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往前一步,唇角弯起一个得体的弧度,整个人自信又谦逊。
“大家好,我是秦月。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学习,以后请大家多多指教。”
院长笑着示意秦月在预留好的位置坐下,接着道:“好了,人都到齐了,我们言归正传。”今天的集训,主要内容是针对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外病例进行会诊。这个病例非常复杂,也很有研究价值,希望大家能集思广益,踊跃发言。”
说着,他示意身旁的助理将早已准备好的资料分发下去。
医生们拿到资料,立刻专注地阅读起来。
谢青柠也垂下眼帘,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手中的这份英文病历上。
资料很厚,记录得也极为详尽。
患者,男性,七岁。
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但病历上的描述,却触目惊心——
“患者行为与其实际年龄严重不符。极度易怒,情绪高度敏感,时而表现为极度低落、沉默寡言,时而又会转为极度暴躁、具有攻击性。
伴有幻视、幻听现象。有自残行为,曾多次用头部撞墙、用指甲抓挠皮肤至出血。
对家庭成员存在暴力倾向,严重时甚至无法控制地攻击父母。曾在公共场合突然情绪失控,对陌生儿童实施暴力行为……”
谢青柠看着看着,心头跟着一沉。
这孩子的症状,比她之前碰到的那些都要难办。
院长等大家翻得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道:“这份病历,都看完了吧?有什么想法,大家都可以说说嘛,随便聊。”
然而,大伙儿都低着头,有的还在翻资料,有的就盯着纸发呆,就是没人吱声。
院长大概也知道自己杵在这儿,多少有点影响大家畅所欲言,便笑了笑,环视一圈道:“这样吧,你们先讨论着,我出去处理点事,一会儿就回来。”
说着,便走出会议室。
这下,立刻就有人压低了声音开了口:“依我看啊,这孩子,八成是心理上的问题。”
旁边立刻有人接茬:“可不是嘛!我看还不止是普通的心理问题,搞不好是精神层面的了,不然怎么会这么小就幻视幻听的?太吓人了。”
徐医生听着众人的议论,不屑的笑了笑,也加入了讨论:“我觉得,这个孩子的临床表现,跟双向情感障碍的特征高度吻合。要是再不进行有效干预,发展成严重的精神疾病,是迟早的事。”
说这话时,他还特意瞥了谢青柠一眼,却没得到半点回应,哪怕是一个回视。
秦月一直安静地听着,偶尔端起桌上的水杯抿一口,目光却不着痕迹地在众人脸上逡巡。
最终,她将视线缓缓投向了角落里始终沉默的谢青柠,温声问道:“谢医生,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
突然被点名,谢青柠意外地抬眸看了她一眼。
对方唇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只是笑意却让人感觉不到太多温度。
不过,她也没心思去深究这些。
既然问到她了,谢青柠便收回思绪,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我觉得,这个孩子的问题,根源可能不在心理或精神层面,而是基因。”
会议室里又响起一片细碎的议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