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三国:一统全球

三国:一统全球

鹿尘埃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以刘偃辛婉儿为主角的军事历史《三国:一统全球》,是由网文大神“鹿尘埃”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穿越东汉,开局五日破十八羌!获封冠军侯!镇守西凉,裂土封侯!建立西凉帝国!征西域,灭波斯,攻罗马!带着三国名将,一统全球!...

主角:刘偃辛婉儿   更新:2024-01-28 18: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偃辛婉儿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一统全球》,由网络作家“鹿尘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刘偃辛婉儿为主角的军事历史《三国:一统全球》,是由网文大神“鹿尘埃”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穿越东汉,开局五日破十八羌!获封冠军侯!镇守西凉,裂土封侯!建立西凉帝国!征西域,灭波斯,攻罗马!带着三国名将,一统全球!...

《三国:一统全球》精彩片段


袁隗这么问,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刘偃封侯之事,无法抵挡。但是,皇帝你搞了这么大的声势,到底想封刘偃什么侯呢?

若是一下子封刘偃个县侯,就太不符合规矩了。

毕竟,且冻羌只是羌人的一部而已。刘偃之功,也就是能评个亭侯。

但是,话说回来。天子圜丘祭天,数十万众齐呼,这么大的阵势,刘偃只是最终封了个亭侯?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说到底,袁隗要的,就是要刘偃的封侯之事虎头蛇尾!

然而,刘志的回答,大大出乎了袁隗的预料之外。

刘志道:“朕意已决,封刘偃为汉寿亭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什么?汉寿亭侯?”袁隗惊呼出声,道:“陛下你……你……你……”

“朕怎么了?”刘志笑吟吟地向袁隗看来,道:“袁司空,你以为,朕之所封,有什么不妥吗?”

汉寿亭侯,不过是亭侯而已,当然没有任何不妥。

但问题是,袁隗郁闷啊!

何为汉寿?

“汉朝江山、万寿无疆”!

三十年前,大汉顺帝在位,荆州刺史部的治所移于索县,遂取“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将索县改为汉寿县。将索县之索亭,改为汉寿亭!

现在,皇帝刘志封刘偃汉寿亭侯,那意思是什么?

瞎子都看得出来:封刘偃为汉寿亭侯,是将刘偃和大汉国运绑在一起的节奏。

这是多么好的彩头?

这是怎样的恩宠?

刘偃乃国之柱石,简在帝心,与国同休!

与此同时,这也让刘偃的亭侯,与一般的亭侯含金量完全不同。刘志祭天封侯,恰如其分,理所应当!

袁隗的谋划,再次成空!

“没……没什么不妥。”袁隗无言以对,心中憋闷至极。

“没什么不妥就好。”刘志再向众军民百姓看来,道:“诸位爱卿,你们以为,刘偃封汉寿亭侯,可有不妥?”

“并无不妥!陛下圣明!”

“我大汉有汉寿亭侯,国运兴旺,国祚绵长!”

“刘偃之功,确实担得上汉寿二字,陛下烛照万里,圣明之至啊!”

……

百姓们再次高声赞同。

刘偃大汉的英雄,今日封侯,而且是意味深长地汉寿亭侯。大家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刘志也心中甚是高兴啊。

“陛下圣明”?自己多长时间没听人们真心实意地说过了?

七年,至少七年啊!

七年内,自己为平羌乱,将朝廷所有官员的俸禄减少了一半,自己卖官鬻爵,自己给百姓们加税,谁会觉得自己圣明?

也只有今天,自己给刘偃封侯之时,满足百姓的期待之时,才再次听到了这久违的称颂!

真是……久违啊!

不过,待刘偃为朕平了羌乱,朕抽出手来,重新收拾山河之时,那真心实意的“圣明”之赞,就又会多起来了吧?

刘志抖擞精神,继续道:“当然了,刘偃立此殊功,不是一个亭侯爵位就可酬之,还有重赏!传朕的旨意,赐刘偃汗血宝马三千匹,以资鼓励!”

这就是处理刘偃那三千匹汗血宝马的手尾了。以后,让任何人不能再以“私藏御马”的理由,弹劾刘偃。

没错,刘志是贪财,那是因为他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每年二十多亿的军费,压得几乎他喘不过气来。

如果这三千匹汗血宝马,能帮助刘偃扫平羌乱,那就能给刘志一年省下二十亿的军费!

一年二十亿,十年就是两百亿!

相对而言,这三千匹汗血宝马,算个毛线啊!

对,传说中,汗血宝马得用等重的金马去换。但是,换上个五六匹有可能。三千匹,怎么可能?大汉所有黄金加一起都没那么多。

物以稀为贵!

汗血宝马多了,就远没传说中那么值钱了。

刘志赏赐给刘偃三千匹汗血宝马,还真是毫不心疼。

紧跟着,刘志又宣布了,对刘偃官职的晋升——成立泾阳营,员额八千,由征西中郎将刘偃指挥。

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原来皇甫嵩想让刘偃当的是北地郡都尉,麾下员额两千。现在可好,刘志直接把刘偃提升为征西中郎将,员额八千。

莫看不起这八千的兵员额度,东汉正规军极少。

护匈奴中郎将张奂牛逼吧?要同时负责整个并州以及半个凉州的防务,但他手下的正规军,不过是一万二千。

护羌校尉段颎,比张奂强点有限,麾下员额一万三千。

最惨的是度辽将军李膺,负责幽州防务,麾下员额七千五百人。没办法,东汉自从刘秀开国就先天不足,天下财富大半不是掌控在官府而是在世家大族手中。朝廷的收入,大概只有西汉的两成左右。

相应地,朝廷能支撑得起起正规军的数量,也就非常稀少。

这才有了当初马贤堂堂的护羌校尉,仅率六千军和十万羌贼玩命。没办法,他当时手下的正规军就那么多。

这才有了今天刘偃这八千人的额度。

当然了,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刘偃现在的极高身份。

他已经成为,能与张奂、段颎、李膺平起平坐的军方巨头!

从军不到三个月,就由一无名小卒,一跃而为大汉军方大佬,什么叫一步登天?这就叫一步登天!

……

……

“八千兵额,征西中郎将啊!”

董卓就在围观的百姓之中。此时此刻,他心中仿佛有万千蚂蚁在爬行,在啃咬,令他痛不欲生!

这次,为了狙击刘偃封侯,董卓亲自带着大量的财物,来洛阳活动。

金八千两、银一万六千两、宝马六十匹,锦缎五百匹……这些财物,是董卓从军十年的全部积蓄啊!

没想到,这些财物全部撒出去之后,换回来的会是这个结果!

刘偃,不但顺利封侯,而且可以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张奂平起平坐!

自己这些日子在洛阳上窜下跳,简直就是一只跳梁小丑!

“不甘心!我不甘心啊!我原本以为,张奂、段颎、李膺渐渐老迈,十年后,大汉英雄舍我董卓其谁?万没想到,出了个刘偃!他轻而易举,就踩在了我的头上!我……我董卓与他刘偃,势不两立!”

董卓心头泣血,眼中尽是仇恨的光芒!

小说《三国:一统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十日之后,中常侍曹节,来到射姑山下汉军大营,宣布了朝廷对射姑山一战的封赏。

“汉寿亭侯!汉寿亭侯!”

“吾皇圣明!汉寿万年!”

“汉寿亭侯威武,公侯万代啊!”

“君明臣贤,我大汉中兴有旺!”

