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精选小说推荐

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精选小说推荐

堵上西楼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是作者“堵上西楼”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傅小官傅大官,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当然,你弄出样品,我们可以签合约付定金,以后要的更多,也还要新的器物,只是这个东西你得先弄出来才谈后面的。”“行,明天我亲自将样品送到府上。”......

主角:傅小官傅大官   更新:2024-05-01 22: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傅小官傅大官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精选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堵上西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是作者“堵上西楼”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傅小官傅大官,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当然,你弄出样品,我们可以签合约付定金,以后要的更多,也还要新的器物,只是这个东西你得先弄出来才谈后面的。”“行,明天我亲自将样品送到府上。”......

《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精选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由堵上西楼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穿越、魂穿、历史、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佚名所吸引,目前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这本书最新章节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都在一梦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目前已写3036518字,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穿越、魂穿、历史、佚名穿越、魂穿、历史、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书友评价

不错,赞一个。攀科技,写得幽默有趣,有点类似钢铁王朝!

到底怎么穿越的,穿越之前他是做什么的。都没有说明白

好书,跟新快一点啊,兄弟

热门章节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汇合

第一千三百章 轰炸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预言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交流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理想家园

作品试读


临江书院,荷苑。

董书兰与一位鹤发老人坐在荷塘边下棋。

老人执黑在棋盘上落下一子,随意问道:“皇商之事……已定?”

董书兰嘻嘻一笑,“秦爷爷您都不帮帮我,您怎么知道?”

“嘿嘿,今日下棋,你落子随意轻快却又极具章法,当是心中无事了。”

“这也能看的出来?”

“观棋知性,看字识人,这是常理,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本事。”

董书兰忽然想到了那两幅字,觉得此话有些偏颇,便摇了摇头。

秦老一笑,“怎么,不相信?”

“是这样,我前些日子去下村,遇见了一个人,您应该听过这人的名字,就是傅府傅大官的儿子傅小官。”

“哦,那个纨绔。听过,傅大官以前还来求过我,想着请我去教他儿子,月奉……一千两银子,呵呵,他倒是舍得。不过那时候他儿子的恶名已经传遍了临江,我当然是不会去的。另外就是之前他儿子招惹了你的那件事,他让人带来了一副前朝书圣的字画,请我鉴赏。”

秦老说着又落下一子,道:“东西是真品,他欲送我,说什么……他一大老粗不懂欣赏,放在家里也是暴殄天物,确实是暴殄天物,当然我没要……你见到他儿子不会又发生了什么冲突?”

董书兰摇了摇头,回想起那日在西山别院所见,一边落子一边言道:“是不是大家对他都有什么误会?”

“这怎么可能,当初在临江楼,你可是亲眼所见的。”

“可是……”董书兰咬了咬嘴唇,“我在西山别院见到他,却仿佛见到另外一个人,言行举止完全不一样,但那模样总是不会错的,另外……秦爷爷稍等。”

董书兰起身一溜烟跑进了此间那栋小楼里,然后又走了出来,她的手上拿着两张纸。

两张纸放在棋秤上,“秦爷爷,按照坊间所传和我此前的调查,此人……是没有文才的,正如您所评价的那样,不学无术一纨绔公子,可您看看这两首词。”

秦老微微有些错愕,他拿起纸张看了起来,眉间渐浓,然后抬头,“这是他写的?”

“正是,只是他写的那字,实在没法看,我抄录了一份。”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这……真的是他写的?”

“我确信,他的丫环说,端午那晚,他坐于窗前,细思数息,此词便落在了纸上。”

“他那丫环还说,这第二首词,他几乎没有思考。”

秦老眉间成川,拿起第二张纸。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董书兰双手撑着下巴,回想当日,说道:“此词当时并没有落下词牌名,因为他原本的第一句是江北月,而按照此词律,应该是望江南,所以后面他说那就改成江南月。”

秦老没有回答,此间无声,他反反复复的细品了这两首词,然后放下。

“如果这真是他所作……此子,此前便是藏拙了!”

“你看这里,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十三楼是前朝初年临近西湖的一处景点,在一场大火中毁去,记载于《梦梁录》一书。而今的杭州,便属于当年的扬州之域,虞朝初立,才将扬州和杭州划分开。《梦梁录》一书非国学,看过的人不多。”

“十三楼可是十三层楼之意?”董书兰问道。

“不是,十三楼指的是大佛头石山后的十三间楼。”

董书兰杏眼一瞪,腮帮子鼓了起来,“这家伙……骗我!”

