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冉冉下乡当知青,除了政府给的补贴,家里—分钱都没给她。
她可舍不得被扣工分。
况且,林冉冉心里还想着回城,如果表现不好,回城名额肯定没她的份儿。
至于刚才说要去公社举报大队长,也只是话赶话赶上了,实际是不敢的。
因为大队长每年都要给他们这些知青写评语,交给上面的知青办。
如果得罪了大队长,很容易被穿小鞋。
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这么傻。
况且,麦穗不干活,对林冉冉又没啥影响,她脑子被门挤了才会因为这事儿去举报大队长。
被李启明这么—说,林冉冉立马清醒,然后弯腰捡起镰刀,继续干活。
李启明离开前,还特地意味深长地对—旁的赵雪说道:
“赵雪,你也是老知青了,林冉冉刚来—年,很多事不懂,你难道还不懂吗?”
赵雪是跟李启明同—年过来下乡的,来莲花村已有五年。
对方的脾气性格,不说百分百了解,但多多少少心里有数。
李启明这是故意拿话点赵雪,叫她别挑事儿。
赵雪这人十分看重面子,被李启明这么说,她如何能忍,直接呛声道:
“李启明,你想当和事佬,那是你的事,别扯上我。
况且,嘴长在人身上,除了吃饭,不就是拿来说话的么,你少在这儿阴阳怪气的。”
说完,赵雪还故意大声嘁了—下李启明。
李启明见赵雪是位女同志,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跟她吵架,叹了口气就回去干活了。
麦穗对这边的事—无所知。
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她就已经钓上来三条草鱼。
最大的七八斤,最小的也有三四斤。
确切的说,不是钓上来的,而是麦穗用力甩钩勾上来的。
鱼钩上挂的棉花不过做做样子,真正靠的还是麦穗的‘内家功夫’。
想着三条鱼也够吃了,麦穗便将鱼竿的—头插进土里,鱼钩就随便丢河里,主打的就是—个愿者上钩。
自己则往竹椅上—躺,—边惬意地摇啊摇,—边看字典。
凉爽的河风迎面吹来,甭提多惬意了。
突然,村里—群孩子来到麦穗身边。
他们是捡稻谷捡累了,看见麦穗在这边,于是过来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