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杜如晦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集小说》,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杜如晦李世民,由大神作者“九剑本尊”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君羡,快些,立刻回长安!”“是,娘娘。不过您坐稳,这乡间道路有些颠簸……”“什么颠簸不颠簸的,给我快些赶路!我要立刻见到陛下!”“不用去后宫,直接到甘露殿!”李君羡人都快傻了,这娘娘今天什么情况哦。收了一筐不怎么好看的果子,还要到甘露殿见陛下。不过娘娘有命,他哪敢耽搁,自然是快马加鞭。......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集小说》精彩片段
一时间有些发愣,这是殿下给娘娘送土产了么,不过这东西看着不太好入口啊。
“将这箩筐搬到马车上去。”
“是,娘……夫人!”
“记住,严加保护。但有破损丢失,回去家法伺候!”
长孙皇后说着,神情无比严厉。
李君羡直接一个哆嗦,长孙皇后多好的脾气,今天居然这么严肃。
这一筐果子究竟是啥,要这么保护??
不过疑惑归疑惑,被吓了一跳的李君羡还是小心的搬起箩筐,走向外面的马车。
“公子,今日……今日有些倦乏了,可能是气血虚,就先回了!”
“夫人哪里话,身体不好当然要多休息。呃……这土豆,乐乐怕是不够吃啊,要不要再带些回去?”
“不必了,我这就离开。今日大礼,我和老李必定铭记于心,来日必有重谢!”
李盛哈哈笑了笑,“什么重谢不重谢的,能让我多看看乐乐,给乐乐做好吃的,比什么重谢都强!”
长孙皇后心潮澎湃,匆匆离开了。
这土豆,事关重大。
虽然想和儿子多聊聊,原计划她甚至准备亲手给孩儿做一顿饭菜的。
但……
土豆,土豆啊。
这可是亩产三千斤的土豆!
事关重大,她清楚的知道这事关整个大唐的气数,怎么敢耽误。
自然是立刻带走,回去见李二!
坐在马车上。
“君羡,快些,立刻回长安!”
“是,娘娘。不过您坐稳,这乡间道路有些颠簸……”
“什么颠簸不颠簸的,给我快些赶路!我要立刻见到陛下!”
“不用去后宫,直接到甘露殿!”
李君羡人都快傻了,这娘娘今天什么情况哦。
收了一筐不怎么好看的果子,还要到甘露殿见陛下。
不过娘娘有命,他哪敢耽搁,自然是快马加鞭。
很快……
……
到了皇城。
宫墙之内,一辆马车飞速疾驰。
有内侍见到这寻常民间用的马车,当即就要上前喝止,何人在皇城撒野。
但娘娘催的急,李君羡哪敢耽搁,自然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路直奔甘露殿!
此时的李二,正在伏案翻阅奏折,面前站着房玄龄,正与他商谈政事。
“去年岭南有洪涝,虽不严重,但产量最高的郡县损失颇多。好在赈济得当,只有三千多流民往长安而来……”
李世民正在奏折,读着读着就是一声长叹。
“怎么又有天灾……”
“难道真是天不佑我大唐,还是……我这个皇帝,就是遭天谴的皇帝……”
李二神情郁郁,整个人都十分消沉。
房玄龄也是肃容,面色有些灰暗疲惫,“陛下宽心,长安附近还有不少荒地,还是安置的下的。天下的粮食,产量就这么多,有丰歉也是无奈之事……”
便在这时,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道急切的呼唤。
“陛下!臣妾有要事禀告,十万火急!”
李二正与房玄龄说饥荒之事。
他登基上任以来,最担心的莫过于这回事。
此时长孙皇后忽然唤他,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出什么事情了吗。
按李二对长孙皇后的了解,这个女人一向是最懂他的,这个时间他肯定在跟心腹大臣讨论国事,没事不会来打扰啊。
不过毕竟是老婆来了,还是抬起头看向殿外。
接着……让李二懵逼的一幕来了。
长孙皇后满头是汗的跑进殿内,全无形象。
而更没形象的还是皇后身后跟着的李君羡,堂堂天子近臣宿卫之将,此刻抱着一个大箩筐,吭哧吭哧的也跑进了甘露殿。
“皇后,这是……”
“陛下,臣妾有重宝呈于陛下!”
