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安安周应淮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由网络作家“二鹿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姜安安周应淮是其他小说《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中的主要人物,梗概:能清楚看到躺在路边的那个少女正是他认识的那个姜安安,万幸的是她浑身衣服完整。根据口供,周应淮很快便找到了作案工具,并发现生了锈的钢棍上面沾染新鲜血迹,脸色顷刻沉了下来。“连个小姑娘都能下得去狠手,你们这群畜生。”吴建国一脚踹在就近的小混混身上,气得浑身发抖。......
《完整作品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精彩片段
幸好他们没成功。
不过也间接证明目前有一群敌人潜伏在暗处,蠢蠢欲动。
“三年刑法?!”
刹那间所有人只觉脊背发凉,发热的头脑逐渐冷静下来。
现在的犯人不管犯事大小全部会送到农场改造,农场条件差环境艰苦,不死也得脱成皮。
即便好不容易结束改造,将会跟随履历一辈子,成为人生污点。日后子孙想要考公务员,哪怕再优秀也过不了政审那关。
众人收起心思封锁犯罪现场,押解小贼们下山,不曾想隔着大老远就听见有人在马路边打架。
淦!
这不是白白送上门的业绩嘛。
“MD!死丫头下手真狠,直接废了强哥一条胳膊。”
“现在已经把她敲晕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她会不会已经认出我们,明天去公安局报案?我可不想去坐牢。”
“要不……直接杀了她?”
四周安静了一瞬。
杀杀杀……杀人?!
所有人脸色顷刻变得煞白。
他们只想抢走自行车,顺便吃点美人的豆腐。可说真要干起杀人放火的事,哪怕借他们一万个胆子也不敢。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姜永盛:“姜安安好歹也是我堂妹,自行车你们尽管拿走,但绝对不能害她性命。”
“是啊,杀人是要吃枪子的。反正我不掺合,我要回家了。”
“我也是。”
混混们关系本就不牢靠,立马闹起内讧。
“啊!”
突如其来一声惨叫划破夜空。
姜永盛往前摔了个狗啃泥,这一脚下去,他蠕动半天才勉强爬了起来,没站稳又挨了一拳,疼得滚在地上嗷嗷叫。
小混混们集体被镇吓住了。
刘强眼神阴鸷:“姜安安那个小贱人已经看过我们的脸,大家谁都跑不了。”
左胳膊传来阵阵刺痛,一想到大意栽在姜安安那个小贱人手中,眸光仿佛快要喷出火,他低声咒骂两声,发泄般地抬脚踹在姜永盛肚子上。
“……”姜永盛冤死了,你TM找姜安安算账啊,拿我出气算什么?
此刻他后悔死了,早知道就不听信刘强的意见在路上偷偷埋伏姜安安。如果姜安安真出了事,这家伙肯定把全部责任都推到自己头上。
“今晚哥几个统统有福,等咱们玩完小贱人,再把她往深山里一丢,神不知鬼不觉。”刘强提议道,淫邪的目光一寸一寸打量着姜安安。
如银缎般的月光落在她俏丽的脸庞,柳叶长眉,美得动人心魄,直看得刘强口干舌燥,邪火直往下半身冲,烧得他理智全无。
刘强慢慢解开裤腰带,手朝着姜安安的衣服扯去。
砰!
刘强忽然横飞出去,重重砸落在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紧接着一大群公安包围住他们。
“都别动,我们是公安!”
“所有人待在原地,双手抱头蹲下。”
小混混们面如死灰,同时却又无比庆幸公安们来得及时,以至于刘强还没来得及做什么。
他们蹲在地上,七嘴八舌地交待犯罪经过,以期能减刑。
“受害人是姜安安?”乍然间听到这个名字吴建国心里咯噔作响,不会这么巧吧?
借着手电筒的光亮,能清楚看到躺在路边的那个少女正是他认识的那个姜安安,万幸的是她浑身衣服完整。
根据口供,周应淮很快便找到了作案工具,并发现生了锈的钢棍上面沾染新鲜血迹,脸色顷刻沉了下来。
“连个小姑娘都能下得去狠手,你们这群畜生。”吴建国一脚踹在就近的小混混身上,气得浑身发抖。
这件事成为家里的禁忌话题。
以大堂哥丢掉工作,换亲事件终于落下帷幕。姜家两房人哪怕在路上碰面,都像是见到仇人一般。
村里隐约传出一些闲言碎语,大约是姜安安气病了亲奶奶之类的,气得林美如天天上门找几个碎嘴的婆子对骂。
除此之外,姜德贵夫妻俩虽然对领养的事情避而不谈,却明显对姜安安更好了,那样子更像是……
……补偿!
姜安安疑惑了两天,很快将麻烦抛之脑后。
上辈子她本就是孤儿,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被好心的家庭收养,如今得偿所愿,没有什么好烦恼的。
秋收后,天气似乎一下子变冷。
姜安安坐在灶前烤火,手里捧着一个刚扒拉出来的烤红薯,拨开皮露出金黄色软绵绵的瓜瓤,迫不及待的咬一口,香、糯、甜、烫。
那精致的眉眼倏的淌满欢愉。
只是眉眼上方额头还残留着一道浅浅的青痕,在一片白净的肤色中格外刺目。
“安安,明早娘请假带你上医院瞧瞧。”虽然所有人都说这是伤口恢复的正常现象,林美如总是担心会留疤。
姜安安心大得很:“不用,留疤了也没事,回头剪个刘海盖住就行。”
林美如态度相当坚决,絮絮叨叨地盘算着需要添购的东西:“明早先去医院,再去供销社给你买瓶护肤品。马上就要入冬,还得备些蛇油膏,你爹小时候落下病根,手脚总爱长冻疮。”
“听周康说城里最近新开了一家百货大楼,刚刚孝敬我两张工业票并二十块钱,你们娘俩去凑凑热闹。”姜德贵满身喜气地走进来,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
要说哪个女儿嫁得最好?
