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精品选集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精品选集

九剑本尊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这是“九剑本尊”写的,人物李盛李世民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李盛这话一出。噗!……房玄龄,杜如晦正在喝茶,一瞬间直接喷了。李二有些粗浅的军事才能?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公子,当今圣上武艺,只怕是古往今来帝王之中第一人,比秦皇汉武都要厉害,亲自领兵多年。”“这也叫粗浅武艺,那古往今来怕是也没几人懂兵事了!”两人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主角:李盛李世民   更新:2025-04-03 20: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盛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精品选集》,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这是“九剑本尊”写的,人物李盛李世民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李盛这话一出。噗!……房玄龄,杜如晦正在喝茶,一瞬间直接喷了。李二有些粗浅的军事才能?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公子,当今圣上武艺,只怕是古往今来帝王之中第一人,比秦皇汉武都要厉害,亲自领兵多年。”“这也叫粗浅武艺,那古往今来怕是也没几人懂兵事了!”两人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精品选集》精彩片段


“不过李二就不同,这人有些粗浅的军事才能,推行科举的成功率就大的多了。”

李盛这话一出。

噗!……

房玄龄,杜如晦正在喝茶,一瞬间直接喷了。

李二有些粗浅的军事才能?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公子,当今圣上武艺,只怕是古往今来帝王之中第一人,比秦皇汉武都要厉害,亲自领兵多年。”

“这也叫粗浅武艺,那古往今来怕是也没几人懂兵事了!”

两人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公子你就算才华横溢,也不能这么口嗨吧。

长孙皇后一捂嘴,人都快笑傻了。

这孩子,皮这一下皮的好!

她可不怕自己的孩子打打杀杀,相反她能成为一代明君的贤内助,三观比大多数妇女正的多了。

什么好男不当兵,在她这完全是歪理。

整个大唐的男子都成好男都不当兵了,那不成了突厥人的天下了?

相反,越是好男儿,越是爱好太平,你越要掌握武力,才不会被突厥这些野蛮下作之徒欺凌!

她巴不得李盛比李二厉害一万倍。

李二感觉……怪!

太特么怪了。

一方面,房玄龄杜如晦下意识的吐槽,让他十分开心。

看来自己这点战斗力还是很有排面的!

刚才所说的削藩计划,世家反扑……无形之中就会受到威慑。

想造反?你打得过陛下吗?

但他又十分不爽。

这熊孩子,你爹亲自带兵一辈子,都一路打成天子了,这战斗力你还觉得粗浅?

我看你这小子缺少教育!

李二不由黑了脸。

“孩子,当今陛下文治武功,文治倒也罢了,武功不算太弱吧?”

李盛摆了摆手。

“不不不,老李你们理解错了,我没说陛下的兵学不如天下英雄,你们不要想歪了。”

“那……那公子是什么意思?”

“这话不就是说陛下带兵不行吗?”

毕竟眼下突厥猖狂,谁打仗牛逼谁是英雄,都还指着李二带他们暴打突厥呢。

几双眼睛同时一眨不眨愣愣的看着李盛,隐约是有些怒意。

“我不是针对陛下,我是说……”

李二闭目摇了摇头,十分遗憾的说道,“天下所有将领,都是菜鸡。”

……

就这一句话,李二,房玄龄,杜如晦,乃至于最冷静的魏征。

一瞬间大脑全短路了。

……

“公子,话可以乱吃,饭可不能乱说啊!”

“全天下的将领都是……菜鸡?这话也太狂了吧?”

“公子,慎言……”

“公子,您怕是没见过几个突厥人吧,居然说出这话,岂不……”

一时间所有人都感觉难以置信。

李盛有点无奈,意识到自己这话有点夸张了,你说别人不行,那是暗示自己很厉害,这有吹牛逼之嫌了。

关键他还真没想吹牛逼,就是字面意思。

古代的名将,在战争的很多方面始终是太原始了,不精致没细节。

战争这事就是这样,带兵能力的更新也是军备竞赛的一部分啊。

不过这个理论,三言两语也说不清。

李盛只得卖个关子,以后有机会再说。

“这个事,这么一会说不了太多。战争存在大量的细节,也是将领真正要研究的东西。”

“细节的变化,不能直接改变力量对比,但却可以大幅改变态势对比。”

“现在时候不早了,你们一定要问的话,我也可以给你们一二三四五六整一本纲要出来。总之,你们自己看看史书也能明白,行军打仗这件事,是越来越复杂的,因为需要掌握的细节越来越多的被发现了。”


从历史记载来看,李渊过世的时候,李世民抱着李渊的遗体,脸埋在父亲的胸口哭成白痴。

说他不念父子亲情,那绝对是扯淡。

但就算这样,李世民还是不愿,更不能放李渊出来。

不然鬼知道这帮世家门阀会借机生什么事?