“有汉寿亭侯珠玉在前,咱也有望搏个功成名就,封妻荫子,哈哈!”

……

大汉将士们发出了阵阵欢呼,声传十里之外!

很显然,他们,比洛阳百姓还要高兴,还要高兴得多!

道理很简单。

其一,羌乱此起彼伏,受创最严重的,不是要承担沉重赋税的洛阳百姓,而是各边郡百姓。他们不但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还随时可能遭了羌乱,家破人亡!

他们比任何人都盼着羌乱能平。

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朝廷对平羌有功的将士,赏罚分明。

其二,榜样的力量。

刘偃是谁?泾阳城内,一普通少年。从军不到三个月,就立功封侯,几乎达到武人的顶峰!

我们呢?

我们虽然没有汉寿亭那么厉害,但比其他人可不差。

这回,朝廷封赏的可不止刘偃一人,全体有功将士,俱有封赏!

大汉爵分二十等,这次大大小小受爵之人,高达六百!

要知道,泾阳兵总共才两千人啊!

这一下有三成之人受爵!

他们行,我怎么就不行?

下回努力作战,咱也搏个封妻荫子!

其三,也是最实惠的。

朝廷决定成立泾阳营,员额八千,由汉寿亭侯刘偃统带。

这说明什么?

大家一下子由泾阳团练兵,晋升为大汉正式边军了!

那还了得吗?

大汉边军可是出了名的人数少,待遇好。

即便边军一小卒,也能保证全家温饱。这和大家以前过的日子,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有个这三点原因在,两千泾阳兵,岂能不欢天喜地,岂能不对刘偃死心塌地,岂能不发自内心地发出阵阵欢呼?

……

……

与这些兴高采烈的将士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常侍曹节了。

他乃大汉中常侍,论品级,秩比两千石,和刘偃这个征西中郎将平级。

论大汉皇帝的信任,他是宫内数一数二的大宦官,信任程度绝不在刘偃之下。

而且,他是皇帝刘志派来的钦使,代表着皇帝,身份极高。

然而,就是此等人物,此时却是心内惴惴不安,在刘偃面前极尽谦卑。

因为,他刚刚向刘偃传达了皇帝真正的旨意。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征西将军、汉寿亭侯、三千匹汗血宝马、六百个爵位、八千的兵额……陛下能给您的,可是都给您了。唯有这军费……不瞒您说,莫说八千人了,就是一千人的军费,陛下都委实拿不出来,您得理解陛下啊!”

刘偃道:“所以,陛下的意思是……用那玻璃买卖的两成利润,冲抵这八千人的军费?”

“陛下知道,这确实不够。但是,朝廷的确没钱啊!陛下的意思是,您先组建八千大军入西凉州,和护羌校尉段颎配合,把西凉州彻底平了。然后,再和段校尉一起,与张奂将军兵合一处,处置东羌。待彻底平了羌乱,之前欠您的军费,朝廷慢慢还。而且,平羌过后,直接给您进位冠军侯!您……您就体谅体谅陛下吧!”

话说到这,曹节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密的冷汗。

陛下许下的好处,自己可是全部说完了。

那汉寿亭侯,到底会不会答应呢?

公允地说,陛下给的好处足够慷慨。这可是冠军侯啊,自从霍去病获此封号以来,就成为武人的最高梦想,几乎可遇而不可求。

不过,话说回来,这好处的代价可是八千边兵的军费啊!

马匹、盔甲、兵器的损耗,受伤、阵亡将士的抚恤,支撑这八千将士的庞大后勤,都要从这军费里面出。

在平乱的过程中,八千边兵的军费,每年就是六亿有余,弄不好要八亿!

八亿钱啊!

谁知道这场平乱之战,还要打几年?要消耗多少个八亿钱?

这么逆天的财物,刘偃就真的舍得?

刘偃不舍得没关系,陛下这要求本来就不合理,陛下也不可能拿他怎么样、

但是,陛下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自己,会有什么看法?会有怎么样的处置?

宦官可不同于文臣武将,自己的生死荣辱,就在陛下的一念之间啊!

曹节越想越是害怕,只在顷刻间,额头上就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事实上,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刘偃对皇帝这道旨意,其实没什么抵触。

不然呢?

杀了皇帝,皇帝也变不出多少军费来了。

如果皇帝仅仅用玻璃买卖两成的利润,冲抵两千人军费,自己能当上征西中郎将吗?自己能马上一步登天,和张奂、段颎等军方大佬平起平坐吗?

而且,这笔钱,其实对自己不是什么难事。

一方面,玻璃买卖的利润,足够覆盖这笔军费。

另外一方面,自己灭霍坦羌、平且冻羌有着大量的缴获,维持这八千边军一年的军费本来就没丝毫问题。

至于说,一年以后么……

拥有大礼包系统的自己,若是一年内都不能彻扫平羌乱,那还不如直接找块豆腐撞死!

还有最关键的,拿朝廷俸禄的军队,和拿自己的钱的军队,完全是两回事!这样一来,整个泾阳营八千将士,完全算是自己的实力!

实力,才是乱世来临之时的真正根本!

所以——

忽地,刘偃展颜一笑,道:“请曹公公,转告陛下一句话。”

“什么话?”

“封侯非我意,唯愿天下平!”

“封侯非我意,唯愿天下平?”

曹节闻听此言,长松一口气,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道:“好!好一个封侯非我意,唯愿天下平!这么说,汉寿亭侯,是答应陛下的条件了?”

“正是如此。”

“好好好,汉寿亭侯如此胸襟,乃大汉真英雄也!曹某人佩服之至,想必陛下也甚为欣赏。我这就回转洛阳,向陛下禀报此事。”

……

……

曹节急匆匆离去,刘偃这才顾得上打开,刚才曹节宣读圣旨时自己获得的汉寿亭侯成就礼包。

封侯,大汉武人的梦想。

自己取得如此成就,究竟会获得什么奖励呢?

小说《三国:一统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什么?十中抽五!刘偃,你疯啦!”

董卓都忍不住直呼出声。

在他看来,刘偃杀光且冻羌四十二岁以上的男子,杀鸡儆猴,可以理解。

抽调义从,收缴冻羌的血税,更是理所应当。甚至于, 董卓都觉得抽少了,让且冻羌出三千义从还差不多。

但是,这十五抽杀令,太过分了!

这命令一下,就是两万颗脑袋同时落地啊!

且冻羌,怎么可能答应这么屈辱的条件,怎么愿意付出如此血淋淋的代价?

还有最关键的,朝中那些大儒们,一直看凉州的武人不顺眼。现在,刘偃如此大肆杀戮,有伤天和,他们能放过这个攻击凉州武人的借口?

“呵,董司马既然当初不愿参战,现在就不必对刘某的处置,指手画脚了。”

随后,刘偃又向且冻看来,道:“这就是本官最后一个条件了,你们且冻羌,到底答应不答应?给本团练一句话吧!”

“这……”

且冻微微咬牙,道:“在回答之前,请刘团练容小老儿对族人们,说几句话。”

“准。”

“谢刘团练。”

且冻转身,面对数万羌众。

此时此刻,数万羌众,已经有些不稳了。

“十中抽五,简直太过分了!刘团练,你……你莫太过分,得饶人处且饶人啊!”

“汉人有句话,杀俘不祥。你难道忘记了吗?”

“十中抽五太多,抽一还差不多,抽二也成啊!”

“我……我且冻羌虽然投降了,却也不是好惹的!”

“请刘团练开恩,少杀几个吧!”

