都怪奶和小弟,为什么,今天晚上要把自己拉到这儿来?
自己好好呆在家里纳凉不好?
这不是当众证明,自己不如徐二龙。
徐二龙跟熊亚伟挥手,趁熊亚伟上路前,徐二龙叮嘱:
“兄弟,我这只是暂时帮你解决了问题,临时应应急,你得把车开到县里的修车厂,好好检查一下。”
“对了,再提醒一下,你开长途,拿命挣钱,可有一句话,我还是郑重提醒你。”
“钱财身外物,钱是挣不完的,有时候,该舍就得舍,不要太过执着。”
上辈子的熊亚伟,因为忙着在外面挣钱,结果家里后院失火。
二十年啊,人生整整二十年,不比现在玩命挣钱重要?
“我得买一辆自行车,永久的,全村第一辆。”
“我啊,只想有钱了,就去把冬梅给娶了。”
杨利民想着他的相亲对象,笑得乐不可支。
可是,真要送到城里去卖的时候,杨利民发愁了。
这么多,难道靠他们三人挑着去吗?
家里一共两千多斤黄鳝呢。
“去借个板车,生产队里大家要用车,都是找蒋军借。徐二龙同样是找他们家借板车。”杨利民说。
“可我们才跟蒋军打了架……”杨三犹豫:“只怕他不肯借吧?”
“可除了蒋军家有板车,别人家没有。”
“镇上萝卜儿家有,他家一直靠拉板车的。”
“可现在,萝卜儿明显跟徐二龙一伙。”杨四说:“在镇上还帮着收黄鳝。”
“早知道,我就不跟蒋军打架了。”杨利民颇为后悔。
后悔的,不是打了蒋军,只是后悔,一时半会找不着板车用。
杨四梗着脖子道:“凭什么不打架?他先动手打人的。他哪来的脸要找我们要钱?”
现在争论谁先动的手,有什么意思呢?
杨利民看着杨三:“老三,你去跟蒋军说说,徐二龙给他五块钱,帮着拉货送东西,我们现在同样给他五块钱,看他同意不。”
杨三看着面前这么多的货,必须得用板车,才能拉出去。
“行,我去跟他说说。”杨三硬着头皮答应这事。
蒋军这两天呆在家里,老老实实的搓着苞谷棒子。
四脚条凳侧倒在地,往凳腿上套上一只纹路明显的解放鞋,再把苞谷棒子往鞋底上面一搓,一颗颗饱满结实的苞谷粒,唰唰掉下来。
蒋军面前,堆着小山般高的苞谷粒,远远望去,象金色的沙丘。
“蒋军。”杨三笑嘻嘻的招呼他,当昨天打架的事情不存在。
蒋军弯着腰,使劲搓着苞谷棒子,当没听见杨三的喊声。
杨三主动递了一支烟给蒋军:“还在跟我生气?你还是不是男人啊?打个架而已,不可能你就记恨上了吧?”
蒋军冷笑:“挨打的不是你,你当然不计较。”
“行行,你打我两拳,这事,咱们扯平?”杨三主动下着矮桩。
蒋军不说话,只是使劲搓苞谷。
杨三在他身边蹲下,苦口婆心劝说道:“哎呀,大家都是男人,就别这么婆妈的。不就是为了两块钱嘛。你明天,帮我们拉板车去县城,我们给你五块钱。”
蒋军心中冷笑。
这他妈的,把他打了,现在有事来找着他,居然只给五块钱?
这是象当朋友的吗?
亏得他全心全意把他们当朋友,可人家,根本把他当冤大头。
“行不行,你说句话。”杨三问。
“行。”蒋军黑着脸,点点头。
杨三又道:“你可说话算话啊,可别象放徐二龙鸽子那样,放我们的鸽子。”
“不会。”蒋军说。
“不行,你发个誓,你要是放我们的鸽子,你全家,不得好死。”杨三强调。
蒋军怒目圆睑,这是逼他拿全家发誓?
最终,他还是点点头:“嗯,明天不会放你们鸽子,否则,全家不得好死。”
得到保证的杨三,解决了这桩大事,高高兴兴的回去。
蒋光文从地里回来,看着蒋军在套车,说明天给杨利民送货。
“你们才打了架,你身上的青淤还在,你就腆着脸去帮他?”蒋光文看着儿子,恨铁不成钢:“人家压根儿没把你当朋友,你还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
这口气,他这个当爹的,咽不下。
“总之,我已经答应了。”蒋军说。
蒋光文除了重重叹气,别无他法。
唉,儿子长大了,不听劝,只能想办法,快些给他讨个媳妇,让媳妇来管了。
“妈,你今天看看,村里有谁有大的篓子,买两个大的,好装东西。”温叶寻思着。
“好。”张金芳应着。
温叶挑着黄鳝,如往常那样,送到厂区,按数量缴了货。
揣着钱,温叶出来,直奔桃花河而去。
他们县城,是个地势极为特别的城市,整个县城,被一道大裂谷一劈两半,桃花河在这大裂谷中,形成几层落差,最后,汇入长江。
在这没有空调,风扇都极为稀少的年代,大家消暑纳凉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河里游泳。
桃花河因为在第一层落差的地方拦了堤坝,修了水电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游泳池,整个县城的人,几乎全在这儿游泳。
温叶在桃花河边转悠了半晌。
河里,密密麻麻泡满了人,像下饺子一样。
大人小孩子都往河里跳,不时有大长腿的美女,穿着泳装,结伴而过。
(有人质疑那年头男女不能游泳,贴张图打脸。希望大家不要拿无知来质疑这书的真实性)
说好的八十年代保守呢?