这也是他对那把宝剑,感情特殊的原因。

去见李盛之前。

他只听长孙皇后说那疑似是自己遗落的孩子。

李二虽然激动,不过当时面都没见过,自然也没想什么改立李盛为储的事情。

别说李盛主动提出,

其实李二心里一开始,给李盛的定位还真就是富贵平安的闲王。

在长安城里过点舒心的日子,多读读书,养育好下一代就很好了。

谁知李盛这小子,简直不是池中之物。

看政局那眼光,比自己都清晰……

当然这是后来的事情。

总之当时去见李盛之前。

李二就想着,

这一群阴阳人送的阴阳礼物。

宝剑品质再好,对自己来说也就是个玩具。

什么天子之器,你们真拿我李家人当天子看?

父亲老了没锐气就算了。

李建成李元吉两个哥哥,真是没骨气到一定境界了,被世家送来的一点珠宝美女引诱,就跟这些人沆瀣一气,还想对自己下黑手。

所以他决定,把这宝剑送给素未谋面的孩子当玩具,而不是作为一种信物交给太子李承乾。

意思就是。

你们肚子里打的什么算盘,李哥我心里门清!

当然。

李二还有另外一层想法。

这孩子是猎户对吧,给他一把剑,让他去军中,跟秦、尉迟等几位将军修炼武艺。

将来做个铁骨铮铮的战士,也好打这帮阴阳人的脸!

其实李二也无奈,这些世家门阀根基深厚,在清河、太原之类的地方都是超级大姓。

自己真要动他们,他们随时能拉出数万乃至十万以上的私兵!

有影响力就有暴力,暴力才是这些世家的真正根基!

要是发兵去打,没有压倒性的武力,那不知又得打到什么时候。

自己还真奈何不了他们,总不能让天下再乱一次吧?

头大,当好人就是这么难。

然而……

李二万万没想到的是。

这宝剑……居然被盛儿的一把猎刀,一斩而断了?!

……

李二起初只是惊讶。

毕竟是世家搜罗来的宝物,这剑怎么说也是上乘品质。

当时他就猜测……莫非这是清河崔氏故意送雕琢精美的劣剑,给自己上眼药?

但听盛儿对冶铁之术颇有研究,似乎这剑……

不说太烂吧,至少不至于比寻常刀剑更差。

所以回到宫内,四下无人只有杜如晦和李君羡,李二立刻叫了个侍卫到甘露殿。

“刀给我。”

“陛下?”

见李二找侍卫要刀,李君羡顿时紧张。

没办法,他也是年轻,伴君如伴虎,皇帝本就是军旅强人出身,突然问侍卫要刀……哪能不怕。

杜如晦也是一脸懵。

他虽然不怕但也奇怪陛下这是……玩的哪出?

李二挥了挥手,笑着道,“你们莫要紧张。你且把刀给我用用便是。”

侍卫都是参与过玄武门的核心死士,既然李二问了,也不疑有他,直接上缴。

李二接过军刀,伸出手指弹了弹。

当!

李二一直弓马娴熟,力气不小,厚重的军刀发出一声清脆的铮鸣。

“这刀应该不错了……克明,这刀是工部督造的么?”

“回陛下,宿卫使用的刀,都是工部特意搜罗最好的铁匠打制的,品质在天下都属一流。”

杜如晦老实答道。

但他还是不明白李二要干嘛。

接着,李二取出一个木盒。

这木盒杜如晦、李君羡都有些眼熟。

正是白天,李二送去给殿下的宝剑!

杜如晦霎时明白了。

陛下是要试剑!

随后,果然。

李二从木盒中取出宝剑。

接着粗壮有力的双臂缓缓展开,蓄力。

……

杜如晦、李君羡都紧张起来。

虽然知道陛下要试刀剑,但还是怕李二伤到自己。

毕竟这伤寒好了才没几天呢,再说肩膀上伤口可比又裂开了。

此时,长孙皇后也来到了甘露殿。

一看李二两手,一手一把危险物品,当即惊呼一声,急忙走了过来。

“陛下这是在做什么?快把这放下啊!”