……

众羌人议论纷纷,语带威胁者有之,讨价还价者有之,苦苦哀求者更有之!

“族人们!静一静!静一静!本族长说两句。”

待人们的声音渐低,且冻双手下压,终于开口:“吵吵什么?吵吵什么啊?还且冻羌不好惹?真的不好惹的话,刘团练现在既没有把你们绑起来,也没有收缴你们的兵刃。继续拿起刀枪,和汉军拼命啊!想去的尽管去,没人拦着!你们,有那个胆子吗?”

“可……可是……”有人弱弱地道:“刘团练这条件,实在太过分了!”

“过分?再过分,能有当初,我等在三辅地区做得过分?莫说十中抽五了,连老弱妇孺,我们都没放过啊!这……这都是我等罪有应得!”

“可四十二岁以下之人,没参加当初那一战啊!”

“他们是在为先祖还债!父债子偿,天经地义!不讲大道理,我只问你们一句:我且冻羌若和刘团练易地而处的话,你们会仅仅十中抽五,不伤妇孺?”

“我……我们……”

且冻一阵抢白,真把族人们说得哑口无言。

说穿了,且冻羌比汉军要野蛮得多。他们都明白,若是易地而处的话,自己只会比刘偃做得更加过分,还要过分得多得多!

“所以啊……”且冻道:“刘团练这三大条件,简直是宽厚无比,尔等只能感恩,不应有半点怨言!你们……可明白?”

“明……明白!”

且冻羌人,稀稀拉拉地声音响起。

“我没听见,大点声!”

“明白!”

“族人们啊!”

噗通!

突然,且冻羌膝盖一弯,给全族之人跪了下来。

“族长,你?”

“莫再叫我族长了。我是全族的罪人啊!”且冻道:“二十六年前,我见大汉朝政混乱,民不聊生,以为咱们且冻羌的机会到了,才起兵反叛。谁知道,我太高估了咱们且冻羌,也太低估了大汉的煌煌天威。先有马贤将军,一战将我等打回了射姑山,不知多少族人因此丧生。后有刘团练,将我族推到了灭族的边缘。此皆小老儿之过也!”

“族长啊!”

此时,不知多少且冻羌人泪流满面。

怎么可能全是且冻的错,其他人就那么无辜?很显然,且冻这是自知必死,主动把罪责往自己身上揽,为活着的人减轻罪责啊。

且冻继续道:“但是,现在,小老儿不能继续错下去了,我且冻羌更不能错下去了。刘团练有霹雳手段,一战败我且冻羌,且冻羌之存灭就在他一念之间。刘团练有菩萨心肠,愿意给我们且冻羌留下血脉。我们,难道不应该感恩戴德吗!”

“应该!”

“再大点声!”

“应该!”

“既然大家都对刘团练感恩戴德。那小老儿临死之前,就对大家提出三点要求。其一,我死之后,全且冻羌敬刘团练如族长,不可有半分违逆!其二,但凡有随刘团练出征战士,无论任何情况下,严格执行刘团练之军令,不可有半点怨恚之心,更不可有半点反叛之心。其三,我且冻羌……永不叛汉!如果尔等愿意遵守这三个要求,就发个誓来!不发誓者,就是要灭我且冻羌之人,全族共击之!”

“天神在上:我以后,当敬刘团练如族长……永不叛汉。如违此誓,必得横死,永堕地狱!”

且冻羌众青壮齐齐发誓,洪亮的声音彻响于射姑山前。

随后,刘偃一声令下,且冻羌十中抽五,两万余颗头颅落地。整个过程,波澜不惊,没有任何冰冻羌人反抗。

血债血偿,汉人和且冻羌的恩怨,一笔勾销!

此事过后,更无任何且冻羌人,用仇恨的目光注视刘偃。

恰恰相反,他们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之后,已经彻底放下心来,会被刘偃所接纳,心情彻底放松。

甚至,很多且冻羌人看刘偃的目光中充满崇敬,对于追随如此勇猛的主将,感到与有荣焉!

这也行?

董卓当然知道,刘偃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黑油、秦弩、明光铠,以及个人超强武力相结合的结果。

但是,他依旧郁闷无比!

这可是且冻羌啊!

被削弱一半实力的且冻羌,依旧是一股极其庞大的力量,一股极其令人眼馋的力量!

现在,这股力量已经为刘偃所拥有,成为刘偃最为锋利的一把宝剑!

刘偃的实力,膨胀得也太快了吧?

刘偃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事实上,更令董卓郁闷的事,还在后面呢!

“董司马!”

刘偃笑吟吟地向董卓看来,道:“现在,射姑山已破,且冻羌已经臣服。咱们的赌约,也该兑现了吧?”

小说《三国:一统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什么?

还有赌约?

董卓当然记得那个赌约是什么。

射姑山被破,北地郡彻底安宁,他就要把麾下大将李傕,以及手下五十名飞熊军,彻底输给刘偃。

好么,刘偃破射姑山,得名又得利,还封侯有望。甚至于,得了且冻羌这么令人眼馋的一大股子实力。

自己什么都没捞着不说,还得把李傕和飞熊军送给刘偃。

这叫什么事儿啊?

这简直是……简直是……别人娶媳妇洞房花烛,光棍汉蹭不着喜酒不说,还倒搭了一大笔喜钱!

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刘偃!”董卓恶狠狠地向刘偃看来,道:“我劝你见好就收,莫太过分了!”

“什么过分了?”刘偃满不在乎地向董卓看来,道:“我不过是收取,我应得的东西而已。这官司就是打到洛阳去,也是我占着理占着理。还是说……你董司马,你这么大的人物,愿赌不服输,要……说了不算呢?”

“我……”

如果可能的话,董卓当然想说了不算。

问题是,不能啊!

大汉以孝治天下,最重名声。

这种当着皇甫嵩,乃至于数千将士的面打的赌,董卓若是说了不算,在大汉可以说前途尽毁。弄不好,连眼前的行军司马之职都保不住,。

“我……本司马当然愿赌服输。”董卓深吸了一口气,道:“不过,话说回来。李傕,乃至于飞熊军,都是人,而不是一个个的物件。纵然我愿意放人,人家不愿意跟随你,本司马也没法子不是?”

对于这点,董卓还是颇有信心的。

莫说李傕了,就是手下的飞熊军,他都是下了重本的。解衣衣之,推食食之,那就不用说了。

每次大战抢来的战利品,董卓可绝称不上吝啬。宁可自己少拿甚至不拿,都要让手下们满意,尤其是要让手下大将,以及飞熊军满意。

这样的好老板,去哪找啊?

董卓区区一行军司马,麾下汇聚凉州近一半的二流武将,能简单得了吗?没点特殊的绝活,可能吗?

然而,完全出乎董卓预料的是,就在他话音刚落之际——

“那什么……董司马!”

李傕从他背后走出,深深一躬,道:“如果董司马不介意的话,我愿意归入刘团练麾下。”

啪!

现在,虽然现在没有任何人对董卓动手,但是他依旧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疼痛。

打脸!

李傕这话,就是红果果的打脸啊!

而且,是当着近十万人的面儿打的,真特么的疼啊!

这一刻,董卓真想回一句“我介意!我非常介意!我特别特别的介意。”

不过,他不能!

万万不能!

他只能狠咬牙关,皮笑肉不笑地道:“哦?是吗?本司马甚是奇怪啊!我平时待你李傕不薄吧?你怎么那么容易,就要另投新主了呢?莫非……你就是一只……喂不熟的白眼狼?”