秦老笑道:“他骗你啥?”

“他说……我喜欢十三……此为虚数,你也可以理解为站得高看得远。”

“哈哈哈,这一解法倒是稀奇。此词于手法上落笔精妙,以移情之法既写出了湖光山色之美妙,又蕴含了宴饮之欢畅。下阙以歌声为主线,写游人尽兴之趣,隐含在此处景致里,心神俱醉,放浪形骸。”

“谁家水调唱歌头,你瞧瞧,以水调歌头之词牌名入诗,本是忌讳,放在这里却偏偏令人遐想,这是……大家所作啊。再看端午当日,临江才子们所作诗词,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经秦老一解,董书兰对此词又多了两分了解,便觉得那人……愈发的有些不清晰。

“秦爷爷,你说……有没有人顿悟的?”

“倒是有这么一个人,虞朝泰和年间著名丞相燕云川,辅佐先皇二十年,成就了史上有名的泰和盛世。燕云川生于商贾之家,不事学问而常居青楼,至二十三岁忽然开窍,闭门读书三载,于泰和六年中举,泰和七年中状元,泰和八年任庐县县令,次年吏部考评全优,升任庐州州府知州,三年后入上京,任中书门下仆射,又三年,官拜丞相。”

“燕云川,一代传奇啊,其子燕北溪,辅佐两代君王,宣历元年以六十高龄拜为丞相。而燕北溪的儿子燕师道,你知道的,如今也是枢密院枢密使,不出意外,他也将登台拜相……一门三相,何其荣哉!”

上京燕家,如今已然是虞朝第一门阀。

秦老感慨了一番,忽然问道:“我好像听说燕师道之幼子燕熙文,对你极为……倾慕。”

董书兰小脸儿一红,“托人上门来提起过……不过,我现在还不知道。”

“那孩子我见过,不错,宣历七年状元,文采风流,处事稳重,颇有其祖父之风。”

“却是……无趣,”董书兰嘀咕了一声,又道:“那秦爷爷您说,这傅小官,有没有可能是开窍了呢?”

“单看这两首词,倒是和以前的印象截然不同。如果能静心读书,恐怕也能立于朝堂之上。”

董书兰想着傅小官所做的那些规划,还有关于稻谷亩产翻番的言语,似乎他并未曾考虑读书,这事儿得劝劝他。

商贾之家哪怕富可敌国,能有燕家一门三相的那种荣光么?

这个世界毕竟还是读书人的世界,所谓万般皆下品,利弊权衡,他也理应读书的。

“要不我约他前来秦爷爷您看看?”

“你不会是对他……”

董书兰大囧,脸蛋儿绯红,“没有的事,就是觉得他既然有才华,那就应该走读书的路子,想请秦爷爷开导一二。”

“也行,我也想见见这写出了谁家水调唱歌头的小子。”

……

董书兰和秦老在讨论着傅小官这个人的时候,傅小官本人正在西坊干着和读书毫不相干的事情。

“余老板,你这店里的器物我都看过,但是不合我意,我要的是这种琉璃杯……”

傅小官说着便蹲在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子画了起来。

“这种小杯子,上面是杯,这是脚,脚下这是盘——这是前世的红酒杯造型——杯口要圆润,杯体要通透,只能装酒三钱。”

大腹便便的余老板有些艰难的蹲着,苦笑道:“傅少爷,这东西……怕是做不到啊。”

“多想想办法……价钱你说,我要很多。”

“很多是多少?”

“先来一千个。”

余中檀抬起了头,盯着傅小官,“真的?”

“当然,可以先签合约再付定金,但你价格不能乱来,因为我后面要的更多。”

两人站起,余中檀伸手相邀,“里面喝茶,我叫师傅来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

“喝茶改天,你先研究,我去去对面的姚瓷店再过来。”

“行,我这边尽量想想办法。”

看着傅小官离开,余中檀搓了搓手,一千个琉璃杯,这可是大单子,如果能够搞定,利润肯定不小,只是……这傅家的儿子靠不靠谱?

今儿见到,做事干脆利索,脸上看起来也不像是开玩笑,和那些传闻偏差有些大,先不管这些,一定要把这东西搞出来,反正有合约定金,拿不到钱找他爹去。

傅小官进了姚瓷店,扫了一眼店里的货物,便直接对掌柜的说道:“我是傅小官,找你东家来,我有事和他谈谈。”

李掌柜的一愣,傅小官,他听过这名字啊,难道和东家有什么过节?

