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对,咱这个家也太破了,我李若兰的孩子,不应该这么寒酸,我看你今天让栓子给你找书了,怎么样,咱现在在什么朝代?而且你不是研究古代科举的嘛,对科举有没有把握啊?”
“什么朝代我也不清楚啊,不过《三字经》都有了,应该是宋朝以后了吧,至于科举,虽然我研究的课题是古代科举,但是四书五经我也不会背啊,而且我才刚过府试,是个童生,秀才都不是,心里没底啊。我看吧,咱家还是得靠你了,老婆大人。”
李若兰叹了口气,“靠我?我能有啥好办法,也不知道咱在什么朝代,古代对女人限制这么多,说不定我们处在女人不能抛头露面的时期呢。”
张清远也叹了口气,“等明天我去书房看看,确定下朝代,再带你去镇上看看吧,赚钱才是第一要务啊,至于科举,我尽力吧,跟这些学了十几年的古代人拼,估计能被他们虐成渣渣。”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咱俩也别太纠结了,见招拆招吧,为了两个孩子,咱怎么着也得好好混啊。”
说罢,李若兰起身给薇薇盖好被子,转头睡着了,张清远反倒睁着眼,想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越想越睡不着,直到天好似亮了,才迷迷糊糊的睡了。
因为心里装着事,第二天一大早,张清远就找到书房,开始翻书,越翻越心惊,最后直接踉踉跄跄跑回屋,摇醒李若兰,悄声说道:“若兰,快醒醒,不好了,不好了。”
李若兰睁开眼,看着年轻的张清远,突然想起两人穿越了,立刻起身问道:“怎么了,清远,你别吓我。”
“我刚才去书房翻书,发现咱们现在所处的是庆朝,现在是什么文正年间,问题是历史上没有这个朝代啊。”
“嗨,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咱俩都能穿越了,什么离奇古怪的事都有可能发生嘛。”李若兰摆了摆手安慰道。
“也是,虽然这个朝代历史上没有,不过前面的历史大致相同,就是当年忽必烈没有入侵成功,反而被庆朝开国皇帝庆高祖给一统了,我大致算了算,咱现在所处的时期,差不多是明朝时候。”
“明朝也好,庆朝也罢,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填饱肚子,赶紧回去看书去,我去厨房看看,尽量搭把手,免得老太太做好饭,我还得强忍着吃完。”
“好,你赶紧去吧,我也不想胃受罪了,我还得去看看地方志,确定下咱在什么地方。对了,我今天早上想吃面哈。”
“知道了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为了自己的肚子着想,李若兰三两下就穿好衣服,顺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来到灶房,看到徐老太已经准备洗米了,忙走上前去问道:“娘,我们今天早上吃什么?我来帮你吧。”
看到李若兰,徐老太急忙阻止她,“若兰啊,让娘来就行,今天早上吃粥,你先回去把薇薇叫起来吧,这里不用你。”
“哦,好吧。”李若兰趁机看了看灶台,发现家里确实油不多,盐也不多。唉,看来赚了钱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点好的。
张薇薇揉着眼从床上坐起来,看着自己小小的身体,发现周围一个人没有,难道昨天的一切是幻觉。
想到这里,她哭了起来,连鞋子都没穿,赶紧跑了出去。“爹——娘——你们去哪了,不要丢下薇薇——”
李若兰听到女儿的哭喊声,立刻从灶房出来,看到赤着脚的薇薇蹲在地上,心都碎了,赶紧跑过去抱起孩子,轻声哄着:“娘在,娘在的,薇薇不要哭了,爹和娘怎么可能丢下你呢?”
张清远听到孩子的哭声,也从书房出来,看到李若兰抱着薇薇的场景,默默的退了回去,就让若兰好好体会下被孩子需要的喜悦吧。
当然,在其他人看来,孩子哭闹是很正常的,因此张老头在院子里,头都没抬的继续洗漱了。
小老头洗漱完又笑眯眯的去把两个睡成猪的儿子叫醒,一听张老头的声音,张松和张柏咻的一下起床、洗漱、坐下,一气呵成。开玩笑,从小被揍到大养成的习惯,都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
然后兄弟俩羡慕地听着张老汉轻声叫着栓子起床,栓子赖床不起,张老汉一顿哄的声音。
没办法,谁让自己是儿子人家是孙子呢,兄弟俩对视一眼,齐齐叹了口气。
吃完早饭,张老汉带着张松和张柏下地去了,张柏拿着农具,走一会跳一会,打打闹闹的,终于在张老汉耐心用完之前规规矩矩地走向远处了。
看着张老汉远去的身影,张清远找到徐老太,说了下自己之前的书抄完了,今天去交,顺便带着娘仨去镇上集市看看的想法,昨天已经从栓子口中得知,今天是一旬一次的大集,而且栓子知道路。经过昨天的观察,张清远发现了,比起张老汉一言不合就揍人,徐老太简直就是慈祥的代名词。
徐老太虽然嘴上一顿念叨,但还是嘱咐他们注意安全,同意了张清远出门的请求。
就这样,一家四口踏上了去往大团子镇的道路,因为走路只需半个时辰,一家人也不着急,一路上走走停停,张薇薇一直牵着娘亲,感受着娘亲来自手掌的温暖。"