“董司马还请稍安勿躁!李某人愿意跟随刘将军,绝对是有正当理由的!”

“你讲!”

“董司马可知,末将是哪里人?”

“不是北地郡泥阳县?”董卓对自己的部下还是非常关心的,李傕的籍贯他非常清楚。

“正是北地郡泥阳县。”李傕道:“二十多年前,且冻羌率领诸羌肆虐北地郡,李某年仅三岁,父母尽皆死在那场大乱中。多亏了族人不弃,将我养大。某长大之后,身有勇力,才投身边军。一来保家卫国,二来报父母之血仇。”

董卓面色稍霁,道:“所以,你要感谢刘偃破射姑山,感谢刘偃今日大肆杀戮且冻羌,为你报了父母之血仇?嗯,倒也能算得上情有可原。”

“不单单是如此!”李傕道:“自我后汉立国以来,羌人叛乱,朝廷平叛,羌人臣服,羌人再叛,朝廷平叛……周而复始,无法停歇。不知多少北地郡,乃至凉州百姓,和李某人一同遭遇。我一直以为,此事会一直这样下去,纵然有护匈奴中郎君张奂这样的大英雄,也只能勉强维持,让杀戮少一些而已。直到,我见到了刘团练。我以为,彻底平羌乱之人,非刘团练莫属!顾念董司马旧恩,留在董司马麾下,小仁小义也!投奔刘团练,彻底荡平羌乱,才是大仁大义!”

啪!

李傕的这番话,直如第二个耳光,狠狠地扇在了董卓的脸上。

神特么的留在我身边是小仁小义气,投奔刘偃才是大仁大义!

李傕啊李傕,你小子,是专门来打我脸的是吧!

原来,李傕提及父母血仇,董卓这真有些觉得,李傕的选择自己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现在,董卓真恨不得将李傕碎尸万段!

“李傕啊,李傕!”董卓用手点指,恶狠狠地道:“你真是生的好一张利口!不过,你真以为,凭口舌之利,就能为自己洗清忘恩负义之恶名?白日做梦!不信,你看看,我飞熊军其他人,是否会和你做同样的选择!”

顿了顿,他又向飞熊军看来,道:“愿意继续留在本司马麾下之人,继续留在原地。愿意跟随刘偃之人,出列!”

然而,董卓万万没想到。

紧接着,第三个耳光,响亮地打在了他的脸上。

“李将军说得对,平羌乱者,必刘团练也!某愿意跟随!”

“我也是北地郡之人,感谢刘团练先灭霍坦羌,后破且冻羌,为我报了血仇!”

“末将不才,愿附刘团练骥尾!”

“谢刘团练看得起飞熊军,某这一百多斤,卖给您了!”

……

好么,五十名飞熊军,齐齐出列,要归顺刘偃。

“你……你们……”

董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前看到了一切,甚至怀疑自己身处在噩梦之中。

怎么回事儿?

这怎么可能?

退一万步说,李傕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自己麾下的飞熊军之人,根本就没那么高尚好不好?

很多人暴虐嗜杀、贪财好色的程度,绝对不在自己之下!

他们为什么舍弃自己而救刘偃?

“胡车儿,你跟着捣什么乱?”

董卓气呼呼得向着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看来,怒吼道:“你是匈奴人,不是汉人啊!千万莫告诉我,你投奔刘偃,是为了狗屁的大义!”

小说《三国:一统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我……”

董卓此时,简直已经气的七窍生烟|!

覆灭霍坦羌的泼天大功,被刘偃截胡了!那价值将近两亿钱的战利品,也被刘偃截胡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现在的刘偃,何止是抢了自己的财路啊。

他还抢了自己的升迁之路!

自己和他不共戴天!

“皇甫太守!”董卓一阵冷笑,道:“莫高兴的太早。你仔细想想,刘偃那些战功,可能是真的吗?刀枪不入、万箭难伤,在近两百步的距离内,飞枪杀霍坦?这是人做的事吗?即便是张奂张将军,段颎段校尉,也不可能办到!”

“哦?董司马的意思是,刘偃虚报战功?”

“嘿嘿,到底是不是刘偃虚报战功。请皇甫太守,自己斟酌。”

“这样啊……”皇甫嵩眉毛一挑,道:“关于刘偃的战功,本官到了泾阳城之后,肯定会仔细查探。如果是假的话,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秉公执法。但是,如果这战功是真的……”

“怎样?”

“北地郡常年受羌人袭扰,单凭本地团练兵难以抵抗。所以,本太守会上书朝廷,在北地郡设一都尉,统两千兵马。不知董司马,意下如何呢?”

“什么?你要让刘偃做北地郡都尉?皇甫嵩,你……你疯啦!”

按理说,从品级上讲,皇甫嵩这个北地太守,秩两千石。董卓的行军司马,不过是秩千石而已。

董卓这么跟皇甫嵩说话,是极为失礼的。皇甫嵩若是因此弹劾董卓,董卓绝对会吃一个小亏。

但是,现在,董卓已经出离愤怒了!

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北地郡都尉,在北地郡位仅在太守皇甫嵩之下,秩比两千石。

秩比两千石的高官啊!

比自己这个军司马,都高着一大级!

好么,自己从军近十年,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功劳,到现在不过是个张奂手下的行军司马,秩千石。

而那刘偃呢?年方十二,从军不过半个月左右,地位还在自己之上了!

这还有天理吗?

这还有王法吗?

“本太守没疯。”

眼见董卓如此愤怒,皇甫嵩心里别提多痛快了,淡淡道:“怎么?莫非,董司马以为,我皇甫嵩,保举不了一个北地都尉?”

当然保举得了。

皇甫嵩的叔叔皇甫规,现为朝廷大司农,九卿之一,位高权重。

董卓的顶头上司张奂,当初做武威郡太守,就是皇甫规举荐的。现在提拔一个北地都尉,简直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说实话,要不是平灭霍坦羌的功劳太大,还有那些财货太惹眼,董卓也不想招惹皇甫家族的。

“你……”董卓深吸了一口气,道:“皇甫太守,你可想清楚了。刘偃年方十二,也不知是否读过书,你就举荐他为北地都尉,这合适吗?莫不是因为他救了你的家人,就知恩图报?”

“怎么?董太守又要指责我皇甫嵩因私废公?”皇甫嵩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不怕告诉董司马,除了要举荐刘偃为北地都尉之外。本太守,还要尽可能地让刘偃……封侯!”

“封……封侯?!”董卓闻听此言,声音都变了。

封侯,这可是封侯啊!

汉高祖斩白蛇,与群臣立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从那以后,封侯就成了武臣的最高荣耀!

这么说,刘偃不但要爬到自己头上,还能取得武臣的最高荣耀?

“没错,就是封侯!”皇甫嵩道:“董司马,你扪心自问,刘偃阵斩霍坦,覆灭霍坦羌。率不到两千疲弱之军斩首四千级以上,俘敌六千余众……如此功绩,难道不能封侯吗?”

该!

这么大的战功,如果还不该封侯的话,别说自己不同意,全大汉的将士也不会同意!

自从大汉立国以来,有如此大胜之人,能有几个?

恐怕唯有冠军侯霍去病一人!

但是,为什么此人是刘偃?

抢了我功劳的刘偃?

这封侯的荣耀……本来该是属于我董卓啊!

刘偃啊,刘偃,你抢了我的封侯之功,我与你势不两立!

你就等着吧,等我董卓到了泾阳那一日,定然要你好看!