“傅公子,要不……你先和我谈谈?”

“此事你做不了主,我要一万个瓶子,你能做主的话和你谈也行。”

李掌柜张了张嘴,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多少个?”

“至少一万个。”

李掌柜转身便走,挥了挥手,“傅公子,我开不了你这玩笑,你找别家吧。”

“当真?”

“当然。”

傅小官转身出门,去了隔壁的姜记瓷器店。

“这种大肚子的瓷瓶……”傅小官和姜记老板姜上楼蹲在地上,“肚子的圆弧一定要顺畅,用红釉,上面绘金色兰花,瓶塞这样做,记住塞好之后密封性一定要好,这下面留字,瓶底也留字,能不能做到?”

姜上楼琢磨了半晌,“这器物倒是美观,难度……就是绘金色兰花有点麻烦,这要二次处理。傅少爷,这玩意儿你真的要上万个?”

“当然,你弄出样品,我们可以签合约付定金,以后要的更多,也还要新的器物,只是这个东西你得先弄出来才谈后面的。”

“行,明天我亲自将样品送到府上。”

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宣历八年七月二十,这是一个记载于西山发展史上的重要日子。

天光微亮,傅小官正在西山别院晨练,王强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少爷,少爷,我爹找到了您说的那种……稗子!”

“当真?”

傅小官停下了晨练,心里豁然一喜。

“应该是,少爷要不要去看看。”

“走!”

“喂喂喂,少爷你还没吃饭呢!”春秀跟在后面大喊。

“不吃了。”

春秀跺了跺脚,跟着也跑了出去。

苏墨皱了皱眉头,也跟着跑了出去。

易雨不明所以,见少爷跟着那王强跑得飞快,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便也跑了出去。

这一趟就跑得有些远,春秀和易雨累的直喘气,只能勉强跟上,王强和傅小官还有苏墨当然没问题,他们一直跑到了那片田边。

王二正蹲在田里,就像呵护着了不得的宝贝一般,动都不敢动。

傅小官把鞋袜一脱,裤管一挽,就这样下了田。

苏墨再次愕然,跟在后面的春秀和易雨更是大吃一惊。

“少爷,不可!”

傅小官没有理会,此时的稻谷已经封了田,他在隐约的行距间趟过去,来到了王二的面前。

“少爷看看这一株。”

王二虽然惊诧于少爷下田,但他仅仅是一念,因为要证实这个东西肯定得要下田的,总不能拔起来送到岸上吧。

傅小官蹲了下去,仔细的辨认。

这一株确实不同,稻谷是雌雄同体,同一植株上两种花是同时开放的,但这一株不是,它只开了一半的花。

傅小官确认了这就是自己要找的雄性不孕系植株,他的心里很欢喜,对王二王强说道:“就是它!在这做一个标记,或者把这附近两尺之内的稻谷全拔了。”

“接下来两件事你们记住。”

“少爷吩咐。”

“第一,务必照看好它,尤其是出现极端的天气,这满田的稻谷都可以死,唯独这一株,无论如何不能出现岔子。”

“第二,它不能自己完成授粉,需要人工授粉,就是这样……”

傅小官将旁边一株稻谷拔了起来,将花蕊上的花粉小心翼翼的抖落在这株稻谷已经盛开的花蕊里。

“这活儿一定要精细,它的花不多,但要保证每一朵花蕊都要授粉。”

王二王强慎重的点了点头,虽然他们完全不知道这是在干啥,可见少爷说的如此慎重,心里便觉得肯定是什么精贵的玩意儿。

“坚持每天给它授粉,直到这些花凋谢。单独给它施肥,不要太猛,比平时多两分即可。另外仅仅一株不够,再找找,尽量多几株,按照我那法子处理,你们就是大功一件!”

“好,我把这做个标记,王强,你给老子就守这了,刮风你给老子扶着,下雨你给老子挡着,出了半点岔子,老子打死你个狗曰的。”

……

傅小官走上田埂,一腿的泥。

“少爷,你怎么能干这事?”春秀跺了跺脚,“快来这洗洗。”

傅小官若无其事的坐在一处水坑边,洗了洗脚晾在石头上,看着王强果然老老实实的蹲在那处便笑了起来。

“我没那么娇贵,只是懒了一点,走吧,回去。”

傅小官的裤管依然卷着,他虽然穿上了鞋子,看上去有些滑稽,但苏墨却再次更新了对傅小官的看法。

他毫不犹豫的就下了田,和那农人在那捣鼓了半天,虽然苏墨也不知道他在干啥,但总觉得那是好厉害的样子——这家伙毕竟是大地主家的少爷,这天下像他这样下田的的少爷能有几个?

