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苏曼蓉能像以前一样待宝山,刘父可能会捏着鼻子同意她养那个孩子。可是老伴说得对,苏曼蓉太偏心,他猛地吸了一口烟,看向儿子,“你觉得呢?”
刘卫东还是那副“不关我事”的模样,“你们决定就好。”
“当初还以为她是个知书达理的,没想到从根子里就去不掉那泼妇劲!”刘母拍了下大腿,悔不当初,“早知道我应该让你娶慧淑。虽然她家里穷了点,可她没有孩子啊。不像苏曼蓉,嘴里没一句实话,之前明明说孩子死了,现在又说孩子找回来了。”
刘父见她翻旧账,白了她一眼,“行了,你现在翻旧账有什么意思。现在是解决眼下的难题。”
刘母闭嘴不说了,只是心里依旧在骂骂咧咧。
刘父问她,“家里有多少钱?”
刘母一听他问这个,当即就炸了,腾地从沙发上站起来,“你什么意思?你真要给她两百?”
刘父挠了挠头皮,“不给怎么办?你不怕她去厂里把卫东的事抖落出来?”
刘母原地站了一会儿,想不出好办法,可是她心里不甘,“我们也太亏了!她一分钱没给家里赚,我们家全家人养着她,居然还要倒贴她两百块钱。这上哪说理去?!”
刘父吸了一口烟,将剩下的烟嘴掐灭,丢到桌上捻了捻,“及时止损吧。咱们也算对得起她,之后再让媒婆给卫东说亲,也能说个好的。”
刘卫东再娶就是三婚了,这年头很少有人离两次婚的。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结婚次数多了,别人都会在背后嘀咕:他们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刘母觉得他们家也太窝囊了,被两个女人欺负成这样!
刘父大概看出她的心思,半含警告道,“她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可不一样,我们有工作。那两百块钱可没办法将孩子养大。吃喝拉撒都要钱。她肯定得再嫁。只要咱们放出风声,她想再嫁给我们这样三个工人的家庭,那是比登天还难。”
刘母眼前一亮,“你说得对!别人知道我们给她两百块钱,也只会夸我们心善,反而会说她贪心。哪个好人家敢娶这样的女人回家?更何况她还带了一个拖油瓶!”
刘父见她终于想到点子上,也是松了口气。
老两口商量好了,却发现苏曼蓉还没回来。
刘母又出生几分不快,“这败家娘们卖摆钟得的那点钱,还能留住吗?肯定被她霍霍完了。不会挣钱,只会花。”
刘母让孙子去门口看一看,刘宝山刚出家门没多久,就在楼下喊,“回来了。”
苏曼蓉牵着勤勤的手,回到家,就见他们三人坐在沙发上,虎视眈眈看着她。
苏曼蓉不想让勤勤经历争吵,拍拍她的背,让她先回屋。
等孩子进屋,她依旧搬椅子坐过来,“怎么样?你们考虑好了吗?”
刘父想说什么,被刘母打断,“那摆钟卖了多少钱?”
“三十三块五毛钱。”苏曼蓉淡淡道,“被我花完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听到她花完了全部的钱,刘母依旧气个半死,“你!你花哪了?”
“我给我和勤勤各买了一双鞋子。带她下了馆子。哎呀……你们要是没商量好,我还得再卖家当。”苏曼蓉环顾一下四周,琢磨哪些东西比较值钱。
她这赤裸裸败家的眼神把刘母气够呛,刚想开口说话,被刘父抢了先,“行,我们答应你了。就按你说的办。给你两百块钱,不过你要守口如瓶。”
“可以。不过你们也不许败坏我的名声。说不定我还得再改嫁呢。要是你们传我名声不好,让我嫁不出去,那我可就不能保证了。”虽然苏曼蓉未必会再嫁,但是谁也不想有个坏名声。
刘母急了,“你带着一个拖油瓶,名声再好,也没人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