……

……

董卓也不想想,凭他的实力,能不能取得刘偃那般大胜?他要是真有那实力,能磨磨蹭蹭得不敢直接进军泾阳吗?

现在,他已经被封侯的荣耀冲昏了头,心中也已经被仇恨填满,誓要找刘偃的麻烦!

小说《三国:一统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一日后,泾阳县衙。

“什么?董卓质疑我的军功?皇甫太守,要我早做准备?”刘偃眉头微皱。

小武擦了擦额头的大汗,道:“确实如此。您的战功,实在太夸张了,莫说董卓不信,皇甫太守也有些含糊啊。不过,皇甫太守以为,泾阳大捷总不是假的,那些羌人的头颅和俘虏总不是假的。所以,让小人骑快马,昼夜兼程而来,让您做些准备。只要过了这一关,他保您一个北地都尉之职,就是封侯都不是不可能。”

“这样啊……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是。”

小武微微躬身,退了下去,屋内只剩下了刘偃一人。

刘偃现在没有在家里,而是住在县衙,当然是有原因的。

父亲故去之后,家里就剩下十四岁的嫂嫂辛婉儿,和十二岁的刘偃相依为命了。

如果刘偃只是个平凡少年,他当然没问题。

但是,现在刘偃已经成了泾阳城的大英雄,马上就要迎来朝廷的重大封赏,步入仕途了。

这时候,如果有人嫉妒心起,宣扬什么“刘偃和嫂嫂孤男寡女,共处一宅,居家而盗其嫂”,刘偃可就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大汉以孝治国,非常重视官员的道德。朝廷若是对刘偃生疑,对刘偃的封赏肯定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刘偃大胜之后,嫂嫂辛婉儿根本没让他进家门。只是隔着门勉励了刘偃几句,要他以国事为重。

刘偃也就只能在县衙住下了。

“皇甫嵩一下子就许了我一个比两千石的官职,对我期待不小,不能让他失望。嫂嫂连家都不让我回,对我的前途寄予厚望,我更不能让嫂嫂失望了。所以,这次和皇甫嵩、董卓的见面,我一定要尽善尽美!系统!”

“叮咚!宿主,有何吩咐?”

“我现在还有多少个礼包?”

“叮咚!您还有九个日礼包,一个周礼包。”

“把七个日礼包,合成一个周礼包。”

“叮咚!您现在有两个周礼包,两个日礼包。请问宿主,您现在要开礼包吗?”

唰!

光华一闪,两大两小,共四个礼包,在刘偃的面前出现。

“对,我今天准备把四个礼包全开了。系统,先给我开一个日礼包吧!”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三国志》!”

嗡!

系统音刚落,就有一股信息涌入了刘偃的脑海之中,正是《三国志》的全部内容。

“敢情系统奖励的《三国志》,不是一本书,而是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啊!简直太贴心了!”

刘偃原来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只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了解还似是而非。

这下好了,系统将《三国志》的内容完全印在他的记忆里,让他真正的先知先觉!

“再打开第二个日礼包!”刘偃命令道。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北地郡资源图》。”

“北地郡资源图?这个奖励……还真是有点鸡肋啊!”

《北地郡资源图》,同样不是给的刘偃一张地图,而是将一张地图的内容,完全印在刘偃的脑海中。比如说,北地郡哪里有金矿、银矿、铁矿、铜矿、煤矿、石油矿,这些矿藏品位如何,储量怎么样,都有记载。

但问题在于,矿藏得挖。

北地地处边郡,人少地多还有羌乱,刘偃去哪找人开采?

再说了,刘偃现在开礼包的主要目的,是增强立竿见影实力。毕竟,他的技能如有神助,一周只能使用一次,现在还在冷却期内,无法发挥出一流武将的实力。

这北地资源图,现在完全没用啊!

事实上,就是那本《三国志》,对现在的刘偃,也没啥立竿见影的效果。

“日礼包,果然开出来的东西不算好,还是看周礼包的吧。系统,再给我开一个周礼包。”刘偃命令道。

“叮咚!恭喜宿主,打开周礼包,获得名将抽取机会一次。”

唰!

一个光幕在刘偃面前出现,上面写着无数的名字。

姜尚、孙武、白起、蒙恬、田单、李牧、廉颇,韩信、樊哙、卫青、霍去病、岑鹏、马援、罗成、程咬金、秦琼、薛仁贵、尉迟恭、刘仁轨、狄青、徐达、岳飞、岳云、杨再兴、王彦章、高思继、李克用、徐达、常遇春……

几百位华夏名将的名字,在这光幕上出现。

一个光标在这些名字上游走。

看来,光标停在哪里,就是哪位名将被召唤出来了。

终于!

光标停住了!

“高思继”三个字熠熠生辉!

“叮咚!恭喜宿主,抽中古代名将高思继。友情提示:宿主抽取的武将,对宿主的忠诚,自动锁定百分百。并且,系统已经修改其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不会对宿主造成困扰。”

系统音刚落,顿时,有一个二十多岁、顶盔掼甲的青年将军的虚影,在刘偃面前出现。

“高思继,拜见主公!愿为主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高将军,快快请起!”

刘偃上前,对那虚影以手相搀,嘴都要乐得合不拢了。

自己正在发愁,“如有神助”的冷却期没到,无法发挥一流武将的实力呢。这一流武将高思继就来了,真是想瞌睡遇着了枕头。

至于说,高思继的本事究竟如何?

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一般一般,天下第三!

小说《三国:一统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系统道:“叮咚!宿主有所不知,擂鼓瓮金锤,原本的主人是伏波将军马援。马贤乃是伏波将军侄孙,得传擂鼓瓮金锤。后来,此锤才为李元霸所得。”

原来擂鼓翁金锤,不仅是李元霸的武器,更是马援和马贤的武器!

刘偃刚得震天撼地锤法,对此锤甚感兴趣,道:“很好,且慢,现在就命你的族人,把擂鼓翁金锤取来!”

“是!”

功夫不大,四名高大健壮的羌人抬一锤。总共八名健壮的羌人,用木架将一对擂鼓翁金锤抬了过来。

咚!咚!咚!

咚!咚!咚!

八名羌人一步一个脚印,地面都在微微颤动。

“我擦!这锤得多重啊!当初马将军,真是用这玩意儿杀敌的?”

“不大可能吧?如此重兵器,怎么可能有凡人能用的武器?神仙还差不多!”

“不过,这对大锤真要是能舞动起来!哪怕是没有学过任何武艺,也能有万夫不当之勇啊!”

……

将士们被这两把大锤的气势所震撼,议论纷纷。

“这就是擂鼓翁金锤么……”

刘偃穿越之前就听人说过,李元霸的擂鼓翁金锤锤,单锤重四百斤,两只大锤八百斤。

现在看来,八百斤,只多不少!

八百斤,这可是八百斤啊!

马贤要是真能对八百斤重擂鼓翁金锤如臂指使,那能仅仅是一流武将吗?那还可能兵败射姑山?

刘偃学会了震天撼地锤法,知道此锤法有一些禁法,可以压榨身体潜力,使一流武将勉强发挥出无双猛将的战力。当然,因为是逆天而行,使用禁法的过程中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不用问,当时,马贤就是使用了这种禁法!

“且冻!”刘偃高声呼喝。

“当初,马贤将军,使的就是这对擂鼓翁金锤?”

