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阅读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赵百汇赵锦衣是军事历史《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易阴阳”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人家的税,自己是该收还是不收呢?锦衣假装愠怒的说,“乡老,我家老爷都不愿意依靠家里的权势,向来遵纪守法,税该多少就是多少,我家老爷也不差这几个铜子!”“神仙醉您也应该清楚,那就是我家老爷研究出来的东西,您觉得我们会差这点地税钱?”“是是是,赵村长您说的是,赵老爷…大…大气!”“我们这里今年开垦了荒地约两百一十亩,开荒地收税标准是上等田......
《全章节阅读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精彩片段
“乡老这次来,是为了税收的事情吗?”
“啊,这…”吴乡老尬住了,这种人家的税,自己是该收还是不收呢?
锦衣假装愠怒的说,“乡老,我家老爷都不愿意依靠家里的权势,向来遵纪守法,税该多少就是多少,我家老爷也不差这几个铜子!”
“神仙醉您也应该清楚,那就是我家老爷研究出来的东西,您觉得我们会差这点地税钱?”
“是是是,赵村长您说的是,赵老爷…大…大气!”
“我们这里今年开垦了荒地约两百一十亩,开荒地收税标准是上等田的六成吧?按照一般的农作物,该交四成税,一亩地就是四十八斤粗粮。”
“两百一十亩就是该交一万零八十斤粮食。”
“以现在粗粮的价格计算,就是四万六千三百文。”
“我家老爷就给乡老凑个整,四十七两银子,乡老,可有错漏?”
“没有,没有。”吴乡老脑袋还跟浆糊似的呢,而且就算错了,他也不敢说什么啊。
“春兰,去锦绣那领四十七两银子过来。”
“是,小姐。”小丫头提着裙子就跑出去了,很快端着一个托盘回来,放在吴乡老面前。
四个大饺子,七个小饺子,只不过这饺子完全是银材质的。
那么的好看。
“吴乡老,税银就交给您了,要是没有其他的事情,我就不送了。”
“不用送,不用送,那我就先走了。”
吴乡老把银子收入怀中,弯着老腰走出门,上了马车,速度极快的离开了桃园村。
他想求见赵老爷一面,但是连人家一个丫头的气场都有点受不了,最终没有那个胆量开口。
打发走了来收税的吴乡老,锦衣该干嘛干嘛,几十两银子,卖酒一天的收入而已,她都不当回事儿。
给老爷捏造一个身份,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不然一些小官小吏隔三差五的上门打秋风,就算不怕,也会焦头烂额。
现在好了,老爷出身豪门大族。
这里的产业也佐证了这一点,不然一般人怎么搞出这么大一份产业?
若真有人觉得这是假的,也没办法去证明,去朝堂上找三品以上大员,挨个询问吗?
寿星老喝砒霜,嫌命长了?
所以现在只要不招惹上三品大员本人,基本上就不会有官面上的麻烦事儿出现。
现在有足够的时间给自己发展,到时候就算谎言被戳破,锦衣也有把握自保,甚至…
【目前村落人数1000人,请完成人口统计,并发放身份证。】
赵百汇系统里的人口数被卡住了,到了一千就不涨了,他也是第一次玩系统,有些疏漏也正常。
“老爷,您找我?”
“走,跟我走一趟。”
赵百汇带着锦园乘坐马车来到治安所,找了一个宽敞的房间,一挥手,一台机器突然出现。
“锦园,交给你一个工作,以后要统计户籍,给每个人发放身份证。”
“还要负责审核每个新来的人的身份,每个人考察期不同,这个回头我再和你说。”
“专门找几个人,专门负责户籍这一块的工作,这很重要!”
“好的,老爷。”
考察器是系统为了限制赵百汇作弊用的,不然他去了一个繁华城市,在门口大喊一声,这里以后就是我的地盘了,你们都是我的人了。
该怎么算?
如果不算,那他花点钱雇佣几个陪他演一出戏呢?
或者找人,喊一声老爷给一枚铜钱呢?
所有人口必须是实实际际相信他,为他工作,接受他统治的稳定人员才算。
吃完饭,林学瑾回到书房,拆开父亲的信,刚刚读了几行,就兴奋的站了起来。
“哈哈哈,那老匹夫被罢官了?好啊,好啊,当浮一大白!”
他口中的老匹夫乃是当朝首府。
他一直觉得首府是无能之类,却窃居高位,一心耍弄权谋,不思忠君报国。
他当年想要改变,数次上奏朝廷,都被这老匹夫给驳斥了回来,最终一气之下挂印而去。
想想前年北蛮深入腹地,去年也是数次扣关,烧杀劫掠。
去年的税收又低了,还多地受灾,西部只是最严重罢了。
事实证明了首府的能力不足,于年前被罢官赶出了京师。
而最后经过博弈,他们一系的大佬,做了首府。
他能不高兴吗?