“不过李二就不同,这人有些粗浅的军事才能,推行科举的成功率就大的多了。”
李盛这话一出。
噗!……
房玄龄,杜如晦正在喝茶,一瞬间直接喷了。
李二有些粗浅的军事才能?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公子,当今圣上武艺,只怕是古往今来帝王之中第一人,比秦皇汉武都要厉害,亲自领兵多年。”
“这也叫粗浅武艺,那古往今来怕是也没几人懂兵事了!”
两人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公子你就算才华横溢,也不能这么口嗨吧。
长孙皇后一捂嘴,人都快笑傻了。
这孩子,皮这一下皮的好!
她可不怕自己的孩子打打杀杀,相反她能成为一代明君的贤内助,三观比大多数妇女正的多了。
什么好男不当兵,在她这完全是歪理。
整个大唐的男子都成好男都不当兵了,那不成了突厥人的天下了?
相反,越是好男儿,越是爱好太平,你越要掌握武力,才不会被突厥这些野蛮下作之徒欺凌!
她巴不得李盛比李二厉害一万倍。
李二感觉……怪!
太特么怪了。
一方面,房玄龄杜如晦下意识的吐槽,让他十分开心。
看来自己这点战斗力还是很有排面的!
刚才所说的削藩计划,世家反扑……无形之中就会受到威慑。
想造反?你打得过陛下吗?
但他又十分不爽。
这熊孩子,你爹亲自带兵一辈子,都一路打成天子了,这战斗力你还觉得粗浅?
我看你这小子缺少教育!
李二不由黑了脸。
“孩子,当今陛下文治武功,文治倒也罢了,武功不算太弱吧?”
李盛摆了摆手。
“不不不,老李你们理解错了,我没说陛下的兵学不如天下英雄,你们不要想歪了。”
“那……那公子是什么意思?”
“这话不就是说陛下带兵不行吗?”
毕竟眼下突厥猖狂,谁打仗牛逼谁是英雄,都还指着李二带他们暴打突厥呢。
几双眼睛同时一眨不眨愣愣的看着李盛,隐约是有些怒意。
“我不是针对陛下,我是说……”
李二闭目摇了摇头,十分遗憾的说道,“天下所有将领,都是菜鸡。”
……
就这一句话,李二,房玄龄,杜如晦,乃至于最冷静的魏征。
一瞬间大脑全短路了。
……
“公子,话可以乱吃,饭可不能乱说啊!”
“全天下的将领都是……菜鸡?这话也太狂了吧?”
“公子,慎言……”
“公子,您怕是没见过几个突厥人吧,居然说出这话,岂不……”
一时间所有人都感觉难以置信。
李盛有点无奈,意识到自己这话有点夸张了,你说别人不行,那是暗示自己很厉害,这有吹牛逼之嫌了。
关键他还真没想吹牛逼,就是字面意思。
古代的名将,在战争的很多方面始终是太原始了,不精致没细节。
战争这事就是这样,带兵能力的更新也是军备竞赛的一部分啊。
不过这个理论,三言两语也说不清。
李盛只得卖个关子,以后有机会再说。
“这个事,这么一会说不了太多。战争存在大量的细节,也是将领真正要研究的东西。”
“细节的变化,不能直接改变力量对比,但却可以大幅改变态势对比。”
“现在时候不早了,你们一定要问的话,我也可以给你们一二三四五六整一本纲要出来。总之,你们自己看看史书也能明白,行军打仗这件事,是越来越复杂的,因为需要掌握的细节越来越多的被发现了。”
这个问题倒也不是什么千古之问,但李二就是非常好奇。
长孙皇后,杜如晦,乃至一直安静侍立的李君羡也好奇的看着地上的木门。
一行人都想到了此处。
此时,跟在李盛身后的丫鬟棉儿莺儿,嘴角不由勾起一个微笑。
有些得意的样子。
而对于众人的反应,李盛也是见怪不怪,反正棉儿莺儿初次见到这冰窖也是惊呆了。
“公子,这冷藏库可是用于储存冰块?”
李二以为自己听岔了,
因为反过来往地窖里放冰块,怎么想都不合乎逻辑啊。
但李盛只是一笑。
“当然不是用来储存冰块,这是用冰块来保存其他东西的。”
“肉类,蔬菜,瓜果……等等。”
“至于冰块,当然是制好了再放进去!”
李盛话音一落。
杜如晦,长孙皇后,李君羡,还有李世民都呆住了。
冰块这东西……
那是老天爷冻出来的。
这种东西,也能人工制作?!
简直不可思议!
“公子,这如何可能啊?”
“这却是用什么手段做到的?”