“不敢欺瞒刘团练。”且冻道:“马校尉平时用的也不是擂鼓翁金锤,而是总重一百二十斤的普通大锤。”

“那他到底是何时使出这对擂鼓翁金锤的?你,当着我大汉数万将士,当面讲来!”

“是。当时,小老儿不识天数,合且冻、傅南、突落、狄失……八部之羌兵,共七万余众,将马将军所率的六千军围于射姑山。双方大战七日,马将军眼看军粮粮尽,一马当先,挥军突围。我羌人自然也精锐尽出,进行拦截。战到关键时刻,马校尉弃小锤,用大锤,连出十八锤,锤杀我羌人四名族长,十二员大将,最终……力竭而亡!”

尽管此战是羌人获胜,马贤战死,但且冻说到此处时,眼中还是露出浓浓得恐惧之色。那连挥十八次擂鼓翁金锤,将八大羌族精锐力量一扫而空的马贤,实在是他今生最大的噩梦。

而大汉军士们听了,则议论纷纷,对马贤将军满脸憧憬。

“连出十八锤,杀尽八羌之精锐,马将军真威风!”

“恨不能早生二十余年,和马贤将军并肩作战!战死沙场,亦无所憾!”

“且冻羌大胜之后,却在射姑山老老实实的待了二十余年。肯定是马贤将军那一战,打掉了他们的胆气!”

“马贤将军,我汉家真英雄!”

……

刘偃听了,鼻子都有些酸酸的。

世人皆知,射姑山一战,汉军一流战将马贤战死,被迫转攻为守。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羌人究竟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

马贤,威武!

马贤,霸道!

马贤,虽败犹荣!

“我在问你!”刘偃深吸一口气,道:“一对擂鼓翁金锤八百斤,加上顶盔掼甲的马贤将军,就得一千多斤。马贤将军的战马,也颇为不凡吧?”

且冻道:“确实如此。当初马校尉骑的是一匹异马。那异马身形比汗血宝马还要高大得多,因通体洁白如雪,无一根杂毛,其名雪象。”

“那雪象后来如何了?可有子嗣留下?”

且冻道:“不敢欺瞒刘团练,此战过后,雪象确实为我部所得。不过,可惜……可惜……”

“可惜什么?”

“那宝马思恋旧主,不眠不吃不喝,绝食七天而死!我且冻羌上下,无不哀伤。”

“啊?你说什么?”

“马校尉连挥十八锤,战死沙场。宝马雪象,思恋旧主,绝食七天而亡!”

“哎,可惜!”

虽然明知此事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但刘偃此时此刻,还是感到痛彻心扉!

他仿佛看到了,一名大将骑着雪象,嘴角含血,在羌军中纵横驰骋,连出十八锤杀光了八羌之精锐,自己也力竭而亡。

他仿佛看到了,雪象孤零零地站在马厩内,不眠不休,望向远方。忽地,那宝马变得瘦骨嶙峋,重重地倒在地上,再也无法起来。

好一员我大汉无双猛将,好一匹我大汉无双骏,都……都死在这射姑山上!

可恨!

可恼!

郁闷啊!

刘偃满怀郁结难以排遣,紧走几步,来到那对擂鼓翁金锤前。

“起!”

随着一声大喝,那对八百斤重的擂鼓翁金锤,已经被刘偃提了起来。

紧接着——

呜!

震天撼地锤(华夷之辩锤),时隔二十余年后,重现世间!

第一式,煌煌中华,巍巍华夏!

第二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三式,华夷峻防,一王之法!

第四式,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

第九式,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简短截说,刘偃手持擂鼓翁金锤,运起震天撼地锤法,连出九式!

其势甚强,刮起阵阵恶风,黄土飞扬,风声激荡!

其速甚快,疾如闪电,快似流星,避无可避,挡无可挡!

“这就是马贤将军的惊天锤法!”包括且冻在内的且冻羌众,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战,满面仓惶!

“这就是马贤将军的惊天锤法么……”大汉将士们双拳紧握,振奋异常!

刘偃却感觉,不够!

这还不够啊!

自己现在的实力,应该和当初的马贤将军差不多。

若第九式后继续挥锤,身体就会受到难以逆转的损伤,最终会像马贤将军那样力竭而亡!

那么,如何继续呢?如何再现马贤将军,在射姑山上连出十八锤的英姿呢?

小说《三国:一统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忽然,刘偃想到了自己之前获得的技能!

技能,如有神助:宿主使用此技能时,力量提升一倍,敏捷提升三成。一周可使用一次,每次持续半个时辰。

如有神助,发动!

刘偃的基础力量是一百二十斤,十三太保横练第九重加成一千五百斤之后,就是一千六百二十斤。

现在,技能如有神助发动,继续翻倍!

三千二百四十斤!

再加上震天撼地锤的特殊技巧,刘偃现在虽然依旧达不到马援或者李元霸的程度,能对八百斤重的擂鼓翁金随意锤如臂指使。

但是,在战场上如臂指使地出个七八十锤,是毫无问题的。

现在,刘偃面前没有任何对手只是演示锤法,使出全套的震天撼地锤法,也没有丝毫问题!

第十式!

第十一式!

第十二式!

……

第十八式!

眨眼间,第十八式“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已然使出!

“马贤将军啊!”

只在顷刻间,且冻羌众再次跪伏于地。

他们仿佛真的看到马贤将军复生。

他们仿佛看到了,马贤挥舞两柄大锤如何在数万羌军中大逞威风!纵集结了全部羌人精锐,在马贤将军力竭之前,无人能挡!无人可挡!

马贤将军,真战神也!

然而,且冻羌没想到的是,这还没完,依旧没完!

刘偃使出擂鼓翁金锤第十八式之后,继续出锤|

第十九式!

第二十式!

第五十式!

第一百式!

第两百式!

……

嗡嗡嗡!

嗡嗡嗡!

刘偃以三千二百四十斤巨力,继续演示震天撼地锤法,连出两百多招!

无论力量还是速度,刘偃都要超过当初强行压榨身体潜力的马贤将军,也远远超过了刚才刻意重演马贤将军射姑山一战那十八锤的自己!

其势更重!其重如山,挂定的阵阵恶风之中,甚至带着轰隆隆的雷鸣之声!

其速更快!到了最后,双锤舞得密不透风,只见锤光,不见人影!

“这……这就是刘团练的实力么?怪不得能一战灭霍坦羌呢!笑话,依刘团练之实力,不能灭霍坦羌,才滑天下之大稽!”

“怪不得一流武将高思继都认之为主公,人家有这份实力!”

“以刘团练这身本事,天下何处不可去得?马上封侯,真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

董卓麾下的众边军,原来还因为立场不同,对刘偃观感不佳。

现在,他们对刘偃就只有一个字儿了:服!

心服口服,外带佩服!

且冻羌众人,则完全傻眼。

“这……这还是人吗?”

“刘团练,莫非是天神下凡?”

“幸亏咱们投降得早!要不然,莫说那明光铠和神奇的弩箭了,光刘团练一人,都够咱们喝一壶的!”

“听说,霍坦那小子,就是在万马军中,被刘团练单枪匹马取了首级!现在看来,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刘团练要在战场上杀谁,谁就莫想活命!他……他就是杀场上的阎王啊!”

……

如果说,刚才的且冻羌中还有少数人不服的话。现在,刘偃当众演锤法,将他们的那点小心思完全敲碎。

终于,第三百六十式,胡无人,华夏昌!

震天撼地锤最后一锤,被刘偃使出!

轰!

两杆擂鼓翁金锤,重重锤击在地面上!