温叶巡视好全地,果然,现在河边没有卖凉水的。
他决定,就在河边卖凉水,再开辟一个赚钱的门道。
别瞧不起卖水这个小行道。
小小生意赚大钱。
这八十年代,曾经有过几句顺口溜。
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
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甚至连卖瓜子就能在七十年代赚成百万富翁。
这也侧面证明,一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哪怕只是赚的一分两分钱,但在强大的买方市场下,也能赚得一大桶的金。
来河边卖水,这也是昨天那几个河里游泳的小伙子,无形中给了他启发。
游泳,是一个极为消耗体力的体育活动,两小时运动下来,许多人都会又渴又饿。
这年头,没有矿泉水这样易携带的瓶装饮料,大多数人,出门都是自带军用水壶。
温叶看中的,就是在这儿游泳的人,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小青年居多。
这是对钱最不敏感的一群人。
在又饿又渴的情况下,他们会乐意花上两三分钱,买一杯水喝。
说干就干。
温叶转身跑回化工厂,找到了王伯林,要求借一副铁皮水桶。
“你借这水桶做啥?”王伯林好奇,但也没有为难,指了指角落的那一副铁皮水桶:“那个桶暂时没用,你拿去吧,只是,自己要洗一洗。”
“嗯,我就借几天。”温叶又塞给王伯林半包烟:“你需要的时候,我就给你送过来。”
挑着桶,温叶站到厂里的一处水龙头前,把桶里里外外清洗一番。
然后,他再去厂外面的供销社,买了一斤老荫茶。
这老荫茶,是当地的一种特色茶,严格来说,算不上茶叶,只能算一种树叶。
煮熟后,就变成红褐色,能消暑解渴,提神透气,久泡不馊,是广大群众常喝的茶。
温叶将这一斤老荫茶,丢进桶中,又挑着桶,来到化工厂的锅炉房前。
国营大厂就是好,锅炉房的开水,随便打,大锅炉嘟嘟冒着热气。
温叶给锅炉房的师傅递了一支烟后,心安理得的站在一边,拧着水笼头,往水桶中灌开水。
一支烟的功夫,他跟锅炉房的师傅聊熟了,那两桶开水,也灌满了。
温叶挑着水桶,跟锅炉房的师傅打个招呼:“王哥,我先走了。”
“好嘞,明天再来。”王师傅热情的回应。
反正他烧锅炉,这开水,谁来打,不是打?
温叶挑着水桶,晃晃悠悠的往着桃花河走,在经过供销社的时候,他折进去,又买了几个玻璃杯子。
一路走走停停,把水挑到河边,那桶子水,也凉了下来。
找了一块硬木板,支楞在一个桶上,再摆上玻璃杯,一个简单的凉水摊,算是搭好。
再将桶里的老荫茶,往玻璃杯里一倒,琥珀色的茶水,清透澄亮。
温叶忙碌半天,自己也累了渴了,他端起杯子,咕嘟咕嘟,自己连着喝了两三杯,这才解了暑气。
“这是卖水?”有人路过,问了一句。
“对,老荫茶,又清热来又解渴,来一杯不?”温叶问。
“要钱?”
温叶笑了:“瞧你说的,这大热的天,我这是学雷锋,不要钱,可这打开水,总是花了钱,你开水钱得付我吧?这老荫茶也是花钱买的,这也得给钱吧。”
这一说,好像是个道理,在外面打一壶开水也得一分钱呢。
“那多少钱一杯?”
“三分钱一杯。”
对方道:“三分?这么贵?冰棍才四分钱一支。”
温叶笑道:“冰棍没这个解渴消暑。”
旁边另有两个穿着大裤衩的年轻人路过,听着是卖水,舔了舔干渴的嘴唇,二话不说,花了三分钱,买了一杯水喝。
这算是开了一个好头,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人过来买水喝。
事实证明,温叶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这个天然的游泳池,吸引了全县老老少少那么多人。
就算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想喝水,这也是一笔好买卖。
温叶一分两分的收着钱。
现在,他也不嫌这一分两分的寒碜。
除了那种有得天独厚优势的人,别的人,谁不是这么一步一步的过来?
前一世,他经历太多,坐过牢,擦过皮鞋,当过棒棒、修过汽车、开过叉车、卖过烧烤、开过网店……零零总总的,有过得意的高光时刻,也有落魄的灰暗时刻。
可这又怎么样,看成败,人生豪迈,不过就是从头再来。
看着天边染起晚霞,桃花河里游泳的人,渐渐少了一大半,温叶这两桶水,也卖光了。
他站起身,收了摊子,将几只玻璃水杯放进水桶中,挑着水桶回家了。
家里,张金芳、徐小玲按着他的交待,在家里收黄鳝。
只是,张金芳腼腆,不好意思在村里大张旗鼓的张扬,说要收黄鳝,所以,今天家里的黄鳝,其实就是喻平、金牙齿和黄小刚他们弄来的这些。
倒是那些小孩子,听黄小霞说,可以拿黄鳝换糖吃,一个个极为兴奋,光着小胳膊,在稻田里、河沟里捉着黄鳝,拿着去换糖吃。
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