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前些年出了意外,人没了。老大媳妇守了不到半年,就丢下刘志军改嫁了。
老二出息,进了部队,而且一直干的不错,但是总是没时间回家,就生了一个赔钱货,再也没回过家。
三个闺女非年非节的也不回家。
别人家都是一大家子住一块热热闹闹的,就他们老刘家,两个老人两个孩子,清清冷冷的。
他本来想着,老二既然在外面另娶了,那老二家这个不就闲着了嘛,与其便宜外边的,不如跟了他,在给老刘家生上两个孩子。
那老太婆蠢的挂像,身体也不行了,天天偷懒耍滑的,就是早死的命,以后老二家的就跟着他过,也不是不行。
谁知道老二家的看着聪明,也是一个蠢的,这种事他们自己家偷偷商量不就行了,非要大声嚷嚷出来。
本来刘老头因为沈知夏把他见不得人的小心思,嚷嚷的众所周知,就感觉丢脸。
谁知道去了刘大夫家里,看到老太婆,她还一直嚷嚷,让他心更烦了。
本来看刘大夫在,他还忍着。
谁知道有人溺水,来喊刘大夫。
于是他也不忍了,按着刘老太太打了一顿:“你个蠢货,我和你说过没有,平时多哄着点金贵家的,她有工资,吃商品粮的,我们都还要靠他养,你说你为了屁大点事,非要闹的鸡犬不宁。”
刘老太一听,也不高兴了,她也不是好惹的主,刘老头打她,她也挠对方,不一会,刘老太脸上青一块肿一块的,刘老头脖子上也是一道一道的。
两个人打了一架,然后喘着气,互相骂了一会,终究刘老头大男人家,体力上更有优势,把刘老太太打怕了,认怂了。
刘老头恨恨的骂她:“明天我去再好好的哄哄老二家的,以后你对宝珠和老二家的好点,咱们以后指着她伺候呢。”
刘老太太不情不愿的应了。
她就是不喜欢老二家的,一个赔钱货,整天白白净净的,穿着一样的灰布棉衣,都显得别人更灰头土脸些。
说话也带着口音,她形容不上来的妖气,一看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偏偏还生了个赔钱货,宠的跟个宝似的。
自己给孩子起名招娣她还不愿意,非叫什么宝珠。
啊呸,谁家媳妇跟她似的,一点都不尊重婆母?
一个臭老九,成天不夹着尾巴做人,好好讨好她,总和她犟嘴,显得她跟个傻子似的。
偏偏男人就吃她那一套,她儿子和男人都愿意听对方的。
要不是她儿子娶了她,就她那成分,就应该住猪圈里。
刘老头看出来刘老太太的不情愿,不过他也不在意就是了,他只要刘老太太老老实实的,别作妖就行。
刘大夫出去了,他横了刘老太太一眼:“还不回去,呆别人家带上瘾了是不是?败家玩意。”
说完刘老头备着手,就回去了。
刘老太太跟在他后面也回去了。
这个点能干动的,都去上工了,没上工的,也就河边那些看热闹的人了。
所以没人发现老刘家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