咔嚓嚓~~

两条巨大的裂缝,在地面上同时诞生!

这,这还是人吗?

人力岂能达到这种程度?简直是天地之威!

“刘团练啊,真英雄啊!”

除了董卓那两千边兵外,五万多大汉将士尽皆拜倒!

“我且冻羌罪孽深重,任凭刘团练发落!”

且冻羌众更是为刘偃之威所慑,齐齐叩头,再次申明要无条件投降。

“任凭我发落么?好!”

刘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道:“那我现在就宣布对尔等的处置。若是不服,尽管来战!”

“不会的,绝对不会啊!”且冻赶紧道:“我等早对刘团练心服口服,无论刘团练如何发落我等,绝无怨言。”

“那可不一定,听我我这处置讲完。”刘偃道:“马贤将军的射姑山一战,发生于多少年前?”

“二十六年前。”

“我再问你,大战之时,你们且冻羌所有成年男子,全部参战,对也不对?”

“对!”

“你们且冻羌,十六岁就算成年男子了,是不是?”

“是。”

“很好。本团练使对你们且冻羌有三条处置。第一条就是:四十二岁以上男子,即可视为参加过二十六年前射姑山一战之人。包括你且冻在内,杀无赦!你,答应否?”

“答应!”

且冻自知必死,对刘偃要杀自己,没有任何意外。

依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且冻羌全族能活到四十二岁以上,才一成左右。这个损失,也完全在且冻的承受范围内,毫不犹疑地答应下来。

“答应了,我就不再说第二条。”刘偃道:“我将组建一支且冻义从,人数千人,从且冻羌健壮者中抽出。我军野外战斗,他们冲锋在前。我们攻城战斗,他们必为先登!你们且冻羌,可愿意?”

“愿意!万分愿意!”

“还有,这些人但有不足一千之时,我会从且冻羌众继续抽调人手补充。”

“那也没问题!”

且冻当然知道,这是刘偃要抽且冻羌的血税。

那一千人,说穿了,就是刘偃的敢死队。哪里最危险,哪里最需要人命填,就会把他们派到哪里。

这,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在汉军里面,干这种差事的人,也都是罪犯、死囚出身。

而且,刘偃会不断抽调且冻羌人,补充这支千人队。

最终,会有多少且冻羌人因此战死?

三千,五千,甚至上万人?

都有可能啊!

但是,话说回来,那又如何?

不答应刘偃的条件,让且冻羌被灭族吗?

所以,且冻依旧选择同意!

“算你识时务。那么,现在本团练再说最后一个条件。你若是答应了,且冻羌这一关就算过了。”

“这……是。”

“我后汉自光武帝立国以来,已经一百四十余年矣。这一百四十年,羌人屡次受抚,屡次反叛。究其根本,无非是背叛的代价不够沉重。所以,刘某决定,羌人剩余男丁,十中抽五,尽杀之!一报二十年前之血仇,二让你们明白:背叛大汉的代价,你们……承受不起!”

小说《三国:一统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天下公认的一流武将,不过是三个人,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度辽将军李膺,护羌校尉段颎。至于无双猛将,自从伏波将军马援故去之后,已经一百多年没出现过了。”

对,就是这句话!

嫂嫂说过,伏波将军马援,是公认的无双猛将!

刘偃忍不住问道:“系统!伏波将军马援,是无双猛将吗?”

“叮咚!确实如此。伏波将军马援虽然比不过李存孝和李元霸,但是,即便在无双猛将中,也算相当厉害的人物。可惜到了后世,无人为其扬名,导致名声不彰。”

“那好,我接受他的锤法传承。”

“叮咚!如宿主所愿!”

系统音刚落,马援的形象,出现在刘偃的脑海之内。

“后车薏苡落谗人,珠贝文犀竟失真。马革裹尸犹不恨,何须胜瘴与轻身!马援,见过刘小友!”

在刘偃预想中,使锤的无双猛将嘛,肯定是身型高大魁梧,浑身筋肉虬结。

结果,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马援峨冠博带,面貌和蔼可亲,君子温温如玉,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征战沙场的大将,反而像是一个大汉乡间的老学究。

这就是马援么?

越是年纪老迈,反而越是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老当益壮”,“马革裹尸”这两个典故,都是出自于他。

“怎么?小友很意外?”马援微微一笑,道:“我马援本就是读书人,只是力气比旁人大一些,锤子耍得比较好罢了。怎么样?你可想好了,要接受我的锤法?护我华夏?”

“小子愿意。但不知老爷子的锤法,叫何名目?”

“老夫的锤法,名曰华夷之辨锤!对华者保家卫国,对夷者征讨不臣。不过……世人无知,只见老夫锤法刚猛,将我的锤法叫做……”

“什么?”

“震天撼地锤!”

嗡~

马援话音刚落,身形一转,已经变为两杆长柄大锤。

一锤震天!

一锤撼地!

双锤合一,天下无敌!

呜呜呜!

双锤一左一右,蕴含万千变化,直向刘偃砸来!

“啊!”

刘偃自知躲闪不及,痛呼出声。

接下来。刘偃预想中的痛苦却没有出现,

恰恰相反,无数双锤的招式和经验,已经完全印入刘偃的脑海之中!

“这就是马援的震天撼地锤?老爷子真有意思,书生做派,但传授个锤法,都弄得这么刚猛!”

恍惚间,刘偃和系统交流完毕,睁开了眼睛。

他和系统是意识交流,现实不过是过去了几秒钟而已。

“尔等……”

刘偃缓缓向众羌人看来,心中没有半分怜悯。

他吸收了原本少年的记忆,知道羌人投降大汉是常事。但是,羌人降而复叛,也是常事!

如今,已经是第三次羌人大规模叛乱了。

就算不谈羌人们的杀戮和掠夺,因为羌人叛乱增加到百姓身上的赋税和徭役都是极其沉重的负担。

更何况,这可是为害大汉最重的且冻羌啊!

二十年前兵破拢关之后,且冻羌几乎将三辅地区,变成人间地狱!一句投降,这事儿就了结了?

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尔等可是真心无条件投降?”刘偃问道。

“绝对真心!”且冻跪伏于地道 。

“哼,说得好听!”

刘偃冷笑道:“世人皆知,诸多羌人,且冻最狡!你说的话,我刘偃是一个字都不信!这样吧,如果你真有诚意,就把族内的好东西,都献出来!”

“那是自然。来人!把族内的汗血宝马,都给刘团练给送过来。”

“是!”

功夫不大,大概三千匹高大优雅、身形健壮的战马,被从谷内牵到了两军阵前。

原来刘偃还觉得,自己那些二十挑一的战马,相当神骏。现在,跟这些战马一比,才知道什么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这些战马太神骏了,且冻羌舍不得用来冲锋,才一直放在队列的后面。

“这……”刘偃倒吸了一口冷气,道:“此马如此神骏,该不会真的是汉武帝从大宛国得来的汗血宝马,所繁殖的后代吧?你们且冻羌,是怎么得到的?”

汉武帝为了得到大宛的汗血宝马,愿意用黄金做成的宝马来换,大宛不同意这个交易。

结果,汉武帝命大将李广利率数万骑兵出征。可惜出战不利,最后不但没得回宝马,而且人马只剩下了十之一二。

汉武帝不死心,三年后,再次派李广利率十万大军出征大宛,才获得了真正的汗血宝马。

“抢的呗!二十多年前,且冻羌兵犯三辅地区,抢夺了陛下的马场,将其中的汗血宝马洗劫一空!”