李二微微一笑。

好久没摸过刀剑了……说不定还不如盛儿刀法厉害呢。

好在李二体质不错。

脸上微微露出吃力之色,但接着……

双臂猛地一绞,威势不减当年。

当!

一声仿佛撞钟一般的金属悲鸣,在甘露殿中回荡起来!

杜如晦,李君羡,还有长孙皇后,同时下意识得闭上了眼。

陛下不愧是打仗最厉害的皇帝,没有之一……

心中感慨,三人对刀剑本身反倒没什么关注。

可是,

睁眼的瞬间。

长孙皇后只是不悦,叫李二快把这危险之物放下。

殿堂下的杜如晦和李君羡,则是看呆了。

短剑丝毫无损。

但定制的军刀却被切出了将近两寸的缺口。

这?

这宝剑……可是断的啊。

被猎刀斩断的宝剑!

但……这把断剑,居然也能把这么好的刀切成这样??

不仅仅是杜如晦,李君羡。

李二也是满眼惊疑。

“你们过来看。”

“陛下。”

“陛下。”

“这宝剑还真是宝剑,剑我用的不多,但军刀我可是见惯了。”

“这刀分明是好刀,但这断剑却能削出切口。”

李二认真看着杜如晦的双眼。

“克明,你说这意味着什么?”

“这……”

“这岂不是说,殿下定制的猎刀……”

杜如晦双眼睁大,猛地想起一件事。

“陛下,殿下给的打铁之法呢?可别弄丢了!”

这一瞬间,杜如晦是如此的紧张,以至于他第一次用这种叮嘱的语气和李世民说话。

李二哈哈一笑,从怀中抽出一本册子来。

“克明你这就说笑了。我李世民就算把自己弄丢了,也不可能弄丢这件宝贝啊!”

那本薄薄的册子,赫然正是李盛交给李二的手稿!

杜如晦松了口气,心中百感交集。

“这真是军国之器。殿下这次,可是为陛下立了一大功啊。”

“不错!”

李二哈哈大笑,“有了这锻铁之法,我玄甲军每一位儿郎,都能用上最好的兵刃甲胄。届时……”

“我看这突厥也好,世家也罢,谁还敢兴风作浪!”


不仅仅是李二。

一旁的长孙皇后也皱眉,杜如晦和李君羡,更是懵懵的看着李盛。

长孙皇后别的不管也不在乎。

她就怕这些年孩子吃的不好!

所以皱眉。

跟着李二行军,野猪肉她当然也吃过的,知道那不是什么好货。

不过李盛这么说。

长孙皇后也想知道的详细一些。

杜如晦更是心中一动,这山猪肉的口味能与羊肉媲美,这就算了,居然还能像养鸡一般养殖?

一时间几双眼睛都盯着李盛。

“当然可以养殖了。”

“人类是万物灵长,别说是品种不错的山猪……就算狮子老虎又有什么不能养殖的。”

“不过老李你可有所不知了,山猪为什么难吃?”

李盛忽然笑眯眯的问道。

“山猪本非适合入口之物……古时农耕不兴,或有人食之,但后世渐渐少了。”

“不是这样的。山猪不适合入口,是因为山猪的运动量太大!”

“哦?”

李二等人双眼皆是一亮,李盛这个观点非常新颖,而且一听就知道是仔细考量过的真知灼见!

“山猪在山中整日活动,老李你想,要是人经常在外奔波,那体内的骨肉就必然健壮。我看老李你……想来也是军旅出身吧,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是。”

李二心中一紧。

杜如晦更是微微震惊。

这殿下眼光厉害啊!

不过还好,殿下应该猜不到这是当今陛下来了。

李盛接着说道,“而骨肉健壮,也就意味着坚硬强韧,并且少赘肉,没有多少油脂。”

“没有油脂润滑,结实坚硬如石头,外加常年出汗,汗腺发达,那口味能好吃么。”

“但圈养起来……可不就没这些坏处了么。”

众人明白了。

心系民生的李二和杜如晦对视一眼,同时微微的点了点头。

这个法子可以推广到民间!

绝对是利民之术啊!

不过……杜如晦忽然咦了一声。

“呃……”

“怎么了,老杜?”