四人都是一脸惊诧,这次连李君羡都忍不住脱口而出,“不可能,冰块是天赐之物啊!”
“有什么不可能?”
李盛淡淡道。
“用硝石之法,制冰之事,雕虫小技罢了。”
???
……
“硝石之法?”
“硝石不是炼丹的药材么?”
“用硝石,也能制冰??”
李二等人,完全惊呆了。
这真真是闻所未闻之事。
对于众人的反应,李盛也是见怪不怪。
对他来说,横竖古人不就是这样,啥事都能震惊一把。
起初他也有点烦,不过时间一长,也就见怪不怪了。
大家处的还不错,李盛也就为这几人解释了一下。
这是用一定量的硝石,
通过一套简易设备,进行化学反应。
而这个化学反应呢,是一个比较罕见的吸热反应。
因此能带走水中的热气,让水分不断降低温度,最后……直到结冰。
定期用硝石制冰,存入地窖中。
就可以维持一个低温环境,以储存肉类等容易变质的食物等等。
当然,在夏天还可以制作点心……
更是没的说。
李盛说完,发现李二等人都听得愣住了。
“化学反应是什么?”
“吸热反应又是何物?”
“居然能吸走热气?这可是仙术?”
李盛直接无语,干脆回头,“棉儿,去取几份冰淇淋来。”
“公子,这才早春时节,您说吃冰淇淋伤胃……”
“没事,偶尔一次不至于,去吧。”
“是,公子。”
棉儿走上前,蹲下开启了地上的木门。
一个有些暗的通道口被打开,下面是一条阶梯。
小丫鬟顺着阶梯而下。
同时,一道道森然白气,也从通道之中涌了出来!
寒意扑面而来。
李二等人顿时意识到,这地窖之下恐怕真的非常寒冷。
这是早春时节,冰块说罕见到也不太罕见。
但即便是这个时节,河流结冰,
可也没人听说过,有哪条河流上,能结出如此大量的森白寒气的。
很显然,这地窖内的环境,比外界寒冷的多!
众人纷纷暗自惊诧。
而不一会。
棉儿端着一个大木盘,顺着通道拾阶而上,也回到了众人面前。
“诸位客人,公子。冰淇淋,请用。”
……
大木盘上,放着七八个小瓷碗。
每个瓷碗当中,都是一颗圆形的物事,状似元宵,又有各色果子切片点缀其上,颜色各不相同。
李盛笑道,“这冰淇淋是解暑之物,夏天吃倒是无妨。不过最近冬天寒气都没过去,大家还是跟我去客厅里试吃吧。”
“好……好!”
“走!”
……
客厅里生着炉子火盆自然温暖。
因为走动了一阵,众人甚至烤的有些出汗。
此时差不多也逛了一上午了。
很快,棉儿端着木盘带着冰淇淋过来。
一一呈给几名客人。
李二等人对视一眼,开始品尝。
一口过后……
“这是何物,为何如此香甜!”
“果子切片外加……外加这似乎是牛乳之物,简直是人间珍馐啊。”
“妙极,妙极!”
这一番品尝,才不过2秒。
众人都只品尝了一口,然而整个客厅中,赞叹不绝!
这还是天寒,要是在酷暑时节,只怕更能引起惊叹。
李二等人饶是皇家尊贵之躯,见惯各类美食,仍旧是迅速吃完了小瓷碗中的冰淇淋!
……
“哈……”
李二舒服的,甚至毫无形象的呼了口气。
心里暗叹,就自己这吃相,要是被魏征看见,只怕少不得又是一顿说教了!
不过他估计,就算是魏征,只怕也顶不住这人间美味……
“此物清凉甜美,甜而不腻。公子这,这……”
杜如晦只觉得这玩意简直绝了,他出身京兆杜氏,可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冰淇淋。”
“冰淇淋实在是妙极。不过……”
“依老头子看,冰淇淋美则美矣,但那制冰之术才是真正的奇术。若是公子愿意,想来在长安立足,也非难事?”