顿了顿,董卓在一旁冷笑,道:““刘偃,这些马可是御马的后代。你要是想像一般战利品般据为己有,可得看看自己的脖子硬不硬!”

“这些汗血宝马是刘某人的战利品。到底如何处置,就不劳董司马费心了。”

御马的后代怎么了?

如果是两年前羌人抢的,刘偃说不定真就还回去了。

但是,那可是二十多年前啊?汗血宝马都不知繁育了多少代了,和皇帝老儿还有个毛的关系?

再者,这年头,汗血宝马就等于顶级跑车、顶级坦克,就等于无数条人命!让出来?那怎么可能!

“很好,这三千匹汗血宝马,有点意思。”刘偃笑吟吟地向且冻看来,道:“你们且冻羌还有什么宝贝?都献出来吧!”

“那个……我们且冻羌其实也没什么其他的宝贝了。”

“嗯?”

“刘团练莫急!莫着急啊!”且冻见刘偃面色不善,赶紧冥思苦想,最终小心翼翼地道:“那个……马贤将军的遗物,擂鼓翁金锤,算不算宝物啊?”

“擂鼓翁金锤?”刘偃微微一愣,在脑海中问系统,道:“系统,怎么回事?擂鼓翁金锤,那不是李元霸的武器吗?”


时间回到一刻钟前,射姑山,缥缈峰。

此峰位于射姑山的最中央,山势绝险,巍然耸立,实乃射姑山第一高峰。

此时此刻,且冻羌的族长且冻,正带领族内主要大将,站在缥缈峰上,观察敌情。

且冻已经很老了,今年七十二岁,左腿微瘸,走路蹒跚。

但是,莫说且冻羌了,就是所有羌人部族,都无人敢动摇他的地位。

因为,二十多年前,正是他率领且冻羌,在射姑山一战中,杀死了大汉护羌校尉马贤!

那可是马贤啊,当时大汉硕果仅存两名的一流武将之一!从那以后,大汉朝廷一蹶不振,一直在凉州采取守势,甚至大汉朝廷有人提出了放弃凉州的计划。

直到十余年后,张奂、段颎这两个一流名将成长起来,大汉朝廷才有了维持凉州的底气。

完全可以说,二十多年前,且冻指挥的射姑山一战,打出了羌人至少十年的威风!

谁敢不服?

“勒筑!”且冻缓缓向旁边的侄子勒筑看来,道:“汉狗刘偃,率两千泾阳兵,五万北地郡团练兵、民夫,气势汹汹,要破我射姑山。还有两千大汉边军助阵。你以为,我族当前形势如何啊?”

勒筑满不在乎得,道:“如何?侄儿只能说,简直是再好不过了!二十年前,马贤率六千大汉边军,都全军覆没于我且冻羌。经过二十年的修养生息,我且冻羌的实力更胜往昔,刘偃率这点子土鸡瓦狗,简直完全是给咱们送菜啊!”

且冻微微点头,道:“行,有长进,你小子倒也说对了一半。”

“什么?仅仅是一半吗?”

“当然只有一半,而且是并不关键的一半。”老狐狸阴阴地一笑,道:“你觉得,咱们且冻羌,在射姑山把汉狗们打跑,就该心满意足了么?莫忘了,二十多年前,我族的威风啊!”

“我明白了!”

勒筑是参与过二十多年前那一战的,瞬间秒懂了且冻的意思。

二十多年前,且冻羌何止是肆虐凉州啊?

他们汇合了其他部族的羌人,达十万之众,兵破拢关,进入了三辅地区。

何为三辅地区?

就是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大汉精华地区!

绫罗绸缎,珍馐美味,豪华器皿,喷香美人……一切的一切晃花了且冻羌人的眼睛,摧毁了全部理智!

杀人放火,歼霪掳掠他们肆意为之,他们无比畅快!

他们……已经全部变成了野兽!

最后,还是护羌校尉率领大汉强军赶到,用无数的鲜血和头颅,让他们恢复了理智。

众羌人且战且退,最后兵退于射姑山。

双方一场大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六千多汉军固然全军覆没,且冻羌也元气大伤,盘踞此山,休养生息二十多年。

但是,话说回来,这二十多年里,不知多少参加过攻入三辅地区那一战的羌人,在怀念着当初在三辅地区的荣光。

真想……再来上那么一次啊!

勒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勒筑的呼吸都有些粗重了,道:“您的意思是……此战过后,咱们且冻羌,兵出射姑山,趁势攻入三辅地区?”

且冻点头,道:“正是如此!咱们以逸待劳,消灭了这批汉狗的大军之后,北地郡空虚,拢关空虚!完全可以重演当初的那一幕!而且,现在咱们且冻羌的实力更胜往昔,应该取得比当初更大的战果!说不定,能攻破长安城!”

“长安城啊……长安城外的三辅地区,就那么繁华富庶了。这要是攻破长安城,得是什么光景?”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论筐装啊!”

“长安城内的小娘子,不知会多么水灵!”

“到时候,咱们再加把劲,把函谷关占了。将函谷关以东,尽数变为羌地!”

“让汉人的男子,做咱们的奴隶,耕田做工。让汉人的女子……哈哈哈!哈哈哈!”

……

众羌人大将议论纷纷。

他们越是议论越是兴奋,越是开怀大笑。

似乎天神保佑,他们肆虐汉地,予取予求的美好愿望,马上就要实现。

然而,正在这时——

“你们看,东边,野狼峰方向,那是什么?”一个惊呼声响起。

“啊?什么?”

羌人们的议论声戛然而止,赶紧往野狼峰的方向望去。

但见可不得了了。

野狼峰山脚下,一道浓烟冲天而起。

紧接着,就是火!

燎原之火!

冲天之火!

吞噬之火!

那火急速扩大,又飞快地向着旁边的山林中蔓延过去,很快野狼峰附近,尽是漫天大火!

不,不仅仅是野狼峰!

众羌人在缥缈峰上看得清楚,饿虎峰、蝴蝶峰,青狐谷峰、跳峰、红花峰……射姑山外围的山峰,处处有火点燃起。

功夫不大,整座射姑山,已经被浓烟烈火包围!

且冻羌,若是死守在山谷之内,将会迎来怎样的结局……简直是显而易见!

“这……这是怎么回事?刘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哪来的那么多的引火之物啊?不可能!绝不可能啊!”

“就算把凉州所有油脂加起来,都不可能有这么多!”

“听说刘偃万箭难伤,刀枪不入,是天神的使者!原来我还不信,说不定,这……这是真的啊!他就是能做到凡人做不到之事!”

“怎么办?怎么办?难道今天,我且冻羌全族要葬身火海?”

……

且冻羌众贵人,面对这不讲道理、如同神迹的大火,面色惨白,士气低落之极!

勒筑更是想到,二十多年前。一个汉女,临死之前,死死地盯着自己的那一幕!

“你们不是人!你们这些禽兽,你们这些畜生,会遭报应的,都会遭报应的!”

报应么……

一直以来,自己都以为,哪有什么报应?

不见那汉家名将马贤和他的两个儿子,都被万箭穿身而亡了吗?

我们且冻羌就是肆虐三辅了,就是且冻羌烧杀淫掠了。报应,在哪呢?

现在,勒筑却突然发现,报应……来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该报的都报!

这场大火,似乎要把当初的罪恶,烧个一干二净!

“报应!报应啊!”勒筑崩溃了。

小说《三国:一统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