李二好奇的看向杜如晦,这位可是他的肱骨之臣,属于心腹。

一般有什么问题,都不会瞒着自己。

杜如晦想了想,说道,“我似乎想起来了,之前似乎听说过,长安曾有一家酒楼也畜养过山猪,数目还不少。但是……”

“哦?”

李二皱眉,看着杜如晦的神情,似乎有什么隐情。

莫非这饲养山猪,还有隐患吗?

长孙皇后也是微微紧张起来,别的都好说,孩子可别吃出事啊。

只有李盛微微一笑。

他猜到了杜如晦要说什么。

……

“其实是这酒楼,起初也曾用山猪肉做了几道菜来,招待一位崔氏的大人物。”

“一场宴席过后宾主尽欢,因为菜肴极为精妙,还题诗一首。”

“但是……”

“后来这酒楼又继续畜养山猪,却发生了瘟疫!”

“所养的山猪,尽数死亡。”

“酒楼的东家不甘失败,多次尝试,结果每次都是一样,久而久之也就作罢了。”

杜如晦说完轻轻叹息了一声。

现在是什么年月,战乱也就刚刚消停而已。

百姓堪堪有个能安心种地的环境,也是到了想想怎么改善生活的问题。

可是现在呢,突厥屡屡犯境。

要养兵守土,百姓哪还有多余的粮食养羊?养一头羊的耗费的粮食得两三头猪。

但是养猪谈何容易,动辄瘟疫病死。

一头猪病死,若是那酒楼还能承受,一般百姓损失了一头猪,那是一整年的收入就全没了。

这个想法很好,杜如晦不心动是假的。

但……

终究不可行啊!

李二自然明白杜如晦心中所想。

千言万语,一声长叹。

不过就在这时,

只见李盛微微一笑。

“养猪的确有病死风险,但那是因为方略不当。”

“若是方法得当,百姓亦可养猪补贴家计的!”

此话一出,李二、杜如晦顿时睁大了眼。

“哦?此话怎讲?!”

……

李二和杜如晦的激动,李盛自是看在眼里。

想这二人是商人来历,一听猪肉居然能养殖就这么激动,不由有些好笑。不过大家处的还挺开心,李盛也没兴趣藏着掖着,横竖不过是粗浅的养殖技术罢了!

于是便和二人说了一番。

“无论是养猪还是养鸡养鸭,亦或者是其他。”

“首先第一条,便是这圈栏之中,务须打扫干净,不可藏污纳垢!”

李盛这一句说完。

李二和杜如晦都是一怔。

他们还真……从未听说过,蓄养牲畜也要打扫的!

这观点倒是十分新鲜!

“第二,这牲畜的圈栏不可偷懒,让众多牲畜混居。必须分开隔离,如此才能避免出现一猪染病,整个猪栏一锅端的情况!”

“第三……”

“第四……”

李盛一番陈述,娓娓道来。

虽然只是养猪的小术,但……

事关国计民生,而且李盛说的极为精密富于逻辑,让李二和杜如晦听得简直如痴如醉。

相视一笑。

这可是改善百姓民生的好法子啊!

“最后呢,就是发现情况要尽快医治,这抗生素该用还是得用啊。”

……

李盛说完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倒也不觉得科普很累。

主要是现在他也习惯了随时给人家科普,

二来,这餐桌上嘛,反正总得聊点啥。

不过到他最后一句说出来,

原先听的满脸兴奋的李二,杜如晦,表情顿时僵住。

似乎听到了什么紧要之词。

齐齐看向了李盛。

“呃,公子,你方才可是说……给猪用何物?”

“抗生素是何物?”

李二懵逼,不过听起来这个东西很重要。

可以有效解决瘟疫问题。

但是杜如晦则是猛地想起了什么。

同时李君羡也是眉头一皱,长孙皇后也皱了皱眉。

抗生素。

这个词似乎在哪听过?

这不是……给陛下吃的灵丹吗???

这玩意能克伤寒,明显价值不菲,怎么可能给猪吃????

“等等,公子可是说……若是养的猪得了瘟疫,须用抗……青霉素来解?”

李盛点了点头。

“不错,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对于一切感染,全部有效。不仅仅是伤寒,还有大量的人畜瘟疫,都有奇效!”

杜如晦直接傻了。

前两天陛下用药,大家都知道那青霉素有神效。

你居然说用来养猪?

这是巴不得天下的农夫都亏死??……


“已经什么?哦……”李世民立刻明白丫鬟想说什么了,笑道,“已经炒到多少了?五十两一粒?还是一百两?”