接着往后看,当看到父亲和岳父还有一些好友都劝他会京师受官,他又犹豫了。
在这里,他虽然只是一个副镇长,也就是三老级别的人物。
可是他是真的开心啊。
感觉自己真的是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儿。
“老爷,什么事儿啊,这么多人一起给你写信。”林夫人进来为他换蜡烛。
夫妻本是一体,林学瑾没有隐瞒,都跟夫人说了。
“虽然我很高兴,但是说实话,在这里待久了,我并不看好朝廷…”
“我不觉得李首府能够力挽狂澜,要是赵先生的话还差不多。”
在这边待的越久,他越能感受到赵百汇和他们的不同。
“所以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
林夫人点点头,退了出去,然后赶紧跑去找锦衣。
他家老爷疯了,居然连大官都不想做了,这怎么有向赵老爷发展进化的趋势啊。
可别,那赵老爷懒得那是…,要不是锦衣她们撑着这个家…
半个小时之后,赵百汇来了,这是这么久以来他第一次登门拜访。
搞的林学瑾居然觉得很惊喜。
“赵先生,您怎么来了?”
“我听你夫人说了你的事情,所以我有些想法。”
“先生请说。”
“你上折子,就说你要做这青江府的知府,同时要军权,条件就是今年税收翻一倍。”
“三年之后,每年缴税八万两以上。”
“我觉得朝廷大概率会答应你的条件。”
林学瑾惊的一下坐起来,“林先生,这成吗?去年青江府一年税收只有两万两千两啊!
今年就要翻倍?三年后要翻四倍?
“我这都是保守的说了,你就照办吧,要是到时候做不到,你大不了再辞官呗。”
林学瑾“…。”
“哈哈,逗你呢,不用担心,到时候真不够,缺多少,我给你补多少。”
“大不了,我就再搞一个神仙酿罢了,小事情罢了。”
不得不说,林学瑾的爹和老丈人给力啊。
在派系里面,就算不是领头的,也是大佬。
一个月不到,林学瑾的任命就快马加鞭来到了桃园镇,跟着来的,还有官服官印。
要是他今天就能去到府城,今天就能够上任!
或者说,也可能是朝廷被那所谓的缴税八万两给刺激到了。
“恭喜先生重获官身。”锦衣一本正经的恭贺。
林学瑾苦笑,“锦衣,你就别取笑我了,我这是重入囚笼了啊。说实话,在这这一年多,是我踏入官场以来,最舒心的一年了。”
“先生别这么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先生在这里当个副镇长,实在是太屈才了。”
“好了锦衣,你就别捧我了,直接说什么事儿吧。”
“嗯,那我就直说了,先生这次上任,我希望能带几个人过去。”
“带谁?”林学瑾眼睛一亮,在他看来,接受了赵百汇新思想教育的这些人都是人才。
“所有事情,我们老爷的丫鬟就能处理的好,我们村的村子锦衣姑娘,都只是老爷当初买来的丫鬟。”
“锦绣姑娘也是,现在你看这么大的一条街,还有银行,都被锦绣姑娘打理的井井有条。”
“哦,还有锦文姑娘,锦园姑娘,都很了不起,是我们村的四朵金花啊,而我们老爷,就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中年男人点点头,虽然觉得掌柜的话里有些夸大,但这位神秘的老爷依然是个人物。
他不好请教掌柜的,他的儿子反而开口了,“掌柜的,我能向您请教一下这些字吗?”
“额,小公子,您没开玩笑?”
“没有,我可以请教吗?您家老爷有没有说不让外传什么的?”
“那倒是没有,老爷不在意这些,村长也说了,村里好的东西尽量往外传播,让更多人受益也是做善事。”
中年人第一次肃然起敬,“你们村长有大善,识大体,我真的想拜访一下啊。”
“拜访老爷不容易,但是拜访村长还是不难的。”
“先不说了,我带几位贵客去房间,小公子要是对这字感兴趣,一会儿就随我学习一下吧,只是要学到懂得记账的地步并不太难。”
把常用的东西规整好,林夫人来到窗边,推开窗子往外观望了一阵子,随后就关上了窗子。
街上并不热闹,没什么意思。
“老爷,我们出去逛一逛吧,你不也说想要拜访一下那位女村长吗?咱们过去看看?”
“也好,正好也要吃饭了,如果这位村长是个妙人,那就请她一起吃个饭。”
夫妻俩带上了大儿子和女儿。
小儿子年纪还小,怕闹人就没带,由丫鬟看着。
她们一家四口也没带下人,就这么出了客栈。
一路沿着街走到尽头,看到了村委大院。
大柱看到人,隔着窗口问,“几位有什么事儿?”