虽然虞朝重农,但那重的是农业产出,而不是在田地间耕种的农人。

那些少爷们所关心更不是那些农人,而是附弄风雅,把酒当歌,重金买花魁一笑等等。

如此环境之下,便愈发显得傅小官的与众不同。

傅小官是没有这种想法的,他回到后院洗了个澡,吃过早饭,便躺在凉椅下看起书来。

看的是梯云纵,这种传说中的轻功。

依然很薄很薄的一本书,主要讲的是如何运行内力,身体如何配合内力作出动作等等。

傅小官很快就看完了,然后记下,在脑子里模拟了几番,又开始打坐修习内功。

没有内功,这轻功是飞不起来的。

就像没油,那飞机也是飞不起来的,一个道理。

一个时辰之后,内功运行了九个周天——虽然丹田依然没有气感。苏墨走了过来,说道:“你的那些拳脚功夫倒是能唬人,但如果遇见绿林高手,便毫无用处。”

“我也没办法啊,我说这内功有没有捷径可走?”

“没有。”苏墨毫不犹豫的就消灭了傅小官的念头,“我教你一套剑法。”

这个可以有。

“此剑法名为全真十三剑,为道院一流剑法,你且记住,绝不可外传。”

“你这不是传给我了?”

“我怕你被弄死!”

“我又没仇人。”

“呵呵。”

……

“练剑之基本要诀:一眼神,二手法,三身法,四步法。”

“……”

“剑道之道,全凭乎神,神足而道成。”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神练成道,剑神合一,是近道矣……”

苏墨一边说着一边舞剑,为了让傅小官看得明白,他剑行得很慢,也没有用上内力和轻功。

傅小官看得很认真,他一边记着苏墨说出的那些剑诀要领,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剑的走势,便觉得这武功一途真是玄乎。

苏墨花了一个时辰为他讲解全真十三剑的要领,然后傅小官尴尬的发现自己没有剑。

“剑者必须有自己的剑,只有熟知自己的剑,才能如臂指使,行剑酣畅而无阻滞。”

苏墨将自己的剑丢给了傅小官,傅小官心潮澎湃的耍剑。

一板一眼一招一式……苏墨闭上了眼睛,忽然觉得自己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厮的剑和他那字一般,怎一个丑字能够形容。

傅小官可不觉得,他极有兴致,嘴里还发出哼哼哈嘿的声音,跳跃劈砍间,斩落一地青叶。


“我明日也离临江,傅公子可愿为我作一首词?”

虞问筠没有去看傅小官,她又端起了茶碗,揭开了盖子,这次浅尝了一口。

她的心里很是忐忑,不知道为何自己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她有些期待,却又担心傅小官拒绝,因为傅小官没有为她作诗的理由。

这是第一次见面,傅小官甚至至今都不知道她是谁,他从何处下手?

虞弘义也诧异的看了一眼虞问筠,总觉得九公主殿下有点怪怪的,可怪在哪里他又说不出来。

对他而言,殿下要一首诗,这傅小官肯定是必须要写的。

可傅小官却没有写。

傅小官将茶水缓缓倒入壶中,笑道:“其实你们不知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呢,一直是临江城一大恶人,当然,大的坏事是不敢做的,但小恶却未曾断过,直到遇见董姑娘。”

虞问筠放下了茶盏,傅小官又道:“我当时是冒犯了董姑娘,然后被她的侍卫给打了一顿,伤到了后脑勺,大夫说能够救回一条命已经是万幸。我是被那一棍子给打醒的,觉得以前太过荒唐,荒废了许多岁月,所以现在改了,只是人们还没有完全的接受。”

“至于作诗这种事,坦率的讲,我是真的连四书五经都没有读完过。之所以现在偶尔能够写出两首,倒是多亏了那一棍子。我有脑疾,这个大夫是下了定论的,大夫还说有可能会变傻,幸运的是至今我好像还算正常。但同时我脑子里也偶尔有那么一线灵光出现,于是有了那些诗词。”

“但灵光这个东西不是我能控制的,比如现在,我是很想为姑娘作一首诗,可那灵光却没有在我脑子里亮起。”