“公子,已经到黄金百两了。”

“百两?黄金?……”

李世民神情一滞,摸着下巴思索起来。

青霉素土法制作不易,要二三十道工序,而且制备期间几天几夜不能休息,最后成功率还不高。

李世民敢卖二十两白银一粒,真不是敲谁的竹杠。

当然,也不是没想到这东西价格会被炒起来。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价格居然能炒到这种地步,百两黄金!

一两黄金是二十两银,这百两金也就是二千两。

一粒的价格比自己一瓶还高出一倍?

这?

“公子?”

“……嗯,我知道了。这真是……”

李世民感叹,“天下一太平,百姓都这么有钱了。”

“公子……奴婢所见,这药并无百姓购买,都是幽州王氏府上买去的。”

“什么意思?……啊,对啊。”

李世民也是一怔,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了。

王氏是隔壁幽州城里最大的世家,出自太原王氏。

这太原王氏又是什么人,是当世五姓七望之一!

“是这群人收购青霉素,于是这价格就……上去了,这就说得通了。”

李世民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是个什么情况,这个王氏不差钱,对于青霉素这种特效药自然是当成千年人参一类的东西收走当传家宝了……反正这个时期,本来就流行炼丹什么的。

不过李世民还是不由得感叹,这些鬼世家真是有钱的离谱。

只可惜炒成这样,百姓就不可能买得起,而这点花费对于王氏来说也不过是几顿饭的钱。

当然……要是有机会入朝,自己完全可以组织量产青霉素。

即便没有流水线把头孢做到几块钱的价格那么夸张,但这些世家定然会趁机炒作,引诱他们炒作一番然后把价格搞下去,大大的坑他们一波血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恰在此时。

前厅忽然传来棉儿的声音:“夫人?您来了?”

李世民一怔,这是有客人来了?

夫人?莫非……

好奇之中,李世民向客厅走去。

接着……就看到了熟悉的面孔,还真是老李的夫人,手中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八岁左右,瓷娃娃一般十分可爱。

“”

……

这老李的夫人,自然便是长孙皇后了。

这次也是耐不住思念,但作为皇后也不能轻易乱走动。

不过长孙皇后还是想到了一个不错的理由。

女儿长乐,年岁到了,蒙学学的不错,正好给她找一位高人做老师深造!

为女寻师这个理由显然就没问题,毕竟就算贵为皇后,尊师重教也没毛病不是。

再说了……盛儿的才华,可是李世民等几个大臣都叹服的!

这不,趁着这一日阳光不错,长孙皇后便带着女儿出来了。

……

和长孙皇后见礼过后,李世民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小女孩。

目光灵动,但却十分规矩,显然教养极好。

李世民总觉得这孩子的小脸……看起来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但却说不上是在哪里。

“夫人,这孩子……”

“这是家中小女,叫……乳名乐乐。乐乐,快给师父行礼!”

长乐盈盈起身,对着李世民恭恭敬敬行了一个拱手礼。

李世民顿时笑了,这孩子还很乖巧。

“夫人,这孩子是……”

说着抬起头,目光有些疑惑。

叫师父是什么情况?

“这是家中小女儿,蒙学学的不错,资质挺好的!”

“这不就想着,公子人称小太保,一身艺业文武双全。要是不嫌弃,就收这孩子做个弟子,如何?”

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重宝?是何物?”

李二一听皇后这么急,也有点认真了。

不过皇后不是去看盛儿了吗?乡下走一趟能找到什么重宝……再说什么宝物对国计民生也没用啊。

但还是离开了书案之后,来到了阶下,看向箩筐。

“便是此物?这些果子是……”

“这便是臣妾要呈与陛下的宝物了。此物名为土豆,陛下曾在……曾经吃过的,可还记得?”

长孙皇后这么一说。

李二也是愣了一下。

“好像是在哪里吃过,不过……”

“臣妾今日正为陛下呈上此宝,今日陛下可停止手中一切政务,待臣妾为陛下做上一餐夜宵,方知其中端的!”

“夜宵?皇后,你到底想说……”

“陛下稍安,不信任臣妾,岂不信任……嗯?这可是天降祥瑞!”

长孙皇后一语双关。

祥瑞两个字,一是指这箩筐里的物事,一是指盛儿。

说到此处,长孙皇后对李二促狭的一眨眼。

接着。

李二瞬间明白了,秒懂。

这东西是出自盛儿之手!