长子林云轩上前一步,抱了抱拳,“我们一家初到贵宝地,家父是万安七年一甲林学瑾,想要拜访一下贵村长,望小哥通报一声。”
大柱哪里见过这么正式的拜访,一听一看就知道是有身份的人,气势就不是平时往来的那些商人什么的能比的。
而且那些商人在他看来已经很牛了,但是读书人可比商人牛多了。
还什么什么举人,好像听妹妹说过,是一种很牛的人。
“你们等一下,我去禀报一下。”大柱慌慌张张的往里跑,连正常应该问一下什么事都给忘了。
咚咚咚。
“进来。”
“村长,来了举人,怎么办?”
“说清楚,什么举人?”
“来了四个人,好像是一家四口,说,说是什么举人。”
“举人只是一种身份,不是官职。既然自报家门是举人,就是没有官身,去请进来吧。”
大柱又咚咚咚跑出去了,片刻带着四个人到来。
锦衣也站起身,从办公桌往会客处走。
门口的林学瑾见到锦衣也是有些惊讶,对方只是个村长,平时就算是乡里的三老他也不会理会。
但是这里自然不同,于是他亲自抱拳开口,“在下万安七年一甲林学瑾见过赵村长。”
“我是林锦衣,林先生请坐,夫人公子小姐也请坐吧,春兰,上茶。”
双方坐定,锦衣没有因为对方是举人而露出什么特殊表情,这反倒让林学瑾更高看一眼。
“林先生是刚到桃园村吧,村子不大,什么风吹草动不消一会儿就能传到所有地方,更别提是举人老爷到此了。”
“呵呵,赵村长折煞我了。”
六个人穿的有些破旧,但是还算干净。看上去依旧是农民,但是应该过的比大多数人强。
应该是富户一流。
村口头上一间铺子上面挂了个牌子上面有几个字--治安管理。
现在桃园村渐渐繁华起来,往来的人越来越多,就在这边设了个点。
负责为第一次来的人介绍情况,警戒不要违反村里的规定。
比如当街大小便。
“几位是干什么的?”
一个穿着黑色制服的老太太走过来询问。
领头的男人打量老太太一眼,只感觉对方在一身黑色制服的衬托下,显得气质不凡。
“这位婆婆,这里是桃园村吧?”
“是桃园村,你们来这边做什么?”
男人有些拘谨的说,“我听说这边有学校,可以让孩子上学,有这事吗?”
“有啊,我孙子就在学校上学。”
男人眼睛一亮,“那学校怎么收费?我听说能免费入学,是真的吗?”
“上学是免费的,而且还免费发笔发本子,那本子据说有读书人出一两银子买都没买到,我们老爷是大善人啊。”
“不过,这只有我们村子的人才有这待遇,外面的人不收,给钱也不收。”
“那我想让我儿子来桃园村,该怎么办?”
“简单,去治安所弄个临时身份证,一个月内不作奸犯科,不为非作歹,就能换正式身份证,就算桃园村的人了,就可以上学了。”
“谢谢婆婆,谢谢婆婆,治安所怎么走?”
“我带你们过去吧。”
这样的人,不止一个,自从桃园村学校能免费上学的消息传出去。
农户中条件不错的,甚至很多富户,都带着孩子到这边看过了。
最后都基本上选择将孩子留在这里,一部分一家人都在这边落户了。
特别是了解了村子里的各种福利之后,不少人都回去把地给卖了,跑到这边甘心做一个打工人。
如果只是说桃园村繁华,大家基本上都只是当故事听了,听完了也就那样,跟自己没关系,还是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能让孩子上学,这就让很多人坐不住了。
特别是如果读的好,能顺利毕业,留在桃园村工作生活,每天可以白白领两文钱。
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疯狂了。
短短时间,桃园村人口就暴增到两千多人,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整个村子,肉眼可见的繁华起来。
赵百汇没想到办了个学校,居然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要是早知道有这么好的效果话,当初村子一成立,他就把小学给办起来了。
好在现在也不算太晚。
当!当!当!
学校的大钟被敲响,各个教室的门陆续打开,先生们各自出来,然后学生们也陆陆续续的出来。
“走,我要去吃拔丝地瓜,你去不去?”
“一起吧,我也很爱吃。”
“快走,早点吃完饭早点过去,下午多干点活,今天争取赚四文钱。”
“今天下午要考试,我就不参加了,我有点笨,再学一次四级的课程吧。”
“九级的学生今天下午考试,不知道有几个能通过。”
“应该差不多都能通过吧,一级到八级的课程比较难。九级的常识课据说很简单。”
“九级的考生毕业了,会有一部分当先生,教其他的班级。”
“听说待遇很好,拿的是最高档的工资,一天有一元钱,再加上两毛钱补贴,等于拿上2级工资了。”
“这可打破了普通人10文钱的工资上限了啊!”
“而且只用工作半天,这待遇也太好了。要是勤奋,下午再干点什么,那小日子过的,啧啧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