傅小官满脸遗憾,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所以姑娘,非我不愿,而是我真的不能,还请姑娘海涵。”

虞问筠愕然的张了张嘴,傅小官被打她是知道的,却没料到还有这后遗症。

这后遗症向左他就会变傻,向右他能灵光一现落笔成词——这颇为荒谬,但虞问筠却不得不信。

这就解释了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参加诗会,也解释了他不学无术却能词惊天下。

虞问筠心里还是有些遗憾,想着书兰是幸运的,在离别时正好遇见傅小官脑子里有灵光一现。

就在这时,易雨又走了进来。

他在傅小官身边说道:“少爷你要的人带来了。”

“好,叫他们进来。”

傅小官歉意的对虞问筠和虞弘义说道:“你们稍坐片刻,我这有一点小事处理一下。”

易雨带进来的是冯老四和他的两个儿子。

冯老四穿着短裤短褂,脚蹬一双草鞋,四十六的中年汉子黝黑而魁梧。他带着两个儿子抱拳向傅小官行了一礼,说道:“我是冯老四,不知少东家有啥吩咐。”

“来,请坐。”

冯老四愣了数息,看了看,“小人不敢,少爷吩咐便是。”

“没什么,这二位都是我朋友,你且坐下喝杯茶。”

冯老四战战兢兢的半边屁股坐在了傅小官的对面,虞弘义心想这特么是什么事啊?

堂堂世子,往来者非富即贵,何曾与这等下人同坐过!

他正要起身,虞问筠却暗地里一把将他按住。

虞问筠也是不习惯的,毕竟这世界等级深严,何况她还是高高在上的公主殿下。

但她还是想看看傅小官想要做什么。

很明显,傅小官并没有等级观念。他很随意的请冯老四入座,很随意的为冯老四斟满一杯茶,还亲手递了过去。

“是这样,我听说你干石匠这个行当很多年,经验丰富,懂得观山知石。”

“我要你帮我找一种石头,这种石头颜色是灰白色,硬度不高。”

“出产这种岩石的地方多为石林或者溶洞,大致只有这些信息,你看看能不能帮我找到。”

冯老四咧嘴笑了起来,说道:“少爷,这玩意没用,太脆,也无法切出形状。在下村西山后山就有,那地方应该就是少爷所说的……溶洞,在一个洞里,要行船进去。”

傅小官乐了,没有想到这事如此简单的就解决掉。

“太好了,这件事由你主要负责,你下去之后合计一下需要多少人,由你来召集,另外就是需要多少船,我等下写个条子你带给张管家,我要他全力配合你。尽量多的把那石头给我弄出来,在那附近找一个开阔地放着,嗯,就这样。”

冯老四一脸懵逼,“这,少爷,那石头没用的。”

“我有用。”

“好吧,我这就回去。”

“别急,一路辛苦,这就快到中午了,易管家,带他们父子三人去用饭,要好酒好菜的招待。”

冯老四何曾得到如此的待遇,魁梧的汉子啥都没有说,起身抱拳,带着俩儿子随着易雨走了出去。

“昨儿安排了这件事,他们在下村,请了他们过来,慢待了二位。”

虞问筠对此倒没有在意,而是问道:“傅公子这是要做什么?”

“做点水泥,尝试一下,如果可以……以后建房子修路就简单多了。”

“水泥?”

“哦,我取的名字,就是这种石头的粉末加工而成。”

“傅公子哪里学来的?”

“前日下雨,我在楼上看雨,这脑子里灵光一现,便初略有了这东西。”傅小官笑了起来,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又道:“我也不知道为啥,偶尔这脑子会冒出些稀奇古怪的事物,所以我得感谢董姑娘。”

虞问筠张了张小嘴儿,这等玄学可就无法考证了,只能归结为因祸得福吧。

“如果某天公子脑子里再有灵光,可记得为我作一首词。”

“一定。”

“那我们这就告辞了,以后公子如若去上京,请一定告诉书兰一声,她能找到我。”

“一定。”

傅小官送二人离开傅府,马车上,虞弘义终于得以开口。

“我说殿下,你是九公主殿下,岂能和这等商贾之人过多的交集。”

虞问筠笑了,没有回答虞弘义的话,而是想到此前和书兰的那番对话。

“燕熙文可是状元,燕家一门三相,你为何会记挂着临江那小子?”

“燕熙文……无趣!”

“傅小官就有趣了?”

“你不知道,他真的很有趣。”

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