既然这样,李二也就不急了,“玄龄,那你也留下,便像在老朋友家里一般,在这里吃个便饭!”

李二这几个大臣都是一起政变过来的死党,吃个便饭这种事再正常不过。

房玄龄虽然有些腹诽,心说这陛下不会跟秦始皇一样迷上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了吧。

不过解决饥荒也不在这一会,等会吃饭的时候也能继续商讨,横竖长孙皇后也不是外人。

长孙皇后说完,直接抄起几个土豆抱着去御膳房。

锦绣丝袍蹭上泥土,满头热汗,但仍旧神采奕奕步履生风。

不一会。

皇后领着数名宫女,端着数个大盘子,来到甘露殿。

人还未到,

一股清香与浓香混合的气息,提前飘了过来。

“这是何物?”

“怎么如此香甜?”

“陛下,这就是臣妾要呈给陛下的礼物了。陛下且尝尝,此物口味如何?”

“好,让朕尝尝。玄龄,你也来!”

“是,陛下。”

李二和房玄龄两人都清晰的闻到了土豆泥的香气。

两种不同的香气混合,简直美妙的不可思议。

接着……

两人分别用木勺,舀起一勺尝了一口。

这一口下去,两人顿时双眼一亮。

“陛下,此物香甜绝美,妙极啊!”

“真是好东西……这口味如此细腻爽口,朕……朕自小出身大族,却从未享用过如此美妙之物。”

一口香滑甜软的土豆泥下去,

李二此刻只觉得整个人生都完整了。

但接着却不由叹息一声。

“观音婢,你有心了。可惜啊……”

李二想起了刚才奏折里的事。

不由得心情就低落了。

“这些昂贵稀有之物,也就是宫中才吃的上。天下不知多少百姓,辛劳一生也没机会尝上一口……”

摇了摇头,又是一声长叹。

房玄龄十分惊讶。自他束脩以来,各家大族的宴会上,什么美味没见过,但这么香甜独特之物,和李二一样,他也是头一次品尝。

不过……

和李二一样,房玄龄知道,大唐还有无数百姓饿着肚,子等着朝廷诸公想办法呢。

自己作为当朝大臣,吃的越好,越是一种讽刺。

李二都消沉起来了,他就更不敢说这玩意真是美味之类的了,谁有那个心情啊。

不过下一刻。

只见长孙皇后掩口一笑。

“陛下此话谬矣,大唐百姓再困苦,岂会连这东西都吃不上?”

这话音一落。

李二和房玄龄都是愣了一下。

什么意思?

这意思是说,百姓人人都吃的起这玩意?

李二瞬间觉出不对劲来。

“你们想哪去了,宰杀耕牛,我去哪找耕牛来杀?”
“这是村子里老陈家的牛,前些时日有突厥兵马路过受惊,撞死的。”
李二等人点点头,这才放心不少。
幽州在北境边关,的确是面对突厥人的第一线,百姓时常受些骚扰也是家常便饭了。
只见李二轻叹一声,
“这……老陈家少了一头耕牛,这日子如何过得?”
李盛忙着看厨房,心说这锅怎么还没调好,听到李二的话也没注意其中语气,随口道。
“日子还那样过呗……因为死了头牛,大伙可以名正言顺尝一回牛肉了,老陈就办了个全牛宴,请全村吃饭呢……这下水本来要扔,结果不就被我要来了么。”
李盛说完,
李二等人也是愣了一下。
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村子……地处幽州城北,时常受到突厥兵马骚扰,
连个名字都没有,实打实的小村子。
没有直接消失就不错了。
这百姓生活居然这么好?
这一个个家里都什么条件?
紧接着,所有人都看向了李盛。
是了。
麻蛋,村里有这么一尊活神仙,那日子能不好过么!
简直就是起飞了。
……
接着李盛又为众人介绍了一下其他几样。
鱼虾,都来自附近的河流。
这是北方,不流行吃水产,因为水资源比较匮乏,想吃也没条件。
但李盛表示给村民们支了个小花招,所以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天天吃上鱼。
“今天这条大青鱼都不是我打的,是管老周他们家买的,才五文钱一条很便宜的。不过五文也不少了,属于水产里的精品,口味绝对不差,你们一会尝尝就知……”
李盛话音未落,就发现众人再次呆呆看着自己。
这次李胜直接喷了,这一个个的确定不是人贩子?
怎么没事老盯着人看,有毛病是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