姜德贵自认为是大女儿姜舒兰,因为大女婿文质彬彬,家庭条件最好,性格温良老实。将来要是有机会回城,还能带女儿孙子一块去享福。
林美如高兴地说:“那感情好,知青那边有种面霜叫雪花膏,据说百货大楼才有得卖。”
“对,安安皮肤娇嫩,合该用雪花膏。”姜德贵赞同得不得了,“等会我上自留地摘点瓜果蔬菜,你明天顺便给梅子带过去。”
城里样样都要花钱,自家种的蔬菜吃不完,时不时给亲家送一点还能落个好名声。
最重要的是亲家公此人好面子,次次必回送东西。不拘是厂里发的肥皂还是一块肉一把糖,都稳赚不赔。
对此姜德贵相当自得,趁机传授小闺女经验:“以小换大,才能长长久久地打秋风,做人做事千万不能抠。”
姜安安直呼学到了。
穿越过来已经一个月,姜安安从没逛过县城,因此心里也很期待。晚上很晚才睡,隔天林美如喊她起床时整个人还是懵的。只好用冷水洗了把脸,睡意瞬间全无,脑袋也一下子清醒多了。
院子里已经放好一篮子水灵灵的新鲜蔬菜,分门别类弄成一捆捆的,拾掇得干净漂亮,甭管送礼还是收礼都极有面儿。
早餐简单吃了点苞米粥后,娘俩便拎着东西出发,踏着朝露坐上进城的公交车。
公交车并不是天天开,基本往返于镇上和县城之间,只有赶集日才会下乡。此时,车上座位都被挤满了,车厢里闹哄哄的,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味道。
林美如早有准备,用两颗水果糖换了个单独靠窗的位置。虽然有些心疼,但想到小闺女不必站一个半小时就很值得。
姜安安拗不过她娘,决定等会儿两人换着坐。
云州县四四方方,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南北。街道行人匆匆,时不时还能看见红袖子在巡逻。
母女俩下了公交车直奔医院,花了一角钱挂上号,等了不到五分钟便轮到她们。
这年代花钱看病属于奢侈行为,多数人讳疾忌医,哪怕熬到病重都不愿诊治。因此当大夫听到病情描述,目光落在姜安安额头上的伤疤,久久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小姑娘端坐得正正的,长得明艳娇俏,水灵灵的大眼睛明亮清正,一瞧就让人心生好感。
“大夫,我闺女可不能破相啊。”对方迟迟没开口,反倒让林美如脑补一大堆有的没的,吓得脸色发白。
大夫深深地望了她一眼:“您女儿皮肤太白了,所以淤痕恢复时间比其他人要缓慢。什么药都不用涂抹,要是有条件可以涂点面霜。行了,去退号吧。”
“还有这种好事?”有便宜不占是孙子,林美如高高兴兴地去窗口退钱了。
等把人打发走,大夫赶忙压低声音询问:“姑娘,刚才那个真是你亲妈吗?”
磕磕碰碰属于常事,大题小作才叫反常。如今不少坏分子趁着局势混乱违法乱纪,全国各地拐卖事件层出不穷。因此他怀疑林美如是人贩子,要确保姜安安能卖出好价钱。
姜安安突然觉得有点好笑:“是。”
为了避免误会,只好胡诌:“我奶重男轻女,偏偏我娘生了四个闺女,默默承受很多闲言蜚语和打骂。可我娘却认为女儿当自强,和我爹省吃俭用,咬牙供我们四姐妹上学念书。这不,听说城里找工作竞争压力大,破相会影响面试,才会担忧过度。”
大夫恍然大悟:“可怜天下父母心,告诉你娘别担心,除非缺耳朵少眼睛才会影响面试。”
夜里。
等夫妻俩结束一整天辛劳重新并排躺在床上,大夫把今天的事分享给在妇联上班的妻子听:“依我看,农村地区的妇女同志思想觉悟也很高,不比城里人差。”
高秀华忍不住喝彩道:“好一个女儿当自强!听说年底上面会来人检查,最近妇联正在抓典型,我看这位女同志就挺好的。”
-
姜安安完全不知道随口胡诌的一段话竟然会传入妇联主任耳中,十字路口,母女俩神采飞扬地走进面前那栋气派的百货商场。
商品琳琅满目,直叫眼睛应接不暇。
林美如指着斜侧方一排排悬挂的衣服,满眼都是艳羡:“那件裙子叫什么布拉吉吧?安安,要是你穿上肯定比城里人好看。”
布拉吉是俄罗斯风格的泡泡袖连衣裙,在一众黑蓝灰刻板的服装中的确洋气时髦多了,可落在姜安安眼中却觉得土。
“大姐家里有缝纫机,等回头扯两块颜色鲜亮的布,按着款式……让裁缝给您做一身。”姜安安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上辈子为了能上学一直半工半读,曾有个暑假进了服装厂,基础画图缝合走线手到擒来。
但原主对缝纫机一窍不通,只能退而求其次她出图让裁缝做衣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