杜如晦有些好奇的看着这位殿下。
他说的是实话,长安多王公贵戚之家,这制冰之术大热天决计是不愁销量的,只不知殿下为啥不去。
李盛淡淡一笑,却是摇了摇头。
“长安又没比这乡下繁华到哪去……再说了。这制冰之术要使用硝石,这东西开采,使用都很麻烦,何必费这个神?过些时日卖点青霉素,也足够我衣食无忧了吧。”
李盛说的是实话,之前没本钱所以没办法,但是最近试制出了青霉素,也是他从猎户退役的原因。
话是很有道理。
但杜如晦则听的脸色一僵。
制冰也好,能克风寒的灵丹也罢……这都是拿到市面上,立刻门庭若市,永远不愁销路的好东西。
这货怎么把这些说的好像大白菜一样。
不由下意识的看了李二一眼。
那眼神很明显。
陛下,无论立不立储,您能找到这位皇子……肯定是捡到宝了……
不一会。
甜点吃完。
众人聊了一阵,棉儿莺儿不知何时离开了客厅,到了后厨忙碌。
眨眼间就是午餐的时间。
大唐习俗一天两餐带夜宵,正常来说不吃午饭。
但李盛要招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怎么可能拒绝。
此时后厨传来一阵香气,李盛露出一丝笑意。
“时间差不多了,今天请诸位吃铁板烧!”
“土豆……”
李盛的话长孙皇后一瞬间没听明白,不过一转念立刻就明白了。
孩子这意思是……
土豆这东西……家家户户都舍得吃?那岂不是说这玩意并不值钱?
怎么可能?
绝不可能!
“这土豆滋味如此甜美,岂不是难得之物?”
“夫人说的哪里话。这土豆我没怎么精耕细作,只是测试土地肥力而已。亩产虽然一般般,但也有个三千多斤啊。”
……
李盛笑着解释了一下,接着就继续给小长乐添新的土豆泥。
小孩子的嘴巴是最刁的,一道甜品能得到小孩子的认可,那就是最高不过的荣誉了。
但此刻,长孙皇后却是整个人呆在了原地。
三……多少?
三千多……斤?
这是什么数字?
她之前还想着这东西如此名贵,便国宴也可上得,
结果亩产三千多斤,这不是开玩笑吗?
你确定是三千多斤,不是三百多两?
……
“孩子,这土豆怎么能亩产三千多斤?天下万般食粮也不可能亩产这么多呀!”
“啊?呃,可是……夫人,这东西真的亩产三千多斤。如果是耕种精细得当,五六千斤也能拿出来的。”
李盛说的是实话,土豆这东西产量真就是这样。
后世的一线农业专家搞得试验田,土豆最高亩产,可以飙到两万多斤。
当然,这种用来写论文的试验田,没有多大参考性,但是一般的土豆田,真的可以达到这个量,据说连水稻都有亩产万斤的了,何况是土豆啊,李盛压根没把这当回事。
不过长孙皇后是彻底懵了。
要死了,三千多斤啊。这东西岂不是天上的仙种?
若非是神仙所赐,凡间……
凡间,长孙皇后知道,李二每天愁眉苦脸的两三件事里边,头等大事就是百姓的口腹问题。
寻常田地,通常都是一石多。
品质最好的良田,也就是两石。
两石,那就是两三百斤。
这……三千斤?
这亩产,岂能是人间之物???
天下焉有此理!
长孙皇后感觉大脑有些卡壳,一片空白。
她完全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李二每天,每月,每年心心念念的,除了啥时候才能干碎这群突厥蛮子。
就是哪里的百姓今年有没吃饱,
家乡没收成,要么吃人要么成群结队去外地乞讨,成为流民……然后流着流着自然就开始啸聚造反。
这东西……若是推广全国。
那……?
???
该是什么样的一番光景?
她简直无法想象。
不行,得亲自确认这件事!
这太重要了!
……
“孩子,这土豆我想亲自看看,若是可以,容我亲自掘上一棵,可好?”
长孙皇后双目放光的看着李盛,
这眼神直接给李盛吓了一跳,什么情况啊这么激动。
好像老李,老李夫人刚来那天就是这样。
不过只是挖土豆,也不是什么大事。
反正土豆田边篮子被自己带走了,棉儿莺儿在做家务,她们安排的晚餐显然也有土豆,正好还要去挖呢。
夫人想看个新鲜,那就看看咯。
“这有何难?夫人且随我来便是。”
“师父师父我也要去我也要挖土豆……挖了土豆大唐才有盛世……”
长乐也嚷嚷着要跟去挖土豆。她从小早慧,治国之道知道的不少,长孙皇后想到的事情,她也想到了。虽然只是对应着书册之上的知识,没有那么激烈的情绪就是了。
自古以来,粮食价格每上涨一段,天下便要多几个地方闹灾荒。
涨到一定程度,百姓就会易子而食,接着遍地烽火也就不可避免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